广西非遗走进高校艺术课堂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2023-01-05兰珂
兰珂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与民族文化内涵,是各民族文明的结晶,拥有丰富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近年来,以文化强国发展为宗旨,国家加强了对非遗文化的宣传与保护。然而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充分地运用在课堂的教学之中,不少青少年对非遗文化仍缺乏了解。将非遗文化作为艺术设计教学资源融入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非遗文化逐步积累情感依托,结合设计专业知识对非遗文化进行加工表征、塑造时代审美,有利于唤醒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1]。通过设计的力量发展非遗文化创新模式,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事业。
1 非遗文化发展与艺术设计教学的内在联系
1.1 非遗文化具备丰富的育人资源
广西非遗文化内容广泛,涵盖传统技艺、音乐舞蹈、戏剧礼仪、民俗节庆等方面[2],将优秀非遗文化与德育相结合,在民间文学中挖掘反应吃苦耐劳精神、体现艰苦朴素品质的故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民族自信。从广西非遗的历史渊源、文化特征、民族民俗、村落建筑资源中提取设计素材,运用艺术形式展开创作,能够强化设计作品的文化厚度。非遗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对全面育人,对促进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1.2 非遗文化资源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
传统非遗产品的生产模式多以手工为主,对从业者的技术要求高,但产能低、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例如,一位技术熟练的绣娘一天最多只能织两寸的壮锦。维持非遗产品传统生产力,沿用原有模式的供需关系显然难以适配当下人们的消费习惯。想要实现区域非遗产品的经济发展需要正确地处理好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艺术介入非遗文化资源生产,参与非遗文化传统手工艺在创作层面的现代化表达,探寻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平衡点,依托艺术赋能,发展非遗文化的新业态。有效地促成非遗产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
1.3 课堂阵地能够保障非遗文化的传播
高校在培养人才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影响着民族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把优秀传统非遗文化融入到高校教育的核心要素是传承与传播非遗文化结构,推动非遗文化与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增强非遗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在设计学科角度上,挖掘非遗文化特色,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植入艺术教学。综合非遗文化传播理论和艺术实践创作方式构建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活性育人体系,以艺术文化研究和艺术作品设计等形式实现非遗美育的创新。促进非遗文化参与艺术课堂,形成普及、教育、实践、传承的传播格局,为文化延续传承及发展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3]。
2 非遗文化融入课堂的意义
2.1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彰显高校教学的多样性
探索非遗文化介入教学传播的新途径,实现学生全方位的能力培养。通过对传统工艺的涉猎,认知非遗文化内涵,了解非遗文化理论,提高培养学生实地考察调研的能力、理论研究的能力、创意设计的能力,丰富学生从理念到实体产品的生产经验。依据办学理念、地域文化内涵,高校自主选择非遗资源来适配院校课程特色。创建具有浓厚地域特征、服务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构筑起艺术设计媒介传播非遗文化授课理论机制,对广西非遗文化内容、授课模式、专业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展多元化课堂,构建完整的非遗课程教学模式及流程,对丰富非遗传播维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拓展意义[4]。
2.2 技能与美育培养并重,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播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而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对艺术设计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非遗教育的常态化能够让学生转换欣赏民间艺术的视角,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重拾对民族文化技艺的审美。借助教研活动,实施美育实践活动课程,设立特色鲜明的非遗文化振兴项目,打造地域特色非遗文化招牌。联合高校与企业力量,促使设学生设计技能与设计审美拧成一股绳,提高地方非遗文化的知名度,推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3 高校与企业联动,专业成果转换辐射地方经济
《“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的目标,扭转发展差距扩大,为实现基本公共文化资源平等提供保障。借助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契机发扬民族非遗文化,特别是脱贫地区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为持续改善农民经济展开非遗文化的精准帮扶。高校需要加强与非遗保存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激发学科研究的活力,促进课程教学与乡村振兴项目的精准对接。在此基础上,高校还需协同企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通过设计的嫁接方法和转换形式,对保持攻坚态势、促进文化公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非遗文化融入教学的实践路径与方法
3.1 非遗文化教育植入高校环境,提高传统文化活化传播
