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
2023-01-04张潇潇
张潇潇
(阜阳师范大学,安徽 阜阳 23604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乡村振兴来说,它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化工程项目,涉及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原生态民族音乐是一种带有文化象征符号的特殊艺术形式,在民间宗教信仰、娱乐消遣、岁时节令以及礼俗礼节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不仅是独特乡村文化的重要标志,更是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有效载体,承载了乡村地区文明基因,表现出人们的生活智慧[1]。原生态民族音乐作为世代相传的独特文化资源,对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改善乡村生活环境、提高乡村治理效果、振兴乡村文明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建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资源,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1 乡村振兴视域下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
1.1 保护与传承生态环境发生改变
无论哪种文化都是在具体的时空场域中进行传承而得以延续的,这一过程就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来说,它的传承和发展就是其所依赖的自然人文时空,具体包含衣食住行、礼仪民俗、生产劳动、民间信仰、休闲娱乐以及岁时节令等。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变,人们生产劳动、生活习惯、道德理念、思想追求以及行为方式也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2]。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也逐渐开始学习外来文化,而和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息息相关的生产、风俗习惯等渐渐被现代化模式所取代,导致原生态民族音乐传统的继承生态逐渐消失。在时代不断的进步、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过程中,传统社会日常劳动生产中的习俗礼节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集体劳作时所伴随的音乐歌舞也随之消失。
1.2 保护与传承人才资源短缺
我国原生态民族音乐主要是指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音乐文化,少数民族地区大多集中在人口密度较小的传统村落,当地人主要从事农林产业。,本地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整体水平偏低。随着交通、信息技术、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年轻人选择去大城市工作和学习,能留在农村的年轻人很少。口口相传是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的主要形式通常,但面对这样的人口结构现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下,传统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受众群体不断减少。一方面,老一辈传承人因年龄的增长相继离世,导致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随他们的逝去而渐渐消失[3]。另一方面,当代年轻人因受到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无法对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产生审美共鸣,导致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陷入了传承人老龄化、继承断层以及后继无人的境地中。
1.3 保护与传承形式较为单一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独特的风土人情、民族风貌和生活习惯,这些赋予了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独特的魅力。这种独特的音乐文化魅力在不同程度上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发现了内层涵盖的机遇,开始大力发展特色旅游行业,构建各种各样极具民族色彩的建筑和旅游景区。当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的音乐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许多少数民族区域的音乐文化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审美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但这些创新与改革都建立在吸引更多游客的前提下,其音乐文化的本质并没有太大变化。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形式依然较为单一、内容仍旧比较贫瘠,并未从内涵的层面加以创新和发展,无法引起其他文化探索者的关注和挖掘,导致原始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发展相对落后。
1.4 保护与传承受到文化冲击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便受到当代多元文化的巨大冲击。当前社会生产力持续增长,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外来文化的涌入,为人民提供了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可欣赏音乐类型,很多少数民族区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村落都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人们能够通过移动通讯设备、计算机和数字电视等欣赏到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但在这一过程中,多元的外来音乐文化对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造成了极大影响。另外,由于人们在闲暇时光的娱乐放松方式越来越多,不同以往在茶余饭后都是以歌舞的方式来进行休闲,过去稳定的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方式被打破,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这也是成为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渐渐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4]。
2 乡村振兴视域下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机遇和优势
2.1 机遇
乡村是传统民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土壤,民族风情是乡村文明的重要载体。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民俗活动的核心内容,让人们在传承习俗的过程中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有助于培养审美情操和品位,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放松身心,改善身心健康;同时作为桥梁加强各个群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推进社会和谐。此外,也能提炼体代表乡村地区形象的有关要素,将其用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创造良好的乡村人文环境。
在良好生态环境的加持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原生态民乐文化在传承、保护、交流、传播的过程中日趋多元化,从过去的在传统民族活动中进行继承和发展,到当前在大数据时代下,利用数字网络媒体进行弘扬和传播,极大程度地扩大了传播范围,提高了传播速度。现如今,很多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借助媒体传播到各个国家,让更多的人足不出户就能及时欣赏和了解各地不同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在当前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怎样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挖掘、继承和传播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是关键,只有紧跟社会发展脚步,才能与时俱进。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不仅要发展,更要不断进步。并且,在这样一个民族音乐文化新内涵、新里程所带来的新时代,随着其音乐文化艺术价值的不断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促使人们在茶余饭后的积极交流和谈论,进一步推动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这些核心文化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录制成音像,加工保存,供后人学习借鉴。历经数十年、数百年,这些素材将成为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利用科技手段来实现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发展。
2.2 优势
