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记者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分析
2023-01-05周苏星铜仁市广播电视台
周苏星 铜仁市广播电视台
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广播电视台事业的发展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尤其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向广播电视台日常工作中的渗透,不仅提高了各种数据信息的传播速度,还使传统媒体行业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是,人才是广播电视台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广播电视台要想不被时代所淘汰,还必须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年轻记者人员,加强年轻记者队伍建设。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年轻记者队伍的建设现状并不理想。只有结合当前年轻记者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年轻记者队伍建设策略,才能够提高年轻记者队伍建设质量,为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一、广播电视台年轻记者的特点与不足
(一)广播电视台年轻记者的特点
1.对记者工作充满激情
年轻记者的工作激情非常饱满,不仅对记者这一职业充满新鲜感,还非常注重新知识的学习与应用。通常情况下,为了高质量地完成一项采访任务,年轻记者不仅会提前制定出系统的采访计划,还会耐心十足的深入到现场进行实地采访。如果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要么向前辈虚心求教,要么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与涉猎[1]。如果采访过程不顺畅,还会利用自身的关系网络克服一切阻碍,直至采访任务圆满完成。
2.思维更加灵活
年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编的时候,在选题、采访以及写稿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独特想法,遇到问题喜爱思考,当主意确定之后,会立刻付诸行动。在对当前最新资讯和新闻进行浏览的时候,如果发现选题合适,也会在第一时间上报,反应速度更快,思维方式更加灵活[2]。而且,年轻记者大都非常感性,不容易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在编辑或写作过程中,总能推陈出新,不受行业“框框”限制。另外,年轻记者还对自身的未来职业规划充满信心,即便在工作中遇到阻碍和困难,也可以在短时间内调整好心态。
3.信息接收渠道不同
现在的年轻记者都是在自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群体,他们已经习惯了从各大自媒体平台、互联网平台中获取信息。信息获取渠道更加丰富,信息获取模式更加新颖,信息获取内容更加多样。另外,在自媒体时代下,年轻记者接收到的思想潮流也和过去有着较大的区别。
(二)广播电视台年轻记者的不足
1.年轻记者的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作为地方党媒的记者,上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到当地党委政府阶段性的中心工作都不太了解,也缺乏主动了解的意识,在一些政策表述上,往往张冠李戴、不知所云。更重要的是,新闻报道讲究的是“以小见大”,记者对何为“大”都不了解,必然在“小”切口的把握上出现偏差。
2.社会阅历与实践经验不足
与资深记者相比,年轻记者刚步入社会不久,社会阅历不够丰富,也没有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所以面对一个新闻话题往往不够敏感。另外,给出的新闻报道也很难与生活、群众的实际情况相贴近。而且,年轻记者对于当地企业、社区的了解也非常有限,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够形成自己的“人脉圈”。
3.缺乏职业敬畏之心
与资深记者相比,很多年轻人对待职业都没有足够的敬畏之心,存在着工作不踏实、爱跳槽、吃不了苦等问题。而记者是一个入门容易,但是要想做好却需要积累的工作。如果年轻人决定成为一名资深的记者,那么就必须要对记者这一职业怀有较高的敬畏之心,沉下心来工作,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
二、年轻记者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加大年轻记者的引进力度
1.活化记者人才引进方式
广播电视台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其在年轻记者人才的引进过程中,采用的考试内容往往与其他事业单位高度相似。但是,与其他事业单位相比,广播电视台对于记者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更高,如果采用与其他事业单位相同的人才引进方式,那么将很难引进符合广播电视台发展需求的专业化人才。鉴于此,广播电视台在引进年轻记者人才的时候,可以先利用面试的方式确定入围人选,将专业理论技能不过关的人员剔除在外,然后再利用笔试的方式从入围人员中选拔出符合广播电视台发展需求的优秀记者人才[3]。另外,广播电视台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丰富人才考试方式,将记者人才的考核内容与工作岗位相联系。
2.优化记者人才的引进环境
工作环境欠佳、薪资待遇偏低以及发展空间有限,是导致很多县级广播电视台难以引进高水平年轻记者的主要因素。首先,在奖项评选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限制,对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限制。例如,县级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人员在职称评定方面,需要在全省范围内与省市级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人员竞争,但是其在获取重大新闻事件方面并没有优势,所以获奖的难度系数非常高。这样一来,县级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人员在获取高级职称方面就会面临较大的阻碍。
3.打破身份壁垒
现在多数广播电视台都有大量聘用人员,要推动实现同岗同酬,打破身份壁垒,增强队伍活力。只有实现同岗同酬,同一个单位,完成同样的工作,获得同样的福利待遇,不再区分聘用工和正式工,不再区分编制外和编制内,逐步建立一个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的用人机制,才能够激发年轻记者的工作激情,增强年轻记者队伍的发展活力。
(二)引导年轻记者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1.引导年轻记者提高新闻敏感度
所谓新闻敏感度,其实是指记者人员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在新时代下,年轻记者虽然已经意识到寻找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度。对此,需要引导年轻记者主动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度,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采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有主见、有思想的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年轻记者还要努力发现身边各种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对新闻线索的隐形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需要注意的是,在挖掘新闻线索价值的过程,单纯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年轻记者还要善于利用各种方式构建自己的朋友圈,借助朋友的力量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2.引导年轻记者提高职业素养
