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甘肃“马拉松事故”看越野跑赛事医疗保障的优化

2023-01-04许晶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24期
关键词:越野跑越野赛医疗保障

许晶

(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为了促进全民健身快速发展,提高市民健康水平。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关于《中国田协将全面取消马拉松赛事审批》。导致马拉松赛事审批“松绑”、近年国内各地马拉松赛事举办热情愈发高涨。作为运动员的进阶需要,越野跑是一个小众项目具有难度大、挑战性强、风险可预见、报名门槛较城市马拉松高等特点,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线,对追求长距离和高难度的跑者提供了更大挑战。然而随着人们对赛事的狂热追求,危险也应运而生,据2014-2021年我国越野跑伤亡事故的不完全统计,近几年间国内越野跑赛事每场都有选手因为极端天气或心脏骤停而死亡。这次甘肃白银越野跑事故伤亡惨重。反观公路赛事的伤亡数,死亡人数较少。从伤亡人数凸显出越野跑医疗保障不完善。然而医疗保障的完善性,不仅关系到所有选手的安全,也关系到大赛口碑质量的长久维持。

1、事件回顾

2021年5月22日,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跑在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大景区内举行,在比赛进行中遭遇降温、降水的极端意外天气,172人中因失温症导致21名参赛选手死亡,8人受伤。事故后,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和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做好善后处理、事件调查等工作、完善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如下:第一是天气,选手在强度,难度最高的赛段遭遇了大风、降水、降温,导致部分选手失温死亡。失温症又称低温症,是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造成人体核心区 (大脑、心肺等主要生命器官)温度小于35℃出现的病理生理反应;第二是赛事组织管理不规范,补给点设置方面在最难、最险的高海拔赛段(2230m)未设置医疗救助和补给点;第三安全保障条件不充分,赛事相关单位通讯保障措施未落实,在3号打卡点未设对讲机中级信号站;2号至4号打卡点内的医疗、安保力量明显不足。

2、我国越野跑赛事发展的现状

2.1、越野赛事举办场次和参与人数飙升

山地越野和户外运动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国家。20世纪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紧跟西方人的步伐,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越来多,更多的人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进一步使一些体育项目如:滑雪、登山、山地自行车进入人们的视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体育赞助营销是提高品牌认知度的重要工具,以“The North Face”作为北京国际越野挑战赛的冠名赞助商,通过商业化运营,使TNF100北京国际越野赛成为我国大陆知名度最高的百公里越野赛跑之一。随着TNF100北京国际越野赛的举办标志着赛事商业化的起步,国内一批跑者开始出现,并且开始参加国际顶尖超长赛事,为中国带回了先进成熟的办赛经验,推动了越野跑赛事的发展;2014年国务院发布将全民健身作为国家战略进行部署和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及同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中国田协将全面取消马拉松赛事审批》导致赛事递增跑者消费升级。据田协发布2014年我国越野跑举办数量71场,2015年持续增加到171场,2016年达347场,2017年由424场上升为2018年457场。2014-2019年这个阶段是越野赛事的高潮期,不仅是由于政策松绑,导致举办越野跑场次逐年递增;与此同时爱好马拉松的选手,为了提高挑战的难度,追求升级赛事,转战越野跑。

2.2、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引发的伤亡事故频发

我国公路马拉松医疗保障体系相对完善,但越野跑这种户外运动办赛理论基础较薄弱,医疗急救起步较晚,人员和技术不成熟。目前赛事医疗体系分三种模式:第一种,医疗急救志愿者;第二种,医疗卫生体系、120体系内的医护人员;第三种医护人员和医疗志愿者,共同决策,是最理想的方式。越野赛由于其特点:天气情况多变如容易遇上低温或高温;遭遇突发状况如沼泽、混潭、山洪;路况复杂,由砂土与石子的混合;通信信号差。以上几点导致了越野跑的医疗保障与公路马拉松相比,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据统计7个流行越野赛的西欧国家中越野跑常见死亡原因有心脏猝死占43%、坠落挫伤占31%、失温占16%、雷击占4%、坠落伤合并失温占4%、动物袭击占2%。这次甘肃白银越野跑事故由于失温和天气原因导致21人死亡。越野跑赛事因此按下了暂停键,除此之外,近几年来我国越野赛事安全事故频发,对近年来越野跑的伤亡情况进行梳理(见表1)。2016-2020年随着我国越野跑赛事逐渐市场化,赛事推出了50km、30km、10km,大众跑者参与到比赛中,大多数为非专业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容易出现意外。人身安全是各方社会秩序得以保障和各种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体育行业也是如此,作为主办方更要把保障赛事安全、选手人身安全、设施安全摆在首位。而医疗保障和救援在赛事组织中起兜底作用更是安全底线,频发的安全事故和伤亡人数凸显出我国越野跑赛事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所以只有对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进行探索,找出问题,才能汲取血的教训,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降低赛事风险性,保障所有参赛选手的安全,杜绝人员伤亡,提升赛事的运营水平。

