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提升策略
2023-01-05谷欣诺吉林广播电视台
谷欣诺 吉林广播电视台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和收集信息的习惯与方式,拓宽了新闻传播的渠道和途径,新媒体的环境下人们也从信息的接收者向信息的传播者和发声者转变,人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和传播新闻,新闻的时效性显著提高。但这一新媒体环境的发展也对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推动着传统媒体尽快实现改革和转型发展,结合现阶段许多自媒体发布的新闻信息比官媒发布的新闻信息点击量还高的这一现状,不难看出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传播影响力相较于新兴媒体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本文着重对其在大时代背景下提升影响力的有效策略展开具体研究和探讨。
一、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传播现状和问题
(一)市场环境竞争激烈
新媒体环境下,各大新兴媒体平台的发展和壮大以及人们阅读偏好的变化都对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现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偏向快节奏和快餐式,阅读偏好也自然更加碎片化,而电视新闻在播出时间和时长上都有着固定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大部分群众的阅读要求,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群众主要通过手机客户端来获取信息,短视频更符合其阅读习惯,因此电视新闻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亟待做出顺应时代发展的转型。
(二)电视新闻栏目同质化严重
现阶段,各个省级卫视之间的节目风格十分接近,新闻节目的同质化意味着地方特色和电视品牌与个性的丧失,这主要是由于各个省级卫视对自身定位模糊和节目生产能力不强导致的,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的提升,其本质在于节目质量和制作水平,好的栏目、过硬的内容质量可以辐射到整个频道,对于节目的收视率稳定也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各个电视新闻的名牌栏目较少,卫视频道在央视的重压下为创收主要以打造和大量播出电视剧,最终导致电视新闻的节目内容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提升策略
(一)增强电视节目的互动性
弹幕是新媒体时代观众之间在线交流的新型方式,主要是观众通过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屏幕上从右至左滚动播放,弹幕的出现能够方便观众在视频观看过程中不必点开评论区就能进行动态的实时交流,实现了观众之间的虚拟在线共享,满足了观众的交流需求。因此电视新闻也可以借鉴此种形式来优化传统新闻的评论,还可以为受众带来娱乐感和互动性,并且当观众在看到令自己情绪高涨、极有共情与同感的内容时,还能通过发表弹幕拉近与其他观众的距离,找到共鸣,增强观众的收看体验,也能更好地激发观众的兴趣和转发动力,从而增强电视新闻的传播影响力。
(二)依托互联网提升电视新闻的时效性
首先,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发展可以加大对新兴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自202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实现5G网络信号覆盖以后,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编时可以利用手机和传输设备将采集到的新闻画面第一时间传回电视台总部,全面提升电视新闻的时效价值。
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加快电视新闻的产出,可以适当采用网上的热门话题作为新闻素材,让网民成为电视新闻的爆料人,从而形成网络爆料、记者核实并采访跟进的新型电视新闻采编流程。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和网民们的举报都为电视新闻的信息采编提供了便利条件,网民从信息受众化身为公民记者,能够帮助职业记者提供其无法第一时间获取的新闻画面,这对于电视新闻的播报无疑是一种帮助,并且网上信息资源和网民评论多少带有个人思想感情,新闻线索真假难辨,而职业记者进一步调研和真相还原,对于电视新闻传统媒体树立权威性与公信力和引导健康的舆论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但另一方面,如果过于依赖互联网信息资源和网络素材也会导致电视新闻节目在内容制定上出现同质化现象,不利于新闻信息的多元化视角调查和信息解读,同时过于依赖网络新闻线索而不去自己考证和挖掘也有可能造成记者队伍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降低,也加大了传播失实新闻的概率。因此电视新闻在依托互联网来提升新闻时效性时要更加谨慎和严谨,既要利用网络素材的便利性和迅速性,也要对其进行谨慎考证和核查,才能真正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影响力。
(三)借助新媒体平台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
1.电视新闻时长长短结合
首先,近年来短视频业务在行业发展中呈现出井喷态势,在短视频的推动下,新闻评论、节目剪辑和访谈等vlog形式的短视频获得了较大的关注度和点击量,比如央视新闻曾在其官博上发布过一条讲述了一名男子被困七十小时为保存体力而不敢哭的采访短视频,仅一条时长一分二十三秒的视频就获得了1480万的播放量,由此可以侧面反映出人们观看新闻的偏好,又如高考期间一条15秒的无人机给考生送准考证的视频就获得了240万的点赞,这种短视频能够更好地迎合当下的热点话题,具有短平快特点的短视频也更好地满足了现代受众对新闻信息精简、新鲜的观看需求,这种碎片化的短视频让一些小事件有了展示的平台。因此电视新闻可以通过时长长短结合的制作方式来扩大新闻从大事件到小事件的制作,根据事件内容体量、题材来针对性调整播出方式。
其次,虽然现阶段短视频风头正盛,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和方式也多向碎片化偏向,但是电视新闻在作品制作上还是要遵循长短结合的原则来坚守专业的新闻报道。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固然有着传播速度快、贴合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等优势,这种高概括性、针对性、标题性的新鲜事呈现方式虽然能巧妙抓住大众的眼球,但是其在新闻事件的整体呈现和事件主体的完整表达上却难以定论,其新闻价值的高低也无法衡量。并且相应的监管部门是否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对网络上各类自媒体营销号等非官方发布的新闻内容真实性及其是否满足传播标准等进行衡量和干预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容易导致不实新闻和三俗化视频的传播,不利于健康舆论环境的构建。因此电视新闻更加需要从发挥自身优势这一角度进行发力,电视新闻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就是其最大的优势,因此电视新闻需要进一步加强新闻制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从深度报道、专题事件的持续追踪和专业评述等方面充分发挥优势,引导新闻舆论导向的正向性,坚守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培养和维系稳固的受众群体。
2.创建多媒体平台官方账号
