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讨

2023-01-04

南方农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益阳市院校人才

王 滨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未来的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及职业教育改革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指导。地方高职院校应大力服务乡村振兴,为国家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1 必要性

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根据新时代发展理念,对“三农”工作的全面推进和部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行乡村振兴,进一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迎来乡村振兴新时代;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乡村振兴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单单涉及经济、环境方面的振兴,还有人文生态、文化传承及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是包括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5 个方面的全方位振兴,是深入贯彻“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切实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的有效支撑[1]。

1.2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职教育的使命

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维持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稳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职业教育作为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联最为密切的教育,其服务乡村振兴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立足新时代,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系列部署,教育部围绕建机制、提能力、重实效,在2019 年1 月发布《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 年)》,引导高校积极参与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中来。新时代青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有知识、懂技术的劳动者的主力军,更应当为服务乡村人才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阶段,对于乡村振兴的服务力度和重视程度还不够。2021 年4 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022 年5 月1 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强调职业教育跟普通教育一样重要。因此,需要加快高职教育的改革步伐,针对乡村地区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乡村培养一些服务本土特色产业链发展的新型农业技能型人才,引导更多的优质人才加入服务乡村建设工作中,带动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1.3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地方高职院校发展的新机遇

作为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高职教育机构,地方高职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进一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地方高职院校发展迎来新的机遇。高等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其肩负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传承新工艺新技能、促进地区就业创业的重要使命。进入新时代,从容应对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变化和疫情局势,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需要紧跟国家重大战略要求,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因此,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一大要务,就是要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各地方高职院校应根据各地的实际需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激发职业教育新活力,赋能乡村振兴新局面。

2 现状

在国家政策支持与自身发展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地方高职院校根据所在区域实际情况,并基于自身优势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技术帮扶、平台打造等方面助农扶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湖南省益阳市高职院校为例,2020 年益阳市开始全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乡村,因地制宜,探索了大量适应当地发展的好路子,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开创了农业大市乡村振兴的新局面。但受基础条件薄弱、自然和人文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当前益阳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还面临一系列问题。高职教育人才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地方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是益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益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益阳市内的一所高职院校主动承担了相关的改革与 培养工作。

1)聚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围绕本地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在办学机制、专业设置、平台打造、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精准发力,积极探索具有益阳特色的乡村振兴职教模式,基本构建形成了以船舶工程技术、农村电商、智慧农业技术3 大专业群为主的专业结构体系。2)将专业办到产业园区,建立了中南电商学院,为各类企业培训2 000 余名本土电商人才,为50 多个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并帮扶益阳市本土农产品营销,实现收入近千万元。3)成立以农业行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建立生物技术研发推广中心、智慧农业研究中心、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农播汇”直播基地、中南电商产业学院、农村电商产教联盟、农村电商研究中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与20 余家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围绕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积极开展工作。4)培育和外派各级科技特派员20 余名,驻扎各乡镇、村开展科学技术指导服务。近年来,共培养涉农专业学生1.5 万余名,培训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现代创业创新青年、创业扶贫带头人、农技人员等10 万余人次,孵化创新创业项目300 余项。

虽然地方高职院校依据自身优势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方面达不到国家的要求。1)专业设置并未精准对接本区域乡村产业链,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时主要结合自身已有的专业来进行,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时针对性不强;2)人才培养主要是在校脱产学习,学生所学知识与乡村实际结合性不强;3)主要针对在校学生及农民群体开展乡村人才振兴,助力范围不够全面,对乡村产业、生态、文化和组织振兴相关帮扶工作的实施力度不够[2]。

3 路径研究

3.1 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影响“三农”工作的效果。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农村产业发展要坚持立足农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坚持围绕农村各类产业的融合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指导构建具有地区经济特色的乡村产业体系,以产业兴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高标准推动乡村全面发展。

1)优化专业设置。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本区域乡村产业链精准对接,根据益阳市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及本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岗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增强专业建设与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同时应积极帮扶地方特色产业,根据益阳市新兴产业规划,优化专业布局,为益阳市“产业强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比如,在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智慧农业专业群内,适当融入益阳市特色产业元素。2)教师对接技师。鼓励教师深入乡村,在各大领域为农村各类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决策咨询等服务,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开展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提升、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为益阳市本土企业提供生产技术革新方案,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良好格局。

