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教学研究

2023-01-04钱晶晶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产学研基地大学

钱晶晶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滁州 233100)

“产学研教”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相结合,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的对接与耦合[1]。乡村振兴背景下,以技术创新为发展源动力的农业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农业专业教育模式随之发生较大变革,形成了“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的生态体系协同发展秩序框架。在该框架结构内,“平衡观”的提出与导向,为教育研究及发展开拓新视野与新路径。为持续推进“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平衡”发展,各利益主体及相关要素应构建“无位”“无序”到“有位”“有序”的立体结构,以规避多元因子影响与束缚,切实加强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最终打通“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动态平衡发展的“通道”。

1 “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的“平衡观”

教育“平衡观”衍生于“教育生态学”概念,这一概念由英国教育学家艾瑞克·阿什比在1966年提出,为跨学科教育研究、开拓教育科学研究开拓了新视野[2]。教育“平衡”主要指教育系统内部平衡、各项要素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只有当教育物质流、教育能量流、教育信息流处于平衡状态,才能够形成外部主导合力,完善教育生态体系协同发展的秩序框架[2]。基于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资源配置方式转变,我国“产学研教”基地建设与产业间的相互作用愈加紧密,推动专业教育以主干学科知识综合化、交叉学科知识实体化、跨学科知识制度化为动力逻辑,以动态融合性、相互补充性的“生态阈值”为形态,快速迁移、嫁接、嵌入及协调原有教育系统各项要素的关系,形成了具有隐蔽性、稳定性、可控性等特征的要素共振平衡关系[3]。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学研教”基地建设与发展完成了“单位制”向“生态创新式”的转变,展现出中国“产学研教”基地建设与发展由“点状式”联系到“间歇性”互动,再到稳定协同深化的过程[4-5]。“生态创新式”环境中,“产学研教”基地建设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场域、研究场域、经济场域的叠加耦合,各场域以其动态性、开放性、灵活性特征,加速了各项要素间的流动与应用,在深化专业教育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本增值,形成了“产学研教”基地融合专业教育的物质交换平衡、能量流动平衡、信息传递平衡的“平衡观”[3-4]。

本质而言,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社会效益,更凸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社会的治理格局[6]。高等教育的外部适应规律表明,大学农业专业教育具有适度超前性、前瞻性,可以使其更深度的融入“产学研教”基地中,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和目标任务实现提供教育资源“磁”力、科技“转化”力及物质“增值”力[7]。同时,“知识(专业)—技术—产业”的一般规律已经成为大学知识创新的裂变演化形式,“产学研教”基地与大学农业专业教育的融合进一步推进了 “知识 (专业)”与“技术”的价值转换,并产生了知识创新诉求及技术创新连锁反应,为大学开展专业知识“单点对多层面”的辐射性教学活动提供了平衡动力导向[7-8]。

综上,大学应立足“平衡观”,结合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以适应外部教育环境与趋势变化为重点,逐渐构成专业教育资源的 “流量效应”与“共享效应”,使教育物质流、教育能量流、教育信息流充分聚集、扩散与平衡,从而确保“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农业专业教育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中[8]。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的失衡问题及归因

2.1 物质交换失衡——社会与经济因子束缚

“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的物质交换失衡问题主要受到社会与经济因子的束缚。第一,特定历史因素影响下,城乡二元发展的经济发展方面,以“城市中心论”为导向,导致国家教育体质与政策设计出现城市教育偏好。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发展差距逐渐降低,但城乡二元发展的资源配置方面,仍存在资源向城市聚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专业教育发展的平衡性[9]。第二,教育经济学视角而言,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对教育发展速度与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教育体制改革等持续深入,教育经费得到有效保障,但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的教育经费难以得到持续保障,进而导致物质交换失衡[9]。第三,“产学研教”基地建设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利益相关主体与资源等要素进行协同联动,但当前我国农业专业教育资源流通缺乏统筹,阻碍了“产学研教”基地与农业专业教育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院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之间的联系被“天然”割裂[8]。第四,部分院校的农业专业教育发展方向与乡村振兴战略错位,甚至出现专业特色同质化现象。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涉农专业年招生人数为110.4万人;2018年,涉农专业招生人数不足40万人[8]。同时,在“双师型”教师资源不足等问题影响下,“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农业专业教育的体系内部结构及功能结构等不合理,导致农业专业教育物质交换失衡及“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农业专业教育实效难以提升。

