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和推进农民发展的逻辑分析
2023-01-05乔国蓉
乔国蓉 高 君
(浙江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杭州 311300)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和推进中国农民发展的理论逻辑
中国农民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理论脉络,诞生于马克思主义农民发展基本原理,丰富完善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发展理论,植根于中国近代以来农民所处的社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拓展深化。
(一)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发展的理论。马克思的农民发展理论是基于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分析的框架,强调在实践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革命促进农民自我意识的觉醒。认为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摆脱客观物质条件的束缚,弥合人作为社会劳动者和社会主体之间的差距,引出农民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受到农民内在需要发展的限制。
至于列宁对于农民的看法则经历了从不认同到认同的过程,一开始认为落后的小农不能成为革命的力量,但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他意识到了农民这个阶级自身潜在的巨大力量,他们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引导农民走向集体化的有效途径就是带领农民加入合作社,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工农联盟的保驾护航。列宁认为:“俄国革命只有作为农民土地革命才能获得胜利,而土地革命不实行土地国有化是不能全部完成其历史使命的。”[1]392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是赢得农民支持的关键所在,也是领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途径。
(二)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发展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百年史,也是领导中国农民顽强拼搏的奋斗史,相关农民发展理论的提出,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发展理论的继承和丰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建立工农联盟、领导农民革命的思想,指出中国革命的动力在于农民,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于土地革命。提出解决小农经济与社会主义工业化之间的矛盾问题,开展了“三大改造”运动,提出集体大农业经济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关于农民发展的思想,主要围绕社会发展现状中无法摆脱贫困的现实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发展焦虑,提出了“共同富裕”发展目标。江泽民关于农民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农业推动和农民增收减负上,从国家层面对农民提供支持和保护,使其更加体系化和制度化。胡锦涛关于农民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将农民发展作为全党工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协调推进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新时代,回应了群众的期待,形成了“统分结合、三位一体”的“三农”发展战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培育具有专业科学技能的人才,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关注到了农民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新的农民发展思想。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农民自身状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中国农民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形成了丰富的农民发展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和推进中国农民发展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曾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251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领导农民“站起来”向“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唤醒农民革命意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农民适应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保驾护航,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和推进农民的革命型发展。毛泽东指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3]208在《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就明确将农民作为革命的主体力量,将工人、农民、士兵组织起来,把社会革命作为实现自己政策的主要方式。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是这个时代的边缘人物,他们的需求和愿望被湮没在无尽的剥削和压榨中,他们的人身权利都被紧紧地禁锢在了土地上。五四运动给予中国共产党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唤醒农民的革命意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处于重要的主力地位,站在农民的立场了解农民的诉求,关注和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联合农民的最佳途径。在这一共识的指导之下,中国共产党制定相关的农民政策,实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迅速联合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对农民的束缚与剥削,以革命的方式推翻压榨农民的“三座大山”,激发农民的革命意识,为农民发展道路扫清障碍。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领导和推进农民的生存型发展。费孝通曾提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4]200针对农民发展现状,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这不仅预示了政治秩序的重塑,更是政党与农民全新关系的表达与呈现,中国共产党更加关注农民生存方面的发展。
土地作为农民休戚与共的物质资料存在着极不合理的占有和分配,大部分农民连基本的生活需要都得不到满足。面对这种情况,开展土地改革解决土地的分配和占有问题,联合农民促进生产发展是当时共产党的主要斗争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土地改革应运而生,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开始颁布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以法案的形式将一切土地归农民所有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人的观念当中,让农民彻底从封建地产关系中解放出来,迸发出空前的革命热情,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为了继续稳固农业的生产发展,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新的路线和任务,即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农业合作化道路,这有效弥补了农业个体经济发展的分散性和脆弱性,为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打下了扎实的农业基础。
(三)改革开放时期领导和推进农民的小康型发展。1978年,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是党的奋斗目标。具体表现为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明确农民发展的需求倾向。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农民不再局限于他们所处的村落,他们交往的范围更加广阔,面对和需要处理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他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中遇到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中国共产党通过颁布相关社会政策,优化农民生产的资源结构,提高农产品的使用效率,解决农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促进农民发展早日实现小康生活保驾护航。
