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商业信用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路径创新
2023-01-04段金锁
段金锁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中国战略、网络强国战略、智慧社会建设等正在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可谓“无处不数据、无物不互联”,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态势愈加凸显[1]。大数据时代到来,数据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使得数据资源的现实与潜在价值越来越显著,数据类型与标准越来越多,数据应用范围越来越普及,数据信息体量越来越大;信息经济、互联金融、电子商务、电子结算、虚拟货币、数据资产等呈现爆发式激增,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分享经济、网红经济、微商经济等商业模式激烈涌动,无人商店、无人酒店、无人驾驶、无人服务等经营模式密集涌现,经济社会发展对数据应用、数据研发、数据服务等需求越来越紧迫,对数据质量、数据治理、数据安全等要求越来越规范,数据产业、数据企业、数据产品、数据服务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浪潮、新引擎,大数据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关键性要素[2],辐射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商业信用作为规范经济发展的根本之道和优化社会发展秩序的治本之策,能够有效整合资源要素,提高发展效率效能,切实防范经济风险、金融风险、资本风险、治理风险。大数据时代,社会结构嬗变剧烈,社会流动持续加速,商业主体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交流越来越深入、关联度越来越高,经济领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更加凸显。与此同时,商业领域的新业务、新模式、新景象不断涌现,适时治理、全程治理、精准治理特征更为突出,商业信用发展在理念创新、体系构建、路径拓展、价值实现等方面,面临着新挑战、新态势、新机遇。商业信用发展已经远远超越单纯的道德自律、慎独人格,对完善社会治理、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涵养营商生态、提升时代文明等,具有重大价值与积极意义。
一、大数据时代商业信用发展困境与挑战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奋力打造全球价值链,统筹全球产业布局。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越来越快,资源要素配置的效能效率越来越高、空间范围越来越广,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化、智慧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数据创新成为公司治理、商业决策、风险控制、文化重构的重要内涵与载体,数据应用已经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维度、各个方面,大大提高了商业组织的决策效率、流程优化和发展预测,有效带动了数据经济、数据社会、数据文化、数据思维、数据治理的转型发展。商业组织发展理念、发展格局、经营环境等都发生着深刻变化,商业经营承载着思维理念创新、组织架构设计、业务流程重构等诸多挑战。基于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数据识别、数据穿透等科技发展,商业信用变得可分析预测、可量化计算、可流动存储,商业信用发展的空间环境、边界内涵、身份辨识、体制机制等业已发生深度变革[3],商业信用边界更为宽泛,商业信用资源更加多元。商业信用发展形态已不局限传统意义上的人格属性、文化属性、道德属性,逐步走向智能信用、数据信用、共享信用、价值信用的新时期,商业活动领域必须提升信用交易质量,提高信用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商业信用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黄金期、关键期、转折期。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信息经济、信心经济、信用经济特色更加明显,信用引领、信用驱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大数据时代,数据创新极大推动了商业组织形态创新、产品质量优化、效能效率提升,数据赋能经济不断增强,商业信用必须与数据创新融合发展。伴随数据创新发展,数据资产失范、数据渠道垄断、网络流量造假、数据信息泛滥、数据挖掘无序、偏好推送营销、数据决策依赖、数据泄露普遍等新问题会层出不穷;商业领域数据性风险会更为突出,信用舞弊将变得更为隐蔽,商业风险连锁效应加快,信用风险溢出效应更高,风险防范控制更为艰难,信用治理难度也更为复杂,会产生更多“市场用脚投票”“劣币驱逐良币”等不良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更多波动性、随机性、脆弱性、不透明性、非对称性和不可预测性,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商业经营的公平公正,影响着商业价值的估算预测,影响着商业信用、商业道德、商业伦理的创新发展。商业信用发展必须紧跟数据革命潮流趋势,积极推动商业信用与数据创新适时发展、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强化商业信用的精神激励、价值驱动、道德教化、示范引领等功能,探索商业信用发展的新理念、新内涵、新机制、新特征、新模式,完善商业信用法治化建设,推进信用精神、信用伦理、信用道德、信用教育、信用评价、信用治理等协同发展,拓展商业信用发展空间,培育良性商业信用环境,优化商业信用发展生态,激励商业组织坚守良知、为善去恶,完善信用人格,提升信用精神,做到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建设信用政府、信用社会、信用文化的需要,使商业信用建设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科学理性选择。
