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慧农业,使热带特色农业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
2023-01-04聂颖王大庆曹菲
聂颖 王大庆*.3 曹菲.4
(1.海口经济学院 2.海南省绿色发展与现代服务业研究基地 3.黑龙江省农垦管理干部学院4.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字】 智慧农业;热带农业;优势产业
目前,智慧农业成为各国抢夺农业战略制高点的主攻方向。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建设智慧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海南省如何建立推广智慧农业,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是海南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海南发展智慧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智慧农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丹麦等国家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催生出了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和新业态。国内也出现了“品牌+标准+规模”“混合纵向一体化”等智慧农业发展范式。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发展智慧农业,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实践证明,以规模化、智慧化、精准化、生物化为内核的智慧农业,必将成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智慧农业是海南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海南农业存在产强销弱、大而不强、效益不高,对二三产业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目前,海南智慧农业也存在信息技术化水平低、物联网专业度差等瓶颈。但是,刚刚起步的海南智慧农业,在南繁育种、智能温室等方面,显示出了优化农业流程、提升运营效率的示范效应。智慧农业充分集成利用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构建了空天地人的四维空间,可横向打通一二三产业的边界,纵向打通“田间地头到用户餐桌”的全产业链壁垒,是实现海南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三)海南发展智慧农业的战略意义
建立和推广智慧农业,可以成为海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乡村振兴的“发动机”、海南自贸区(自贸港)的“助推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会推动信息化在三次产业间的大范围、宽领域的应用,其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也会催生低碳环保高端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技术的赋能也会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娱、医疗、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进而优化产业结构、人才(口)结构和经济结构,增强资源要素聚集的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从而加速实现海南与周边国家地区的互联互通,推进海南更快融入全球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
二、海南发展智慧农业的思路、目标与路径
(一)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针,以《智慧海南总体方案(2020-2025年)》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创新统领、统筹推进、试点先行”的发展思路,用好用足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着力建立推广“规模化、智能化、精准化、生物化”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努力构建“布局合理、技术领先、结构优化、生态优良、品质高端、效益突出”的发展格局。
(二)主要目标
围绕“树立新理念、构建新模式、孵化新业态”,建设智慧农业“生产数字化、装备智能化、作业精准化、营销网络化”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着力降成本增效益。到2025年,建立完善的“智能化决策、可视化管理、精准化种养、线上主销售、纵向一体化”智慧农业技术体系和运营模式。到2035年,特色热带作物产品、畜禽养殖、设施园艺、水产养殖等领域占据全球农业技术、产业和规则制高点。
(三)发展路径
探索“点示范”到“面推广”,再到“全覆盖”的海南智慧农业发展路径,即探索由智慧农业示范区的“点示范”到智慧农庄(场)的“面推广”,实现全域覆盖的发展路径,形成以技术研发、孵化、应用、推广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体系。
三、海南发展智慧农业的主要任务
(一)率先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的“点示范”
在海南示范推广智慧农业,应率先开展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一是支持海南儋州、三亚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快智慧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和技术成果应用推广;二是支持海口金绿果热带水果产业园等1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三是加强作物种植生长全周期数据采集和应用、病虫害预警数据模型、质量追溯、区块链等农业数字化技术示范,加强设施农业智能机械的应用和创新等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示范,加强精准播种和变量施肥等农业作业精准化技术示范;四是加强推广农资采购、物流分销等“电子商务平台+原产地批发中心”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化模式示范;五是培育“海南芒果”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和“南国”“春光”等知名企业自有品牌,打造“省域公用品牌+知名企业自有品牌”品牌集群。
(二)重点加强“三区两中心”的“面推广”
依据农业农村部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签署的《共同推进海南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开放备忘录》,重点加强“三区两中心”智慧农业“面推广”。一是建设南繁生物育种科技创新等生物化技术示范体系,打造海南“一带一路”种业开放先行区;二是建设“北斗+互联网+渔业”大数据应用等智能化技术示范体系,打造海南数字海洋(渔业)发展引领区;三是建设病虫害预警、质量控制等精准化技术示范体系,打造海南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四是建立技术转移与投资融资平台,加强作物学、遥感学、工程学等国际国内科技交流与合作,打造国家热带农业科学示范中心和“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交流示范中心。
(三)统筹推进“智慧农服”的“全覆盖”
借鉴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农民协会经验,政策支持组建政府非营利组织——海南智慧农业产业联盟(协会)。重点推动全省统筹产业链前端农资和后端农产品销售。
1.建立农业投入品统供统购系统。在政府把关和联盟(协会)审核两种准入条件下,支持海南智慧农业联盟(协会)利用“防伪+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统购统销投入品新型防伪电子标签,统一配发联盟企业和农户,指导和培训农户科学使用,吸引涉农企业和农户加入联盟。
