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互联网+”绿色农业发展创新研究

2023-01-05陈美吉王笑康陈武赫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黑龙江黑龙江省农产品

□文/陈美吉 王笑康 周 震 陈武赫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提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业必须跟上消费和生产变革的浪潮。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借助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政策优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以及提升人民群众餐桌饮食质量上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推进“互联网+”绿色农业发展势在必行。

一、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供应基地。2013 年4 月,国务院批复《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聚焦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两个方面,着力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产业体系、农业服务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是推动黑龙江农业现代化、数字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根据相关数据,2016 年黑龙江省获得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企业数量增长11.78%,产品数量增长约9.84%,全省绿色有机认证面积达到7,600 万亩,产量超过4,000 万吨。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正式提出,黑龙江省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2017 年5 月,生物碳基复合肥项目落户黑龙江前进农场。该项目以粮食作物秸秆、稻壳资源为原料生产炭基有机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生态循环利用。项目建成后,当地实现年销售收入2 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0 余个,创造了超过5,600 万元的利润。2018年,第一届国际大米节在黑龙江哈尔滨市举办,大会邀请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专家及200 多家企业和农业科研单位,国际大米节展现了黑龙江发展特色农业的决心和信心,搭建了一个国际化的大米产业交流合作平台。2019 年,黑龙江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了黑龙江农投数字农业有限公司作为子公司,着力推进农业数字化。2020 年7 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业创新推广的实施意见》公布实行,提出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目标,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率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目前,黑龙江省仍在就“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取得显著成果,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

二、黑龙江省“互联网+”绿色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显著提升,绿色农业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发重要。

(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2018 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47.0%、48.8%、59.7%、66.4%、58.8%和76.2%,而仅2021 年上半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达到61.7%。此外,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渐转变。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 年,城镇居民消费总额中,交通通讯支出占据15.2%,农村居民消费总额占据12%。信息消费相关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硬件设备以及语音通讯、网络购物等软件消费的增长势头都非常强劲。教育娱乐文化支出也伴随着收入增长、需求升级稳步上升。在城镇,教育娱乐文化支出已占据居民全年消费总额的12%以上,超过衣着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居住支出等项目所占的比重,反映出人们对更高层次、更高比重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时,城乡居民消费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在追求高雅、层次、个性、品位、风格的消费过程中,人们开始不仅仅关注消费品的使用价值,更关注其象征意义和符号价值,要求商品富有艺术内涵,要求消费环境的舒适美丽,除了自然消费环境的优化之外,社会消费环境的文明与健康也成为当代消费的一个新的追求目标,消费者更希望生活在充满艺术品味、和谐氛围的消费环境中。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未来十五年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四个要求:(1)消减低产能,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2)持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3)构建现代化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4)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市场体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 年的30,487 万吨增加到2014 年的60,710 万吨,同比增长0.99 倍;粮食人均产量从1978 年的317 公斤增加到2014年的457 公斤,同比增长44.2%。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自给率始终呈现一个下跌趋势,从2008 年的95%下跌至2014 年的87%。并且,伴随着未来耕地的逆向与人口运动及居民食物结构改善,粮食自给率还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所以,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讲,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既是必由之路也是时代之需。

三、黑龙江省发展“互联网+”绿色农业的优势

黑龙江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一是黑龙江土地面积广大。根据相关数据,黑龙江省现有土地总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7%,居全国第六位;可耕地占全国可耕地总面积的9.67%,总面积达到1,177.3 万公顷;待开发土地和可开垦的后备耕地分别居第四位和第二位;牧草地面积居全国第七位。二是黑龙江土质优良。黑龙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全球三大黑土带之一,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享誉盛名。黑龙江省拥有全国40%的适宜耕作的土地。三是黑龙江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垦区农业的生产已经接近农业现代化标准。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正逐步向着生态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的方向发展。随着黑龙江省农业人口不断减少,大量闲置土地经过不断流转后,实现了集中连片,极大方便了种植户开展机械化作业。农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以往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三五天就完成了,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在互联网应用方面,截至2018 年,全省已建成窄带物联网基站数量14,868 个,网络覆盖率超过90%。建成并投入商用的数据中心共计23 个,省际出口总带宽达到9,820G。全省实际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10.7 万户,50M 和100M 以上用户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G 网络覆盖率95%以上。实现省、市(地)、县(区、市)、乡(镇)、村五级广播电视网络深度覆盖。初步建成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和哈尔滨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有力支持和促进了全省国际合作业务发展。截至2018 年,全省信息产业总体规模高达400.6 亿元,其中大数据、云计算等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165 亿元,拓展了“互联网+”绿色农业的发展空间。

四、黑龙江省推进“互联网+”绿色农业发展的不足

(一)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后,黑龙江农业生态形势严峻。第一,农田的过度开垦导致黑土退化,土壤结构改变,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农业病虫害多发,土壤养分流失加快。黑龙江较低的气温有利于腐殖质沉积,同时抑制了病虫害,这一方面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另一方面给土地较长的恢复时间,气温升高缩短了土地恢复期,养分流失加快,病虫害多发,土质不断恶化。第三,农业种植中农药和机械化污染了生态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黑龙江是老工业基地,农田面积广大,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由于在种植中缺少生态观念、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和生产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污染了农业环境。