二、大数据时代商业信用发展的理念创新
商业信用发展要以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为统领,抓住数据经济发展、数据社会转型的历史机遇,提升数据治理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坚守商业信用发展的战略定力、战略韧性,强化科技创新与商业信用的法治、德治、智治、文治有机统一,推进商业信用治理现代化,打造商业信用发展的中国特色,彰显商业信用发展的中国智慧。
1.坚持用创新理念引领商业信用的前进方向
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成为新产业、新业态、新发展的核心资源要素,数据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渗透越来越深入,数据仿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络神经,尤其在高端产业、高端金融、高端物流、高端服务等领域业已成为常态化场景,数据创新深度影响着“三链同构”质量水平。商业经营正逐步超越空间融合、区域融合、要素融合、资源融合,呼唤更高更深层次的理念融合、价值融合、治理融合、创新融合。商业信用发展要走在大数据时代前列,紧扣数据创新的脉搏,把开拓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坚持创新导向、创新驱动、创新引领,推动理念创新、思维创新、路径创新,突出商业信用发展的数据化特色,明确商业信用发展的信息化导向,强化数据信用研究、数据信用开发,积极发掘商业信用的实质内涵、价值功能,推进商业信用与数据征集、数据治理、数据控制、数据预测、数据评价等有机融合,追求商业信用发展的大战略、大格局、大视野。通过数据创新发展,规范商业信用信息的征集标准、管理标准、共享标准、评价标准,加强商业数据保护,防范数据技术滥用,有效解决商业领域的信息不透明、标准不统一、治理不协调、体系不健全等现实问题,持续激发商业信用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新鲜活力,提升商业信用发展的先进性与超前性。
2.坚持用协调理念优化商业信用的资源配置
大数据时代,商业信用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布局、统筹规划、统筹安排、统筹设计,强化数据创新驱动、数据开放共享,有效整合信用数据资源,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动,提升信用数据供给质量,激发数据价值再生活力;要着力破除商业信用的层级边界、区域边界、行业边界、产业边界、技术边界,打破政策、地域、产业、行业之间的信用信息壁垒,推进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商业组织,在思想理念、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数据治理等方面深度融合,解决好领域行业之间的不协调,促进数据引领与信用引领有机融合,提升数据赋能商业发展的效率效能。要把协调理念升华到商业信用发展的哲学高度、精神高度、法治高度,处理好商业信用发展与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关系,增强商业信用建设凝聚力。金融保险、市场监督、大数据管理等部门要建立商业信用发展共建共享机制,优化整合商业主体之间政策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技术资源、数据资源,促进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商业信用信息资源互联互通,推进商业信用体系立体化、系统化、智能化建设。
3.坚持用生态理念净化商业信用的环境氛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信用文明程度、信用体系、信用价值理念等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内涵紧密相关,深刻影响着社会安定与可持续发展。大数据时代,商业信用发展要注重商业信用生态环境培育,强化商业信用发展的先进性、纯洁性、纯粹性,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与担当。要积极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确立绿色信用、生态信用的发展道路,完善商业信用人格,推动商业信用与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等一体化发展、一体化建设。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信用精神,以文化人、以信取人、以信兴业、以信兴国,让“言而有信、言信行果、言行一致、千金一诺”等信用文化经久相传、历久弥新,培育风清气朗的商业信用人文生态。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韧性与毅力,坚守初心,坚定信心,将生态理念深深融入商业信用发展,引领商业信用向善向真向美发展,让生态理念成为商业信用发展的核心价值导向。