二十世纪中期,我国将民族歌曲、民族舞蹈、传统戏曲、民族器乐以及民间艺术融为一体,开创了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先河。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主动加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协调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5]。国家制定的各项民族文化政策和切实措施,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政府的引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我国非遗文化法律规定、工作计划、普及调查工作、保护制度和名录体系的建设,和现代化保护与扶持鼓励开展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极大地促进了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都保持着本地区最淳朴的民族特色民俗文化,主要优势在于民族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空气质量,适合游客长期居住和玩耍。近年来,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开始纷纷融合本土音乐文化和民俗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3 乡村振兴视域下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效路径
3.1 由政府引导强化音乐文化保护
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特色化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这一背景,若是没有政府部门的支持,就无法对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对此,各地政府部门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真正确保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首先,设置专项支持资金,保证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各种活动的有序开展,使其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体现。其次,对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相关传承人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传承人是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应对他们加强人文关怀,结合实际表现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认可和支持。帮助广大传承人全面掌握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继而积极主动地推广和宣传,让更多青年加入到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继承的行列中来。最后,组织有关专家对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材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类归纳,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文化资源体系,特别是对那些即将失传的原生态民族音乐要加强跟踪调研,尽可能将其保留下来,便于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日后发展和继承。
3.2 将音乐文化融入教育体系当中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扩大其传播范围,可以将其融入现代教育教学体系当中,为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第一,学校应立足大力弘扬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深刻认知和理解对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并将其规划到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切实深化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与当代音乐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学校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从中提炼和总结出经典音乐理论、音乐表达形式以及音乐艺术风格等,拓展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此外,还可以将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当代教育资源中,推进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为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其次,要强化理论探究工作者和师资团队人才的培养。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当前许多学校缺少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人员、研究人员,学科建设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师资团队出现了严重的人员不足。针对这种现状,要想从根本上促进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构建与之有关的教育平台,强化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基础理论探究,真正夯实学科基础,努力培养高素养的复合师资团队。最后,积极鼓励广大音乐专业学生主动学习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并优化和调整原生态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不断探索与开辟一条有助于原生态民族音乐长足发展的新道路[6]。
3.3 现代技术丰富音乐文化传播形式
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在过去传播中通常都是借助艺术文化节、大型音乐晚会以及音乐节等活动来进行,在互联网时代下,以往的保护与传承方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要,对此,需要依托互联网+背景,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来最大程度地推动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首先,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借助新媒体进行多渠道传播。网络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众多新媒体产品,酷狗音乐、微博、QQ、微信等都成为了有效传播平台,与此同时,在这些新媒体传播媒介中,还能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推广材料,不断丰富传播内容。其次,要根据互联网的显著特征,拓展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内容,将和传统少数民族音乐有关的风土习俗、民族情感等融入其中,以此来增强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力以及感染力[7]。比如,极具特色的鄂伦春原生态民族歌曲,虽然整体歌词内容通俗易懂,但整首歌曲的音乐旋律、曲调却欢快、轻松。在网络时代下,还可将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与本地自然风光景色进行结合,利用听觉与视觉的同时刺激,来充分体现出民族音乐文化中蕴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最后则可结合传统少数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创新和制作和民族音乐有关的专题纪录片,将原生态民族的真实生活和音乐文化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推进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同时还能帮助音乐文化进行创再次创新。
3.4 拓展并创新音乐文化发展空间
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衰落,很容易消失。特别是在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今天,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在不断发展中,改革创新的速度越来越慢,久而久之失去了社会大众的支持和喜爱,只有遵循“在继承中拓展、在拓展中创新”的基本原则,才能切实推动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第一,应始终坚持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刻内涵,确保其长期活跃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比如,可将现代音乐元素融入到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中,在二者结合时,不管是文字发音,还是歌声韵律方面,都要充分尊重和维持原生态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以此来让更多人深切体会到中国传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众不同的魅力。第二,在推动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创新原则,在大力弘扬我国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要将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和当代音乐进行深度融合,丰富音乐元素,使其更好地促进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发展。
4 结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是人类生命不断繁衍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历史。现阶段,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保护与传承危机,这是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一个民族无论是哪种音乐类型如果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与广大听众形成有效的互动体系,这样才能确保不同类型音乐的良性发展。原生态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如此,需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政府引导下加强保护、将文化融入到教育体系中,同时还要借助现代技术丰富传播形式,拓展和创新发展空间,实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