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中的运用探析
2023-01-05王乃贤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集中支付中心
王乃贤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集中支付中心
引言
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一项核心内容,会直接影响单位的社会形象以及运营效率,如何做好财政支出管理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高度关注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从推动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价值的角度,单位可以将绩效评价应用到财政支出管理中,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财政支出管理的整体效果。
一、绩效评价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其本身并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的运营目标是履行好自身的服务职能和公共管理职能,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在实施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合理地应用绩效评价,能够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单位职能的发挥提供良好支撑。绩效评价在财政支出管理中应用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能够推动财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改革能够很好地契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迎合国家对于单位管理的要求,通过对绩效评价的合理应用,单位能够深化财政改革工作,对财政支出体系进行完善,确保自身的公共管理职能可以真正发挥出来。其次,能够带动单位社会公信力的提高。借助绩效评价,单位能够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问题。绩效评价可以将单位的财政支出管理情况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为相关工作的贯彻实施提供参考标准,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投入工作中,有助于单位社会公信力的提高。最后,可以实现单位资源的优化配置[1]。绩效评价能够帮助单位更好地实施财政支出管理,有效避免资金浪费问题,也可以实现对于财政资金以及单位资源的优化配置,对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进行强化,为单位职能的发挥提供良好支撑。
二、绩效评价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新常态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为社会的自我服务及自我发展提供了动力,打造出了稳固的经济基础,带动了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变革,为其绩效评价的实施创造出了良好的环境支撑。同时,部门预算的实施,要求部门能够将自身在履行职能过程中需要的各种费用支出反映在预算中,建立起预算与部门职能、年度计划之间的紧密联系,帮助单位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制订出科学完善的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计划。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现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撑。计算机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得单位能够实现对于大量乃至海量数据信息的存储、分析、查询和共享,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施提供了良好支撑,也进一步强化了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保障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如此,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也能够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效率,节约人力物力消耗[2]。
三、绩效评价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中应用的有效路径
(一)革新绩效评价理念
单位要对绩效评价进行合理应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自身的理念进行革新,明确绩效评价在财政支出管理中所能够发挥出的作用,树立起绩效管理理念,提升财政支出管理的效果,推动相关责任的贯彻落实,做好精准化的预算管理,将单位的现实需求考虑在内,实现综合效益的提高。单位应该主动增加相应的投入,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方式和流程进行公开,确保财政资金的效能可以达到最佳。必要时还应该做好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确保财政支出管理能够很好地符合相关政策规范的要求[3]。
单位必须制定出有效的财政支出监督管理机制,整理好财政支出相关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深入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防范及应对措施,促进财政支出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单位应该推动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强化财政工作绩效考核,对于财政支出项目尤其是重点支出项目需要做好严格管控,规避预算超支问题和各种违规行为。应该做好对于财政信息的全面分析,对财政资金的支出情况进行监管,严格遵循相关方案中的支出进度要求,以保障财政支出的合规性及合法性。
(二)构筑绩效评价部门
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绩效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构筑起专门的绩效评价部门,部门成员应该包括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发挥出协同作用。绩效评价部门的职责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产管理,要求部门能够定期做好单位内部各类资产的总结盘点[4],工作人员可以从部门发展的具体情况出发,确保账目能够将单位资产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二是资金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单位支出情况的管理和审计,依照相关标准及规范的要求,对所有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批,避免出现过度采购引发的资金浪费问题;三是招投标管理,要求对招投标流程进行梳理,保障其合理性、合法性,构建起能够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招投标体制机制,对招投标行为进行约束,尽可能消除制度层面的漏洞;四是合同管理,单位在实施财政支出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对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推动合同管理体制的优化和完善,确定好具体明确的业务流程,制定出具备良好可行性和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加强业务环节管控工作。
(三)建立绩效沟通机制
绩效管理能够帮助员工和部门正视自身的工作绩效,借助有效的绩效管理工作,能够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也可以为单位未来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5]。绩效管理对于单位的发展意义重大,如果仅仅将其看作是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分,实施绩效薪资,则无法将其在财政支出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也无法实现精神层次的激励。对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起相应的绩效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引导员工认识到自身岗位在单位运营中的重要性,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好相互协作、相互监督。