2.2 能量流动失衡——政策环境因子的制约

“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的能量流动失衡问题主要受到政策环境因子的制约。第一,企业行为表现较大程度取决于政策环境及相关制度。在产教融合的推动下,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大学的新办学模式,但部分大学的校企合作仍停留在“点对点”松散性结合上,始终未进入持续性、专业化的发展阶段。其根本原因是专业教育制度及相关法律不健全,“产学研教”基地建设制度缺乏权威性、持续性与稳定性,农业专业教育融入过程中易出现能量流动失衡问题[9]。第二,受“产学研教”基地建设规范体系不健全因素影响,大学在开展基地建设及融合农业专业教育过程中,缺乏系统性与协同性的制度设计,导致利益主体无法满足“应当、支持、鼓励、强化”等方向性要求,最终降低了“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的实践效率,引发能量流动失衡[10]。第三,“产学研教”基地建设和实践发展具有广泛性、复杂性与整体性,且“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农业专业教育进入发展“深水区”,需要全面的体制机制作为其提供“纵向”与“横向”的交织性补充与支撑。但相关制度建设与实施建议大多为宏观性、方向性引导,内容过于笼统与模糊,各要素间能量流动和转化出现割裂化、条块化问题,导致“产学研教”基地及农业专业教育的组织与功能性释放不足[10]。第四,在协同创新、创新驱动、产教融合等制度变迁中,开放性社会结构环境、兼顾生产力的学术价值导向使大学专业教育更加开放和具有活力,但在大学由单纯学科性组织建设演变为创新生态系统过程中,出现了大学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点对定点”项目对接不精准的问题,致使基地建设与专业教育目标分化、方向偏移,未顺利打通能量流动与转化的 “最后一公里”[8-10]。

2.3 信息传递失衡——认知偏差因子的桎梏

“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的信息传递失衡问题主要受到认知偏差因子的桎梏。第一,部分地方政府以“近产业”“贴产业”“送企业”思维模式认定农业专业教育价值与功能,“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农业专业教育规模、功能价值与预期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产业链—学科链—科研链—专业链”衔接出现明显“裂痕”,造成行业人才短缺,与服务“三农”目标相偏离,进一步加剧了信息传递失衡问题[10]。第二,部分大学的农业专业结构体系未能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快速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专业体系建设存在一定功利性与盲目性,甚至出现办学定位与特色异化的问题,使“产学研教”基地交叉、深度融合农业专业教育缺乏良好的信息传递支撑,其建设与发展成效仍不够 “亮眼”[8]。第三,“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农业专业教育资源的空间聚集密度是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关键。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带来的隐性“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集群及农业组织的健全发展,使部分大学的农业科研平台处于专业研究成果少与专业教育资源稀缺的交织状态中。第四,大学农业专业教育融入“产学研教”基地建设过程中,由风险考量、认知偏差导致的“校热企冷”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信息传递在“引企入校”“引企入研”等过程中出现失衡问题,相关利益主体的价值目标诉求差异增大,导致“校企合作”形式处于自发式、低水平、浅层次、松散式状态,亟待政府“纵向”、企业“横向”,及大学“整体式”、专业“链接式”调试[10]。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平衡发展的动力机制

3.1 强化“平衡观”导向作用,驱动物质交换动态平衡

“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的“平衡”是指供需协同“主动脉”在物质交换动态等方面实现精准对接与能力匹配,以此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提供长久的物质交换动态平衡支撑与保障。

