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023-01-04钟晶晶柳永德周水生迟振海李佩玲潘泽锋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灸法湿疹异质性

钟晶晶,柳永德,周水生,迟振海△,李佩玲,潘泽锋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慢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1],好发于四弯、手背、双小腿外侧、耳廓、尾骶等部位[2],多由急性湿疹反复不愈或失治、误治迁延而来[3]。临床主要表现为皮损粗糙,脱屑结痂,浸润肥厚,苔藓样变,皲裂黯滞,边界清晰,奇痒难耐,或有病程数十年不愈[2,4]。据统计,湿疹患者约占到皮肤科门诊量的15~20%[5]。由于慢性湿疹病因复杂多样,且病程长,复发率高,使之成为当前临床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6]。目前,西医临床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等对症治疗为主,尽管有一定的疗效,但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7-8]。近年来,随着临床上中医药的广泛应用,灸法这一无痛、安全的中医绿色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慢性湿疹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且疗效也较为满意。但目前尚缺乏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系统评价,因此,笔者进行了这项研究,以期为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有效性提供循证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VIP、WANFANG DATA、CBM,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疗效的RCTs,中文检索主题词包括:灸法、艾灸疗法、灸、慢性湿疹、湿疹、慢性湿疮、浸淫疮、四弯风、随机对照、随机分组、随机等;英文检索主题词包括:moxibustion、moxibustion therapy、eczema、chronic eczema、atopic eczema、dyshidrotic、dermatitis等。文献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月13日。主要通过主题词、关键词字段检索。

1.2 文献纳入标准

1.2.1 研究类型 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RCTs,文种限中文和英文。

1.2.2 研究对象 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参考各版皮肤病学教材、《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且患者的性别、年龄、病例来源及病程长短不限。

1.2.3 干预措施 试验组以灸法治疗为主(可辅助其他治疗),对照组非灸法治疗。

1.2.4 结局指标 主要结局指标有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愈率等)、 复发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不良反应。

1.3 文献排除标准 (1)重复发表的文献。(2)获取全文及提取有效数据不全的文献。(3)无确切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4)实验组非灸法治疗,对照组灸法治疗。(5)非RCTs,如综述性文献、动物试验等。(6)护理类文献。

1.4 文献纳入与提取 采用NoteExpress软件根据检索策略初筛去重,阅读文献标题、摘要剔除综述、评论、动物实验、护理类文献等,最后细读标题、摘要及全文,提取适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及相关数据。

1.5 方法学质量评价 两位评价者分别采用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内容如下:(1)是否基于随机分配。(2)分配方案隐藏。(3)盲法。(4)数据结果完整性。(5)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6)是否存在其他偏倚来源。如遇分歧,则与第三名评价者协商处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5.4.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二分类资料(总有效率、治愈率)采用相对危险度(OR)作为效应量,连续性资料(VAS、EASI、DLQI)采用加权均数差(WMD)进行统计学描述,两种资料均以95%CI表示结果。异质性通过卡方检验和I2检验进行评价,当异质性不明显时(I2<50% 且P>0.1)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否则采用随机模型,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根据以上检索策略,共检索出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相关文献299篇,文献通过NoteExpress软件去重后得170篇,阅读标题和摘要剔除综述、评论、动物实验、护理类文献等得24篇,最后浏览标题摘要及全文,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得11[9-19]篇文献,其中学位论文5篇[10,13,16,18-19],期刊论文6篇[9,11,12,14-15,17]。纳入文献结局指标中除2项研究[13-14]外,均报道了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愈率等),其中7项研究[9-12,16,18-19]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临床疗效评估,2项研究[15,17]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纳入文献筛选流程图见图1,纳入文献基本特征见表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表1 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2.2 方法学质量评价 (1)随机:5项试验[10-11,15,17,18]用“随机”字样,6项试验[9,12-14,16,19]用随机数字表。(2)分配隐藏:2项试验[13-14]描述了通过密封信封实施分配隐藏,余文献不清楚。(3)盲法:所有纳入文献均未描述。(4)数据完整性:5项试验[11,13-14,18-19]报道了退出脱落病例情况及原因,余研究数据完整。(5)选择性报告:纳入文献均进行了预设结局指标的报道。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详见表2、图2-图3。

表2 2组治疗慢性湿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图2 偏移风险评估

图3 纳入文献偏移风险总结

2.3 Meta分析

2.3.1 总有效率 9篇[9-12,15-19]RCTs描述了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总有效率,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53,I2=0%),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汇总结果显示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3.39,95%CI(2.15,5.34),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4。

图4 灸法治疗慢性湿疹总有效率Meta分析

2.3.2 治愈率 9篇[9-12,15-19]RCTs描述了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治愈率,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98,I2=0%),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汇总结果显示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OR=2.88,95%CI(1.79,4.64),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5。

图5 灸法治疗慢性湿疹治愈率Meta分析

2.3.3 复发率 6篇[11,13-14,16-17,19]RCTs描述了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复发率,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56,I2=0%),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汇总结果显示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OR=0.19,95%CI(0.10,0.35),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6。

