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主旋律电影的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

2023-01-05江玥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环球首映 2022年3期
关键词:题材

江玥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上出现了《红海行动》《战狼2》《我和我的祖国》《夺冠》等票房高的“爆款”主旋律电影,赢得了市场和口碑的双丰收。国家电影局 2021年国庆档电影《长津湖》票房超56.95亿,超越《战狼2》,赢得了“第一部突破 9 亿美元票房的非英语电影”称号,被网友称为“向好莱坞的再一次进发”,创造中国影史新高度,主旋律电影再一次引起了观众的高度重视,成为国内一重要电影类型。美国是电影工业最成熟的国家,其电影屡屡实现政治宣传和经济利益的双赢。在我国主旋律电影有所成绩且倍受期待的当下,本文分析中美两国的“主旋律”电影,以期为中国主旋律电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主旋律涵义探析

(一)中国之主旋律

“主旋律”电影在国内含义较为统一,指能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主旋律”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1987年3月,国家电影局局长滕进贤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以此为指导,主旋律电影从一开始就打上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程的烙印,有着明显的政治宣传教育功能,在此创作背景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英雄模范人物题材、国家重大工程题材成为主旋律三大创作核心内容。

(二)美国之主旋律

在我国具有说教宣讲色彩的“主旋律”一词,并不适应美国这个多民族聚居,历史相较短暂的移民国家,但美国仍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宣扬真善美、弘扬美国价值观念的影片。在电影工业高度发展的美国,主旋律的电影首先考虑的是电影工业的商业性、艺术性,而淡化说教,通过其影片的精良制作引起观众的内心共鸣。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同时追求价值认同与情感共鸣,实现“破圈”,吸引更多的“圈外用户”。

二、主旋律电影之梳理

(一)中国主旋律电影发展梳理

1.十七年电影:主旋律电影早期实践时期(1949—1966年)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至1966年前,这期间的中国电影在中国影史被称为“十七年电影”。这一时期毛泽东发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文艺发展的思想指导,引发了电影的创作热潮。“十七年电影”主要是戏剧式的电影,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大、占主导地位的是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这类影片的题材、内容直接表现人民的革命斗争生活,表现人民的反抗、觉醒,着重于塑造和刻画典型人物,尤其是英雄形象,如《董存瑞》《平原游击队》《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南征北战》《中华儿女》等。

2.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政治引导的创作时期(1987 —1992年)

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引发了中国电影“娱乐化”的风潮,影片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但是在思想内涵和电影艺术上欠佳,主流政治文化作品面临着商业化和娱乐片的冲击,“中国经济改革成果卓著,但社会人群对政治的麻木、年轻一代对未来的迷惘,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为此,1987年,“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被提出,主旋律电影正式出现在中国电影产业,随后,在中央书记处的批准下,电影局成立了以丁峤为组长的“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后改名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期间电影有《毛泽东的故事》《周恩来》,集中于革命历史题材和伟大人物传记,旨在纠正电影业态乱象,鼓励青年一代投身于国家建设。

3.九十年代:主旋律电影产业化初期(1992—1999年)

在这一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邓小平同志南行讲话的发表、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国家政策直接推进了主旋律电影的产业化进程,体现为:电影制片厂被定位为企业、投资对电影影响越来越大、发行体制打破中影的垄断而面向市场化。在 1995 年“9550 工程”问世,中国电影产业化过程中,政府也通过评奖、管理等手段加以推动,产生了《我的1919》《开天辟地》《横空出世》《国歌》《共和国之旗》《冲天飞豹》《黄河绝恋》等质量优良的电影,主旋律电影不再是单纯的政治宣传工具,其也具有市场化、商业化、艺术化的特点。

4.新世纪初:主旋律电影产业化转型前期(2000—2015年)

这时期电影市场低迷,2006年的《云水谣》和2007年的《集结号》成为主旋律电影市场化探索中的重要突破。这时的故事引入商业元素,启用“明星”,自然融入“主旋律”,通过讲述三个年轻人之间的悲欢离合,展现了一段跨越海峡与岁月的动荡坚贞爱情。影片没有刻意宣扬意识形态,却让观众在为这段爱情深受感动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从而深刻领略到电影中潜藏的对国家统一的愿望。《集结号》打破了传统战争片的叙事模式,摒弃了高大上的英雄人物形象塑造。影片中的战士不再是黄继光、邱少云似的无畏形象,他们也会害怕疼痛、恐惧死亡。真实展示人性,尊重个体生命,使观众更进一步体悟战争。影片主旋律的内涵有新的理解和表达,不再一味推崇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而是开始关注战争中作为个体存在的人的思想和价值,反思战争带来的伤痛和摧残,最终获得了两亿多的票房佳绩。在故事内核和创作手法上有着深刻的变化。

5.新时期:主旋律电影崛起(2016年至今)

2016年《湄公河行动》爆火获得票房11.84亿元,2017年《战狼2》爆火,成为票房累计 56.89亿的现象级主旋律电影,《红海行动》《无问西东》《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长津湖》陆续上映,占据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半壁江山,主旋律电影崛起,不仅在内容上有叙事策略的创新,更是在形式上运用大制作,场面震撼精良,走向国际市场。这一期间,市场上的主旋律电影呈现着通过价值认同的叙事模式的、经过类型化改写,商业化包装,利用明星策略,艺术性更强的特点,在进步中“讲好中国故事”。

(二)美国主流电影之类型

由于美国电影自产生时便具有商业化、艺术性特征,其发展早就形成完备产业,登上世界巅峰舞台,且随着技术的革新不断推动,在进行美国主流电影纵向梳理时,笔者选择用类型划分主流电影。