新时代下,年轻记者要想尽快缩短与资深记者之间的差异,获取高质量的新闻线索,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首先,年轻记者应该加强对自己理论水平的不断提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做党的“喉舌”,又要将基层群众的呼声反映出来,做党的宣传者、做基层群众的引导者。其次,年轻记者要做好随时寻找新闻线索的准备工作,哪里有新闻就要奔向哪里。即便是新闻事件发生在深夜、发生在节假日,记者人员也要在获取消息的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年轻记者还要积极总结资深记者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日积月累来丰富自身的新闻知识储备,增加自身获取新闻线索的通道[4]。最后,记者人员需要长期接触不同的社会层面。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年轻记者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价值取向扭曲问题,进而对其未来发展产生限制。对此,广播电视台需要引导年轻记者正确认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做到真实客观的揭露新闻事件的本质,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不能让自己沦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故意制造假新闻,丧失社会责任感。
3.引导年轻记者掌握多种专业技能
在广播电视台事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的形势下,年轻记者队伍的专业素质却出现了参差不齐的问题。为了促进广播电视台的稳定发展,需要对年轻记者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进行重点培养,使其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系系主任刘海贵曾经说过“新闻的‘十八般武艺’,谁掌握得越多,运用得好,谁就能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5]。”鉴于此,必须引导年轻记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不断学习并掌握各种专业技能,在成长为一名合格记者人员的同时,成为一转多能的“多面手”。例如,很多年轻记者的“采编通”能力都偏低,不仅无法准确、规范的处理文字,还不能保障相应语法、逻辑以及修辞的应用正确性。另外,还没有较强的提炼归纳能力和谋篇布局能力。这些都需要年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学习提升。
(三)对年轻记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
1.加强“传帮带”接力培养模式的应用
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传帮带”接力培养模式是现阶段最有效的年轻记者培养方式,即通过“拜师学艺”的方式,为年轻记者创设一个和谐、融洽、团结的工作氛围[6]。首先,年轻记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面对各种类型的采访对象,完成各种类型的采访任务,所以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的提升,除了大量的实践之外,还需要资深记者的知识讲解和经验传授。其次,新闻采访现场往往存在着很多信息内容,要想达到预期的新闻事故传播效果,记者人员就必须要准确把握新闻线索的亮点和新闻事件的采访角度,并对采访主题加以明确。对此,在资深记者选择采访角度向采访对象提问的时候,年轻记者要在旁观摩学习,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职业能力。与此同时,年轻记者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临场反应能力,可以对事故现场的突发事件进行妥善的处理。最后,记者除了新闻采访之外,还负责新闻稿件的撰写,所以资深记者还要对年轻记者的稿件撰写进行系统的指导和培训。例如,在每次外出采访的时候,要求年轻记者独立完成新闻稿件的撰写工作,并提出其稿件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新闻稿件点评、画面构图剖析、稿件架构分析等方式给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帮助年轻记者快速成长。
2.对年轻记者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基础培训
在广播电视台中,非科班出身的记者人员需要接受系统的新闻采编专业知识培训。而科班出身的记者人员,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也需要通过培训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年轻记者刚进入媒体行业时,也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够独立完成采访与撰稿工作。根据记者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专业基础培训,在提升年轻记者职业能力方面,加强年轻记者队伍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针对部分年轻记者在工作中存在的工作不踏实、爱跳槽、吃不了苦等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加强年轻记者的职业道德培训,增强年轻记者的职业荣誉感。
3.完善新闻点评制度
完善的新闻点评制度,在促进年轻记者成长与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年轻记者的每一篇稿件,资深编辑和审稿人员与年轻记者围绕修改意见进行深入的交流,并给出积极的、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年轻记者的撰稿能力,使其撰写出符合要求的新闻稿件。另外,定期组织新闻点评会议,通过广播电视台内部优差新闻拼比以及记者编辑之间的互相点评,也可以让年轻记者快速了解到自身在稿件撰写中的特点与不足,进而针对性的发扬自身的优点、改善自身的不足,实现快速成长。
4.给予年轻记者实践机会
在年轻记者队伍建设中,广播电视台还需要为年轻记者创造大量的实践机会。首先,优化广播电视台内部现有的记者人员配置,加强记者人员的合理流动,激发年轻记者队伍的发展活力。其次,按照年轻记者的专业特长,将其安排到一线,引导其挖掘新闻题材,并进行相关新闻报道的撰写。必要时,可以将重大题材、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任务交给年轻记者,使其可以在实践当中获得提升。
5.打通记者人才职称晋升通道
广播电视台还需要鼓励现有的记者人员参加继续教育,除了高层次记者人才的招聘之外,还需要加强内部记者人才的培养。首先,对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年轻记者的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其次,利用“请进来”“走出去”“岗位自学成才”等方式,为记者人员创造一个相对理想的职称晋升通道[7]。需要注意的是,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工作比较特殊,记者人员流动速度慢,且在职称申报过程中经常因为职称编辑没有空缺而无法晋升的现象,不能享受相应的待遇福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社部门可以将职称编辑申报政策向基层倾斜,对相应的考核标准进行量化,并规定只要考核合格就可以享受相应的职称待遇。
6.完善记者人才的竞争机制
要想引进优秀的年轻记者,需要对广播电视台的人才竞争机制加以完善。首先,可以组织开展业务优秀记者评比活动、行业标兵评比活动、技术能手评比活动以及模范编辑评比活动等,针对评比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年轻记者予以丰厚的奖励,通过比赛的方式,加快年轻记者的成长与发展[8]。其次,为年轻记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关键性课题人员配置和经费等方面,鼓励记者人员通过学习的方式提升自我。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与资深记者相比,年轻记者有着饱满的工作激情,且思维更加灵活、容易受到感性思维的影响。但是,其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社会阅历与实践经验不足。为了加强年轻记者队伍建设,提高年轻记者的职业素养,为广播电视台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必须要加大年轻记者的引进力度、增加广播电视台年轻记者的数量,提高广播电视台年轻记者的质量。同时,对年轻记者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另外,还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年轻记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为其成长提供相对理想的平台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