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

2023-01-04黄亮

科学咨询 2022年22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黄亮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指出学校和教师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应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的“主力军”“战斗队”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有效实现高职教育目标

作为一所高校来说,“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人才培养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育人”先“育德”,“德”为人才培养之基。课程思政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这个角度出发,专业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的全过程中,可不断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人才,以有效实现高职教育目标。

(二)有利于全面培养高职教育对象

高职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可塑性很强。专业课教师往往又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最紧密和直接,学生的所思所想都会直观地呈现在教师面前,所以专业课教师既有教书又有育人的重任。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时应将立德树人融汇于教材之中,呈现于课堂之上,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1]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因此,专业课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对学生进行正确且坚定的引导,以期全面培养高职教育对象。

(三)有利于系统落实高职教育内容

课程思政说到底是依托和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教育[2],专业课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作为专业课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专业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时,不应仅仅局限于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依托专业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落实高职教育内容。

二、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一)课程思政意识依然比较薄弱

在“课程思政”概念第一次出现前,专业课教师理所当然地认为“思政”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而并未意识到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思政元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融合性。即使在“课程思政”这个概念出现后,也有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将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分开来开展。课程思政意识不强,直接影响到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实施,无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内容,无法达到在专业课教学中实现育人功能的目标。

(二)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有所欠缺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往往缺乏思政专业背景和相应知识结构,加上已形成相对成熟的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对于如何在专业课程内容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难度,因此无法将“课程思政”真正嵌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教学做到有机结合,既不是单纯的理论说教,也不能生搬硬套。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应根据所授课程特点和性质,“因课制宜”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

(三)课程思政实施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还处于“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积累阶段,普遍的授课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针对某个具体的知识点,结合“思政”元素,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教师“说教”方式不仅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不容易深入人心,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专业课教师应积极探索多样的课程思政,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以期改变目前单一的“说教”,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四)课程思政专业课教材开发相对滞后

“教材”是三教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依据。就目前高职专业课教材开发的现状而言,基本还是以专业课体系为依据组织教材内容,即使涉及到课程思政元素,所占的比例几乎微乎其微,更谈不上开发和编写课程思政专业课教材。课程思政专业课教材开发相对滞后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影响到专业课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中的“课程思政”实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有所欠缺和不足。

(五)学生融入课程思政程度有限

教育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参与度成正比,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参与。[3]思政课教学也好,专业课教学也罢,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并且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调动学生的融入度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纵观高职院校现阶段的“课程思政”,其主要授课方式还是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讲解,学生一般是被动的“听”,很少有主动的“参与”,这样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接受效果,削弱了专业课的思想教育功能。

三、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提升途径

(一)增强全体教师共建课程思政的意识

“课程思政”是个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施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系统工程,仅依靠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引导还远远不够。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思政”[4]。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师都要树立起“课程思政,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和责任,自觉和主动地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专业课程的教育功能发挥到最优化最大化。

首先,学校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课程思政”的总目标;其次,各学院各专业层面应根据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贯通“课程思政”;最后,专业课教师层面应根据课程性质和自身专长,合理而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按照有层级、有步骤地部署和实施,不断增强全体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提高同学们的技能时,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5],牢固课程思政意识,强化课程思政责任。只有全体教师不断强化共建课程思政的意识,才能将专业课的育人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二)思政专业教师融入专业课教学

思政专业教师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具体做法是,让思政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参与构建专业课“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师一起共同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共同关注教学对象,共同商讨教学方法,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以期达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搭建起专业课教学“协同育人”的畅通渠道。

实际上,所有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和思政元素[6]。但是专业课教师有自身的学科限制性,在开展课程思政中不可能“单枪匹马”。针对专业课教师缺乏思政专业背景的现状,可以采用思政专业教师与相关专业“结对”的形式。每一名思政专业教师可以与某一个或某几个专业进行对接,定期或不定期地与专业课教师共同设计教学环节,并通过开展培训进行辅助,促进专业课教师更迅速地加入“课程思政”大军,也更加有的放矢地发挥专业课的“思政”育人功能。通过这样的“结对”,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相向而行。

(三)拓展多种资源并采用多样方式

专业课教师若仅仅凭借自身知识结构开展课程思政,往往会显得“势单力薄”,很可能由于单一的教学方式而不受学生喜欢,这样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专业课教师应该拓宽视野,借助校内、校外资源,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开发个人、团队资源,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让课程思政的“养分”潜移默化地被学生“吸收”。

“课程思政”应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这要求专业课教师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并采用多样方式,“不显山,不露水”地实施教学。教师除了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还可以挖掘学校悠久文化历史,可以讲述优秀毕业生实例,可以结合时事政治等,通过案例讨论、视频共享、情境模拟等方式,让“精髓”入脑、入心。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和教学实践,职业院校也形成了不少典型的“范例”。王石、田洪芳提出,应着力在工作场景中融入思政要素[7]。很多课程组结合自身课程特点,凝练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处世、团队精神等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四)积极开发课程思政专业课教材

“课程思政”的全面推进意味着配套教材建设必须提上日程。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应积极投身课程思政专业课教材的开发,通过加快相关教材问世的速度,促进课堂教学有“书”可依,以“书”为据。在开发课程思政专业课教材的进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专业课教师思考和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

在编写课程思政专业课教材时应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并注意与目前专业课教材有所区别,同时也注意避免成为思政教材。首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统一部署此类教材的编著和出版工作,对于教材内容中专业课知识内容和思政教育内容的比例等编著要求进行规范;其次,各高职院校以专业群为基础可以成立相关教材编写小组,根据专业群的性质对教材编写开展指导工作;最后,专业课教师应积极承担本专业教材编写任务,充分提炼专业课知识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开发出既符合行业需求又具有育人功能的“课程思政版”专业课教材。

(五)提高学生融入教学环节的主动性

实践证明,学生融入教学环节的主动性越强,对知识的感悟就越深,教学效果也相应越好。从这个意义出发,专业课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说—听”模式,通过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增加教学过程的参与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思想、教学相长的文化阵地。

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可以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实践教学环节。结合课程特点,在开展形式各样的实操过程中,引导学生爱岗敬业,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融入教学环节的主动性,又端正并坚定了学生们的专业态度。尤其针对安排有专业实习的专业,课程思政还可以延展到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指导中,在专业实习中推进课程思政,让学生在实习经历中产生触动,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将育人功效落到实处。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力量,在落实课程思政的道路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当前,开展课程思政已逐渐成为专业课教师的共识和必然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值得每一位专业课教师思考的课题和努力方向。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全方位、多角度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为三全育人和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