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突破: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建设
——基于河南省乡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23-01-04耿瑞珍
耿瑞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件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到2025年“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1]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实乃乡村振兴之魂,文化的振兴将为整个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价值引领、秩序保障和智慧支撑。
然而,文化自身的特性决定了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需要信心、耐心且充满挑战的过程。尤其是在现代化、城镇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更为严峻。因此基于实证的调研与分析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将有利于实现乡村文化建设在问题突破方面的“精准化”。河南省地处中原,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的乡村文化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于研究乡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笔者团队所做的《河南省乡村文化建设调查问卷》为基础,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困境,进一步探讨乡村文化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一、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2]进一步强调乡村文化的意义,是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前提。
1.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价值引领
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乡村文化有着独特的孕育土壤,其内含的价值观念、价值追求构成了乡村发展的价值坐标,在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价值引领作用。传统乡村文化虽历经时代变迁,然其文化精髓始终根植于广袤的乡土之中,体现着乡村社会人们特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承继传统与融合现代的基础上,乡村文化展现出更加独特的魅力,其内含的“古典而现代”的价值理念不仅影响着乡村社会中的个人生活,而且也为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提供价值引领和方向导航。因此,保护、传承、发展好乡村文化不仅是保护中华文化的根脉,也将为乡村建设增添凝聚力和吸引力,助推乡村振兴。
2.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秩序保障
乡村文化不同于城市文化,其独特的价值坐标勾画出乡村社会独特的价值秩序,从而为乡村发展提供了规范和准则。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现代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日新月异,沉淀于现代乡村社会中的文化传统,如生产经验、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些文化传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世世代代共同累积的经验总结,人们依据这套传统相互合作,维持社会生产与生活秩序。也正是通过对文化传统的认同与敬畏,人们实现了思想与行为的规范与统一,从而维护了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文化的这种秩序保障作用始终举足轻重,尤其是在当下中国,农村社会正经历着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重要变革,乡村振兴需要一个更加稳定、和谐、有序的环境,因而传承好、发展好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3.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智慧支撑
文化的发展蕴含着巨大的智慧潜能,乡村振兴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智慧的力量。一方面,乡村振兴需要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贡献智慧。农民的思想道德状况、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的实现,面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以及市场经济、网络信息的洗礼,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分层与多元,诚实守信、崇德向善、讲人情重情义等一些优良传统受到侵蚀。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和文化水平,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建设队伍。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为乡村振兴营造智慧环境。乡村文化内容丰富、历史久远,特色优势明显。通过把乡村文化与乡村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进行融合与创新,不仅可以实现对乡村文化的推广与传承,而且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基因与智慧力量,使乡村发展更有魅力和潜力。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分析——以《河南省乡村文化建设调查问卷》为依据
文化建设有其独特的发展与呈现方式,其建设成效不仅可以通过外在的、物质性载体来展现,生活于其中的广大农民对乡村文化是否重视、认同、自信、自豪更是检验乡村文化建设成效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明。所以,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美好而又充满挑战的事业,必须对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行精准“定位”,深入分析,才能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更有价值的借鉴。根据作者团队进行的《河南省乡村文化建设调查问卷》所反馈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受访者对近年来自己所在乡村的文化建设比较满意,但的确还存在一些“顽疾”,另外新的挑战也在日益凸显。
1.乡村文化面临价值选择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3]所以,乡村文化在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将会影响、引领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但是反过来,乡村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秩序也会影响乡村文化的发展方向。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乡村社会形成了一套独特而珍贵的共同价值理念,人们追求人格上的淳朴良善、人际关系上的友好诚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传统乡村文化的精髓。然而,乡村共同价值秩序的形成是由不同个体内在价值秩序的变化来推动的,因而个体价值秩序成为观察整个乡村社会共同价值秩序的窗口。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近年来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中青年农民在走出乡村、参与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吸纳、认同城市文化;而对于乡村的“留守者”,外来的异质文化也通过不同的途径冲击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冲击着他们对传统价值理念的坚守。个人主义、金钱至上、实用主义等价值观念日趋占据上风;另外随着网络的广泛覆盖,手机的普及,一些低俗文化、封建迷信思想也以不同形式得以快速传播,这些对广大农民价值观念的形成及内在价值秩序的构建都造成了消极影响。广大农民在面对传统乡村文化和各种异质文化所蕴含的不同价值理念时出现了选择上的偏移:有些人开始盲目地追随城市文化,自动放弃、甚至贬低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文化;而有些人虽然并没有对乡村文化全盘否定,但也缺乏足够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文化认同。内在价值选择与评判决定了外在的态度与行动方向,可以说,当下乡村社会中所面临的这种价值选择偏移直接影响到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影响到乡村文化建设是否能够持久地保持其独特的优势与魅力。
2.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后续建设动力不足
乡村文化建设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建设队伍。不仅人员数量要充足,而且需要那些能够并且愿意投身乡村文化建设的人。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5.81%的人认为“大家都喜欢在自己的村子里工作生活”。当前,广大农民尤其是青壮年离乡工作和生活已成为普遍现象,这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从年龄结构、知识层次、体力智力以及创造力来讲,青壮年农民理所当然是乡村文化建设与创新的主力。所以,他们的离开一方面造成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另一方面,离开乡村的这些农民也会在城乡的不断往返中把外界新的思想、新的生活方式、新的观念带回村子,同时也吸引带动更多的人走出去。这种状况的持续只会不断地冲淡、分离乡村文化与这些青壮年农民在精神层面上种种联系,这些人不但身体上背离了乡村,精神上也同样背离了乡村,其结果就是不断地加剧乡村社会的空心化,抽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导致其后续建设力量明显不足。
