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线上课程教学效果研究*
2023-01-04许学芬徐晓亮
许学芬,徐晓亮
(1.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教学计划,大多数高校选择通过网络平台教学,线上教学迅速普及和发展。一方面是我国信息化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互联网+教育”积极发展,特别是“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升;另一方面,线上教学教育形式使师生处于准分离状态,更加考验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学习,从“教”转变到“学”,由于网络延时性难以调动课堂讨论积极性,对任课教师教学要求也更高。
如何促进教师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开展线上课程教学质量评估至关重要。影响教学全过程的因素较多,包含教学环节、任课教师、学习者、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学习效果等方面,面对不同的学科结构和教学特点,如何选取有效评价方法,构建高质量线上教学评价体系,成为保证线上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从课前、课中和课后等不同环节,构建线上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框架,分别设置课前准备阶段、课中实施阶段及课后效果阶段设置等一级指标,并设置7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评估线上课程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科学有效的评估线上教学的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线上教学方便快捷的模式在疫情期间蓬勃发展,然而与传统的线下教学相较而言,线上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如刘艳红[1]指出,线上教学缺少顶层设计和有效组织,学生面临着所有课程都是通过手机联线学习,缺少与教师、同学的交流,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并且线上教学遵循“供给思维”,而“需求思维”被忽视。马聪等[2]认为,线上平台所面临的问题难以制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教学辅助模块、功能偏重差异影响教学质量。作为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课程,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李琳[3]在思政课中发现,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内容理论性过强、知识相对枯燥难懂,较难与实际生活和学习紧密结合,因而线上课程不利于部分表现自律性较差、选择性学习的学生,在部分实践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科目尤为明显。王亮等[4]对线上教学评估体系的问题展开,重要围绕行为监测、评价标准及反馈整改3个方面,并提出改进以提升教学质量。此外,还有其他问题,如手机、平板等设备的全覆盖,使得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的同时,也提供了娱乐的机会,有较多数据显示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迅猛增加,这减弱了学生上课意愿,阻碍线上教学的高效开展。线上教学这一新的变革教育方式对教师也有更大的考验,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线下教学思维,转变教学方法,增强授课技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提升学习能力。
在建立线上质量评估教学体系的结构上,大致有三类。第一,由于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流程基本一致,因此以线下课程教学评估为参照,参考固定教学环节,构建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的评估体系。如王颖[5]认为的线上教学前预习,包括阅读教材章节、提前做练习等。线上教学中的学生听课状态,师生交流互动情况。李华杰从背景评价(课前)、投入评价(课前、课中)、过程评价(课中)、效果评价(课后)4个方面对线上教学开展研究。第二,由于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的教学情境发生较大改变,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不同主体对教学质量均有影响,因此建立教师、学生、教学平台、教学管理者等多个不同主体共同评价线上教学评价机制,如王淑芬等[6]评价经管类专业的慕课教学质量就是从慕课学习者、慕课教师、慕课平台来开展。雍丹等[7]认为,网络教学平台的监控功能是否完善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增添了过程监控系统的主体。XIA[8]关于学生、教师、监督管理者及领导较为全面的主体结构来建立教学评估体系,而侯晓慧等[9]认为课程评估活动可以按照课前准备、课程实施、课程结束3个阶段由不同评价主体针对性评估,这是将教学环节与不同主体相融合的一个教学评估体系。第三,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等根据教学经验分析来构建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要因素。LIANG[10]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学生教学评价、教研室教学评价、系部教学评价3个方面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王亮等[11]将教学体系的构建基础总目标之上,即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锻炼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并运用于社会实践的技能,围绕这一总目标细分4个一级指标。王全蕊[12]对数据结构课程进行线上教学设计,考虑到该课程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的特点,除了课前预习、测试、课堂理论讲授、课后理论测试等还添加设计性实验项目,更加注重实践环节。
