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3-01-04李国良
李国良
(甘肃省临泽县农业农村局,甘肃 临泽 734200)
1 临泽县肉牛产业现状
临泽县肉牛产业经过几十年的高效发展,已具备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条件。全县肉牛产业形态由“小特产”转变为“大产业”,肉牛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散”转变为“集群发展”,肉牛产业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
1.1 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以“小群体、大规模”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园区、小业主、多业主”的发展思路已全面形成,肉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较高。截至2021年底,全县肉牛饲养量达25.1万头,其中:出栏9.5万头、存栏15.6存栏(母牛6.8万头)。
1.2 产业增收效果明显
肉牛产业既是助农增收的“心窝子”,又是富民强县的“台柱子”。2021年农民养牛收入人均达4730元,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农村居民牧业收入的61%来自肉牛产业。
1.3 规模养殖发展势头强劲
全县累计建成各类畜禽养殖场区152个,其中:标准化、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区82个(1000头以上26个,500头以上56个),培育1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大户6500户,规模化养殖比重达70%以上。
1.4 牛肉品牌逐步发展起步
近年来注册了“唐红盛世”“金林肉宝宝”“陇旭丰”等牛肉商标,在成都、深圳、兰州开设了专卖店,多年改良培育的西门塔尔张掖肉牛,因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养殖规模大和牛肉肉质好逐步成为消费者收购肉牛、购买牛肉的主要选择。
2 肉牛产业发展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坚持把牛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首位产业”,成立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政策制定、项目争取、用地保障、结构调整、技术服务等多方面实现突破,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临泽县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加工饲料化利用工作实施意见》《临泽县肉牛产业强链提质工作计划》等文件,全力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
2.2 加大政策扶持,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县委、县政府连续多年出台文件扶持肉牛产业发展。2021年对在规划区内新建存栏肉牛500头、1000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分别给予基础设施建设补助30万元和60万元;新建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入驻农户10户以上,每户存栏肉牛30头以上的,按每户3万元标准给予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养殖场(户)存栏能繁母牛10头以上且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每产1头活犊牛给予500元补贴,并免费提供2支优质冻精;以秸秆为原料,年加工销售打包青贮3000 t以上的加工企业,给予50元/t加工补贴;开展饲草机械化打捆的经营主体,按每亩30元标准给予补助。这些惠农政策有力推动了肉牛产业持续发展。
2.3 加快项目建设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建设对肉牛产业发展的推动和引领效应。2019—2021年争取并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肉牛增量提质行动、畜禽良种补贴、粮改饲、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等财政补助建设项目,总投资6800多万元。通过一系列项目资金扶持,增强了养牛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了养牛户发展牛产业的信心。
2.4 强化科技服务,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始终把肉牛冻配改良作为牛产业发展的支柱来抓,全县县、镇、村三级畜牧兽医服务网络健全,累计建成72个人工授精冻配改良点,坚持“引进、改良、选育”并重的原则,先后引进西门塔尔、夏洛莱、安格斯等优质肉牛和肉牛冻精,开展高中档肉牛生产、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工作,每年冻配改良肉牛6万头以上,肉牛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完善。
2.5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扎实推进动物防疫及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为所有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兽医室配套防疫设备;认真落实监管职责,全力抓好畜禽养殖、诊疗、交易、运输、屠宰、加工等重点环节的日常监管;全面完成规模肉牛场区重大动物疫病程序化免疫、散养户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工作,全县肉牛群体免疫密度均达到98%以上,免疫抗体保护率达75%以上,多年来未发生过区域性重大疫情。同时,加强肉牛所需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质量监督抽检;严格执行肉牛屠宰检疫规程,严把入场查验、待宰巡查、同步检疫、无害化处理监督等关口;积极开展“互联网+现代畜牧业”示范引领行动,引导养殖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为肉牛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3 存在问题
3.1 深加工企业缺乏,市场占有率低
临泽县现有养殖、加工企业多以售卖活牛和初级牛肉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占有率低。全县肉牛实际屠宰加工量和乳制品加工量不足设计产能的10%,无法发挥应有的带动作用。
3.2 基础母牛流失严重,规模化发展后劲不足
周边省份对引进基础母牛政策扶持力度大,致使临泽县大量优质基础母牛外流。为了保护基础母牛,临泽县虽然采取了母牛补贴、禁止屠宰交易外销母牛等措施,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3.3 发展资金短缺,融资问题依旧突出
