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2023-01-04李建强

健康之家 2022年16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心率饮食

李建强

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主要发病人群,具备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确诊冠心病后,患者常存在较为明显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其实,冠心病患者若能够得到规范化的治疗和护理,能够大大降低致死风险,日常功能也能得到保障。尤其要注意的是,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预后效果与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冠心病的发生绝非偶然

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一种多因素作用于心脏动脉产生的结果。其中,冠脉、心分别表示心脏血管、心肌,其发病也绝非偶然。首先,血管的自然衰老可能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机体血管随着年龄增长,会发生硬化、弹性降低等情况,因此多见于老年人。其次,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包括可干預和不可干预因素两大部分。不可干预的因素即年龄、家族史等,这是从一个人出生后就已经决定的因素,无法通过后天生活习惯的改变加以规范;可干预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症等,即可以通过干预进行控制,如戒烟、控制饮食,加上合理用药以控制血压、血脂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冠心病的预防和症状控制起到积极效果。

从上述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可以针对后天能够改变的可干预因素进行日常生活管理,提高冠心病患者院外的安全性,促进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不良情绪可能导致血压等水平出现波动,影响冠心病患者的健康安全。然而,冠心病看似凶猛,其实当我们提高认知,掌握一定疾病管理知识后便可发现,其症状基本上是可控的。因此,冠心病患者应该卸下心理负担,不要长期处于担忧、忧郁等情绪当中,要充分认识到“做情绪的主人”的意义,保持身心愉悦;要明白不良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导致病情波动,还有可能影响日常饮食、服药、运动等方面的依从性。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在他们的充分理解和关爱下,保持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冠心病患者还可以参加社区或医院组织的健康讲座,提高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掌握一定冥想、放松训练、音乐等放松身心的方式,及时发现自身情绪的异常,加强自我管理,保证治疗效果。但不要在网络上获取来历不明的信息,避免错误信息导致不良情绪加重。

规范日常饮食

饮食与冠心病的控制效果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最易于干预的因素。推荐冠心病患者从如下方面规范日常饮食。

以素食为主

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者患冠心病的风险相对较高,这可能是由于长期该饮食状态下,血管壁会出现沉积,弹性降低的同时,加重血管狭窄。因此,冠心病患者应该严格控制食欲,多进食新鲜的瓜果蔬菜,以瘦肉等为优质蛋白来源,保证每餐营养均衡。在控制疾病的同时,对预防便秘、衰老等方面也有一定好处。

少食多餐

避免暴饮暴食,以少食多餐的主要饮食原则。控制进食量、速度,将食物充分咀嚼消化后食用,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等可能对疾病造成影响的食物。

少饮咖啡、浓茶

此类饮品可能对血脂水平产生刺激,加快患者心率的同时,影响睡眠质量。

少饮软水,多饮硬水

硬水中富含丰富的矿物质,饮用后能够对体内脂肪分解提供帮助。有报告指出,在饮用软化水的城镇中,冠心病死亡风险明显提高。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对冠心病影响的潜在因素较多,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强化日常生活管理,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以免疾病急性发作。

(1)睡醒后,不要立刻起床,要先躺在床上活动手脚,做好准备后再起身,避免体位突然改变出现意外事件;洗脸时推荐用温水,因为冷水会对面部较细的血管造成刺激,影响健康。

(2)出门购物时,应该掌握自身运动量,明确自己走多少需要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加重心脏负担。特别是在大风天、雨雪天等特殊天气下,尽量不要出门。

(3)洗澡时应严格控制水温,避免水温忽高忽低造成血管收缩、扩张,导致心率加快。推荐冠心病患者洗澡时调节水温在38℃左右,在这样的温水条件洗澡,能够有效避免刺激,不会引起心率、血压的迅速变化。

(4)在夏季入睡前,不要吹着冷气或者电风扇入睡,冬季则要注意保暖;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尽量不要大量饮水,以免频繁起夜影响睡眠。

(5)在看电视、电影时,不要看恐怖、刺激的内容,避免情绪急剧变化对心率水平产生不良影响。推荐患者多观看讲座、文艺节目等放松身心,同时需要控制观看时间,避免时间过长造成劳累。

(6)通常认为能走上二层楼的患者对性生活无需过度注意,可正常进行。但性生活对患者病情的影响也因人而异,需要控制频次,避免心率过快对心脏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日常运动管理

“适量的运动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维持心功能健康,但要注意科学性和合理性。

(1)在运动开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在询问医师意见后,确保不会对心脏负荷造成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开展。尤其是老年患者,必须在医师的评估和设计下,遵医嘱开展运动训练。

(2)运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需要保证科学性和有效性。运动前做好放松活动、准备活动,避免突然运动造成心率异常。掌握运动过程中正确的呼吸方式,在自然呼吸状态下逐渐加大运动强度。运动频次、形式均以患者病情和耐受度为基础,不要逞强。

(3)运动过程中,患者需要携带急救药物。当运动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时,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服用药物。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最好在家属陪同下运动,以便出现异常时与医院取得联系。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日常生活管理,配合服药,冠心病症状是可控并能够得到改善的。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心率饮食
心率多少才健康
春节饮食有“三要”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何为清淡饮食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