本文以线上课程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普遍性、通用性评价体系,但在具体某科目或某专业的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偏重理论性或实践性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目标,高职本科和普通本科的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学生个体差异等情况线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有所不同。并且因课程教学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的模式改革,还需要根据各实施阶段的需求和特点注重教学改进,追踪全过程进行及时反馈,以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持续改进。
2 基于线上课程教学的效果评估体系构建
本文将教学全过程分为课前准备阶段、课中实施阶段和课后评价阶段。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由于教学平台网络的流畅性稳定性、操作的便捷性,甚至对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时间的预提示等都影响到线上课堂效果。若学生对该课程的知识储备越多或是有着良好的学习态度在课前就预习该课程将使线上教学的效率提升,提问也有针对性,还能有更多时间进行发散性思考。另外,教学资源也是线上教学中辅助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其次在课中实施阶段,这一阶段是传统教学“供给思维”的重点,但在线上教学应该更关注学生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在疫情期间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更应该运用相应的教学工具和手段使课程逻辑性,还需穿插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对教师将具有更大挑战性。在发挥各种教学方法上达到课堂互动性活跃度高,发散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全程教学间要保证师生出勤率、课堂纪律等。最后,在课后评价阶段,线上资源利用状况及学生作业完成度合格率等反应课堂教学效果,是反映课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手段之一。
因此,通过传统线上教学环节与不同主体及重要影响因素相结合的方式对线上教学质量评估组成因素的全面分析,构建线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其中包含3个一级指标(准则层A:课前准备阶段A1/课中实施阶段A2/课后评价阶段A3)和7个二级指标(指标层B:教学平台B1/学生能力B2/资源建设B3/教学内容B4/教学方法B5/教学管理B6/教学效果B7),13个三级指标(子指标层C:网络稳定性C1/辅助功能齐全C2/准备知识C3/学习能力C4/资源丰富性C5/资源适用性C6/逻辑性重难点C7/饱满性理论案例C8/创新性思维培养C9/课堂活跃度C10/师生出勤率C11/资源利用率C12/任务合格率C13)。
3 基于AHP方法的线上课程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
3.1基于AHP方法的线上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关键步骤 本文运用AHP方法通过将其分解为多个定性指标的若干层次,判断各衡量目标之间能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模糊量化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
首先,本文分析复杂问题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联系,将网上课程教学问题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归并为不同的层次,最高层向最低层逐层起着支配作用,从而复杂问题被分解综合成递阶层次结构,使之逻辑条理化、系统化。本文考虑线上教学评估体系这一复杂问题,将构建线上教学评估体系作为总目标,教学过程(课前、课中、课后)为总目标所涉及的环节,设定为准则层(也是一级指标),这3个环节分别由各个指标构成,因此二级指标也是指标。指标下的层级为子指标,在本文也称三级指标。
其次,本文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运用AHP得出的定量计算是通过对判断矩阵的一系列数学处理完成的。判断矩阵是通过指标的两两比较将调查者的经验判断充分量化,依照统一的比较基准给出相应数字。采用九标度法进行定性指标原始数据比较。首先,用九标度(1,3,5,7,9)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C=(cij)n×n(i,jεN)。通过九标度法设计定性指标量问卷调研表。从“同等重要”、“略微重要”、“比较重要”、“非常重要”、“绝对重要”依次记为1分、3分、5分、7分、9分,相对应的“稍微不重要”,“比较不重要”,“非常不重要”,“绝对不重要”依次计分1/3分、1/5分、1/7分、1/9分,得分越高表明指标i比指标j重要程度更高,若指标i比指标j比较重要,那么指标j比指标i是比较不重要,记为cij=5,cji=1/5。
本文按照九标度法收集了两两比较的问卷形成判断矩阵后,确定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重值。根据3个元素A1,A2,A3对于目标层的判断矩阵A,求出相对权重a1,a2,a3。相对权重可写成向量形式,即w=(a1,a2,a3)T。判断矩阵A中的任意一个值wij反映了要素i和要素j之间的重要之比。同样地,计算判断矩阵B相对于准则层A的相对权重以及判断矩阵C对于B子指标层的相对权重。设判断矩阵为A=(wij)3x3,运用和积法计算该判断矩阵的相对权重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最后,得到合乎要求的各层次A、B、C的各因素的权重,就能得到各元素对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准则层A包含3个指标A1,A2,A3,其层次总排序权值分别为a1,a2,a3,指标层B对应于A层下的子指标共有7个,表示为B1,B2,B3,B4,B5,B6,B7,则B指标相对目标的合成权重可表示为:wij=ai·bij,i=1,2,…,m;j=1,2,…,n。