为了达到解放农民,促使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颁布了三项重要的措施:一是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拥有更多的生产自主权,农民由此获得了一定的经济自由,增强了自己的主体能力,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帮助那些被二元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在农村的农民进入到附近的工厂、车间,甚至走向全国和世界,有效解决了农闲时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使他们在选择职业和社会交往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三是开展小城镇建设,这使农民变成了离乡离土的城镇居民,并逐渐获得了平等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和文化产品的机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市场资源得到重新分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批进入市场,农民就业和发展有了更多的渠道和选择,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蓄了力量。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领导和推进农民的共享型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共享是人人享有,全民共享。农民作为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一直处于边缘地带,他们的利益和需求常常被忽视,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改革实践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就在于农民是否能够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农民作为我国的重要群体,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贡献力,他们理应共享建党百年来所取得发展的成果,这不仅是农民所期望的,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所秉持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温饱”“达到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出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发展目标。在经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民的生活结构在不断改革和优化,不再是根据冷冰冰的指标做加减法,而是立足于时代,立足于整体,立足于农民的需求变化。针对农民的新要求,进行结构性和根本性的改革,让农民生活质量实现质的飞跃。1978 年初期,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超过了60%,2017 年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首次低于30%[5]。按照国际标准恩格尔系数在30%~40%之间属于相对富裕,由此可见,农民作为占据居民人口的一大主体,他们的需求层次也发生了多样化和高层次的变化。马克思认为:“人的吃喝住穿等物质是人的第一需要,而当第一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6]456需要又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预示着人们发展程度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预示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惠及到每一个人。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和推进中国农民发展的实践逻辑
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发展的实践逻辑,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农民发展的客观实际,作出的系统的、有序的、合乎实际情况的实践活动。党自成立以来,以主题建设作为发展方向,领导推动解决温饱问题保障农民利益,将实现全面小康到全面发展作为农民发展的战略目标,遵循这一逻辑脉络,不断推进农民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一)以主题更迭作为农民发展的前景规划。创新是推动实践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农民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开拓进取中不断超越的,遵循一定科学理论主题的指导,沿着这一方向开辟新的社会图景,形成新的目标要求。
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农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作出战略性的主题变革,根据农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实中的任务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促进战略主题的不断更新。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振兴”,都离不开发展这一关键词。以“土地改革”为主题,打击封建乡绅,重新分配土地,注重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实现基本温饱。以“农业合作化”为主题,引导农民经济与国家经济相融合,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导农民与国家政治相融合,继而为社会结构的重塑,发展社会主义引领了方向,奠定了基调。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题调动生产积极性,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放农业生产力,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领导农民通过新的生产方式走上新的生产道路,从而为农民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致力于寻找农民发展的平衡支点,创造新的发展动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将农民发展问题提升到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
(二)以制度革新作为农民发展的必要支柱。制度,是关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系统化的体系,更是潜移默化到人民大众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规范。一项制度是否可以得到有效的执行,在于它是否符合人们的价值观念,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农民的发展是在历史的延续性和发展的阶段性中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农民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制度革新作为农民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认为,“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6]521各种具体的所有制实现形式,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所呈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为了从制度上松绑禁锢多年的农民,使得他们获得自主和自由,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作出了结构性的引导与变革。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党的十二大允许发展个体经济,我国所有制结构由单一走向多元,农民阶层结构也日益呈现多元化。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致力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农民与城市居民在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就业机会、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待遇差异。坚持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农民发展构建良好的制度政策环境。