3.2 创新人才培养,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促进乡村经济建设,归根结底,关键在人。地方高职院校要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突出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围绕尊重人才、培训培养人才,让有想法留在农村、返乡就业创业、服务农村产业链的有志人士能够有相匹配的技能。地方高职院校促进乡村人才振兴,需要充分发挥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优势特色,尽最大努力满足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积极为农村人才提供配套的培训平台,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急需的高素质人才。

1)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围绕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积极为村民在农业发展、新型农业科技等方面提供指导,大力开展村民需要的农机、农技培训教学,开展新型农业科技下乡等活动。同时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将课堂办到基层农村、田间地头,大力帮助村民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2)坚持落实人才振兴培训。人才库专家应积极开展“送智下乡”活动,实现技术能力进村、入户、到田。3)根据益阳市农业大市的特点,加大对科技特派员下乡进行农村科技创业指导的支持力度,针对各个地域的特点,组织相应的专业团队到基层农村、田间地头和乡村企业进行相应的技术帮扶,为农民提供所需的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从而培养出真正符合地方发展战略的人才,为质量兴农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智力支撑。4)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高职教育,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成为能服务乡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仅帮助学生从家庭经济困境中走出来,也为益阳市现代农业综合改革注入强劲动力,从而实现新时代乡村巨变。

3.3 推动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工作的全方位发展,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支撑。地方高职院校要围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综合性文化服务建设及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心关爱等,把文化振兴贯穿各领域、全过程,开拓文化振兴撬动乡村振兴之路。

1)将农村地方特色文化跟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爱乡之情,激发学生对建设家乡、回报家乡的兴趣。如益阳市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是现代作家、编译家周立波先生的出生地,20 世纪50 年代,周立波先生以清溪村为背景地,创作了《山乡巨变》等系列文学作品。将“奋斗、开放、巨变”的立波精神融入地方高职校园文化,将乡土文化与研学教育等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体验新时代的巨大变化,自觉传承革命薪火,为服务地方经济贡献力量。2)将发掘本土乡村特色文化和打造地方特色品牌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将专业教学和实践精准对接本土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根据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需求,开办地方特色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订单班,进行“点对点”精准定向培养,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3]。3)进一步挖掘农村特色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推广,促进本土文化传承。地方高职院校可以组建专门的团队挖掘、推广本土乡村特色优秀文化,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文化品牌。如益阳市资阳区富民村位于洞庭湖畔,盛产芥菜,村民素有腌制菜心子、擦菜子的传统。2019 年,以著名画家许国良为代表的一批益阳籍艺术家进驻富民村,用艺术的思维方式助力乡村建设。他们将富民村传统产业与自然风光巧妙结合,从注册商标到产品包装,从农户古朴的青砖院墙到整体统一的民宅装饰风格,从组织擦菜子专题表演到举办艺术品义卖,提升擦菜子文化价值内涵,擦亮富民村“擦菜子之乡”的产业文化品牌[4]。4)加大对乡村非遗传承人入驻地方高职院校的扶持力度,成立“非遗传承工作室”。通过“非遗传承人+教师”的双导师组合形式培养更多的乡村文化创意人才,将本土乡村特色优秀非遗文化融入课堂和校园活动,使学生能更直观感受乡村非遗文化,从而增加学生对本土乡村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的热情,让乡村非遗文化从乡村走入学校,再从学校走进大众,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文化名片[5]。

3.4 落实绿色发展,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乡村振兴应坚持绿色发展,优良宜居的生态环境是乡村天然的地理优势和特色,唯有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才能实现生态宜居目标。地方高职院校要落实绿色发展、统筹协调战略要求,坚持围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高标准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围绕乡村生态振兴,地方高职院校要将专业人才培养对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生态保护等方面,如采取“耕读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环节与农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

3.5 坚持党的领导,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的领导,更离不开基层组织的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大对乡村组织振兴的建设力度,是保证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地方高职院校要重点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乡村治理模式优化,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培训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实现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1)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健全“三农”工作机构,配齐配强人员力量。2)要严格督导评估。完善学校各部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针对各部门的具体帮扶任务制定相对应的综合评估考核办法,同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乡村振兴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重要参考。

4 结语

地方高职院校应全面履行办学职能,抢抓新一轮现代农业综合改革机遇,深入贯彻落实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精神,从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发展、推动文化建设、落实绿色发展、坚持党的领导5 个角度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将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5 个方面的全方位振兴,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 台阶。

猜你喜欢

益阳市院校人才
人才云
彩色笔动起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乐为编纂党史正本献余热——记益阳市中共党史联络组顾问钟明星
对党忠诚 纪律严明 赴汤蹈火 竭诚为民——益阳市消防支队侧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