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土地保护必要性及措施的思考

2023-01-04刘红霞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1期
关键词:黑土地土壤生态

刘红霞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生态与资源保护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0 引言

就土壤性状来看,黑土地肥力高、性状好,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内蒙古东四盟隶属东北地区,在这里水绕山环、沃野千里,历经千百年而厚积的腐殖质,逐渐形成了肥沃的黑土层,这样的土壤富含约黄土10倍的有机质,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为大农业经济区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条件。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农业大国,粮食的生产和消费历来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现阶段,中国已经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仍然还要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这一目标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黑土地的保护利用则是很重要的一环。

这些年,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当前,中国的经济建设正值向西部大开发战略转移的敏感期,因历史遗留下的脆弱生态环境,对搞好西部开发建设是十分困难的。为此,党中央更是切实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并将生态环保界定在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根本。必须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人承包等措施,要把以粮食换林草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这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这是在国家有充足的粮食库存前提下作出的重要战路部署。所以说,保护黑土地,建设稳固的商品粮食基地、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目标实现、西部大开发,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顺利进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当前黑土地流失的现状及危害

近些年,内蒙古黑土地流失严重,较建国初期黑土地流失面积增加约80%。如此快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威胁到本地区农牧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1 降低农业生产力

土壤肥力降低,随水土流失的严重发展,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逐年降低,可开垦利用的年限越来越短。有研究发现:随着黑土地开发利用年限的增加,到20年黑土地土层厚底减少20~30 cm,有机质流失1/3。到40年,黑土地土层厚底减少40~50 cm,有机质流失1/2。到70—80年,黑土地土层厚底减少70~80 cm,有机质流失2/3。而就当前情况俩看,内蒙古每年流失的黑土地在1亿~2亿m3,流失氮磷钾折合的标准化肥在500万~600万t,由此可造成的粮食减产在30亿-40亿kg。

土壤理化性状变差,黑土地开垦年限增加,水土流失愈发严重,土壤板结越来越严重,土壤理化性状出现逆向发展。有研究发现:黑土地开垦70—80年后,与初垦相比较,土壤总孔间隙度减少15%,水稳定团粒总量减少20%。同时,随着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的物理粘性增加。当前,内蒙古地区不少黑土层变成轻黏土,板结僵硬、水肥能力差,蓄水能力降低,不少成为火烧云、破皮黄等地块。

降低土地利用率,经调查发现:随黑土地的大面积流失,内蒙古本地被侵蚀的耕地面积达上百万亩,形成的侵蚀沟达数十万条,蚕食耕地面近百万亩。这些形成的侵蚀沟,大量割裂整块农田,导致出现老百姓弃耕搁荒的情况,大大降低土地利用率。

1.2 加速生态恶化速度

随着黑土地的严重流失,自然生态功能严重受损,旱涝灾害周期会越来越短,危害频率将越来越高,影响范围会越来越大。尤其是风灾,这些年在内蒙古年年有发生,因风蚀而造成的黑土地流失面积每年达上百万亩,这些地跨风蚀地表、扒土毁苗、吞没良田,逐年扩大沙漠化面积,严重影响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 黑土地流失的原因分析

2.1 自然因素

2.1.1 土壤特点:黑土地底土粘重,土层疏松,透水透气性差,抗侵蚀能力一般,极以加重水土流失。地形地貌,黑土地区地势开阔,集中在漫川漫岗区,坡度平缓。但是,坡面很长。加上,有些地方百姓有打顺坡的习惯,进而增加雨水冲刷的面积和强度,加速水蚀危害。

2.1.2 植被保护:黑土地区多为农耕区,林草覆盖率低,对黑土地的保护性较小。

2.1.3 气候特征:降雨集中,60%~70%的雨水集中在夏季,水蚀成为本季节黑土地流失的主要原因。内蒙古冬季时间相对较长,大量的降雪堆积,待到来年春积雪融化,会在地表形成融雪径流,融化一层冲刷一层,进一步加快黑土地流失速度。春季雨少风多,十年九春旱是黑土地典型气候特点,大风往往助长风蚀速度而加速黑土地流失。

2.2 人为因素

2.2.2 不合理的农耕制度。土地分散经营,农机耕作技术落后,耕翻深度不够,犁底层不断上提,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差,加重土壤理化性状的恶性循环。耕种结构不合理,单纯追求高产量,而忽视轮作的问题,导致耕作黑土地越耕越瘦,越耕越硬,加快土壤侵蚀速度。

