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羊痘疫情的诊断及提高羊病防控水平的对策

2023-01-04许映东常志臻

甘肃畜牧兽医 2022年7期
关键词:羊痘疫区兽医

许映东,常志臻

(甘肃省通渭县马营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通渭 743308)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发病羊皮肤少毛处、口腔、胃肠道黏膜,甚至胸腹腔浆膜上都有可能发生痘疹。该病流行范围广,是比较常见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气候变换之际更易发生。虽属于一类动物疫病,但不是国家强制免疫的病种。羊群感染羊痘时,皮肤、黏膜上出现大量丘疹、水泡、结痂,严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绵羊痘病毒基因组共有147个开放阅读框(ORF)[2],本文以ORF95、ORF103及P32三个基因为检测的目的基因。

1 流行病学调查

1.1 发病死亡情况

2021年3月,通渭县马营镇某养殖小区11户养殖户养殖的绵羊陆续发病,共发病1129只,发病率22.29%。死亡114只,死亡的多为羔羊,死亡率10.1%。

1.2 临床症状

发病羊体温最高可达42.5 ℃,食欲废绝,结膜发红,喜卧,驱赶时不愿运动,脉搏增速,黏膜略红,流黏液性鼻液,眼睑、鼻、唇及四肢内侧、腹部等被毛稀少处有大小不等的红色斑块,部分怀孕母羊流产,羔羊死亡较多。严重的背部有脓包,无毛部位可见隆起于皮肤表面的小丘疹。初步诊断为疑似绵羊痘,为进一步确诊对病死羊只进行了剖检,并采集病料送实验室检验。

1.3 病理剖检

剖检可见肺部有灰色或红色斑块,舌尖上有圆形红色斑块,消化道(小肠、食管、胃)呈轻微充气状态,血液变稠、颜色微黑,胸膈部位有小结节。

2 实验室检验

采集肺脏、痂皮等疑似羊痘病料,用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的病毒DNA/RNA抽提试剂盒抽提病毒DNA,然后以抽提的病毒DNA为模板,参照文献方法[2]扩增羊痘病毒ORF95、ORF103及P32三个基因,并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扩增后电泳观察。通过分析检测结果可知,阴阳性对照成立,送检样品中检测到羊痘病毒ORF95、ORF103和P32基因,虽然P32基因扩增条带弱,但也有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特异性扩增条带存在,确诊为羊痘疫情。

3 防治措施

疫情发生后采取了严格的处置措施。一是隔离、封锁疫区,扑杀并无害化处理病死羊只。二是消毒灭源,对病畜污染过的圈舍、场地及内外环境用菌毒敌和强力消毒灵交替喷雾消毒,每天1次。三是紧急接种,对养殖小区及周边地区假定健康羊只全部进行了羊痘疫苗紧急免疫接种。

同一个养羊小区内接种过羊痘疫苗的养殖户,羊群发病轻微,因此要高度重视羊痘疫苗接种工作,做好日常消毒、检疫、隔离等工作。经过紧急疫苗接种,成年羊发病轻微,但30~80日龄羔羊仍出现了羊痘症状,于是将该养殖小区羔羊10日龄接种1次羊痘疫苗的免疫程序,改良为10日龄首次接种,35日龄强化免疫。采取消毒、隔离、淘汰净化、无害化处理等综合措施后,羊痘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此次疫情与养殖户新购羊只有关,从市场购入的羊只没有检疫证明,也未进行隔离观察便直接混群饲养是造成此次疫情的直接原因。病愈的带毒羊是羊痘病毒传播的重要传染源[3],应尽量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购买或引种。购买健康羊只时必须有官方兽医出具的产地检疫证明,购回后及时接种口蹄疫、小反刍兽疫、三联四防等疫苗,隔离饲养21 d以上,期间进行驱虫、健胃,并严格消毒,观察无异常后再混群饲养[4]。

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群免疫力。加强对羊只的日常巡查力度,将状态异常的羊只及时隔离,确保圈舍清洁卫生,避免疫病传播[5-6]。疫病高发季要重视营养供给,科学搭配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及时补充蛋白性饲料(菜籽饼、胡麻饼、豆类等)和微量元素。

要重视信息互通,周边发现疫情苗头时须采取群防群控紧急措施,实施全封闭管理,严格落实圈舍、周边环境、运输车辆用前及卸载后的消毒制度,提升生物安全防护等级,加强检疫和巡查工作,确保养殖安全。

羊痘是我国的一类动物疫病,为了有效防控疫情,须熟悉一类动物疫病防控程序。疫情发生后要及时报告,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所有单位和个人发现羊有疑似症状时,都有义务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农业农村部门报告。疑似羊痘时应尽快将发病羊隔离,派动物防疫技术人员到现场开展基本情况调查、了解周边疫情、采集病料送检等工作。确诊为羊痘时,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应立即派人到现场,指导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及时封锁疫区,并逐级上报疫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消毒、扑杀、销毁、限制羊和羊产品及相关物料出入等疫情扑灭措施。圈舍、环境消毒按NY/T 3075-2017执行,所有病死畜和患病畜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按照GB/T 36195-2018执行。

4 提高羊病防控水平的对策

当前国内常见的羊疫病很多,有绵羊痘和山羊痘、口蹄疫等病毒病,羊猝疽、羊梭菌性痢疾、羊肠毒血症、羊布鲁氏菌病、羊炭疽、羊链球菌病、羊巴氏杆菌病、羊衣原体病、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等细菌类病,羊泰勒虫、疥螨病、羊胃肠道线虫病、羊肝片吸虫病、羊多头蚴病、莫尼茨绦虫病、羊鼻蝇蛆病等寄生虫病[7]及绵羊肺腺瘤、羊妊娠毒血症、过食精料酸中毒等其他疾病。养殖场应该从引种、检疫、联防联治、消毒、免疫、隔离、监测、诊断、治疗、淘汰、改善饲养环境、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着手,保障生物安全和安全生产。

4.1 完善基本制度,减少抗菌药物使用

4.1.1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动物疫病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制度和生物安全评估制度,要明确物资用料、运输工具、人员的进出管理,种羊及精液购入、废弃物处理、消毒隔离、饲养员管理、免疫程序制订与实施、病死动物病理诊断及无害化处理等要求[8]。

4.1.2兽医诊疗与用药制度 兽医诊疗与用药制度要明确兽医人员的岗位责任及操作标准、相关法律制度的落实要求等,确保兽药使用符合NY/T 5030-2016《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

4.1.3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记录内容(内容须真实、准确,能够统计、溯源)、档案管理(重要负责人签字、保存要求和时限等)、兽用抗菌药出入库记录、兽医诊疗记录、用药记录及环境清洁、人员及运输工具消毒记录等。档案管理应符合NY/T 3445-2019《畜禽养殖场档案规范》。

4.1.4其他制度 人员教育激励制度、卫生清洁制度、饲料及其加工调配制度、程序化免疫制度等。

4.2 促使养羊产业绿色发展

应强化公共卫生意识,着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预警预报和报告处置、动物疫病区域防控和净化工作,提高病死羊补贴标准,推行社会化服务,维护畜产品安全[9]。绿色食品是当今世界消费市场的“宠儿”,是今后食品发展的必然要求,畜产品的安全问题关系着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应建立绿色羊肉生产企业及基地,促使羊产业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羊痘疫区兽医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我是兽医志愿者
山羊痘的预防及治疗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兽医改行搞发明
春季羊痘病的预防与治疗研究索
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