3.乡村文化公共空间建设与利用情况不佳
随着国家关于乡村建设顶层设计的不断升级,乡村文化建设经历了“新农村建设”时期、“美丽乡村”时期和“乡村振兴战略”时期,经过多年的努力与积累,乡村文化公共空间与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在我们的调查中,大家对乡村文化公共空间与设施建设给予普遍认可,并在调查中自豪且不遗余力地对自己的家乡进行推荐和介绍。比如“林州市姚村镇姚村,建设图书室、文化广场、公园。每天公园会播放时政新闻,图书室设施齐全,老人小孩在广场悠闲散步”;“河南省郑州市樱桃沟,建设足球小镇,体现了河南省的地方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美食特色,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河南省鹤壁市鹿楼村,政府为了支持该村的戏剧发展,翻新了戏台,让戏台成了人与人交往的纽带。这里每个月都会有组织唱戏的活动,我每次去戏台听戏,都能看见一群大人小孩在戏台下津津有味听戏,听戏既传承了中华文化,而且又弘扬了中国的乡村民风”。在调查中,正反两方面的反馈达到近900项,相关地区遍布河南省全领域。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乡村文化公共设施是比较齐全的,像文化广场、文化景观、文化墙等覆盖面广泛,但有些文化场所,比如图书馆的覆盖比例并不高。另外大家反映最突出的是这些文化公共设施的利用率普遍较低,甚至有些设施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有些乡村会在公共场所举行一些集体性的文化活动,但频率也不高。乡村文化公共空间与设施的日益完善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文化繁荣的一面,但是在繁荣的背后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深思如何去支撑、延续、加强这种繁荣,使乡村文化不仅仅是“面子”好看,“里子”更有看头。
4.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的主体意识不足
乡村文化建设虽然是在国家倡导下进行的,但是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广大农民来说,要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文化、怎样去建设乡村文化,这些问题都是涉及其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广大农民只有参与其中,才能更深入理解生养自己的这一方水土所独特的韵味、独有的价值,才能建立一种文化上的自觉与自信。同时也只有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才能获得最根本的内生性动力。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广大农民对乡村文化的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都不理想,在调查中,89.73%的人认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村委干部,这一数据反映了当下农民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足,主动性不够,责任意识有待提升。在问及“是否经常参加乡村文化中心举行的活动”时,没有参加过和完全没有兴趣的两项加起来超过了60%,但值得欣慰的是,其中有59.18%的人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参加。所以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如何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其主体意识,是目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一大问题。
5.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形式需要进一步创新
乡村文化本身是广大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内容与形式如何则直接决定了乡村文化能否成功地释放其表现力、吸引力,从而吸引广大农民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去。乡村文化的内容涉及范围广泛。有器物与建筑方面的;乡约村规等制度方面的;家训家风等思想行为方面的;饮食文化、民间手工艺等方面的;另外,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绝不能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它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价值引领。当然,以上这些文化内容在每个乡村的呈现各有不同,毕竟每个乡村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自然风貌。然而,在调查中还是有不少人认为乡村文化建设内容不吸引人,不够贴近生活,缺乏足够的正向引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中的宣传与践行力度也有待提升。而在乡村文化样态方面体现最直接的是广大村民的休闲娱乐方式,调查发现,聚众闲聊、打麻将、打扑克、手机上网等是村民们最常见的娱乐方式。在大部分乡村文化基础设施齐全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了乡村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也反映出乡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6.乡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现实情况看,由于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建设意识还不充分,因而各级政府、村委的组织领导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这是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力量和带动力量。但是调查显示,人们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管理现状依然存在较大意见,认为管理不到位、形式主义作风盛行;文化服务不到位,部分地区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等。另外乡村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也需要集思广益,发挥大众力量,因而积极吸纳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文化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现乡村文化的多元共治,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如何吸纳、管理这些社会组织,如何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这些都需要各级政府和村委不断创新思路,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有待加强
“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与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能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价值引导、凝聚力量、提供规范指引,因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4]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基于对乡村文化建设内容的片面理解,只有64.41%的调查对象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在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中。这种片面理解不但反映出人们对于乡村文化内容认知上的误区,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其次,调查也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宣传与践行方面问题明显,比如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很好地宣传与践行”占12.76%,认为“宣传很好,但是践行力度不够”的占28.76%,认为“有宣传,但形式不新颖,对乡村文化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占35.33%,认为“宣传不到位,过于形式化,无法深入人心”的占23.15%。这些调查数据并不乐观,我们看到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践行,还是对乡村文化引领作用的发挥,大家的满意度都不高。所以,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社会中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件极为迫切的事情。
三、乡村文化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不仅是乡村建设的亮丽名片,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必须结合目前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精准化的建设思路,进一步探讨推动和改善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具体路径。