(二)农业抗风险能力不足。农业生产的风险来自自然灾害和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第一,全球气候异常增加了旱涝寒潮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黑龙江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区,降水量和气温季节变化大,西部靠近蒙古,受来自西部的风沙影响大,全球气候异常,增加了旱涝、风沙、寒潮发生的频率,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第二,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农业生产受“工农业剪刀差”的影响,农业生产收益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范围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个体经营的方式分散了市场风险,却带来了更大的问题,农业生产的盲目性日益严重,农产品价格波动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种植的信心,尤其是在特色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上。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亟待提高。农业产业化是三产融合发展的过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 年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3,698.5 亿元,相比2019 年增长了154.1 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438.3 亿元、3,483.5 亿元和6,776.7 亿元,占黑龙江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5.1%、25.4%、49.5%,这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二是在三次产业的比重上,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三产融合发展要求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构建现代化的农业流通体系,显然黑龙江在这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四)农业种植人才不足。黑龙江人口流失严重,根据相关数据,2016~2018 年黑龙江省人口减少了26 万人,新生儿和儿童减少了近16 万人,65 岁以上老人在3 年间增加了约45 万人,人口的流出加上老龄化问题,黑龙江省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失,黑龙江拥有两所农林类大学,然而多数毕业生并不在省内就业,传统的农业种植者缺少相关的种植知识和技术,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农业人才严重缺乏。

(五)绿色农产品认证和监管体系不完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日渐成熟,然而地区间发展差距很大,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很强,这就要求建立一套地方的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黑龙江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不完善:首先,黑龙江肩负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因此必须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绿色农产认证体系,这也是黑龙江过去长期忽视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的原因;其次,国际上绿色农产品认证标准尤其是欧盟标准长期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国内独立自主的认证体系很难建立。黑龙江绿色农产品的发展亟待建立自己的认证体系。

(六)财政扶持不到位。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扶持,黑龙江长期忽视农业科技研发和销售的财政扶持,对绿色农业发展不利。绿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前期投入更高,对生产技术和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而在这些方面,财政扶持力度不足,企业只能自付成本。黑龙江省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企业发展资金财政支持不足,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七)流通产业发展不合理。黑龙江省流通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黑龙江省地域广阔,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基础设施落后,需求分散,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流通产业城乡发展差距悬殊。近年来,黑龙江省批发和零售人均增加值低于全国水平,且差距在不断扩大,但在限额以上批发业和零售业人均利润两个指标上,黑龙江省却与全国保持着相近的水平,甚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数据已经充分说明了,造成黑龙江省流通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规模以下流通企业经营和盈利能力的低下,而规模以下流通企业往往集中在农村地区,这充分说明了黑龙江省流通产业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突出问题。

五、黑龙江省“互联网+”绿色农业发展措施

(一)大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通讯设备建设,实现4G网络全覆盖,同时加强道路交通建设,提高公路运输能力,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通过安装气象环境监测系统,加强农业自然灾害监控力度。通过增设传感器,加强对土壤的水分、温度、降雨量、土壤PH 值以及空气的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的监测。

(二)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农业科研院校要积极与企业和农户进行沟通,落实农业科研成果,同时实地接受相关信息,做好后续的研究和开发,真正解决农民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完善农业土地流转定价机制。在保证国家农业土地安全线的条件下,合理开发利用农业土地,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意义重大。农业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三权分立是未来土地改革的方向。黑龙江存在大量的农业用地,但人口较少,人均土地面积大,且黑龙江人口在不断流出,这必然导致大量农业用地荒置,合理的流转定价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且对增加农民收入有利。

(四)建立农业生产风险防范机制。农业生产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农产品价格则对市场极其敏感。由于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分散的农户手中,仅依靠农户自身的力量很难应对现实的农业经营风险。在粮食领域,实行国家统一收购,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但工农业剪刀差客观存在,所以粮食生产变成了经济效率极低的行业。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产品价格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黑龙江省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适合大规模试行农业保险,不仅要把自然灾害纳入到保险中,还要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对农民造成的不必要损失纳入其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生产的信心。

(五)建立农产品期权交易市场。推进农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建立农业期权交易市场必不可少。在我国,大宗粮食产品期权市场已经在探索中,但不能覆盖多数农产品。黑龙江率先建立综合性的农产品期权交易市场,将极大地推动黑龙江省金融业的发展,同时对稳定农产品价格也极其有利,其释放的利好效应将深刻影响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六)建立遍及全国的农产品供应网络。黑龙江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北部,铁路交通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借助于便利的铁路运输,黑龙江可以在沿线建立更多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将省内的农产品集中统一运输到全国各地,再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扩大销售范围,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七)实施全面的监督反馈机制。对于农产品质量的反馈是农业生产改进的方向,在做好农产品生产供应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督和接受反馈。借助互联网平台,农户可以及时了解到消费者的反馈并做出调整。农产品质量方面,相关部门和平台也要严格落实,强化质量监管,让消费者吃到真正绿色健康的农产品。

(八)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商品流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且随着经济发展,其重要性更加突出,发挥着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国际需求日益萎缩,国际局势变化莫测,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考验,我们必须把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摆在突出位置,这离不开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黑龙江省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推动流通产业发展,首先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流通环境、提高农村流通质量、刺激和引导农村消费;其次要强化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最后要创新商业模式,推动流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

猜你喜欢

黑龙江黑龙江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Write a caption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 首推医改问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