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渠道转型下洗钱风险防控问题探析
2023-01-04邵婉莹
邵婉莹
受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 第四轮互评估驱动,国内反洗钱监管理念全面升级,反洗钱监管制度建设显著加强,反洗钱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多头监管成为新常态,反洗钱罚单威慑力逐步与国际接轨。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强调对各类洗钱犯罪保持高压态势、落实“一案双查”工作机制、增强反洗钱义务机构洗钱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的工作责任。
为应对反洗钱趋严趋紧的外部形势,面对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网点智能转型持续深入的发展趋势,本文深入分析渠道转型下商业银行洗钱风险防控难点,探索提升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有效性的方法与举措,主要对智能网点内部管理、洗钱风险评估、金融科技应用、信息融合与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商业银行向智能、电子渠道转型的趋势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客户金融消费习惯的变化、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商业银行正从以追求物理网点扩张带动规模效益的盈利模式,向线上渠道提升服务能力、金融与场景深度融合、网点智能转型提高柜面替代率等方向发展。商业银行渠道服务转型升级,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服务渠道与产品创新加速、与第三方机构联系更紧密,为客户提供更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过去,商业银行依靠扩张物理网点触达更大范围的客户来达到扩展业务需要的目的,自助银行和电子银行是商业银行网点经营的有效补充,洗钱风险防控首要环节是物理网点对新建业务关系的客户身份识别。但在渠道转型的大背景下,银行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不再局限于柜面渠道,客户的金融交易主要通过电子渠道进行,网点的功能已慢慢转变为线上渠道的补充,其第一道防线的反洗钱功能逐步弱化。在渠道端的网络化和产品端的互联网化的模式下,未来银行服务与交易将向非接触、便捷性方向继续深化。面对趋严趋紧的反洗钱外部形势,同时经历着经营发展由实体渠道向智能渠道、电子渠道、虚拟渠道的转变,商业银行亟须转变思路,研究提升洗钱风险防控能力的工作路径。
二、渠道转型下商业银行洗钱风险防控难点
(一)智能网点在识别、核验客户身份方面尚存缺陷
随着网点向智能化转型,大量自助机具投入使用,引导客户自助操作成为营业网点新的运营模式。智能服务模式有效分流了前台业务,减轻了柜面压力,但新设备、新技术运用也带来新的风险。通过自助终端办理业务时,由于现场客服人员审核不严,容易造成客户信息缺失、信息无更新或错误、信息留存不规范、信息质量欠佳等问题。智能服务模式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产生冒名开户、注册电子银行、办理挂失、密码重置等风险。例如,柜面开户时留存本人手机号码,随后通过智能设备修改电话控制人,改变账户的实际控制人。智能网点升级转型对系统的流程控制、设备的使用及现场审核等方面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二)电子渠道交易追踪监控难度大
依托电子银行,客户可通过非面对面的方式实现多数的业务需求,同时洗钱犯罪的发起与完成非常便捷。电子渠道交易的发起,银行主要通过核验短信验证码、支付密码等方式进行客户身份的校验识别,但便捷的身份核对方式难以防范买卖、伪冒身份后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完成的犯罪资金的流转。调查发现,可疑账户被交易锁定后,通过非柜面渠道解绑定的趋势愈加显著。随着电脑、移动终端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犯罪资金可迅速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行卡绑定第三方平台等支付方式在任何地方实时转移,且可分散转移到下游的二、三级至更高级的账户,甚至实时转移到境外账户,模糊资金的转移轨迹。电子渠道交易数据量巨大,交易行为复杂,资金的交易监测与追踪难度大。
(三)普惠金融触达的弱势群体易被洗钱团伙利用
普惠金融改变了金融服务的门槛,将广泛的社会群体纳入金融服务的范围,但由于服务对象文化水平偏低、风险意识薄弱、投资渠道有限等原因,伴随网络技术进步,移动终端普及等因素,普惠金融的洗钱风险经电子渠道迅速蔓延。当前电信诈骗、网络赌博、非法集资、信贷诈骗等违法犯罪持续高发,不法分子通过控制非法获取的账户,经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进行赃款转移、非法资金清洗等行为。根据公安部门的案情通报,经互联网渠道洗钱的案件波及的对象多为小微企业、偏远农村人口、城镇低收入人群、老年人等弱势群体。
(四)监测模型未能及时覆盖新的洗钱场景
在普惠、互联网络、开放银行等新业态影响下,商业银行的产品、渠道、服务创新速度加快,这对于反洗钱风险监控模型的构建思路、可疑指标的设定方法、数据资产的挖掘与分析等技术层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洗钱犯罪日趋专业化、知识化、团伙化、智能化的特征,面对以疫情为幌子的新的交易模式、新型网络诈骗、小额涉毒赌等非法交易、公私账户混用实施违法犯罪等新的洗钱手法,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在已知犯罪场景建立模型识别可疑交易的思路已不适应当今社会洗钱风险的变化,同时也不满足洗钱风险事前防控的监管要求。