1.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政府的主导作用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这一判断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政府在组织领导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且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地方政府普遍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并为繁荣和发展乡村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二,当前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引导和调动。因而继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但是,乡村文化建设不可能由政府一手完成,它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尤其是农民主体的共同参与,毕竟广大农民才是乡村社会真正的主人,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建设什么样的文化都需要广大农民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当然也要鼓励其他社会文化组织参与其中,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物质支持、技术支持、智力支持和资金支持。所以要想最大程度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
(2)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乡村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群众、服务群众,因此必须立足于广大农民的生活实际,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确保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要把群众受益摆在突出位置。”(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乘势而上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载《光明日报》2020年5月13日第1版。首先,中国广大农村地域广阔,乡村文化历史积淀丰富且深厚,但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使同在一省境内,不同地区文化习俗依然存在较大差异;其次,不同地方因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文化建设的自然条件也存在较大差异;再者,不同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基础”不同,比如有些地方的文物古迹保存丰富,而有些地方是农耕文化保护得比较到位。因此乡村文化建设绝不能罔顾乡村文化发展的规律性、差异性、属人性,急功近利地搞各种形式主义、格式化建设,结果是千村一面,毫无特色,脱离了当地群众生活实际。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乡村文化建设“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终目的。
(3)循律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乡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体精神世界的塑造,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文化发展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当前所进行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过去的经验与基础之上,同时,上千年的历史沉淀也造就了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所有这些决定了乡村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急剧”变革,这本身反映了对乡村文化发展规律认识不到位,以及对乡村文化发展方向缺乏正确定位。因此必须坚持循律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既维护好、传承好乡村文化的精髓,又给现代城市文化与传统乡村文化一个充分的交流时间与空间,从而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乡村振兴创造一个稳定的思想文化环境。
(4)平台创新、服务升级的原则。平台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乡村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基础。而乡村文化建设中各平台及相关组织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也是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必须承认,目前很多地方的乡村文化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要想进一步实现优质、良序发展,则必须在现有的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做到文化建设的平台创新与服务升级。这就要求各级政府与乡村组织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紧密配合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发展的步伐,不断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中发掘各种有利条件,搭建新的文化建设平台,发展新的文化传播途径,不断提升现有的文化服务水平。
2.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之魂,因此乡村文化建设路径的设计也将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基于以上建设原则并结合对乡村文化建设困境的分析,本文认为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设计上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社会工程,单靠乡村基层组织的推动和农民的自觉参与是不够的。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从乡村振兴的全局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和长期规划,协调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第一,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科技、广电、出版、精神文明建设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深入乡村做好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乡村文化建设规划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并在具体实施中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同时,各级政府要定期对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摸索出一条既具时代特色,又有历史传承的乡村文化发展之路。第二,各级政府要在培育乡村文化人才上下功夫,通过各种措施积极推动乡村文化人才的发掘与培养,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鼓励那些真正理解乡村文化、热爱乡村文化的人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第三,政府应以优惠的政策和条件吸引更多的农民回乡创业,解决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文化产业项目的审批、贷款等方面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第四,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文化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比如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推动乡村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使那些地域相邻但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景点能够相互联通,形成规模。这既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也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交流、发展、创新。第五,积极培育乡村文化自治组织。乡村文化自治组织扎根于乡村,对乡村文化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深厚的感情。这种自治组织是基于自愿原则,由一群志同道合的乡村文化爱好者组成,乡村文化自治组织的培育,有利于发挥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培育其主体意识,也有助于协助政府和基层村组织开展工作,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2)进一步培育和提升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2)《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03-09/8463371.shtml。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广大农民才是真正的传承者、享有者,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核心主体功能,培育并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才能实现乡村文化建设的持续性发展。而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唤醒广大农民群体的文化自觉,建立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农民参与到文化建设中去,不断锻炼和提升其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