2.建立海南智慧农业联盟(协会)农产品统销系统。系统由线上和线下2个运营销售系统组成。线上管理系统,提供以WEB端网站、移动端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推广等平台服务;线下管理系统,提供产品资源整合、统一定价、门店管理、质量巡检、物流跟踪、大宗交易等的管理。
3.建立海南智慧农业联盟(协会)技术服务系统。依托各级政府农技推广中心,利用公益性共享平台的信息化优势,建立专业化农服公司与相关企业和农户的“智慧农服”共享平台和利益联结机制,提供农机农艺、病虫害防治、疫病防控、质量控制、物流集散等低成本便利化服务。
(四)着力建设全省农业大数据分析支撑体系
政府应主导建立全省农业大数据分析支撑体系,打破人才智慧壁垒,加强智慧农业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的集聚、整合、共享与一体协作示范应用,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
1.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基地主干。各级政府统筹规划建立农业大数据分析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的支持决策功能。支持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建设大数据平台,政府购买大数据服务,扶持基地建设作物生长、质量控制、应急响应等示范应用体系,切实提高规模化数字化生产、网络化智能化营销能力。
2.建立首席专家负责制分析支撑体系。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信息中心)启动首席专家负责制分析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加强热带特色果蔬、南繁育种、椰树、地瓜、中草药、畜牧、水产、海产品等子体系构建。组织科研单位和企业联合建立创新团队,加快全省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装备等智慧农业技术、装备的应用,提升科学、高效、精准决策水平。
3.强化“纵向一体化”示范应用。政府注重建立土壤肥力分层数据立体化数字地图等公益性大数据平台,强化“智能化决策、可视化管理”;支持企业构建“一个平台+N个应用系统+应用示范”体系,强化“精准化种养、线上主销售”;支持基地建设“农情监测气象站”“专家医院系统”“北斗导航农机作业”等系统,强化“病害可预警、质量可追溯、过程可监控”。
(五)积极探索新型智慧农业投融资方式
1.政府建立农业投融资产业引导基金。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积极推行PPP模式,着力吸引国内外一流企业到海南投资智慧农业项目,努力培育一批智慧农业长线投资的骨干龙头企业。
2.加强国际金融常态化战略合作。利用自贸区(自贸港)平台优势,建立与世界银行、以色列国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战略合作机制,重点支持采用政府间低息贷款方式发展智慧农业智能化项目,吸引国内外战略型企业来海南投资兴业。
3.政策规范互联网融资方式。政府出台专门规范互联网金融的规范性文件,重点规范龙头企业“1+N”带动型、专业市场平台带动型三农产业链融资等业务,引导涉农互联网金融业务有序发展。
(六)努力营造农企全球最佳营商环境
1.建立农业资源要素快速流动的生态。对标国内外自由贸易区的成熟经验,重新构建促进企业创新创业的地方性法规、优惠政策和多双边及区域合作机制,吸引智慧农业研发机构、高端制造等企业赴海南建设智慧农业项目,促进农业资源要素国内外间地快速流动。
2.营造“二次助推型”农业投资环境。海南省政府出台减税、市场和土地换投资等普惠性政策,给国内外投资者3年左右的市场培育空间。经过3年时间培育展现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较好的企业或者项目,省市县政府继续赋予投资者基金投资的政策支持,形成“二次助推型”的农业投资环境。
3.提供“保姆型”体系化公共平台服务。支持种子繁育、技术研发等企业利用公共实验室、“双创”基金平台等打造全球种业基地、智能农机等技术研发、孵化转化、高端制造基地。重视农业教育、会展等配套服务。
四、海南发展智慧农业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政策引导
立足国家对于海南自贸区(自贸港)的战略定位,顶层设计突出放大自贸区(自贸港)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优势,以国际视野优化配置国内外资源要素,实现海南智慧农业“最大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针对海南农业学科建设和应用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台引进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才的特殊政策。在海南成功吸引中信农业孵化器和极目机器人落地的基础上,利用统防统治的国拨项目吸引智慧农业高科技企业来海南投资,吸引恒大、碧桂园等房企转型投资“智慧农业地产”,举办各类国际农业赛事等活动,加速资本、项目、人才的多重聚集,让国内外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在海南自贸区(自贸港)竞相迸发,让国内外企业“进得来、留得住、有钱赚”。
(二)申报国家级智慧农业先行先试区
参考全球自由贸易区的通行做法,通过省人大立法形式,出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特色鲜明的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筑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的特殊优惠政策,吸引智慧农业企业、人工智能企业、专业顶尖科研院所、装备制造企业,以及相关金融、通信等配套企业入驻海南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一区五园’(海南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海口园、三亚园、儋州园、文昌园、陵水园)示范区”。重点孵化海南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海口园、三亚园,申报国家级智慧农业示范区,构建南繁育制种、特色高效农业、特色养殖、海洋水产和设施农业等五大智慧农业发展模式,逐步建立海南智慧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共生体系。
(三)支持海垦集团建设智慧农业先行区
支持建设“智慧海垦”先行区。发挥海垦集团农业先进生产力优势和橡胶、热带水果等产品、品牌优势及规模化组织优势,重点支持打造“海垦云(大数据中心云平台)”,建设海南智慧农业先行区。
支持海垦集团技术集成示范。支持海垦集团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示范应用,打通海垦集团与专业公司、农场基地“种、管、收、储、运、加、销”智能化连接,构建“农业立体感知、管理协同高效、经济效益凸显”的“一片云、一张网、一键通”全产业链信息化技术集成示范。
支持海胶集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支持海胶集团组建国际椰子研究院、国际槟榔研究院和“一带一路”棕榈研究院,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和大湾区的交流合作,显著降低集团运营成本,提升集团的经济效益,增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示范带动海南智慧农业的整体发展。
(四)优先孵化海南智慧共享农庄
借鉴美国“艾米农场”、德国“公主花园”等农庄,以及国内上海多利农庄、陕西袁家村、无锡田园东方等共享农庄盈利模式,培育海南以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共享农庄”的运营模式。优先孵化海南现有61个共享农庄采用“智慧农业+共享农庄”模式,提供优质地标产品、创意产品和特色产品,加强与“三生”(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三产”(农业、加工业、服务业)关联共生,尽快形成“所有共享农庄一网打尽”的国际品质和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