三、渠道转型下洗钱风险防控的思考及建议
(一)强化智能网点内部管理
1.加强智能终端业务的现场审核与管理
随着商业银行加大对营业网点各类自助设备的更新和研发力度,网点自助设备的种类日益丰富多元、功能日益完善,客户不仅可以自助办理基本的金融业务,还可以办理某些复杂、高附加值的、原来仅能在柜面办理的业务。智能渠道业务办理应加强引导客户自助进行身份证、手机号码联网核查,身份识别流程应嵌入高清晰、高质量的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认证技术,结合智能服务人员在现场通过对客户的行为、意愿、操作等作人工审核,综合提升客户身份核验与识别的有效性。未来的智能终端应向智慧终端的方向发展,实现基于客户的洗钱风险等级、行为习惯、交易偏好等关键因素的智能识别,依照模型分析匹配结果进行预警,自动采取强化的客户身份识别、限制交易金额、转柜面处理等措施达到智能防控的目标。
2.加强智能网点各岗位人员的履职管理
商业银行应组织编写智能网点反洗钱工作履职手册,内容涉及各岗位人员的反洗钱工作要求及履职要点,涵盖各产品、服务、智能渠道的洗钱风险防范策略,力求为智能服务人员提供清晰、明确、实用的操作指引,便于在工作中按图索骥。依托视频监控、远程视频交互等方式,调阅智能业务的文本、语音和视频信息,商业银行应将检查重点定位在开卡、介质领取、解挂解冻、信息更新等关键业务中客户身份审核的履职情况,并根据发现的问题结合洗钱风险形势,持续从制度、流程等方面完善管理策略,不断提高智能网点的反洗钱履职水平。
3.推动智能网点实施差异化的反洗钱宣传模式
根据地域特性、客群结构、网点功能等特性,营业网点可因地制宜采用社会公众接受程度高的方式开展反洗钱宣传。如在人流量大、金融需求旺盛的网点,加强厅堂反洗钱宣传场景建设,在显著位置摆放海报、折页、小册子,在网点大屏幕滚动播放反洗钱微视频、警示短片等;在老城区网点,可积极开展等候时的微沙龙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龄客户宣传反洗钱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城市中心区域网点,可研究运用智能仿真技术赋能智能机具开展反洗钱宣传,通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与客户自然交互,丰富宣传受众的交互体验,增强宣传实效。
(二)强化洗钱风险防控管理
1.加强洗钱风险评估,精准投入控制资源
在风险为本的理念下,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加强对银行业务、产品、客户、渠道的洗钱风险评估,提高洗钱风险前瞻性与控制有效性。一是定期梳理关键领域的洗钱风险因素,重点关注对高风险客户和业务的管控有效性,并对经评估确认的不同水平的剩余风险采取强度对应的管理措施,措施效果应持续跟踪。二是加强新业务(产品、服务、渠道)的洗钱风险评估,特别是在开发普惠金融、跨境支付、经电子渠道投放的业务时,要结合本业务的特点、对象、范围等科学评估风险因素,合理进行流程和控制措施的设计,并为新业务的投放配备必要的风险控制人员、技术保障条件。三是动态完善洗钱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将区域性洗钱风险因素嵌入,确保形成本地化解决方案,增强洗钱风险应对措施的适用性。
2.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提高洗钱风险的预警、预判能力
随着科技与金融的快速融合发展,从反洗钱的工作实际出发,金融科技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洗钱工作质量和效率。一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持续优化可疑交易智能监测模型,提升监测精准度和有效性。面对洗钱场景、渠道、方式不断演变,利用客户特征、客户关联关系、交易特征等多维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提取并量化新洗钱特征,运用智能算法、模型训练等方法,动态调整优化模型,提升洗钱风险的系统预警能力。二是基于生物技术识别技术、流程自动化技术研发客户尽调、可疑甄别、风险识别与管控等工作的部分流程自动化处理,将人力资源释放用于处理附加值更高的研究、研发、管理等工作。三是以云计算、知识图谱、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支撑,完成数据处理、量化分析,实现洗钱资金流向、交易相关性、对手关联性等数据的可视化展现,方便分析人员发现洗钱规律与特征,提高识别的精准性。
3.加强信息融合与共享,提升洗钱风险防控效能
银行内部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对分散的信息进行整合与加工,形成对风险防控具有参考价值的反洗钱成果,并加强行内外合规、合理的纵向、横向利用,将极大地提升洗钱风险防控的实质有效性。一是实现银行各部门、各系统之间信息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各专业在各自业务属性、数据累积等方面的差异化优势,达到企业级业务系统信息的整合利用,提升反洗钱作业模式、管理模式、监测分析等方面的效能。二是各渠道发布的最新洗钱风险资讯应及时在全行传达,风险名单、高风险客户信息应精准推送至各专业部门、支行、网点开展重新识别和增强尽调,综合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实现高风险客户信息在各业务环节联动共享,联防联控。三是加强与属地人行、公安的沟通联系,了解有权机关的最新工作部署,积极配合开展反洗钱调查与信息反馈,主动识别、挖掘、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提升可疑报告的成案率,切实提高可疑监测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