(三)以全面振兴作为农民发展的幸福图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振兴,不仅仅关注农民物质方面的需要,对农民精神层次的需要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更加全面的保障。补全现代化过程中的短板与弱项,实现城乡发展的全面融合,完成不同阶段的特定任务和战略目标,为农民发展规划了幸福图景。
就农民的农业生产而言,促进农业生产和经营体系的现代化升级,以现代化科技力量提高农业竞争力,提高农民的产业效益;就农民的居住环境而言,践行生态文明观,构建风景秀丽、生态宜居的乡村居住环境,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要,从而激发农民更高层次的发展动力;就农民的乡风文化而言,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的精神境界;就农民的乡村治理而言,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拓宽民意表达渠道,鼓励农民敢于真实、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促进乡村治理的民主与和谐;就农民的生活状况而言,完善农民相关的就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维持城乡发展的平衡,提高农民发展的层次,完善农民发展的结构。早日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设,也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贯彻与执行,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四、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和推进中国农民发展的方法逻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根据农民所处的历史背景不断完善农民发展的战略制定,运用系统思维从宏观方面进行方针政策的制定,中观方面进行相应的服务支持,微观方面进行实践工作的落地与落实,其过程始终是在从农民实际出发,重点突破、统筹兼顾有序衔接的过程中,由点到面、由易到难的综合改革中实现的。
(一)从农民实际出发是建党以来农民发展的根本宗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实际运用,其实质就是抓住农民具体的矛盾聚焦点,从农民主体实际出发解决农民发展问题。毛泽东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7]857农民的本质及农民的发展必然体现着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这种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联系的。农民既是发展的获益者也是发展的建设者,如果少了农民,发展无从谈起,应该充分尊重农民的发展需要。农民发展既需要党的外部领导,又需要激发农民内部需要的动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是农民的主要需要;到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农民的主要需要,农民的需要经历了一个质的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让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探索农业合作化道路,提出建设现代化农业等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历届领导集体针对农民对参与市场经济的需要,破除农民的体制束缚、保障农民的平等权益,赋予了农民更多的自由与发展机会。农民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温饱的基础性需要,而转向发展与享有更好生活的多层次需要上来,并在满足这些需要的基础上,农民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农民的创造性得以激发。农民开始对平等权、民主权等公民权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关注。2003年修订和实施的《农业法》第九章对农民权益保护的内涵做了界定,开启了保护农民权益的第一步[8]130。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也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将“三农”问题作为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教育培训,激发农民的主体创新能力,沿着宏观战略“人民当家作主”的逻辑出发,将党以民为本的运作模式落实到了微观实践中。
(二)重点突破是建党以来农民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曾提出,不要四面出击,要集中力量向一方面进攻。中国农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群体,农民工作既要树立整体全局观,又要从个别着手重点突破。在农民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其需要重点突破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在制定方针政策上审时度势、重点出击,这些重点突破主要体现在推动农民发展载体的改革、完善农民共享机制以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最先从农村开始,党在农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实现农村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作为农民发展的载体是农民发展的根本所在。针对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生产要素流动性慢和增值性差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通过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产品的购销体制进行改革,从而帮助农民的经济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大的自主权,让农民更好地融入到现代市场中去。共同富裕是党和人民的共同期盼、共同追求、共同的幸福图景,农民既是发展的参与者也应当是发展成果的共享者。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此基础上党曾作出不懈努力,将农民组织起来通过互助合作共享生产资料;对乡镇企业管理、税费制度、社会保障等进行综合改革,完善农民共享发展的体制机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民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是本世纪中叶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将农民打造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是新时代的主要任务。促进农民自主思维空间的增强,多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加强对农民教育的投入和扶持的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水平,为农民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长效动力。
(三)统筹兼顾是建党以来农民发展的首要法宝。统筹兼顾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要想把握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立足于事物发展的整体,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去认识和把握。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领导农民发展取得成就的重要法宝,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统筹兼顾进行了充分的阐述,提出要统筹兼顾、各得其所,切实保障好六亿人口的利益。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提出要以统筹兼顾的原则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调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纠纷。胡锦涛在不断深化与拓展中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思想,为农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将统筹兼顾的方法落实到农民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中国农民的发展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推动过程中将统筹兼顾作为基本遵循,主要体现在:一是缩小城乡差距,在协调统一中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注重农民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二是统筹农民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推进相关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三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从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