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金融与家庭资产组合配置

2023-01-05□文/韦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普惠诈骗资产

□文/韦 梅

(广西大学经济学院 广西·南宁)

[提要] 数字金融的发展直接或间接促进了家庭资产组合配置的多样化。本文首先阐述数字金融发展以及中国家庭资产组合配置概况,探讨数字金融对家庭资产组合的影响路径,指出当前数字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数字金融发展以及家庭资产配置概况

(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概况。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化技术与普惠金融二者的结合体,具体是指在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的过程中合理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居民提供更好、更便捷的金融服务,降低居民接触金融服务的难度,特别是提高弱势群体的金融资源以及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数字金融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着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需求应运而生的,而数字普惠金融属于当前普惠金融发展的最新阶段,即创新性互联网金融阶段。北大数字普惠金融中心近期的调查数据显示,虽然近几年各省数字金融增速呈现放缓趋势,但总体而言各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程度是不断加深的。然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道路并非一直顺畅,P2P 平台暴雷事件频发,甚至导致P2P 平台被全面清退。整体而言,虽然发展过程有所曲折,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金融仍然处于高度景气期。数字金融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绩与国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2016~2018 年这三年间国家相继出台了三项政策表示对数字普惠金融的支持。如此大的支持力度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中国当前的发展是有利的。目前,已有较多的文献指出数字金融的发展对于宏观经济以及微观个体和家庭行为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数字金融的发展会影响家庭资产的配置组合。

(二)家庭资产组合概况。目前,我国家庭资产配置仍然处于一种相对集中的状况,且主要集中在非金融资产方面。CHFS2019 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非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的配比为47∶3,远低于同期美国7∶3 的配比数据。除此之外,我国金融资产配置单一现象也更为突出,在持有金融资产的人群中,美国持有单一资产的人群不到五成,而我国却高达七成。并且,这种高度集中的资产配置组合并非仅呈现在农村家庭,城市家庭同样如此,区别在于城市家庭资产组合可能相较农村家庭更为分散。如此高集中的资产组合显然与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的原理相悖,可能引发家庭风险,而家庭作为宏观经济中重要部分,其风险扩大到一定程度甚至会危及宏观经济安全。同时,居民家庭将大部分财产置于安全投资之内,可能收益有限,无法让个人的资产得以有效增值,甚至还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使资产处于贬值状态,进而让社会福利受损。从这些层面可以反映出研究家庭资产组合配置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数字金融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

目前,已有较多学者对影响家庭资产配置的因素进行研究,其影响因素包括家庭财富、家庭金融素养、风险态度等方面。在家庭财富方面,低财富家庭因其资金的有限性,难以从正规银行机构获取信贷,更无多余资本进行生活资本以外的投资;而高财富家庭不仅本身物资资本较多,也更容易从正规机构获取信贷,可以有多余的资金进行额外的投资,进而家庭的资产配置呈现多样化,同时此类家庭因对资产保值增值的意愿进一步促进了资产组合多样化。在家庭金融素养方面,有研究表明家庭金融素养较高的家庭对于家庭风险的把控能力相对较优,而多样化的资产组合举动显然与其严格控制家庭风险的态度不谋而合。在风险态度方面,风险厌恶者很难与高风险高收益的观点产生共鸣,虽说他们可能信奉“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观点,但是却很难将其资金放置在高风险的产品中,更为可能的举动是将家庭的资产集中在相对安全的产品当中,例如储蓄。也就是说,他们的资产可能会处于分散状态,但是这种金融产品分散的区域却是有限的,其资产分散的水平并未如同想象中高甚至处于较低水平。

家庭资产配置的多样性可能受到数字金融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首先,数字金融对家庭资产配置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数字金融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支持普惠金融,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让居民特别是贫困地区或者交通不便地区的居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多样化金融服务和齐全的金融产品,从供给上支持居民实现多样化投资;而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资产组合多样化投资的间接影响体现在提高居民金融素养、提高居民风险承受能力、增加居民财富方面。其次,普通大众对于新鲜事物可能抱有敬畏心理,但是对随处可见的事物接受能力良好。这就意味着一旦相关的金融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且人们对此有所了解,他们对于此类产品的接受能力是可能会上升的。也就是说,居民风险承受能力可能在数字金融产品的日常使用过程及逐渐了解产品的过程中得以进一步提升,进而激发居民分散化投资的行为。最后,居民收入的增加可能受到数字金融发展的影响,促进家庭的财富积累。例如,对于资金不足但能力较强的创业人员而言,数字金融为其提供了获取缺口资金的方式,进而影响其创业收入。同理,对于拥有较高理财能力而理财资金不足人员而言,数字金融能够为其提供理财资金进而给理财个人提供创造更大财富的机会。整体而言,数字金融为需要资金的人员提供了一种低门槛的融资方式,为其增加收入提供了资金上面的支持,进而影响家庭资产投资组合多样化。