虽然省市下达了扶持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但养殖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普遍存在,现有养殖企业、养殖场(户)大都缺乏银行认可的有效抵押物,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很难得到足额贷款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肉牛产业的持续发展。
3.4 防疫力量不足,防疫体系建设不完善
因机构改革,从事动物防检疫工作力量不足,养殖主体对疫病防控意识不强,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疫情防控工作难度大。
4 发展建议
4.1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政府市场两手并用,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进行主副产品精深加工,努力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不断提升畜牧业产品效益。扶持临泽县大唐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大唐牛羊定点屠宰场、张掖天域绿谷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肉牛屠宰加工企业,配套完善精深加工及副产物加工相关设施设备,盯准方便、快捷、营养、健康这一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拓展产品结构,生产差异化产品。加快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中小养殖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以产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开展合作和联合经营,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形成产业链上的优势互补。
4.2 推进“甘味”品牌建设
以绿色有机产品为方向,开展绿色有机品牌示范推广活动,打造一批在甘肃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市场份额的特色拳头产品。将“金林肉宝宝”“陇旭丰”“恒丰悦”“唐红盛世”等打造成甘肃著名农产品,不断提高“甘味”畜产品市场占有率。
4.3 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以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产业集群为目标,扶持壮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基地,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向最佳适宜区集中,在倪家营镇、新华镇、蓼泉镇建设肉牛现代产业园区;以雪莲乳业、前进牧业为龙头,通过合资共建、引资新建、联合代建等模式,继续引进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牧场,鼓励加工企业通过与合作牧场相互参股、融资、重组等形式实现利益共享,建设肉牛产业化联合体。
4.4 持续推进金融支持
充分发挥投融资企业的作用,建立银行、政府、企业和担保机构风险共担机制,探索政府性贴息、小额信贷、联户担保等多种融资方式,有效化解畜牧业融资风险。加强银企、政企对接,积极建立政府投资引导、企业投资为主、民间投资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落实各项农业政策性保险扶持政策,鼓励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防范和化解市场价格风险、疫病风险、灾害风险。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一企一策”“量身定做”等符合企业需求的信贷金融产品,拓宽企业用活体、土地使用权证、养殖加工设施和保险单质押等担保路径。
4.5 建立肉牛养殖安全体系
落实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机制,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全面落实责任制。认真落实肉牛防疫年度目标责任,细化目标,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基层防疫一线。二是强化疫情监测能力。结合肉牛疫病防控形势,充分发挥村级防疫员和动物疫情检测员的作用,进一步强化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对肉牛养殖重点区域、肉牛养殖小区、肉牛集散地等实行定期或不定期重点监测,做到有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将疫情扑灭在萌芽状态,防止重大疫情突发和蔓延。三是提高肉牛防疫监管服务。进一步完善县、镇畜牧兽医人员“一对一”监管措施,鼓励探索建立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参与肉牛防疫的新机制、新途径,稳步提升重大疫病快速诊断、监测预警、防控和应急反应能力。四是强化肉牛养殖业投入品监管。围绕“用好药、少用药”的目标,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引导养殖环节科学合理用药。以乡镇为重点,严把饲养、流通、屠宰监督管理关,强化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流通监管等关键环节日常监管。推进肉牛产业投入品常态化监管,开展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专项整治,全面提高兽药及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综合监管能力,建立规范高效的质量可追溯体系,确保不发生兽药、饲料及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4.6 加强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建设
针对肉牛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良种推广、高效养殖技术、产品加工营销等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讲座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力求针对性和突出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一户一个科学养肉牛明白人、一社一个科学养肉牛带头人、一村一个科技服务组织”的培训目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力争使每个养牛户掌握1~2项养肉牛实用技术,真正提高养殖户的饲养水平,增强适应市场、参与产业化经营的能力。
5 结语
肉牛产业作为临泽县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对助力乡村振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坚持市场引领、政府鼓励、农户发展的思路,合理规划建设标准化规模化肉牛养殖园区,提高肉牛养殖效益。通过建立合作社、活畜交易市场,进一步带动更多农户投身肉牛养殖,促进肉牛产业健康发展,真正让农户依靠肉牛养殖鼓起“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