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23-01-04李俊阳
李俊阳,刘 波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
0 引言
在我国率先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是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经过二十几年不断发展,现在我国已经有近450所高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真可谓是雨后春笋般的发展速度。尽管表面看似生机勃勃,但也随之产生了很多实质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是:一是专业定位不精细,专业课程缺乏支撑点。二是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教学手段滞后,有纸上谈兵的意味。
尽管国家一再倡导高校要注重自身定位,避免同质化的趋势,主张各高校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在专业领域要呈现出不同层次,在专业建设上还要呈现各自的创新点。
农村公共事业关系到很多方面,这其中与农村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全体村民的教育、文化、环保、交通、等多方面都包含其中。在这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我们能够感受到此项事业的重要意义。它与城市公共事业呈现的特征有很大的不同点。近些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让农村有了新的风貌,农村的教育、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使得农民生活的幸福感更加增强了。尤其去年是建党百年计划的收官年,为妥善解决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问题,国家重视建设人才的供给。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首先得是对党忠诚,真正服务群众,同时还要有实践能力。目前这四百多所高校中,专门的农业院校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未将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对新时期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的建设,同时也缺乏对此专业混合型应用人才的定向培养。
1 乡村振兴战略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
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乡村振兴也不例外。制约乡村振兴的最大障碍就是人才的紧缺。没有实战型人才,纵有再科学的思想,再务实的方案,再合理的措施,没有人才去落实,也没有任何成效。乡村要发展就要打造一大批适合乡土发展的实践型人才。从这个角度上讲,政府要鼓励各大高效或者本土职业院校深入利用自身资源,创新设置不同专业方向,挖掘人才培养的高效模式,培养振兴乡村的对口人才。
1.1 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理念后,全国各地对环境卫生建设都特别重视,每个地区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也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一个缓慢、持续、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要做好稳步推进的打算。不是今天方案提出,明天落实,后天就能有成效的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延续下来的老问题,就像身患重病的患者,那不是一剂药就能药到病除的。就拿农村人丢垃圾使用的垃圾坑,垃圾坑的存在,那是几辈子农村人固有的生活习惯,从来如此,没人说不可以。我们要让老百姓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固有的问题,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件事情可以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老百姓们环保意识不强,他们觉得这件事对环境没有多大影响。二是相应的管理不到位,你想取消垃圾坑,不让老百姓往坑里扔垃圾,那我们政府就要提供够用的垃圾存放和清运设备设施。这里窥一斑而见全豹,从这个事例中,折射出了许多问题,要想真正的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就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深入到农村生产生活中,从理论上、政策上、专业上根本性的解决农村环境卫生这一问题。
1.2 农村文化事业管理人才
乡村振兴不能只考虑经济的振兴,还要发展农村文化,让农村精神风貌焕发新颜。可以说农村精神文明是振兴乡村的根本保障。如果想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居民的社会文明程度,就需要系统的、长期的、持续的活动作为助推。如各种精神文明评比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具体落实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事业管理人才跟进和追踪。这些人才要同时具备当代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具备当代最前沿的文化管理方面的知识。除了跟进和落实一些比较成熟完善的活动外,还要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情况,深入挖掘本地独具特色的优秀题材,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展示本地区农民新形象。特别要提出的是,专业的文化事业管理人员要负责监督农村文化市场,摒弃现有的陈规陋习。举个例子,比如现在有不少地区的农民婚丧嫁娶适宜选择雇佣的歌舞人员,这些人为了迎合少部分的低级趣味,在公开场所提供了低俗的节目。诸如此类问题,要从根本上剔除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腐败变质会先从精神层面。一个群体,如果想改换血液也需要从精神领域进行教育。因此农村需要专业的公共文化事业管理人才,肩负起传承和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本地区优秀的民情风俗文化的历史重任。
1.3 农村教育事业管理人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乡村首先要振兴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教育首先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其次要加强县域的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把振兴乡村需要的各类人员纳入本地区教育体系。如果说振兴乡村战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那么乡村教育事业的振兴就是整个工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
乡村教育事业承担着提高新时期农村居民素质的历史重任,也是提高农民素质最根本的方法。以往乡村教育会将走出农村,逃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作为教育目的。似乎把走出农村当成了光耀门楣的事情,这样固有的教育思想制约了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它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要的现状背道而驰。作为乡村教育的管理者,要从自身思想上改变这一观念。教育现在的农村孩子考上大学不是以走出农村为目的,而是以走回来建设家乡为目的。农村的广阔市场,发展潜力是无穷的,乡村教育管理者要将这样的理念思想渗透到孩子们的世界中,未来农村建设中,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是多维的,尤其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的人才,才是振兴乡村战略工程中的不竭动力。
1.4 农村公益慈善类人才
在农村居民中,由于一些历史性的问题,有许多弱势群体需要人们去特殊照顾,这就对农村的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社会组织有了迫切的需求。新时期的新农村,新农村的新农民,处处彰显的“新”,要有其内涵。要积极引导农村人坚守孝道,重视信义,勤劳淳朴,乐善好施。要大力倡导和发展农村的社会公益性工作和志愿服务。比如去年新冠疫情肆虐,为了减少病毒传播的途径,保障农村生活,有许多农村志愿者自发的在村口站岗放哨,在病毒防控工作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公益性慈善类人才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一个方向,因此,作为专业人才,更应该在农村的公益慈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从慈善角度,该类人才要把常规的扶贫、助学、救疾、帮弱等事业做好,用自身的慈善精神感染熏陶周围的村民,起到引领、带头的作用。