4.坚持用数据思维拓展商业信用的空间格局
大数据时代,数据业已成为贯通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重要载体,数据资源的经济价值、引领价值、时效价值等越来越受到重视,得数据者得天下成为时代共识,谁拥有数据创新优势,谁将取得经济社会发展先机。商业信用发展必须提高数据创新力度,加强数据资源治理,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做好数据信息的征集汇聚、价值开发、防控协调,积极营造开放、健康、高效、安全的数据生态。数据思维是对大数据的理性认知,是大数据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4],商业信用发展要逐步超越传统的因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养成数据思维习惯,拓展商业信用维度,创新商业信用模式,构建数据发展愿景,确立数据转型导向。要坚持数据发展道路,推进数据治理现代化,用数据思维分析问题、判断问题、预测问题、解决问题,将商业信用发展与数据收集、数据挖掘、数据计算、数据预测、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等有机融会,将数据创新转化为信用发展优势,提升商业信用发展的完整性、共享性,推动商业信用发展的精细化、精确化,着力提高商业信用发展的内涵品质。
三、大数据时代商业信用发展路径创新
大数据时代,商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直接关系到意识形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化建设、伦理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渗透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各个视角,是“三链同构”的重要纽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商业信用发展要高瞻远瞩、谋篇布局,坚持战略导向、战略引领、战略规划,夯实商业信用发展“四梁八柱”,发挥数据创新“耦合”作用,推进理念创新、制度融合、机制优化、体系构建,从信用精神体系、信用价值体系、信用伦理体系、信用道德体系、信用治理体系、信用安全体系等方面,全面推进商业信用创新发展。
1.提升商业信用发展的政治远见、政治智慧
大数据时代,商业信用建设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事关经济社会质量内涵,事关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商业信用发展必须要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清晰的政治方向、卓越的政治智慧;要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明确商业信用发展的广度高度,具备高远的理想思维、深厚的历史思维、科学的辩证思维;要确立全局意识、问题意识、目标导向、创新导向,以敢为天下先的决心与勇气,强化商业信用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商业信用发展的战略规划、时间规划、空间规划、系统规划、智能规划、标准规划;要坚定一根“指挥棒”科学指挥,共同描绘“一张蓝图”,强调“一盘棋”意识,通过数字信用、数据信用、智慧信用发展,推动商业信用的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共同享有,逐步完善商业信用的分级分类治理与监管;要通过数据治理与数据创新,引领商业价值目标创造,规范商业要素流动方向,优化商业资源配置效率,重塑商业信用发展格局,增强商业信用人性价值、人文价值、人格价值,提升商业信用发展的自信力、凝聚力、创新力,激发商业信用的自信发展、自觉发展、自省发展。
2.弘扬人民至上、诚信至上的商业精神
纵览人类历史进程,任何国家、民族或区域发展,唯有思想先进、精神高尚、文化深厚者,方能绵延前进、行稳致远。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代表着优秀文化主旋律、主方向,既是文化精神,也是一种文化规范和文化取向,具有深厚的精神价值、文明价值、实践价值,能够起到凝心聚力、弘扬正气的重要作用,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新时代精神追求,反映着新时代理性选择,业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核和抓手。大数据时代,商业信用发展要大力弘扬商业信用精神,升华信用价值,坚定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等,反映人民心声,代表人民利益,展现人民智慧,彰显人民信用,推进信用中国、信用社会、信用人民一体建设。要加强信用精神、信用文明、信用价值、信用责任等宣传教育,培育优秀信用文化,讲好信用经典故事,树立商业信用楷模,营造“诚信为本、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无信难行”的社会氛围,培育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良性商业环境,将信用思维、信用精神、信用文化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构建人民至上、信用至上的商业精神,营造良好信用生态,增强人民群众对商业信用发展的理性认知,夯实商业信用发展的价值基础,拓展商业信用价值提升空间高度,形成全社会坚守信用、践行信用、弘扬信用、传承信用的良好风尚。
