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促进课堂思政融入专业育人#
2023-01-04朱梅陈华华黄英
朱梅 陈华华 黄英
·教学管理·
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促进课堂思政融入专业育人#
朱梅1*陈华华2黄英3△
(1.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2018级基础医学专业,四川 成都 610041;2.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四川 成都 610041;3.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四川 成都 610041)
立德树人是开展课程思政最重要的目的,也是新中国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最根本的要求。目前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现状主要体现在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并未完全,授课教师的思政育人理念尚未完全形成,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不突出,整体的课程思政教育格局尚未完全打开几个方面。由于基础医学专业课课程教育具有自身学科特点,面对课程思政这类崭新的教学育人模式的融入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要想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认清课程思政教学的不足之处。本文从学生的角度思考现有授课方法体系的缺陷,提出创新优化传统思政育人的理念及形式,以便促进课程思政融入基础医学专业教学。
基础医学;思政教育;育人理念;教学方法创新
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医学教育的开端。基础医学课程教育阶段也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纵观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学现状,虽在教学大纲中融入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在教学活动中的落实仍存在一定问题[1]。由于多种因素,课程思政仍难以彻底融入基础医学专业课程,学生无法培养自身的使命感、责任感,使得育人效果大打折扣。本文将从学生视角对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寻找其产生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优化的建议。
1 目前“大思政”背景下基础医学课程思政育人的基本状况
基础医学作为医学教育的开端,其中的“课程思政”同样是医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起点。在“大思政”背景下,加强基础医学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建立更为成熟的课程思政指导体系,对于课程教育活动的后续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2]。将医学、人文及思政教育相互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和相关内容融会于课程教学当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便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功能。距习总书记提出 “课程思政”这一理念已有5年的历程,课程思政经过5 年的探索,逐渐以更加完善高效的发展态势融入基础医学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但是从基础医学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来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深度结合力度仍然不够、协同育人的格局未能构建完善,想要培养素质过硬、思想合格的基础医学专业人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2 从学生角度探讨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课程方面
基础医学专业课课程教育具有自身学科特点,教材内容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忽略了人文素养、职业道德、思政元素的切入;教学体系存在局限性且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固定死板,不利于课程思政的深入融合和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点。在授课方法上,“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且思政教育内容与基础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之间存在着理论上的隔阂,教学目标难以统一。
2.2 教师方面
基础医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多毕业于医学专业,很少经过系统的思政教育培训,缺乏课程思政授课的相关经验及技巧。
在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大多数老师的教学模式仍为“灌输式”教学,教学内容常局限于书本中的知识框架,从而导致课程思政教学环节的插入过于机械、生硬。在繁重的专业课教学任务面前,部分教师表示教学时间和教学精力有限,加上有些课程本身难以挖掘思政元素等原因,导致育人效果并不理想。也有少数老师将注意点落在“如何落实课程思政”上,并不注重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的匹配与应用,或者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需要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
2.3 学生方面
作为一名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医学专业知识,更要配合课程思政理论学习现代先进思想,学习压力很大。基础医学教育相比于其他专业的教学来说,教学任务繁重,理论复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思政理论的融入。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群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对于自身意识形态的发展缺乏重视,对于课程思政这类看起来没有太多学习价值,实际上却对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内容,往往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3]。此外,多数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参与了课程思政的学习,在课下并没有主动地巩固并拓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导致育人效果并不理想。
3 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学力度的必然性及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在“大思政”背景下,基础医学课程作为医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开端,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建设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趋势[5]。
当今,医学生的思政教育在各大医学院校教学活动中越发得到重视,通过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改革,以期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活动仍存在一定问题,其理念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思政内涵与专业特色之间仍存在隔阂,政治理论与现代化思想的融合仍不充分。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学力度,促进思政教学深入专业理论课程,重视课程思政的价值领导作用,积极发挥协同育人的教学作用,这已成为必然趋势。
4 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及建议
4.1 进一步激发学生主体性
相比于其他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职业焦虑情绪,对未来发展方向往往会感到迷茫。因此,站在基础医学生的角度看,增强职业认同、树立职业自信对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如果基础医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有更积极的认识,减少焦虑和消极情绪的发生,开展对未来的学业和职业规划,明确身为一名医学生所应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和政治素质,就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而主体性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提,通过尊重学生的自觉性、个体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进一步促进课程思政教育顺利地展开。