表1 越野跑伤亡人数统计(2016-2021年)

3、我国越野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识别风险的能力不足

(1)未识别地理环境的极端状况。

全程制高点,处于高海拔地区,气温低、风速大,会导致选手体感温度过低,如未及时处理,会导致失温;沿途路况复杂如沼泽、混谭、易发山洪的地段,如果选手发生意外,普通的救护车难到达,很难展开救援。

(2)赛事中天气多变未准确识别。

越野赛事中出现过根据中长期天气预报判断出气温较高后又突然降温的情况。所以气象局对局部山区的小天气预测有限。在越野赛事中常会出现冷热两种天气状况:第一,冻雨、浓雾、山区小气候、风寒效应等;第二,沙滩戈壁赛事的高温赛段,选手会发生中暑、抽筋和电解质紊乱的问题。如果温度持续升高,会产生热射病。

(3)选手强制装备携带不合理。

未提前根据地理环境和天气变化进行考量,选手赛中的强制装备如冲锋衣、保温毯设置不合理。然而强制装备在遭遇极端寒冷天气时,预防选手体感温度降低导致的失温。而这次越野赛赛前虽然明确告知选手参赛风险及强制装备和建议装备,冲锋衣这样的强制装备却在建议装备中。

3.2、对赛事中的风险应对能力不足

第一,医疗人员面对常见越野赛常见事故处理的专业技术能力有待提高。面对越野赛中常见伤亡事故如猝死、坠落挫伤、失温、动物袭击等问题,需要医疗人员熟练掌握紧急情况并处置,这次事故中,一位牧羊大叔,将6名失温参赛队员救回窑洞取暖,连非专业人士救援都如此成功,说明医疗人员面对紧急救援事件发生时的应对能力不足;第二,实地培训不足,越野跑路线涉及区域广、地形、天气复杂,医疗成员对工作位点了解不到位或各自工作流程不熟练,使救援效率低下。但志愿者的自保能力、医疗急救能力对伤患的评估照顾能力直接影响救援水平。

3.3、医疗急救站点和补给点及人力配备的合理性不足

百里越野跑打卡点每隔10km设置一个,也叫CP点,该点提供补给物资、医护人员、志愿者和救护车。医护人员在此点对选手进行医疗处置。10km的距离太远,对赛中每位选手的情况难以捕捉,故在两个CP之间配置AP点(应急急救点),会配置至少两名以上的志愿者在两点之间进行巡视,观察选手赛中身体状况,同时也是发生突发状况时的救援力量。但面对比赛中有些赛道的无人区,且两AP之间间隔3-4km左右的距离,依旧很难把握选手的身体状况。所以医疗救援点位设置和人力资源配备缺乏合理性,还需根据不同的赛段提高针对性和侧重性。补给点配置和补给的数量非常关键。科学的补给可以降低比赛中出现意外伤病的几率。而这次比赛正是因为在海拔最高处的3号打卡点未设置补给,导致意外的发生。

3.4、选手自我保护能力不足

在越野赛中,有些选手为了获得好的成绩,未携带保暖物品如冲锋衣。越野跑本身就是具有风险的项目,需要较强的野外生存经验。许多专业选手平时训练付出心血,想在比赛中取得名次,而普通的选手也跟风,不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违背了运动的科学规律,导致其中潜在的危机发生。面对户外运动潜在的风险,选手太过自信乐观,没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导致风险发生时自己未意识到危险来临。所以选手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对自我身体状况的评估十分重要,及时做出正确的退赛判断也十分重要。

3.5、医疗工作者对赛中选手的身体状况掌握不足

赛道中部分地区信号差,赛道出现无人区。外加外界天气情况多变地理情况多变,医疗工作者会出现视野盲区,无法立马做出反应。相关报道说,100m一个志愿者是最安全的保障,就不会有人摔倒看不见,也不会有人迷路,但这对越野赛是不可能的。所以越野赛救援中,医务工作者不能及时反应,即使搜救到患者,对之前患者赛中的身体状况也难以把握,救治效率低下、无法精准救治。所以对参赛选手的身体状况把握十分重要,把控相关指标才能解决选手的流动性和脆弱性带来的救援不便。

3.6、通信指挥沟通不到位

国内的越野赛专业医疗机构有两种运作模式:一种有独立指挥官,即赛事相对规模较大时或赛事受到该区域卫生行政部门重视时,会派一个指挥官去指挥赛道专业医护人员和救护车。更多的是当地越野赛举办城市没那么重视,一般提供几辆救护车或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给组委会。这种情况就导致许多医疗队伍不受赛事总监和医疗总监的约束,看似有保障,实则一盘散沙。而通信流畅更是正常沟通的前提,即医疗系统、志愿者、赛事组委会能读懂彼此的语言,决定了决策和抢救进程。有时医疗系统人员和非医疗人员对医学术语的认知有差异,对发生事件的紧急程度会有不同的判断,所以其相互配合的默契度越高,越利于救援部门的协同合作和医疗救援工作整合。

