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分析
2023-01-05吴荣兴周莉莉张青艳郑东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800
吴荣兴,周莉莉,张青艳,郑东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315800)
0 引言
随着新冠肺炎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和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化,我国建筑业发展也到了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1]。特别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后,传统建造方式对BIM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3D技术等信息化的需求也愈加迫切。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布局智能建造的相关产业和技术,例如美国将实施基础设施的全面重建计划、日本提出工地生产力提升规划、英国的建造2025技术等。最近国家发布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对我国建筑业现状的一次革命,对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拥有智能建造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欢迎。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显示,2021年智能建造的人才需求在30万人以上,目前各高校和企业在该专业或者方向的年均培养人数仅为2万人左右,特别是在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极为迫切。作为培养国家产业工人的重要摇篮的职业院校,培养既掌握传统建造方式又熟悉智能建造技术的高素质智能建造人才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欧美成熟的产业工人培养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3]。例如德国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就是联合政府、企业、学校等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4-5]。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学校和双高院校,是教育部第一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试点单位,在2016年就开始尝试在各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建筑工程学院作为其下属分院,2016年在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试行现代学徒制培养,其他三个专业也纷纷组建现代学徒制班级,并且在2020年开设了建筑工程技术——智能建造方向,2021年设立装配式技术施工专业。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在智能建造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果,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管理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
任何工作必须设置相应的管理结构,才能从根源上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2018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现代学徒制职教集团”,该职教集团目前有智能建造设计、施工、管理和维保以及科研院所单位近15家,已经开展相关智能建造方向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在2021年,分院进一步筹建“数字建造产业学院”,将在2022年正式成立相关产业学院。对于任何一个智能建造方向的现代学徒制班,学校和企业都设置了指导委员会,明确了双方的主要人员,校方一般由分院负责校企合作的副院长担任组长,专业主任担任副组长,骨干教师担任校内班主任,企业方一般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高资历师傅担任企业班主任。指导委员会负责相关管理工作,例如制定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方法、相关学习计划和各项规章制度,负责现代学徒班的组建,校外基地的管理,校外实践的安全和防疫管理等。指导委员会也将负责领导的现场慰问、筹建联合研究中心等。
良好的制度建设是任何项目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指导委员会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制度建设。在现代学徒制班组建的过程中,发现制度是这些班顺利组建、活动开展、顺利结业的依据。例如制定冠名班的校内外导师管理方法、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学徒制班的准入和考核管理办法、实训基地的管理办法。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听取各方的意见,指导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制度的起草,邀请校内外专家、企业代表、学员代表等对制度进行审议和听取意见。随着建造技术的不断变革,各种新技术如BIM、装配式、物联网技术等对智能建造现代学徒制班的影响也在增强。因此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也要融入新技术的因素,如在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中必须考虑网络安全和规范等。相关制度的贯彻和执行必须由校企联合开展,不仅是校内学生,校内外指导老师也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开展工作。同时成立相关申诉机制,由校企相关负责人作为申诉机构的领导,精确掌握现代学徒制师生的真实想法,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于违反相关制度的学徒和指导老师,分别由学校和企业管理部门进行严肃处理。
2 高素质智能建造师资队伍建设
在智能建造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班级实践成功的关键在于师资团队。师资团队的专业素质、实践技能、等是学徒制班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目前智能建造技术涉及的领域包括BIM技术、VR技术、AI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装配式、元宇宙等,只有对这些新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并掌握,才可能从事下一代智能建造的策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运维。
