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河县蔬菜保供园区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

2023-01-05刘云福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3期
关键词:园区蔬菜绿色

刘云福

(山东省商河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山东商河 251600)

商河县是山东省重要的蔬菜生产大县,近年来通过大力建设以高标准设施蔬菜为主的保供园区,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蔬菜保供园区规模逐步扩大,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推动商河蔬菜产业不断提质升级,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很大进步。笔者以保供园区新时代使命要求为出发点,立足商河县蔬菜保供园区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远郊型县域蔬菜保供园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着重阐述“五个打造”重要举措,旨在推动保供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1 蔬菜保供园区的新时代使命要求

在加快经济绿色转型、消费升级和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形势下,加强蔬菜保供园区建设,是落实农产品稳产保供任务、保障广大市民菜篮子、满足日益增长的蔬菜消费需求的重要渠道和有力举措。蔬菜保供园区必须顺应新时代消费升级的新趋势,立足当地实际,以绿色、安全、健康、标准为底色,依托体制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营,推动园区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是新时代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关系到蔬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发展,意义重大。

2 商河县蔬菜保供园区现状

2.1 蔬菜保供园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产业化经营

截止到2021年,蔬菜常年播种面积约16万亩,其中有11万亩大蒜,4万亩以冬暖式大棚为主的设施蔬菜。新型经营主体获得绿色、无公害产品质量认证200多个,并注册自己的商标,已建成32个国家级、市级高标准蔬菜保供园区,面积共计6 000余亩,规模在济南市占第一位。园区以建设高标准钢结构日光温室为主,包含生产区、产品展示区、交易区、加工区及观光采摘区,形成产、销、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2.2 蔬菜保供园区生产服务体系、产业链条逐渐完善

智能温室集约化蔬菜嫁接育苗园区规模在2.1万m2以上,年育苗量达1.7亿株。“电商平台+蔬菜”网上销售占比逐年增加。“村党支部+农业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市场”的村级服务组织逐步发展壮大。以“四季丰”“中汇中央厨房”和“家家悦”集团等大型农产品加工商贸企业入驻,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

2.3 蔬菜保供园区科技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近年来,引进示范推广了瓜菜新品种和新技术,如蜜童西瓜、珍珠红西瓜、博洋甜瓜、奥黛丽甜椒、德瑞特黄瓜、有机松菜花、贝贝樱桃番茄、优质大蒜新品种,以及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自动放风、物理与生物无害化防治病虫害(杀虫灯、诱虫板、食饵诱杀、防虫网、生物菌剂等)新技术,增产幅度超过20%,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发展进步。

3 蔬菜保供园区存在的问题

3.1 设施蔬菜保供园区规模偏小、产业链延伸融合力度偏弱

与寿光、莘县、扶沟等外地先进蔬菜产区相比差距明显,一是小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仍占主导,缺乏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的大型蔬菜保供园区龙头,各类设施蔬菜作物优势特色品类少,导致规模效益不高。二是整个产业链条在绿色科技应用、农产品采后预冷、蔬菜秸秆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尤其是蔬菜精深加工业等诸多环节存在短板,产销以初级农产品为主,高附加值的优势蔬菜成品市场占有率低,导致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不强。三是蔬菜保供区三产有机融合度不高,内生发展动力和经营创新能力不强,导致园区产业价值增长对农业农村经济的贡献不大。

3.2 蔬菜绿色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

近几年,园区经营主体通过加大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化肥、农药使用量明显下降,杜绝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但是,整体来看,园区经营主体的科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绿色发展的理念、生产模式和标准化技术还未全面覆盖,仍以“化学农业”“粗放农业”“高产农业”为主,存在着追求高产而长期过量偏施化学肥料、喷施化学药剂、激素,管理不精细,调控不精准等问题,加之蔬菜连作障碍,农膜残毒,忽视有机肥与生物菌剂培肥改土,多数耕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固碳减排能力下降,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未得到明显改善,致使蔬菜质量品质下降、蔬菜病虫害频发,产品存在安全隐患[1]。

3.3 数字蔬菜、智慧蔬菜等现代科技装备水平不高

虽然园区新上的蔬菜生产设施均为厚土墙钢架大跨度下沉式巨型日光温室,在棚型结构标准、空间土地利用率、产量收益等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受资金、人才、科技等多因素制约,管理仍处在“人力农业”“经验农业”发展阶段,而具有低碳低耗、精准智能、绿色高效特点的全产业链和全过程的“数字蔬菜、智慧蔬菜”发展进程缓慢。主要表现:数字化农业信息管理平台还不完善,生态修复数字化管理“双碳”体系还未建立,农业防灾减灾数字化应急管理还不够精准,农事管理依赖大量人工、机械化程度落后,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规模效益都不高,不适应产业升级和高端消费需求[2]。