3.2基于AHP方法的线上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3.2.1线上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数据来源和处理过程 由于教学系统评估的体验者以学生为主,教师及管理部门的教学指导经验丰富,因此问卷面向高校学生和教师。问卷共发放50份,采用现场填报方式进行,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47份有效问卷,有效性为94%,可作为线上科学教学评价研究的依据。调研群体及对象主要是南京市主要高校,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等本科及以上的学生和教师,其中教师10人,本科生20人,硕士及以上研究生20人,相关专业包括理工科、经管类以及人文社科等不同类型,调研对象均体验过线上教学课程。问卷设计内容是根据表1所构建的线上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首先对课前阶段、课中实施阶段、课后效果阶段三个一级指标运用九标度法进行两两比较,收集问卷后按平均值统一在一份判断矩阵中分析。其次,进行二级指标的两组、三级指标的六组依次进行两两比较,这样就完成了每一层次水平的各个要素之间的比较。
3.2.2线上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准则层的课前阶段(A1)、课中实施阶段(A2)、课后效果阶段(A3)对目标层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运用和积法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对权重向量W1[0.334,0.568,0.098]T和最大特征值3.09,得到C.I.值为0.043,R.I.值为0.52。计算一致性比例:C.R.=C.I./R.I.为0.083<0.1。同理A2-B层级、A3-B层级以及B-C层级各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3.2.3线上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权重仍然是一组元素对其上一层中某元素的权重向量,通过单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我们最终是得到各元素对于总目标的相对权重。教学管理作为基本的纪律保障要求,本文未将其具体细分。线上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最终权重有上层次层层细分,通过比较可知各层次只要要素相对与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程度,13个三级指标(网络稳定性C1/辅助功能齐全C2/准备知识C3/学习能力C4/资源丰富性C5/资源适用性C6/逻辑性重难点C7/饱满性理论案例C8/创新性思维培养C9/课堂活跃度C10/师生出勤率C11/资源利用率C12/任务合格率C13)的重要性分别为2.08%、0.43%、2.79%、8.37%、6.51%、13.2%、27.39%、5.61%、5.79%、11.76%、6.25%、7.84%和1.96%。
通过各指标权重可知,一级指标的课中实施阶段比课前准备阶段高13.4%,但差距远小于课中与课后评价阶段。传统线下教学以课中实施阶段为重中之重,课前预习等方面重视程度较低,但对于线上教学,课前准备是减少教学过程中授课网络稳定性、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质量保障阶段,是线上教学的必要工作。同时,教学质量还是需要主要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来维持,因此课中实施阶段的权重最大,课前准备阶段其次。
课前准备阶段所支配的因素中,资源建设权重高达59.1%,学生能力为33.4%。在疫情期间,学生脱离群体氛围、处于轻松的家庭环境将对学生的学习自制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提供具有丰富性、适用性的教学资源能满足学生不同接受程度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在上课阶段状态差、听课效率低等情况。且在教学平台辅助功能运用的基础上,还可以运用即时通信工具、微信群进行信息传递及资料共享。因此,教学资源成为线上教学质量评估不可或缺的部分。课中教学阶段这一环节是线上线下的重要环节,它在教学质量的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工具方法能极大地影响学生对知识接受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维护好课堂纪律,督促学生听讲,课上考勤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课后阶段,也要及时通过线上作业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三级指标中,教学逻辑性占较大权重,线上教学可能缺乏面对面的交流,视频讲解难点上会更加疲惫,因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灵活运用教学工具,讲解思维紧密的知识点以及丰富有趣的生活案例来提高学生专注力,必要时还可以点名回答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
4 对策建议
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线上课程在课中阶段,是内容传递,知识点解剖,激发创新思维的阶段,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因素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课堂接受程度。其中,教学内容最为重要,教学方法其次。任课教师出于课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一门课也可能采取多种的形式,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使得教学内容有趣灵活,以最终达到教学目标。这些都将影响学生课上的活跃度和互动性,也会长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需要受到特别重视。第二,与线下课堂教学相比,新的教学环境发生转变,线上教学强调学生自主研习及过程性信息的收集,此时良好的资源建设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仅学习资料要丰富,而且也要贴近知识点、与学生能力契合。在课前可提醒学生阅读相应材料,为课中的教学做铺垫。第三,网络稳定性将对学习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网络卡顿、信息传递不流畅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心理,因此应该坚持操作便捷性、流畅性、安全性、可控性的网络平台选择原则。通过设备使用技能培训,以免操作不熟悉压缩教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