4.2 进一步改进教师的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方法
教师常常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人物[6]。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既要达到传授知识的基本目标,又要达到立德树人的思政要求,这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理念及思政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在课程教学中提高思政育人的效果,作为学生我们希望老师能进一步改进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方法。
在技巧上,对于授课过程中生搬硬套插入的思政元素,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反而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如果是巧妙地插入与授课内容相关联的思政元素,再结合老师生动的讲解技巧及丰富的案例素材,学生的接受度可以得到大幅提高。
在内容上,课程思政的讲授不应局限于刻板的政治理论中,而是需要融入更多人文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闪光点,将学生感兴趣的真实案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才能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思考及感悟。比如在讲授病理生理学失血性休克内容中,在学生了解相关的基本理论的前提下,通过插入爱心献血、救助他人、奉献社会的思想价值观,在学生心中塑造起作为一名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
4.3 进一步挖掘基础医学教学中思政元素切入点
在基础医学课程实施现状中,不同的课程性质及对学生的要求大不相同。总体而言,大多数教师的授课方式都是将教材中所涉及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大纲中,在授课过程中通过讲解的方式灌输给学生[7],这种方式往往适配度不足,会使思政教学体系更加局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作为学生我们希望思政教育的内容“精而少”,而高校思政教育却是“广而多”;对思政教学方法的需求更偏向于新颖的、有挑战性、有实践性的方式,而不是传统口头“灌输式”的教育模式[3]。
要想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与专业特色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就必须建立全过程、多维度、融入式的课程思政体系,建立基础医学课程思政资源库,这样才能进一步挖掘出其中的思政元素切入点,创建精品思政教学素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8]。
4.4 进一步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形式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推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方式出现了许多新形式,如慕课、微课堂、学习通等专业学习平台,这些新媒体技术的引入使得教学手段变得多元化的同时也为思政教育形式提供了开拓发展的平台。现代的大学生几乎都有各种辅助学习的电子产品,线上学习也逐渐变成高校授课形式的一种趋势以及学生课外延伸学习的重要途径。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更能帮助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元化的交流互动。相较于局限的基础医学教材大纲中的思政素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更为新颖、更具有针对性、更与专业课程内容贴切的思政素材,因此,更能巩固课程思政的教学育人效果;拓展更为丰富、多样化的思政元素;构建出更加巧妙、完善的思政教育形式[9]。此外,还可以通过扩展第二课堂,将课程思政中讲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校外的参观及实践活动转换为新形式的思政课堂,以实现协同育人的根本目标。学生对于参与养老院、血站、志愿者服务类活动的参与度较高、表现较积极,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身为一个医者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使其在活动氛围中寻找自身的价值,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课程思政教学育人所存在的意义。
5 结语
课程思政作为重要的教学元素渗透到课堂当中,要培养素质过硬、思想合格的基础医学专业人才,就必须重视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化与提高。基础医学的专业课课程教育具有自身学科特点,面对课程思政这类崭新的教学育人模式的融入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在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进程,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融入的方法及形式,提高课程思政素材的质量和创新性,以此促进“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加快课程思政与基础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速度,以期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标。
1 杨少芬, 李佩琴, 林斯妮. 病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9, 42(02): 281-283.
2 冯君伸, 刘晓菲. “大思政”背景下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化路径[J]. 大学, 2021(52): 118-120.
3 张佳怡. 高校思政教育如何实现“供求平衡”[J]. 公关世界, 2021(22): 119-120.
4 刘丽, 白现广, 李梦博等. 思政元素融入基础医学实验课的探索与实践[J]. 卫生职业教育, 2021. 39(02): 30-31.
5 刘丽, 吕叶辉, 卞杰等. 思政教育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 19(02): 41-43.
6 毛卓, 王子梅, 陈思. “课程思政”融入基础医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深圳大学为例[J]. 大学, 2021(44): 62-64.
7 杨红梅, 张瑾钰, 陈洁等. 基于课程思政的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探索[J]. 继续医学教育, 2021. 35(11): 97-99.
8 杨乐. 基础医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思政内涵的提升[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 20(18): 146-147.
9 魏科, 卢芳国, 陈伶利等.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微生物学通报: 1-9[2022-02-19].DOI:10.13344/j.microbiol.china.210791.
·PROGRESS·
Breaking down a gut-to-brain circuit that prevents malabsorption
Brooke C Jarvie, et al.
The ileal brake is an important reflex that ensures proper absorption of nutrients. This involves intestinal GLP-1 release, which recruits an enteric-sympathetic-spinal pathway to inhibit gastric motility and appetite. This visceral alarm system could be targeted to treat obesity and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Cell . 2022 Jul 7;185(14):2393-2395. doi: 10.1016/j.cell.2022.06.012.
四川大学党建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及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党建课题资助项目;
朱梅,女,2018级基础医学本科生,Email:1394223581@qq.com;
黄英,女,教授,主要从事病理生理学教学,Email:huangying68@163.com。
(20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