2.2.2 地表植被被破坏。民众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加上重农而轻林牧情况的出现,严重破坏林草生态结构。近些年,几乎可开垦的黑土地都被发展为耕地。缺乏草林等天然屏障的保护,水土流失势必越来越严重。

2.2.3 土地经营管理不善。因养地意识不强,不少老百姓有地种而不养的习惯。尤其这些年,土地追求高产滥用化肥的问题突出,很多老百姓不习惯用有机肥,土壤板结养分流失严重,导致黑土地流失严重。

2.2.4 生态环保意识差。农事生产管理上,部分地区单纯追求局部利益,没有兼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盲目地开矿、挖沙、修路等等,一味索取掠夺自然资源,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3 黑土地保护的措施和经验

3.1 从小流域着手,带点覆面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大流域的基础单元,是黑土地保护的最起始单元。汇集小流域治理,大流域将呈面的发展。内蒙古黑土地兼顾坡、沟、洼等地型,以小流域治理为突破口,符合生态治理的自然规律。结合黑土地自然特点,以50 km2为集水单元,形成多流域土壤防护体系的网状布局,将使黑土地的保护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提前做好规划。规划是工作开展的基础,综合本地社会、经济等发展状况,本着预防为主,先沟后坡,沟坡兼顾的保护原则,制定农、林、地、水等具体保护措施。科学治理措施。结合坡、沟、洼等地型特点,综合植保、农耕、工程等措施,坚持做到多措施综合治理。洼地发展水田技术,黑土地岗顶造防护林,坡耕地与岗顶防护林修建截流沟,沟底建修谷坊,沟口修塘坝。同时,还要与植保生态措施紧靠。

3.2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立良性生态循环体系

这些年,黑土地的保护利用,明显存在重农、轻林、轻牧的情况。就此,总结过往经验,黑土地治理保护工作务必要综合到农林牧为主的土地综合利用调整上。在此,针对不同的地形体现适用性。缓坡平原治理以粮为主,禽畜养殖的农牧结合为辅;草原地区以牧为主,农林结合为辅的利用结构;低洼易涝区以改造发展水田为主。在上述合理调整利用的基础上,将小流域黑土地保护治理工作做到位,以构建融合经济、生态、社会三位一体为发展效益的综合经济区。

3.3 推行合理的农耕制度,减缓黑土地的侵蚀速度

这些年,不合理的农耕制度,使黑土地的耕种越来越瘦。为此,合理农耕制度,应综合松、翻、耙、搅等农艺,以增强黑土地的肥力。以大型农机深耕,打破耕犁层,增强土壤通透性、蓄水性,减少地表径流。发展旱春整地,适时组织播种,酌情调整播期,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以增强土壤肥力。农事作业区,每2-3年深翻1次,每1-2年深松1次,合理组织轮作,避免迎茬、重茬保护地力。

3.4 营建水土防护林,提升水土流失治本效益

黑土地区建防护林,是当前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总结这些年的做法,主要的技术措施有:以多树种、多林种结合,以乔木、灌木、草地相结合,以片、网、带相结合,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多效益的综合发展。根据地形、地貌等类型,结合水土流失特点,搭建的不同类型水土保持林有:分水林防护林,建在贫瘠山丘处;水流调节林,建在荒地、荒坡上,通过调整带宽、带距,控制地表径流;风沙防护林,选在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先下后上,先背风后迎风,进行条块状、带块状建邻。林种选择,固定沙丘以针阔林相交,半固定沙丘以灌木胡枝子为主,混搭乔木。

5 结语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当前内蒙古地区日趋严重的黑土地流失现状,意识到随着黑土地流失而带来的农业生产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化速度加快等问题及保护黑土地的最重要性。在此,呼吁加快落实黑土地保护措施,建议先从以小流域范围内保护治理开始,带点覆面逐渐扩大黑土地保护范围。各项措施的推广应用,应符合生态治理的自然规律,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合理农耕制度为关键突破口,提升水土流失治本效益,减缓黑土地的侵蚀速度,以形成融合经济、生态、社会三位一体为发展效益的黑土地保护示范区。

猜你喜欢

黑土地土壤生态
法博士之一块黑土地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土壤
“生态养生”娱晚年
灵感的土壤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黑土地上稻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