3.培育公平正义、价值优先的商业伦理道德
文化是国家的脉之所维,民族的根之所系。商业信用发展蕴含着系统性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伦理价值、道德规范,不仅关乎社会大众文化素养、道德品行、人格操守,还关系行业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治理;不仅要注重个体维度、人格维度、经济维度的思考,还要加强社会维度、价值维度、实践维度的探索。大数据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制度规范、组织结构、流动特征等都在发生深刻变革,行业与行业、产业与产业、区域与区域之间发展理念、模式格局、规则准则都发生着快速变化。但商业伦理道德建设面临着不充分不平衡的现实矛盾,行业差异化、区域差异化、主体差异化等问题突出,需要对商业信用的体系建设、预知预判、约定承诺、秩序效率、流动流通等进行重新认知与构建。特别是在数据渗透不断加剧、流量经济持续泛滥的情况下,商品生产服务的价值属性挑战压力加大,非功能性虚化膨胀加剧,使得商业伦理失范、商业道德滑坡等现象明显,商业伦理道德、商业精神文化发展形势日渐紧迫,需要构建新时代信用伦理道德观,培育符合大数据发展需要的商业精神文明。商业信用发展要加强文化宣传教育,培育公平正义商业环境,提升商业信用人格素养,倡导价值优先的商业理念,养成明辨是非、甄别美丑、坚守良心的信用伦理道德观,筑牢数据应用创新与商业伦理道德发展的价值基础[5]。商业信用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数据伦理、数据道德等新现象,对传统文化应扬弃继承,坚持做到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强调信用意志、信用自律,坚守君子之道、诚信为本,倡导言行一致、慎独自守,常怀敬畏之心、羞耻之心,使商业主体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伦理道德引领、精神文化引领和信用人格引领。
4.统筹推进数据治理现代化,完善共建共享治理机制
大数据时代,经济社会逐步转向高质量、高水平、内涵式发展,但同时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更加复杂,资源要素流动配置更加快速,生产经营、财务决策、身份转换、流动流通等,呈现出变化快、规模大、流速高的特征,市场风险持续增加。商业信用发展须将数据治理作为重要内容,坚持法治遵循,强化法治引领,健全领导机制,强化商业信用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推进商业信用“法律、法规、标准、契约”协同发展,明确数据权利与责任,细化数据治理规则,完善商业信用分级制度、黑名单制度、公开制度、评价机制、禁入机制、退出机制、清算机制、补偿机制、惩戒机制等,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商业信用治理现代化体系,提升商业信用治理能力。商业信用发展要坚持数据创新、数据开放、数据共享的原则,强化商业信用发展的智能引领、智慧引领、数据引领、信息引领,积极整合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市场监督、电子商务等信用资源,将商业信用发展与数据发展战略有机融合,加快商业信用数据库建设,打造商业信用数据治理平台,健全“采集+整合+共享+协同+开发”的商业信用征集机制,完善“预警+评价+问责+赔偿+限制”的商业信用惩戒机制,构建“行政+司法+行业”商业信用联动治理机制。要积极推进商业信用统一治理、协同治理、智能治理,规范商业信用的数据标准、数据分类、数据规则,实现商业信用数据资源的协同治理、联防联控,打通商业信用信息壁垒,规避门户意识,有效防止数据泛化滥用与无序竞争,提高商业信用共享度、共识度,发挥好商业信用的耦合效应,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有机融合,构建气象清明、客观公正、高效运行的良性商业生态。
5.明确数据安全战略,强化商业信用风险防控
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将常态化、长期性存在,商业信用风险与经济社会发展也总是相伴相生,政府与市场、行业与产业、经济与文化等各领域之间,商业信用存在信息非对称性,商业风险存在非确定性,信用风险暴露出的矛盾问题或焦点现象,更易成为诱发短板效应、蝴蝶效应的导火索。大数据时代,商业信用发展业已进入加速期、深耕期,必须提高数据安全政治站位,聚焦信用安全风险防控,强化商业信用综合治理。商业信用发展需要与国家战略安全、经济发展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数据治理安全等有机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大国信用安全战略,加强商业信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体系安全等事项防控管制[6]。要逐步完善商业信用的有效征集、客观评估、全程监督、适时惩戒、风险防范、精确跟踪,切实防止商业信用的数据泛化、数据滥用、数据垄断、数据排斥,强化商业信用风险的立体防控、系统防控、超前防控,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风险防控,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数据流等集中度高、规模大、速度快的商业组织,加强风险预警、适时控制、动态监督,有效控制非法数据获取、非法数据交易、非法数据服务,严厉打击数据泄露、数据越界、数据侵权,做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有效防范商业信用领域的“黑天鹅”“灰犀牛”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