第一,发挥“平衡观”导向作用,全面、系统、协调推动“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农业专业教育平衡发展[1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二元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各大学以解决专业教育产教脱节、教育体系各结构中物质交换失衡问题为重点,以“和谐”理念为系统观、平衡观和整体发展观,切实处理好农业专业教育发展系统平衡问题,为加强各要素流动、加速专业知识技术转化等提供驱动力。

第二,找准自身“平衡”定位,矫正与复位农业专业教育发展方向。在“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平衡体系中,各利益主体应打通协同“主动脉”,与资源等要素进行协同联动,以驱动物质交换动态平衡。政府层面应扮好“规划者”“引导者”“监督者”“推动者”等角色,通过加大“产学研教”基地建设经费及农业专业教育支持经费等方式,积极整合各利益主体与要素,形成“组合拳”[8-11];大学层面应立足“三农”服务本位视角,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高度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全方位、全视角对接农业人才需求;行业企业层面应积极发挥自身主体作用,相关部门应推进行业规范建设,为“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提供知识、技术等物质交换保障服务。

3.2 推进平衡结构调整与优化,驱动能量流动动态平衡

推进平衡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关键在于合理推动“学科链”“可演练”“专业链”“产业链”目标有效衔接与功能整合,并在相关制度演进方面形成“产学研教—专”的校企协同制度,以此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提供能量流动动态平衡的保障力。

第一,大学应意识到教学制度、机制是“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的基础。需要大学立足“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持续完善基地建设及专业教育的制度体系,凝聚“学、研、用、创”价值功能,构建并实施“因地制宜、按需供给、分类培训、学用结合”的教学制度机制与“产学研教”基地建设规范体系,以提升农业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11]。

第二,服务新型农业产业是农业专业教育的时代使命。为提高“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中,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点对定点”项目对接精准性,需要大学以主导产业结构调整为专业建设驱动力,建设具有联动性、多主体协同结构特征的专业组群。同时,大学应结合区域特色产业与现代农业产业链信息,布局人才链、专业链,完善专业教育体系,提高“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农业专业教育服务的精准性与现代性,从而发挥出多层次、多节点、多形态、多主体协同的“乘数效应”[7-9]。

第三,集聚专业教育体系各项要素,打造“前向线性”与“后向线性”互补的教学实践体系与协同平台。同时,校企应协力共建“嵌入式”教育组织,在企业、大学、学生之间搭建联盟平台,以减少“产学研教”基地建设、农业专业教育及技术创新的能力势差,确保教育资源等能量流动平衡[11]。

3.3 持续性完善平衡系统环境,驱动信息传递动态平衡

信息传递的动态平衡驱动力集中在“产学研教”基地融合专业教育的进程中,随着融合程度加深和成果转化,形成“产业链—学科链—科研链—专业链”的多频共振力,为完善平衡系统环境提供长久动力引擎。

第一,政府及相关利益主体应保证“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为”且“有位”,以有效平衡系统环境[8]。首先,政府应思维模式转变推进政策举措再 “松绑”,并通过加大管理、授权等力度,激发“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农业专业教育信息传递的外部驱动力[10]。其次,大学应充分发挥指导员作用与功能,通过优化内部人员结构,制定专业教材标准、提高“产学研教”基地建设开放性等,在“学科链”“专业链”上形成共振力,以在源头上实现专业教育与基地的信息无缝对接。

第二,完善制度生态环境,加快修订“产学研教”基地及专业教育法,明确各利益相关者权力、责任与义务,提高政府—大学点对点托举力度、企业—大学面对面指导力度,避免因风险、认知偏差等因素导致“校热企冷”的局面,切实加速“学科链”“科研链”“专业链”及“产业链”的凝聚与共振[11]。同时,要做好教育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并综合运用立法、政策等杠杆,提高制度机制及办学体制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协同性,保障多元主体的“对话”实效,避免有限资源内耗。

第三,“产学研教”基地融合大学农业专业教育应充分融合多学科、多领域专业教学思维,在加速多源信息数据传递的基础上,保证专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性与活力性,为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核心知识嵌入大学教育制度等提供新模式。

猜你喜欢

产学研基地大学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留白”是个大学问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大学》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我的基地我的连
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