新媒体环境下,移动客户端的普及和推广,人们更加倾向于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并且现在微博、抖音等也都在鼓励用户积极记录和分享生活,通过对现阶段新闻信息的点击量分析不难发现,人们更加倾向于移动终端快捷、精简地浏览信息或刷短视频。除此之外,微信平台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应用也推动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的兴起,微信也不再只是人们保持联系的工具,更是记录和分享生活的方式,其信息传播的价值也得到了更多重视和认可。
因此传统电视新闻可以通过创建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多媒体平台官方账号来实现新闻的细化分类,以平台区分受众,实现精准推送,能够进一步提高新闻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微博、抖音等平台自身就有平台用户的相关数据,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能够对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用户及其信息浏览的不同偏好进行分组,再将不同类型的新闻资讯进行针对性的精准推送,有效过滤用户不感兴趣的、无效的信息,优化用户阅读体验的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大数据优势来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3.构建多维度联动宣传
新媒体背景下,各大形形色色的媒体平台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为更好地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可以通过将各大媒体平台进行多维度联动来加强宣传,比如可以构建微信、QQ、微博等客户端兼容互动、联合互动的形式来实现多平台的宣传矩阵,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四)整合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进行多样化宣传
1.构建短视频节目群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在节目制作时要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偏向性,例如官方大事件新闻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掌上新闻等专业性更强的方式进行传播,而短视频则更加倾向于贴合百姓生活的平凡小事件的制作,短视频的随意性能够更好地拉近观众的距离,因此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来说,节目方式的选择和节目内容的质量都很重要,既要考虑到不同受众的不同阅读偏好,还要考虑到节目的画面因素和文化因素,从如何讲好故事、如何叙述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来斟酌和考量,传统的电视新闻则过于强调新闻的专业主义,反而被约束住了手脚,过于平整的画面反而让其难以融入新媒体环境下的新的话语体系中。因此通过对近年来官方电视新闻出品的视频类型和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种值得推广的显著且符合新媒体时代的表达风格:
首先是流行化的表达方式,顾名思义则是运用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和时代符号来以一种更加时尚、更加潮流的表达方式叙述,在新闻事件解说和采访中也可以运用“割韭菜”“打工人”“内卷”等接地气的网络流行表达,赋予电视新闻活力与亲民因素,而这种接地气的表达方式不仅能更好地引起群众的情感共鸣,还有助于电视新闻节目本身的屏幕形象的转变,以《新闻联播》央视栏目再2019年播发的一篇关于《究竟谁在全球到处欺侮恫吓他人?》的国际锐评中,主播康辉老师就用到了“搅屎棍”“怨妇心态”“令人喷饭”和“裸奔”等泼辣、直率又接地气的词语,不仅彰显了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做出的改变与转型,也表现了在新时代的影响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和表达方式的共融共生,国际锐评和央视快评等传统电视新闻栏目也凭借新鲜的语言风格屡上热搜,侧面反映了受众的收看偏好和阅读习惯,也为电视新闻节目的转型和传播影响力的提升策略提供了改革和优化方向。
其次是通俗化的表达方式,比如电视新闻可以采用微视频拍摄来以平实的表现手法、简单的转场效果和朴素的采访语言来以平民的视角讲述生活中的小人物和小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平凡人的大梦想。这才是更多普通群众眼里的世界和生活,增强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同时也能增强受众的黏着性。
最后是融合式的表达方式,比如可以运用公益片、广告片和宣传片等拍摄方式来制作电视新闻短片,比如高密市就是运用电影宣传片的拍摄手法记录了松兴之路美丽乡村的建设纪实,在光影艺术中阐述了松兴屯村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进事迹,与国家政策方针紧密贴合。
除此之外,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制作也需要立足于地方本土特色,从地方文化、经济、美食等各个方面来完善和创造丰富的节目内容,展现地方的风土人情,打造完整的、具有地方特色与文化的短视频节目群,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一方面可以从对电视节目的再加工进行完善,以央视新闻创作的《主播说联播》这一栏目为例,通过对央视主打栏目《新闻联播》进行二度创作,有助于对新闻联播的官方内容展开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的短视频解说以引导正向的舆论导向和大众教育,加强国家社会和百姓生活之间的联结与共鸣,有助于增强电视新闻的传播影响力。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各类新闻信息的包装演绎来实现新闻宣传和推广的目的,比如长沙推出的《守望解放西》这一节目就是通过独创的编故事、讲段子式的幽默方式和搞笑表演来向人民群众普法、宣法,电视新闻也可以采用此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演绎方式来增强新闻的传播和宣传影响效果。
2.人工智能推送新闻
二十一世纪后,各种各样、功能丰富的智能家居也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和家庭,一体化厨房、语音电视等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了思路,比如现阶段智能家居中“小爱同学”“小度”等人工智能装置不断充实着现代人的生活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生活需求,提升生活幸福指数,电视新闻则可以借此人工智能以程序设定的方式向用户定时推送其感兴趣的新闻信息,比如在每天早上、午休或晚餐时间自动播报当天最新资讯,用户也可以自己设置新闻提醒时间,这不仅有助于电视新闻的广泛传播,还能帮助人们养成收听新闻、了解身边大小事的良好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从纸质印刷传播到视频传播再到新媒体环境下的互联网传播,这每一次的变革和优化都是在时代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支撑下完成的,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的提升也离不开媒介技术的加持,因此电视新闻作为媒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提高新闻的时效性、互动性和传播性,通过创建多媒体平台官方账号,构建多维度的宣传矩阵,整合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进行多样化宣传,切实促进电视新闻传播的良性发展,推动新闻媒体传播影响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