高校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承载着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倡导非遗进校园,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能够扩大本土非遗文化普及的范围,更好地让非遗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之中。非遗文化铭刻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积极推进非遗学术文化的构建,以非遗教育为载体,培养同学们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以弘扬中华优秀非遗文化为使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利用社团、讲座、文艺节目、广播等形式,使同学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非遗文化的影响,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自己的知识涵养。例如,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校园文化宣讲,定期组织非遗体验活动,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营造非遗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高校在文化传播工作中的号召力、增强非遗传承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3.2 依托艺术手段“造血”非遗文化,建设文化特色教学体系
以优秀非遗文化为核心,立足传统技艺的艺术化创新表达,在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中增加与广西非遗元素相结合的内容。梳理出一条“非遗+乡村振兴”的课程建设思路,创新本土区域特色的专业教学模式。围绕广西地域非遗特色文化,以亲历实践、项目探索、价值澄清为主要方式,积极开展非遗文化传承实践活动。
目前,建设文化特色教学体系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其一,理论课程上融入当地特色非遗元素。非遗文化为专业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基础,通过艺术课程媒介,促进非遗文化内容与时代信息的交融。以少数民族风俗节日、民间文学、传统手工艺等内容为切入点,让学生充分了解非遗文化背景。深入探究非遗文化的内在规律,以艺术形态为触媒对非遗价值进行重估,对非遗内容嫁接重构,让艺术作品焕发出时代的新特色。其二,增设民俗考察实践教学环节。带领学生深入当地接触非遗文化以践其实。通过一段时间与当地人民吃在一起、劳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的切身体验,感受当地民俗、文化、技艺等生活本源,立足现实检验真知,印证并检验前期理论研究的内容,获得实践成果。其三,将自主学习纳入课程考评内容。设置探访民俗馆、博物馆、展览等观摩任务,通过参观体验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对民族非遗文化进行理解、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结合非遗元素进行创新设计,根据艺术类不同方向设计符号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四,聘请地方企业导师或邀请非遗传承人向学生授课。通过非遗传承人现场的教学和指导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企业导师验收设计成果,检验设计作品的实用性。设计产品投入实际生产创造经济效益,合力推动区域增收。
3.3 开拓非遗实践基地,保障设计成果转化生产
非遗实践基地是实现高校与地域文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平台。首先,非遗实践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文化环境。在校园的学习中往往从事的是单一的学科构建,其教学条件与环境不足以支撑学生参与跟进到完整的生产流程中。依托非遗实践基地良好的文化基础与生产条件,开设校地人才共育课程,融入市场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形成整合性学习。其次,非遗实践基地能为学生敏锐地洞悉市场需求。以社会供需商品的标准要求学生的实践水平,摆脱高校学生的作品艺术性强,实用性弱的弊端,促进学生与对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学生在市场发展中的适应性,加速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整合。再者,非遗实践基地能够完善师资队伍。非遗传承人具有真实项目的技术积累,在设计项目中能发挥其积极的能动作用,为学社提供有效的建议与指导。将非遗传承人纳入教师队伍,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丰富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打开教育类型多样性的格局。最后,非遗实践基地能够保障产品的转化生产。以“抓牢中华文化命脉,让非遗焕发活力”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以非遗文化为抓手,借助实践基地平台,为保障“设计作品”转化为“非遗产品”提供有效衔接。为市场设计出更多符合人民审美需求的非遗产品,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有文化底蕴的应用型人才。
3.4 发挥地区特色资源禀赋优势,校企联合巩固非遗脱贫攻坚成果
非遗文化与艺术产业的耦合是区域经济发展变档升级的良好契机,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有效途径。借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乡村设计活动,建立“高校参与+企业帮扶+村镇合作”的联合振兴模式,从设计学各专业方向出发,成立设计项目实践小组,参与到设计活动当中。高校层面重在加强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设计思维的重组、创作发散的引导。通过非遗课程带动学生创意,将广西已有的非遗资源进行设计再加工。例如动画专业的角色设计课程,可以结合刘三姐的人物形象展角色造型设计。企业层面的任务是辅助学生的设计作品实现商业转化。例如视觉传达专业的标志设计课程,可以融入非遗主题塑造IP 品牌,做成全国知名的品牌标志,着力加强高校文化资源与地方文化资源优势转化和相互融合,有针对性地实现课程教学与商业项目的衔接。村镇层面应该予以非遗产品的开发与宣传相应的支持,例如借助门户网站、抖音短视频、网络电商直播等互联网平台输出广西非遗文化产品,使得高校设计落到实处,实现价值和效益的最大化。传承民族文化、助力脱贫攻坚,需要立足实际,构建新的服务抓手,应建立起由政府宏观调控,企业日常监督和教育教学传播三者有机协调发展的运转新模式。增强当代青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4 结语
非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将非遗文化引入艺术课堂,建立起适配于地域高校传播非遗文化的艺术授课体系,优化非遗艺术教学全过程,推进非遗美育在艺术课堂中的应用,以艺术设计赋能非遗文化的建设载体与活态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拓非遗文化设计实践服务地方经济的新途径,让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