4、我国马拉松赛事医疗服务系统的优化

4.1、前置风险做好应急预案

识别风险的能力即对自然条件保持敏感性,能事先预料到风险的程度与类型,对赛前极端的情况做出预判。首先医疗保障人员赛前对赛道细节摸底:包括赛道路标设置(如夜间路标、路标方向、信号盲区标识、湿滑路段喇叭安装、较长无人区路段收容帐篷和避难所状况等)、赛道关门时间、打卡点设置、通信覆盖情况、人员疏散等进行考量;其次,考虑赛事的天气风险,主要从冷热两方面考量如赛道高温路段放黑球仪;夜间路段和低温路段放置风速计,预测选手的体感温度,有助于医疗工作者提前掌握天气变化带来的风险;最后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细节推测出选手在某区域最易出现的身体问题,以及最易出现体能问题或风险的区域,把自然不可改变因素风险降到最低。根据以上的评估情况,配置各赛段的救援力量,制定应急预案,为选手合理配置强制装备。

4.2、提高赛事中遇到风险的应对能力

首先,根据越野跑常见事故问题进行后方医院的选择,主要包括距离上相对较近的三甲医院及专科医院。在综合性医院中挑选心内科、骨科、呼吸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急诊科医生和护士为医疗救援站点配置人员,并在后方医院相应的科室成立专家救援小组,依托急诊科开放急诊绿色通道。选择专科医院主要针对动物袭击伤,预防动物咬伤、抓伤;其次,对医护人员进行常见越野赛事故培训,包括猝死、失温、中暑、擦伤等,提高其急诊急救能力。对医护人员进行实际演练培训,提高医护人员遇到突发情况的反应能力;最后,对医疗志愿者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疗志愿者工作职责、遇到紧急事件处理顺序、流程、通讯设备使用;常见疾病救治方法,由于猝死发生率较高故心肺复苏(CPR)和除颤仪(ADE)的使用应作为必掌握项目;除此之外,医疗志愿者工作时间长,安排好轮岗轮班,防止疲劳作业的同时也要带好个人安全装备和技术,保护自己的安全。

4.3、提高医疗急救点和补给点人力配备的合理性

应急急救点(AP点)的设置需要视赛道状况进行。第一,通过评估,对事故高发路段和伤病高发点增加应急急救点的设置,距离站点距离要便捷,尤其在比赛后半段;第二,在人员配置上,可在当地招募志愿者安排于站点。利用赛道沿线村庄资源,这些志愿者熟悉当地交通,方便提供交通工具和补给。在伤情发生几率较低的路段,应急救援点安排具有基本医疗能力的志愿者;在伤情高发路段安排不仅具备基本医疗能力,也具备野外生存评估能力、较高照顾伤员能力的志愿者;第三,补给点的设置要全面,需根据冷、热、外伤、心脏骤停等几点配置。

4.4、提高选手安全意识

医疗人员通过:安全宣教、手机网页、参赛手册、广告牌等方式进行赛前安全知识的宣教,提高参赛选手的安全意识。让选手明确无论何种比赛,健康和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第一,告知选手在等待救援期间如何面对恶劣天气。如,相应装备的使用、补给的补充、可能产生的疾病、临床表现及简单的处理方法;第二,掌握和控制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消化、肌肉痉挛、关节扭伤疼痛等生理和心理问题。心理问题需要医生为选手做好赛前心理建设,如,告知选手在遇到困难等待救援时不要恐慌、沉着应对、相信工作人员的能力、向志愿者求助或自行处理伤口;由于自身某种原因弃赛,不要产生心理压力,掌握自己的节奏不盲从才是正确的做法;第三,告知选手遇到哪种天气或身体反应需要作出退赛决定,让选手理性参赛。

4.5、加强通信沟通指挥

帮助医务人员紧急状况时在黄金救援时间内搜救。首先,设立医疗保障系统的独立指挥官。他主要有以下几点职责:统一调配所有医疗资源和后方医院赛事急救总指挥进行沟通;其次,汲取野外伤残救治的经验,为选手配置生命体征智能反馈装置,这个装置可在救援时为医生提供医疗救治信息,也可在伤员受伤时间自动报警,将伤员的信息传递给医疗工作者。为了覆盖信号盲点,可使用空间定位系统如大功率对讲机和山地GPS定位装置。野外搜救设备可使用无人机、雷达探测仪、路航直升机和全地形救护车,为医疗保障提供必要的伤员定位、分类、评估、治疗和救治场地。

猜你喜欢

越野跑越野赛医疗保障
基于MOMS的中国越野跑选手参赛动机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5号(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火星车越野赛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防控医疗保障战线的坚实卫士
户外“撒野”指南
贵州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助力脱贫
海峡两岸汽车场地越野赛逐鹿永定
卢沟桥醒狮越野跑活动书画展
2016Xtrail阿勒泰世界探险越野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