三、数字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对于促进合理配置家庭资产从而降低家庭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更为有效利用数字金融让家庭做出更好的资产配置决策。下面将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监管难度高,缺乏有效监管手段。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监管,但不可否认的是其监管存在滞后性,并且监管难度较大。首先,从P2P 平台暴雷与监管政策的出台可以看出,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是存在滞后性的;其次,互联网金融风险具有相对隐蔽性和复杂性,监管难度很大。

(二)征信体系不完善。数字金融与大数据技术有关,通过数据分析对用户进行筛选,进而为相关用户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大数据分析是筛选用户、处理信息的有效方式,但是有效的前提在于信息的准确性。一旦用户虚构信息,而平台依靠错误信息得出的结论也不会有效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无形间加剧了金融风险。而当前我国的征信体系虽然有所加强,但是其完善程度仍然有待加深,可能会对部分用户信息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数字金融的有效运用。

(三)网络安全技术有待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意味着在此过程中互联网安全将直接影响数字金融的安全。从互联网安全监测数据反馈的结果显示,我国的网络安全技术仍有待提高。互联网安全监测近期发布数据显示,我国感染恶意病毒或者程序的计算机数量在不断增长,甚至同比增长了约40%。此外,互联网平台网站遭受恶意攻击的事例也并不少见。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我国的网络安全技术仍需进一步提升,才能更好防范外部环境对互联网平台的恶意攻击,为数字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大数据应用与保护客户隐私存在冲突。目前,消费者对于个人隐私的看重程度越来越深,对于大数据监测个人数据呈现出一种相对排斥的态度。而数字化风控又需要数据的支持才能更好实现其功能,从这个层面上看合理利用个人数据是有利的。显然,二者的平衡点在于合理利用客户数据且保证数据不滥用。然而,滥用客户数据的情况却在某些数字平台上实际发生,从而使得大众对于行业持有保留态度。一旦此类行为在行业中的比重占比较大,可能会使普通大众对行业的印象处于较差的位置,对于依赖大众生存的整个行业而言造成的伤害可能是毁灭性的。

(五)金融诈骗行为频发。中国数字金融诈骗具有专业的、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同时,数字金融诈骗因其低廉的诈骗成本导致诈骗行为不断发生。中国数字金融反欺诈中心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数字金融诈骗中小金额诈骗行为不断发生,且受骗人数呈现扩大趋势。

四、政策建议

数字金融的优质发展将为家庭合理配置资产组合提供支持,达到降低家庭风险的目的,进而降低国家整体金融风险。下面将针对上述提及的数字金融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金融科技建设。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特别是金融科技的支持。当金融科技处于较差的层次时可能会引发客户对平台产生不信任感。同时,一旦不成熟的技术投入市场且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冲击宏观经济。因此,有必要加强金融科技的建设,如引进专业对口人才、加大金融科技建设资金投入等。金融科技成熟之后,后期的升级维护也同等重要,例如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对找出技术漏洞的人员予以丰厚的奖励等。此外,监管难度大不意味着不进行监管,数字化监管在某些层面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管方式,而这需要金融科技的支持。

(二)注重保护客户隐私。显然,技术应用与保护客户隐私的平衡点在于合理利用客户数据且保证数据不滥用。因此,对于数字化平台泄露客户隐私行为应坚决抵制,并对问题平台加大惩处力度。目前,已有法规对泄露客户隐私的行为和惩处力度予以界定,但泄露客户隐私行为仍然屡禁不止,这表明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有待进一步的细化。

(三)加大对金融诈骗类案件的惩处力度,加强金融教育。金融诈骗案件高频发生的原因可能在于对此种情况的惩罚力度相对较轻。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此类情况的量刑,例如建立分级制度,依照等级划分惩处力度,层层递升等。居民遭受金融诈骗的原因不仅来自于外部,也有自身的原因。上当受骗的群体中,不乏一些希望利用小额资金套取大量收益的人员,这显然与金融认知相悖。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群体对于金融条款认知不足的情况,诱导此类群体上当受骗。因此,居民加强金融知识显然能够有效防范金融诈骗。除此之外,国家也需要重视居民金融知识的教育,加大金融知识的普及力度。

(四)加大征信体系建设。数字平台有效筛选离不开准确数据支持。完备的征信体系将提供相关用户准确而又完备的数据,为数字普惠金融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国家已经在将数字化平台逐步纳入征信体系,但是征信体系建设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普惠诈骗资产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新疆吉木乃县:县总工会推进普惠服务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