从实践的角度,一方面,应该做好绩效计划沟通,为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单位管理层应该对单位绩效计划的内容、目标、实现方式等进行明确,督促相关部门明确自身职责,保障沟通的效果。绩效计划沟通的顺利实施,可以帮助单位确立绩效管理整体目标,制订出阶段性规划工作计划。良好的绩效沟通也可以从全局角度引导员工的工作行为,激发员工对于工作的能动性,将其潜在能力切实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应该重视绩效指导沟通,绩效指导沟通是单位绩效管理中的核心阶段,想要保障其效果,需要关注员工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对思想认识、操作流程、技术应用以及工作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提升绩效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6]。
(四)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环节,单位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体系,以完善的评价体系为支撑,确保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1.制度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构建起系统化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为日常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同时也需要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宣传,确保员工能够形成相应的财政支出管理意识,明确绩效评价的内容、范围和流程。管理层需要坚持以身作则,从上到下推动绩效评价任务的贯彻落实,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监督绩效评价的实施情况,结合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就财政资金的支出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严格控制资金审批的额度。
2.指标体系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绩效评价工作时,一般都是采用绩效积分评价以及绩效分类等方法,在确定具体的绩效评价方法时,单位应该充分考虑自身需求,做好全面论证工作,对比不同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点和不足,保证方法选择的科学性。同时,想要确保绩效评价结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单位在绩效评价工作中必须切实做好指标体系的设置工作,区分好主次,关注绩效影响因素,同时也需要将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考虑在内,要求绩效评价指标能够将绩效评价内容准确反映出来,推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业务指标与财务指标的相互结合,充分体现绩效评价指标的系统性及互补性。
考虑行政事业单位在职能方面的多样性,绩效评价的内容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对于共同点,需要做好基本指标中共性指标的细化,对于不同点,则需要在基本指标中,做好个性指标的分别设置。具体评价环节,可以结合单位财政支出的特点,做好共性指标的细化,确保其能够与个性指标结合,共同构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7]。
3.管理体系
单位必须切实做好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绩效评价,以预算编制为例,必须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如果项目可行性低,或者回收率低,可以适当压缩,以此来增强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应该将绩效评价所具备的系统性特征充分凸显出来,实现对财政支出全过程的有效覆盖,对比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与绩效目标,找出其中存在的差异,推动资金使用流程的优化。单位应该定期做好绩效评价自查工作,优化工作环节,对存在的漏洞进行填补。
4.反馈体系
从绩效评价的目的出发,单位应该建立起相应的反馈体系,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工作,帮助员工和部门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应该将评价结果作为实施奖励或者惩罚的依据,对照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后续发展中部门资金,提升财政支出方案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同时,单位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公开,将财政部门和社会公众所具备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8]。
(五)做好信息系统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应该做好信息系统建设,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相应的绩效评价信息收集网络和绩效评价数据库,提高绩效评价信息的准确性,为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支撑。在实践中,绩效评价信息化建设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应该针对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信息管理系统,设置统一的数据库来对重要信息进行收集汇总,最大限度地保障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二是应该构建起动态化的绩效评价管理系统,做好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动态跟踪管理,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及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三是应该强调部门之间财务业务信息的高度共享,借助绩效评价分析工作的实施情况,提高单位整体的绩效水平,控制好运营成本,实现综合效益的提高。
(六)明确绩效管理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强化工作人员对于财政支出管理的认知能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设置好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目标和绩效评估目标。应该加大财政支出管理的宣传力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财政支出管理相关的知识,减少操作失误引发的损失[9]。另外,应该将财政支出管理作为基础,设置具体明确的绩效管理及评估目标,同时也需要确定好收益目标、成本目标以及服务目标,做好目标的分解细化,确保其能够落实到部门和岗位,实现单位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有效协调,推动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七)关注专项资金管理
专项资金管理在财政支出管理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可以将绩效管理理念引入到专项资金管理中,确定好相应的绩效评价标准及指标,做好风险管控和资金使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能够严格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评价。项目完成会应该及时验收,对照年度预算编制,加强对预算执行、财政支出的跟踪管理,落实好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形成验收评价结果,为绩效评价报告的编制提供数据信息支持[10]。
结语
总而言之,在财政支出管理中运用绩效评价,是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单位管理层应该结合自身财政支出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新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念,在评价指标设置方面坚持定量与定性结合、业务与财务结合的基本原则,以资金的优化配置为核心目标,推动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同时,应该构筑绩效评价部门、建立绩效沟通机制、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做好信息系统建设、明确绩效管理目标、关注专项资金管理,营造出良好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环境,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以带动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