1.战争题材

美国是民主国家的代表,但不代表其政府无权,尤其是在国家进入战争状态时,政府将被赋予更大的权力。在战争状态下,影片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如在战争状态下政府主导拍摄的电影《卡萨布兰卡》,宣传打倒德国纳粹;叫好又卖座的反对二战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血战钢锯岭》,都被称为好莱坞的经典,其场景宏大制作精良,能在主旋律当中既让观众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又能体会到电影的艺术性。

2.美国梦

“美国人追求个人之自由与平等,历来主张人应当自立自强。在美国人眼中,唯有不懈的自我奋斗才有可能获得自我的实现,体现出人生存于世的意义和价值,也只有依靠自我奋斗而获得最终成功的人,才会赢得美国人由衷的尊敬和赞叹”。由此看来,美国梦强调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努力获得成功。《阿甘正传》《壮志凌云》《当幸福来敲门》等靠努力实现梦想,具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电影都是美国梦电影。其倡导自由与平等,宣扬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价值,是美国主流电影的一支。

3.全人类视角上的科幻、灾难、英雄主义电影

一是如电影《独立日》是一部拯救地球的科幻片,外星人入侵,人类文明遭受巨创,危急时刻,美国总统等人撤离到军事基地,指挥空军反击;二是恐怖主义及末日审判来临的灾难片如《2012》,一面渲染视觉特效,一面在生死攸关之际拷问人类,站在一个全人类视角上看待世界,炫科技与实力,幻想自己救世主的地位;三是超级英雄电影,每个超级英雄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属性,且生于逆境,具有浓浓的个人英雄主义、普世主义,其肩负着拯救世界的使命,受其文化、宗教的影响较大。

三、中美“主旋律”电影的横向对比

(一)功能之对比

中国主旋律电影有着明确的定义,其政治宣传、教化功能较强。中国自电影引入就肩负着宣传属性,主旋律电影的诞生与后期的种种规定也是为了使电影能在意识形态领域成为国家的宣传工具,其次是教化功能,爱国主义教育是主线,内容大多展现的是我国历史实践或历史人物,通过艺术化的表达,寓教于乐。

美国的“主旋律”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政治,例如在战争时期,政府会引导摄制战争题材片,但是随着历史的推进,纯政治宣传的电影已经不复存在。美国电影自诞生起就具有商业属性,其经济价值、艺术价值要先于政治宣传,可以说因为其达到了商业与艺术的统一,使主流影片的说教性减弱,用一种美国人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述故事,自然就达到了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二)题材与文化价值之对比

中国的主旋律题材分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英雄模范人物题材、国家重大工程题材,其背后蕴藏的是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直接表达家国情怀,突出爱国主义精神。例如《长津湖》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美援朝时的英勇壮美诗篇,“第七穿插连”战士们展现出来的是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奋进的精神,其中蕴含着对战争、和平的态度,对“大我小我”的取舍,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纽带,这都是独属于中国的精神价值。

美国的“主旋律”题材有战争历史、美国梦、超级英雄、全人类视角上的“大片”,其类型丰富,不单围绕着国家历史与党派,引导大家关注的是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做世界唯一的“救世主”的普世价值;宣扬自由平等,靠个人努力创造价值的美国梦;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浓重的超级英雄;鸿伟巨制、且体现出“文化包容”的战争片。

(三)叙事模式之对比

美国的人物可以是历史人物,也可以是普通大众,它在创作时能将国家形象和价值诉求投射到具体、真实的人物身上,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观众都可以接受。而中国的人物或伟人或英雄,站在国家道德制高点上用“俯视”的角度向观众传达影片的意图,不利于对外的传播,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也会流失国内观众。

(四)产业化进程之对比

中美两国在“主旋律”电影产业化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亮点,其一是“工业电影”的拍摄,其二是衍生产品的开发。美国的电影步步精准,分工明细,各司其职能保证环节的完整和制作的精良,而我们国家这种分工进行的电影只有寥寥几部,且官方衍生产品较少,商业性没有涉及全方面的部署。

四、中国主旋律电影的未来——新主流电影

(一)紧追时代,唱响主旋律

“新主流”一词在中国语言体系下,“新”是形容词,其词本质还在“主流”,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主旋律电影的长期使命之一,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价值应是其主要任务,不管其用了怎样的“新理念”“新技术”,还是需要牢牢把握住其“主流”性,在电影市场起模范作用,不违初衷。

(二)追求题材的多元,塑造人物形象,推动类型化叙事实践

主动扩充“主旋律”的载体,不断发展体育、冒险、灾难、民生、教育、科幻等题材的主旋律电影的题材;避免同质化与教条化的人物形象,深入社会,放眼“小人物”;推动类型化叙事,借鉴国际市场,进行本土化实践,使不同种族、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接受。

(三)推进产业化,走向国际市场

推动“工业电影”的尝试,注重专业人才的挖掘,使其各司其职能保证环节的完整和制作的精良,延长产业链,注重衍生产品的开发,助力中国电影走出国门,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进程。

五、结语

中国主旋律电影目前在市场、社会上都产生了较好的反响。进一步推进主旋律电影与市场化结合,发展成为中国新主流电影是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之路。在推动电影市场的类型化、全球化的同时,还需思考的是中国主旋律电影与美国主流电影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不能一味照搬照做,中国新主流电影还需探索自己的中国道路。

猜你喜欢

题材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全显光作品(钟馗题材)
徐纯中红色题材绘画选(下)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欢乐颂2》《乡村爱情9》立项2016年8月立项表分析
三个聂隐娘“杀”上荧屏2015年12月立项表分析
论藏族题材电影文化主体性之构建
剧版《非诚勿扰》《精绝古城》立项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