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5]当前要实现广大农民的文化自觉必须要依靠一定的外力进行引导和促进。首先,教育是提升农民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这里所指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和家庭教育。比如有条件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学校里的老师也要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增加关于乡村文化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乡村文化的悠久历史、丰富内涵与重要价值,同时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文化的建设与保护。比如在河南省巩义市区东北的河洛镇寺湾村,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古迹石窟寺,当地中学就组织学生在“十一”等假期到景区做志愿者,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并在志愿活动中树立文化自豪感,强化文化保护意识。这是一种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其次,要做好各种形式的宣传。要充分利用乡村的公共文化空间,比如宣传栏、文化墙、文化广场、图书室等文化基础设施,也要发挥好广播、网络的强大力量,把乡村文化通过生活化、通俗化、形象化、具体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乡村文化价值,提升文化自信。再者就是充分挖掘地区的自然地理优势、风土人情特色、物产手工强项等潜在的文化产能,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让农民在经济发展的红利中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的魅力。只有让广大农民建立了文化自信,具备了文化自觉,才能充分提升他们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
(3)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理性健康发展。乡村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和乡村基层组织要以战略性的眼光充分发掘本地区的文化资源,走一条“以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推动文化承继”的乡村文化产业化之路。在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乡村旅游等文化产业可以充分了解乡村社会的田园风光、风土人情、特色饮食、经典建筑、传统手工艺等,并且在乡村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内含着一套极为重要的作用机制。
首先,乡村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开发成文化产品及各种文化服务,有助于实现乡村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其次,产业化的过程也是宣传乡村文化的过程,它可以把乡村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基因充分展现出来,通过文化产品的流通达到对乡村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扩大乡村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再次,文化产业化过程也让广大农民看到了乡村文化蕴含的经济价值和文化魅力,从而产生文化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重视好、维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乡村文化的决心和动力;第四,乡村文化产业化的繁荣发展也有利于吸引和留住想要外出和已经外出的农民群体,给他们提供留下来的动力和理由,从而扩大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可以说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对乡村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但是我们在大力提倡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同时也要注意确保这种发展是理性健康的。比如在展现乡村文化的原生态时,不能把乡村某些落后状况等同于原生态,导致畸形发展,而是要在保持乡村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务必确保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同时也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坚决杜绝盲目开发,过度开发,使商业气息严重掩盖文化气息。再者,要坚持生态保护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做好乡村生态保护,乡村文化才能绽放更加迷人的魅力。
(4)进一步释放乡村文化公共空间的使用效能。乡村文化公共空间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感情联系与交流的重要平台。随着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以及现在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系列新的乡村文化公共空间得以建立。但正如前文所述,我们的调查也反馈了一些问题,针对文化基础设施方面反映比较突出的是利用效果不理想。所以必须要想办法使这些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否则这些设施就成了摆设,不但造成极大的浪费,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态度和看法。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在文化基础设施还不完备的乡村进一步做好建设工作,对于有些破旧的文化设施及时进行更换和修缮;另一方面,乡村基层组织要创新思路,有效利用文化基础设施,多组织开展一些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符合农民生活实际、形式多样、内容鲜活、有利于群众集体参与的文化活动项目。比如可以结合本村文化传承的特色与优势进行民俗演绎,还可以通过手艺展示、技艺擂台等形式把潜藏和分散的才艺能人充分发掘出来。这样既调动了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也使乡村文化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吸引力也更强。再者,不能忽视手机、互联网在广大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各级政府和乡村组织要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微信群等公共聊天平台,把反映真、善、美的文艺作品、文化建设思想和成果进行广泛传播,设置一些具有积极导向的文化议题,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讨论,为乡村文化建设献言献策。
(5)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乡村文化的价值引领。“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文化中起中轴作用,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将为乡村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凝聚力量、注入强大动力。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设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深入把握乡村文化发展规律以及广大农民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体制机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基层单位和农村社区的组织动员能力,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能够全面深入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监督与管理,强化建设效果。其次,要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设的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建设的引领必须落实到具体的文化建设中,因此要整合力量,加强渠道建设。积极利用、拓展文化广场、图书室、村史馆、文化墙等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与空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活动;充分利用特色教育基地,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传递真善美;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争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与环节。再次,要不断提升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农民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和享受者。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将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引领。因此必须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式化、教条化的宣传形式,使之能够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相融合,让民众在生活实践中感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要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带动影响广大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结合农村青少年发展特点,开展积极有效、生动形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广大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了真正的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建设才具有最根本的动力来源。”[4]
在今天,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所引发的影响也辐射到乡村生活的各个领域。显然,乡村文化建设极具紧迫性,而唯有找准其症结所在,才能实现对乡村文化建设困境的精准突破,构建起乡村文化建设的科学之路,铸就乡村振兴之强健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