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外科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应用与临床疗效的评估

2023-01-04余海

健康之家 2022年16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余海

摘要:目的 探究微创外科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实验组给予微创外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重要临床指标、血肿清除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肿清除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微创外科治疗效果理想,能有效清除脑部血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创外科;自发性脑出血;临床疗效

自发性脑出血指非外力造成的颅内血管自发性破裂,也叫原发性脑出血[1],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神经外科急症。致病风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血管畸形等,其中以高血压伴随动脉硬化最为常见[2]。根据出血量大小、部位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也有所差异,临床表现为呕吐、头痛、半侧肢体麻木、意识障碍等,可能导致瘫痪、语言或意识障碍等后遗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亡率,对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3~5]。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外科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3~77岁,平均(58.42±6.48)岁;出血量10~30 ml,平均(22.42±5.34) ml。实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4~79岁,平均(59.36±6.73)岁;出血量11~29 ml,平均(21.78±5.21) m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均符合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2)资料记录齐全;(3)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家属均了解和同意参与此研究;(4)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在3~13分之间,平均(7.78±2.66)分。

排除标准:(1)对本次使用药物过敏者;(2)合并老年痴呆、精神异常者;(3)合并心肝肾功能异常者;(4)骨髓储备异常者;(5)其他原因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营养支持、呼吸支持、调节电解质平衡、药物治疗、肺部感染治疗等,以减轻患者颅内压升高,降低并发症发生,以控制疾病发展。

实验组给予微创外科手术治疗。首先对患者身体行基础检查,并建立静脉通路;常规消毒、铺巾,进行局部麻醉;利用CT影像学检查确定血肿部位,结合病情,以血肿中心点作为穿刺点,利用穿刺针进行穿刺;置入引流管,根据患者血肿形态差异不同缓慢抽吸血肿,之后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手术结束时,复查CT确认引流管位置合适,于患者体内均匀注入尿激酶2万U,密切观测患者生命体征;CT再次复查。

1.3 临床评价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重要临床指标、血肿清除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1)显效:病残等级鉴定为0级,患者临床体征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超过90%;(2)有效:病残等级鉴定为1~3级,患者临床体征有所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在25%~90%;(3)以上两项均未达到,甚至恶化或死亡。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评估、记录两组重要临床指标,指标包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的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6],满分为45分,分数与脑神经缺损程度正相关,分数越高代表神经越损程度越严重。0~15分为神经功能轻度损伤,16~30分为神经功能中度损伤,31~45分为神经功能重度损伤。

血肿清除优良率评判标准:血肿清除范围超过85%以上评定为优秀,血肿清除范围在50%~85%判定为良好,血肿清除范围在50%以下判定为差。跟踪随访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指二次出血、肺部感染。

1.4 統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重要临床指标对比

干预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血肿清除优良率对比

实验组血肿清除优良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最初是由于血块形成水肿不断对脑组织神经等造成机械性压迫;伴随血块进一步扩大,颅内压升高,出现血肿及炎症因子,导致脑神经出现炎症反应和脑血肿,损伤脑部组织神经[7]。由于该病发病突然,病势发展迅猛,病残率、病亡率、后遗症较高,需要及时给予规范科学的诊治。目前,临床治疗自发性脑出血以减小颅内压、有效去除脑内血肿、恢复神经缺损功能为主[8],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是通过氨甲苯酸、氨甲环酸等静脉输液止血药物、甘露醇等脱水消肿药物,以及神经节苷脂等营养神经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同时给予呼吸或营养支持等措施,达到维持生命、缓解症状的效果。该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出血量较少、症状相对轻的患者,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探究新型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微创外科手术得到发展和重视,其具有创伤面积小、伤痛度低、病情恢复快等优势,应用于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对改善患者生命状态、提高预后具有显著意义。它采用CT扫描的方式,能够精准找到出血部位,以出血中心点作为穿刺点,利用刺针进行穿刺,达到全面清除脑部血肿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了对脑组织脑血管的伤害,治疗方式安全可靠。本次研究体会分析:(1)结合患者的病情演变特点,充分考虑患者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形态、临床表现程度等,谨慎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2)考虑手术继发伤害,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为主要原则实施治疗;(3)对于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可先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并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在24 h后行微创外科手术,以最大限度减少出血概率,降低脑组织缺损状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肿清除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微创外科治疗自发性脑出血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血肿占位效应,控制颅内压升高,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二次出血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潘宏平,杨金星,邵国升,等.微创手术在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3):138-139.

[2] 許文静.自发性脑出血的神经内外科治疗[J].饮食保健,2019,6(2):44-45.

[3] 徐叶.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4):19-21.

[4] 骆安林,吴世强,方挺,等.微创软通道穿刺技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思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21):3605-3607.

[5] 于会华.颅骨钻微创与开颅手术在幕上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5):103-104.

[6] 刘海建.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9(8):321.

[7] 阎立安,张明辉,胡艳文,等.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20(42):39~40.

[8] 徐笑,赵麟.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家庭医药,2019(12):40-41.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