2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这个问题可能有些宽泛,但可以肯定的是,要具有现代管理理论知识,要具有最新的技术和方法,要有灵便的应用能力,要有甘于平凡的奉献精神,要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的胆识,要真正做到“一懂两爱”。
2.1 三农问题的“一懂两爱”
相信认真研读过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的人,都明白何为“一懂两爱”。报告强调振兴乡村战略,需要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做一项事业,你首先要热爱它,从心底挚爱这份事业,你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去支撑着你披荆斩棘,其次要想把一份事业做好,你还要深入了解它,懂得它,一个人只有在擅长的领域才能将工作做到极致。所以说,“一懂两爱”具体、详细的向我们阐述了振兴乡村这一系统工程中,对于人才基本能力和素养的内在要求。懂农业,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擅长的能力作用到农村的建设上来,爱农村,爱农民,才能对农村有认同感,才能把农民的事记挂在心头,一心一意造福百姓。因此我们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要做到对农村公共事业熟记于心,对农村问题有解决办法,我们高校在培养这类人才时,要多这方面有所侧重。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强化对农民农村的热忱。
2.2 具有奉献精神
农村的公共事业工作与城市相关领域工作在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对象上还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在农村公共事业岗位工作的人员更要具有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优秀的乡村建设人才们,专业技能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就以当前新冠疫苗接种为例,农村人口数量占我国总人口比例比较重,农村疫苗接种率直接影响着我国新冠疫苗防御体系的建立,因此现在广大的农村疫苗接种工作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但由于思想意识的局限,农村中很多人不愿意接种疫苗,很多公共事业管理人员需要下乡走村串户,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这些工作人员往往需要牺牲休息时间,为了迎合乡村人的作息时间,起早贪黑,此时正值夏季多雨季节,他们要踏着泥泞往返于各个村庄。真的很辛苦。这个事例只是乡村公共事业管理人员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他们工作环境的恶劣,工作对象的特殊,导致他们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奉献精神是最重要的前提。农业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渗透到学生们的思想意识当中。人生有很多中生活方式,追求物质享受只是一种欲望,欲望永无止境,只有精神世界的富足,才会让人活的充实。
2.3 具有创新创业意识
提到创新创业意识,各行各业都需要这种精神和胆识。乡村振兴战略中,更是需要具有这种素质的人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事业发展还有巨大的空间亟待开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各省市农村情况不尽相同。没有一个固定的发展建设模式让我们去模仿,所以需要各地乡村的建设者们要有创新精神,还要有创业的胆识。这种创新创业意识不能是空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有专业团队主导,产学研结合,前沿的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以及乡村振兴企业和返乡人才协同合作。这个过程中会衍生出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乡村建设者们运用自己创新的工作方法和大胆的工作手段去解决。因此,农业高校要在这个层面上进行培养。
2.4 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几种典型的模式观
在这里,我们探讨几种农业高校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培养人才的模式:
1)联合培养模式:顾名思义,这种联合培养模式就是要打破二级学科壁垒,要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两种方向上寻找交叉点和发展路径,在合适的学校,适当的学科中试行,尝试本科和硕士连续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往往在文科领域比较适用。本科学段重视理论的夯实,硕士阶段重视应用和实践的锻炼。这种有内涵的立体人才能在乡村振兴上发挥巨大价值。
2)多元发展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多维度培养人才。主张模块式的课程,教学计划也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学生的接受情况和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既不是专业本位,也不是能力本位,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定向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要建立一整套的教学保障体系,用来保证该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3)就业主导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与考研升学为目标的知识型人才恰恰相反。它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初衷就是为了就业。这种培养模式人才成长快,能够迅速进入工作岗位,但是人才后续成长动力不足。需要不断进行培养方能适应社会发展。
不管是哪种培养模式,我们都要以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为目标,我们要做的就是服务于农村振兴发展战略,为这一战略培养合格人才。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很多方面的调整,从师资建设、学生实践活动、课程发展体系等方面,都要与相应的培养模式匹配。
课程体系建设要取长补短,各大农业高校要举行研讨会,共同探讨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互相吸取经验,加强合作交流。在教材编写上,要精益求精,吸取百家之言。教学手段也要和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尝试把资格考试制度纳入到课程体系中,让学校、教师、学生有具体目标。还将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也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
2.5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如火如荼,但城乡发展差距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毕业生愿意往一线城市扎堆,从心底里不愿意回到家乡,认为返乡是一种没出息的表现。这种观念从家长、到社会、到学校都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了这个思想。要从骨子里改变这一观念,我们要把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因此高校要在抓好学生学业的同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把扶贫工作,服务三农融入到学生的血脉中,融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就像爱母亲一样爱自己的祖国,像爱母亲一样爱自己的家乡。让学生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保证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心甘情愿下基层,并扎根农村,把自己的本领用来建设家乡。在学生角度要进行这样的思想教育,在社会角度还要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让家长、社会从内心深处认可返乡参与家乡建设是一项光荣的事情,这样全社会形成良性循环。使外出的学子们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实际来建设家乡。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高校在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时要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全社会要共同树立正确的乡村建设观念。新时代、新农村可谓是万象更新,公共事业领域更需要高水平、新型人才,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