3.4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新型销售模式明显滞后

目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社会化服务组织还不规范强大,党建领办合作社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还不能充分满足蔬菜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导致保供园区管理运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规模效益增长乏力。随着线上经济发展,便捷的网上购物消费已成为百姓的日常选择,商河蔬菜仍主要依赖传统的批发市场销售模式,电商销售、平台直播带货等线上新型销售比重还很小,总销售量不足20%。

4 蔬菜保供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对策

基于以上现状、问题分析,立足蔬菜保供园区的新时代使命要求,为了补短板、强弱项,突出商河优势特色,保障蔬菜供应链稳定、绿色、安全,满足市民消费升级需求,笔者提出了蔬菜保供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举措,包括:围绕“建设高标准蔬菜保供园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这一大重心,坚持绿色、安全、标准、低碳、高效的五大发展理念,筑牢制度、组织、人才、科技、安全的五大保障体系基础,着力实施“五个打造”的重大举措,加快促进农业由化学污染向绿色低碳、粗放经营向数字标准、人力传统向智慧现代、松散高耗向集约高效、一元一产向多元融合的五大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组织化、网络化、多元化的六化发展,实现提升产业链规模效益、提升供应链生产档次、提升产成品质量标准、提升全过程运营效率、提升新业态产业价值、提升各主体职业素养、提升新销售渠道创新的七大发展目标,从而推动商河蔬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树立精致农业的齐鲁样板。笔者着重就“五个打造”重要举措作详细论述。

4.1 打造远郊型绿色生态品牌蔬菜保供基地

4.1.1 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产业化发展 随着济南北跨与都市圈发展战略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国家战略逐步实施,远郊型绿色生态品牌蔬菜保供基地将承担着越来越重要促发展保民生任务。商河县地处蔬菜生产黄金地带,位于建设省会济南大都市圈的节点上,借助显著的发展优势,优化区域布局,汇聚各项发展要素资源,扶持壮大一批优势特色瓜菜、高端食用菌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种苗企业龙头,增加瓜菜菌种植品类,丰富市场供应,扩大以色列彩椒、太空辣椒、贝贝樱桃番茄、珍珠红西瓜、博洋甜瓜、水果黄瓜、水果萝卜、黑皮冬瓜、皇妃西芹、甜宝草莓、无丝菜豆、改良红根韭菜、姬松茸菌类等特色瓜菜保供园区规模,培育壮大蔬菜精深加工业,创建特殊功能的保健农业种植区、加工区、展销区,打造立足济南都市圈、辐射京津冀及长江经济带,从蔬菜种苗、生产、加工到销售全链条、产业化的特色园区。

4.1.2 提升档次,打响品牌,规模化发展 保供园区要优选推广设施结构合理、性能优越、安全耐用、投入产出比高、适应机械化种植和智慧化管理的现代化日光温室和拱圆棚型,应用优质抗病专用种苗与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园区生产档次水平,树立绿色生态型农业园区的典型和样板,多点开花、以点带面,实行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形成“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力争园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识产品认证,打响区域农业公共品牌,擦亮“全国生态县”的金字招牌,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形成规模效益、名牌效应。

4.2 打造数字农业、智慧蔬菜保供园区

加快农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5G、卫星遥感、元宇宙等新科技和新生产要素融入园区发展过程,推动蔬菜全产业链向绿色低碳、高端智能、现代高效方向迈进[3]。

4.2.1 大力发展“数字蔬菜”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型生产力,建立功能强大、安全高效的产供加销全产业过程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平台,推动农业精准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4.2.2 打造以农业物联网为主导的智慧园区 蔬菜保供园区必须加快以农业物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规模化推广应用,引进植物工厂、垂直农业、立体农业等新栽培模式,发展智慧育苗、智慧生产、智慧物流、智慧加工和智慧营销,通过“掌上蔬菜”管理平台实时园区设施环境调控及病虫害自动监测、诊断、预警、处置等精准管理,产品采收后的预冷、分拣、加工、包装到冷链物流配送的最优化、智能化管理,淘汰人力农业、经验农业和化学农业,不断提升全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未来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可应用AR/VR、XR虚拟现实头显设备入口进化到下一代互联网科技“元宇宙”新时代,在打造的虚拟蔬菜园区三维世界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均可实时嵌入互动交流且共创共建共享的各种场景,沉浸式体验与真实蔬菜园区生产管理完全一样且同步的进化生态,汇集虚拟现实连通的购娱游玩乐各种功能,开创一种全新全能的农业产销高级发展模式。

4.2.3 加快研发和普及应用小型化、电动化、自动化机械设备 如新型的集合耕翻、施肥、覆膜、栽种、拉秧、处理、还田的多功能复合型农机具,自走式的集合瓜果授粉、喷药、采摘多功能农业机器人,自感应式的集合补光、补气、调湿、监控病虫多功能仪器设备,实现精准化调控、自动化管理、机械化生产,极大地解放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水平。