图6 灸法治疗慢性湿疹复发率Meta分析

2.3.4 EASI评分 6篇[9,13-14,16,18-19]RCTs 报道了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EASI评分,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0001,I2=82%),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提示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EASI评分优于对照组(MD=-1.28,95%CI(-2.16,-0.40),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7。

图7 灸法治疗慢性湿疹EASI评分的Meta分析

2.3.5 DLQI评分 4篇[10,13-14,16]RCTs 报道了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DLQI评分,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0001,I2=86%),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提示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EASI评分优于对照组(MD=-3.58,95%CI(-5.73,-1.44),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8。

图8 灸法治疗慢性湿疹DLQI评分的Meta分 析

2.3.6 VAS评分 6篇[9,13-14,16,18-19]RCTs 报道了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VAS评分,异质性检验结果为(P=0.001,I2=75%),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提示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EASI评分优于对照组(MD=-1.20,95%CI(-1.88,-0.52),P=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9。

图9 灸法治疗慢性湿疹VAS评分的Meta分析

2.4 不良反应 8项研究[9-10,13-14,16-19]对不良反应进行了描述,其中3项研究[11-12,15]明确报道无任何不良反应。陈文苑[10]文献中报道灸法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轻度困倦;贾伟玲[16]报道了灸法组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对照组中2例患者用药1周后出现轻度胃部不适,改为餐后服药后缓解,后未出现不良反应;刘敏思[19]报道了试验过程中仅有个例轻度灼伤者,一般两周至1个月后可痊愈,未留瘢痕。总体上,涉及试验均较为安全可靠。

2.5 发表偏倚 基于总有效率做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9篇[9-12,15-19]RCTs 在中心线两侧分布大致对称表明发表偏倚不明显。见图10。

图10 基于总有效率漏斗图

3 讨论

慢性湿疹属于中医学“湿疮”病范畴[20-22]。中医学认为,慢性湿疹迁延不愈,多由风、湿、热三邪侵袭所致[23],风为百病之首,其性善变,亦为阳邪轻扬开泄,在疾病的演变过程中占据主因;而湿为阴邪,性黏浊,病程缠绵,多使慢性湿疹、皮炎类皮肤病迁延反复[21,24];或饮食不节,过食辛甘厚味,脾伤失运,湿热内生,内外合邪,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素体亏虚,脾虚湿盛,气血受阻,不能润泽肌肤;或湿热于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发为本病[25-27]。西医学对慢性湿疹病因的认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内、外多种因素杂合而成,内部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内脏疾病或内分泌改变、慢性感染性病灶、血液和淋巴循环障碍、不良生活习性、神经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食物、生活环境改变、各种化学物质的刺激等[20,28]。灸法通过烧灼艾绒,将温热之气从皮肤渗透至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9]。《医学入门》载:“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30-31]。由此可见灸法之妙[32],灸法通过“温热”刺激,调和气血,通畅营卫,起到行气活血、化瘀、通调的治疗效应,慢性湿疹由风、湿、热三邪合而成之,湿为阴邪,得温则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病治本,则病得愈也[16,33]。现代医学认为,艾灸的温热刺激,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皮损区无菌性炎症的代谢加快,进而起到皮损修复的效果[9]。

本研究的价值性:基于纳入的 11项 RCT,使用总有效率、治愈率、复发率、EASI、DLQI、VAS、不良反应等7个结局指标,结果表明灸法治疗慢性湿疹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在改善EASI、DLQI、VAS评分方面灸法治疗也优于其他疗法,且不良反应少。基于总有效率做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不明显。综上可知,灸法治疗慢性湿疹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值得临床医生将此疗法服务于临床实践,可根据临床实际需求优先选择灸法治疗。

本研究的局限性:(1)11项研究中6项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5项试验仅有“随机”字样出现。除2项试验采用信封进行分配隐藏,其余试验均未描述。5项研究报道了退出脱落病例情况及原因,余研究数据完整。灸法和药物等其他疗法比较,难以实施盲法,故本次研究纳入的RCT均未采用盲法,对结果及其论证强度造成影响。(2)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9项描述总有效率的研究中疗效评判标准有7项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项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随访数据缺乏,纳入研究中6项试验描述了随访情况,统计了复发率指标,其余试验均缺乏长期随访数据。(4)安全性评价部分欠缺,8项试验对不良反应事件进行了描述,其余3项试验未描述研究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5)纳入的研究在EASI、DLQI、VAS等评分上异质性较大,可能与各文献研究人员纳入、排除标准、疗效标准不一致、灸法选择不同、灸量控制不一、施灸部位不同、疗程时长不一等因素相关。(6)纳入文献疗程7~56 d不等,疗效观察时间点不明,易造成误差。

本研究的未来展望:通过灸法和西药、乳膏等常规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法对比发现,灸法相对其他疗法而言,能更好的改善慢性湿疹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总有效率、治愈率等优于其他疗法,在慢性湿疹的治疗方案中建议纳入推广。但本次纳入研究的样本量有限,质量欠优,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的RCTs加以验证。

猜你喜欢

灸法湿疹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儿童湿疹治疗和护理方法早知道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古代文献中岭南灸法及其发展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