建筑工程学院采用内部培养和外部培训的办法不断提升现代学徒制班导师团队的整体能力。分院出台了现代学徒制班的校内导师认定标准、校外导师的选聘标准、校内外导师的考核标准,使得现代学徒制班级的选聘工作有据可依,同时加大对校内外导师的道德思想要求,严格执行教育部的“四有”好老师标准,确保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了调动校内教师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班的授课和管理上,制定了现代学徒制班教师绩效分配办法,相关企业也制定了校外师傅的激励办法,尽量吸引企业具有高素质的多年从业经验的员工加入到现代学徒制的授课和管理。为了提高授课质量和管理水平,严格对每个现代学徒制班级的人数进行限定,确定一定规模的生师比建议值。例如,BIM技术班和装配式班中,学生和校内导师的比例应在1:10之内,企业的生师比在1:5之内,而工程管理班可以适当调高。对于从事比较危险的工程,必须严格设立安全教师的办法,在学徒制班级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校企安全教师将全程参与,专人负责。
为了提高教师的智能建造技术能力和水平,建筑工程学院提出了“校内教师技师化、企业导师教师化”的建设思路,对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分别进行相关技能培养。分院鼓励校内指导老师利用各种条件到智能建造企业进行实践,如浙江省访问工程师、企业实践、寒暑假等,要带任务下企业,实行员工化管理、成果化考核,并鼓励校内教师不断参加各级别的技师和技能大师的考评工作,对获得BIM技术、装配式等各级别技能比赛的专家组资格老师给予职称评定优先政策。同时对企业指导老师,学校将定期组织校内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对企业指导师傅进行教育学、思想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培训,所有企业导师将通过学校组织的相关资格考核和授课面试。
3 符合新技术特色的课程体系构件建设
虽然智能建造技术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建筑类人才培养还是要坚持传统建造技能培养和智能建造技术共同培养的课程体系。智能建造现代学徒制班的课程体系构建必须是传统加专项的结合,并顺应相关行业发展的趋势。例如,建筑工程学院与企业联合组建了“BIM技术精英班”,经过近四期的实践发现在学徒制的教学过程能够正确识读各类图纸的学徒在BIM技术应用可以走得更远。因此基础教育对于智能建造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又如“装配式学徒班”,同样发现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中较为出色的学生在装配式制作和安装学习中的成绩也较为突出。
智能建造技术现代学徒制班的课程体系必须跟企业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相统一。智能建造技术相关的现代学徒制班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学科理论知识,最好能提前熟悉甚至胜任企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因此对岗位技能需求的分析变得尤为重要。建筑工程学院在总院开展的国际专业认证过程中,通过对企业真实工作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对BIM建模师、装配式构件设计员、制作员、安装员等的技能需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归纳。接着根据技能需求提出实际需要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内容。这样建立的课程体系必将对学徒制班的实际技能培养提供巨大帮助。在课程体系的编制过程中,企业必须参与,搭建课程体系建设平台,由校企导师联合进行顶层设计,并且由企业师傅共同准确把握相关教学内容。因此定期的探讨、联合教学、共同备课等制度必将建立和贯彻。
4 相关实训平台建设
随着建筑行业向智能建造方向不断发展,建筑装配式技术和BIM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校将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自己的相关实训平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在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上分别获得建筑工程识图、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和安装等3个试点,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相关培训和考点建设。但是在智能建造时代来临后,这些实训任务与真实的工作过程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些建设不足以支撑现代学徒制的相关培训工作。并且后期的建设费用比较大,相关利用率和投入都是学校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
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工作中,必将联合企业建立相关实训基地。建筑工程学院的“现代学徒制职教集团”和宁波市普利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等企业分别设立了产学研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都是校企联合主导建立的,相关实训设备既可以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也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例如,前期和浙江高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了联合所有制企业宁波同和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该公司已经取得了浙江省建筑领域的相关资质证书,分院的近10名老师在这一企业开展相关科研和业务工作,联合申报了多项省部级项目和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相关企业联合成立4期建筑工程检测班,并且在该公司尝试采用压电超声波技术、无人机技术、3D影像技术等对工程进行监理和检测建材。学生不仅在该企业学到了传统的工程检测相关技术,也学习了最新的相关技术。
在智能建造背景下,单凭学校的相关实验实训设备进行人才培养是力不从心的,并且现在社会普遍认为学校的前沿研究和应用已经落后于业界。分院的目标是加强和一流科研院所以及浙江省特高级企业开展相关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法,为未来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