4.3 打造绿色低碳高科技示范园区

4.3.1 顺应消费升级新需求 随着食品消费由过去追求“吃饱”向“吃好、安全、营养、健康”转变,蔬菜保供园区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顺应食品消费升级趋势,加快蔬菜供应链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化学农业生产模式,不断满足人们对优质、绿色、健康、高端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4.3.2 应用绿色低碳、现代高效蔬菜科技 实施科技强农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推行“科学有效、安全生态、绿色高质、循环高效、集约低碳”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绿色低碳蔬菜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持续推进“绿色农业”“标准农业”“品牌农业”,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双减、土壤改良修复等重大行动,应用蔬菜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结合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全程生态种养循环农业技术、蔬菜预冷保鲜与分拣初加工技术,达到固碳减耗、提质增值[4]。

4.3.3 绿色低碳科技示范带动 借鉴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的不同发展类型和运营模式,重点开展新优特品种、绿色低碳产业链新模式新技术、新型先进材料设备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创建一批蔬菜绿色低碳科技示范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扩展生态园区规模,提供高端高质产品,建成全链条、一体化、规模化的高质量发展绿色产业基地,不断提档升级蔬菜供应端,打响商河蔬菜绿色品牌[5]。

4.4 打造高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现代销售模式

4.4.1 招才引智,壮大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 人才是创新主体和发展根本,要实施人才战略,县级政府部门或协会要组织积极引进国内科研院所专家队伍,招才引智,依托商河实际,瞄准前沿科技应用,建立高水平的蔬菜实验示范博士工作站点,组建一支强大的科研推广智囊团,加快改革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大高素质技能型农业职业人才的培训力度,培育一大批具有现代市场体系思维、较高农业科技素质与经营管理能力的本土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为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和创新环境。

4.4.2 党建引领,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 要强化党建引领农业合作社组织,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协调、聚集各类农业要素资源,适度规模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保供园区建设为载体,增强全产业、全过程、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能力,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强大农业服务组织,形成集约、专业、高效的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体系,通过“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社+保供园区+基地+农户”等农业组织形式,发挥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商贸流通领域等各服务组织连结生产端与市场端的纽带作用,为园区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体系保障。

4.4.3 触网上行,做大做强“互联网+农产品” 立足国内广阔市场和消费新需求,依托商河优质特色蔬菜产品,改变传统单一的线下销售模式,补齐“互联网+蔬菜”现代销售模式这块短板,加快农产品上行。一是县域地方政府部门建立“掌上商河蔬菜”,完善“数字三农”线上便民服务平台,通过上网、入云,为商河蔬菜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二是借助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国内知名大型电商平台,建立线下“商河绿色蔬菜基地中心仓”,发挥电商的强大引擎作用,线上引领线下,线下支撑线上,形成线上线下齐头并进、通达全国的销售网。创新销售模式,发展短视频、网络直播带货,扩大大中城市社区直供,无人配送自动售菜网点,积极推行中央厨房模式,联手大型商超企业,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鲜菜预冷分拣净菜初加工体系,通过“市场+电商+保供园区+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连接机制,一端连接农户、一端连接市场,确保保供基地供应链稳定,打通连接广大市场的通道,不断扩大中高端市场销售份额。

4.5 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的都市型保供园区

保供园区要稳定供给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一是打造一批高质量闭环生态综合体,应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休闲采摘、文教娱乐、光伏新能源等产业形态有机融合,打造多业态一体化发展的新平台、新载体,推动市民下乡、乡村景观整治、乡村风貌塑造、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园区综合收入,提高整体质量效益水平,不断挖掘园区增值潜力。二是园区建设发展中要与乡村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掘地方传统文化,增添历史文化内涵气息,让人们感受感悟地方特色文化魅力和乡村文明,努力讲好“蔬菜故事”,丰富和宣传“商河故事”。三是争取上级资金在商河投资创建国家级 “济南蔬菜现代科技博览会”(济南菜博会),汇集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科研示范展示与教学文旅融合发展的现代综合园,与现有的 “济南花卉博览会”“济南农产品展销会”三会联手,合力创建国家级“济南现代农业博览会”,打响“济南农博会”国家品牌,以蔬菜保供园区绿色低碳、融合创新为引领,把商河打造成为精致农业发展的齐鲁样板[6]。

5 结语

在奋进新时代、构建新格局、推动新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的大背景下,蔬菜稳产保供园区通过“五个打造”的重要举措,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构建蔬菜保供园区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组织化、产业现代化、农业融合化的新发展格局,必将推动蔬菜稳产保供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猜你喜欢

园区蔬菜绿色
绿色低碳
奇怪的蔬菜
蔬菜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我最喜欢的蔬菜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