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道德治理路径思考*

2023-01-04刘海龙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法治道德

刘海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306425582@qq.com)

道德治理是利用综合手段、采取综合措施对社会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系统整治[1]。风险社会中,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不仅是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的考验,也是对道德治理实效性的考验。正所谓“道私者乱,道法者治”(《韩非子·诡使》),应对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充分发挥道德治理的积极作用。后疫情时期,我们应当充分理解和认识社会环境面临的一系列变化,重视危机应对工作方法的调整与改进,充分发挥道德治理的思想规范与行为约束作用,涵养公民道德素养与法治精神,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1 道德治理的功能、状况与困境

无论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还是道德治理,都是围绕人开展的工作。前者关乎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后者维系人的道德人格健全。道德治理的功能基于伦理教化的价值基础,依托道德教育与法律规范维护良善有序的社会秩序。现实中,道德治理通过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协调阶级利益冲突、阐扬社会公平正义等形式实现理论价值与实践效用。然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现的损害社会公德与法律秩序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暴露出道德治理的困境。

道德治理以提升公民道德与法治素养作为实现自身功能的基本途径。习近平同志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2]道德治理不仅需要善用伦理道德的感召力,还需要借助法律制度的威慑力。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道德治理效果,首先要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的互动关系,在治理中注入法治的力量[3]。具体而言,道德义务是法律义务的天然内核,法律义务则是由重要的道德义务转化而来的硬性要求。道德与法律以强制或非强制的不同方式对人的行为产生作用与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道德与法律在社会教化过程中呈现出的天然互补性,决定了二者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和共通的实践功用。借助多种形式的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道德治理能够更好地传播社会共同生活中的良善价值,帮助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角色,并积极承担相应的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最终维护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社会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治理思想。古代社会,儒家先贤们既推崇“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三皇设言民不违论》)的道德修养模式,又注重“以法治国,则举错而已”(《管子·明法》)的法治培育方法,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道德治理经验。在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梁启超率先提出了“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4]的“新民思想”,呼吁个体德性与公共德性共进,拉开了中国道德治理现代转型的序幕。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重视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理方针,铺就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治理的道路。

但从现实来看,每当公共卫生安全面临重大风险或突发危机,社会道德治理状况都面临严峻考验。社会上会出现瞒报信息、阻挠管控、散播谣言等行为,严重损害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社会伦理价值的阐扬。

借助孟子人性论中的“四端”说,我们可将道德治理面临的困境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缺失“恻隐之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出现的歧视感染病例的扭曲心理,以及对他人苦难袖手旁观的态度,反映出部分民众道德同理心缺失的问题;②缺失“羞恶之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道德治理投入力度的不足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一些人降低了自我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标准,当面对社会上出现的部分失德、违法行为时容易跟风或效仿;③缺失“是非之心”。例如不遵守防疫管理规定而造成病毒传播的行为,反映出一些人道德理性的缺位,以及道德判断能力的不足;④缺失“辞让之心”。道德与法律原本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但由于道德治理引导功能发挥不足,导致社会关系焦虑感以及人际关系冷漠感抬升,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总的来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暴露出道德治理面临的一系列道德困境,但同时在某种意义上凸显出道德治理协助危机应对与解决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 社会环境之变与道德治理需求的凸显

未知的变化在以不同形式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道德治理带来了基层治理难度加大、信息交换方式受阻、社会心态复杂化等问题与挑战。公共危机应对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而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关系着相关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因此,我们应当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充分强调道德治理的重要性,坚持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避免公民素质培育的形式化与工具化,开辟道德治理的新思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社会生活模式发生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社会生活模式变化,给基层道德治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为防止人员流动加大疫情传播风险造成更大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往往会采取封控、隔离等措施,来实现大幅度降低人员流动与接触的目的。在应急交通管制与流动管理下,人们的生活交往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群众的日常活动区域受限。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时期,道德治理工作将面对防控重心下移与防控关口前移的情况,迫使社会治理结构中的社区基层网格单元承担更多且更为繁重的任务,增加了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对基层道德治理的工作机制、工作经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二,社会信息交换方式发生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信息交换方式的变化给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传播带来了不利影响。传统社会秩序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传播途径具有普适性与推广性,偏重社会整体结构的通识性教育,常常以社会、学校与课堂等公共途径为信息交换场所,制定相对固定化、统一化、标准化的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教育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稳定的价值传播方式。然而,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必须在日常生活秩序中才能保持良好效果,当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传统灌输式教育与集中式教育将难以适应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要求。此时,传统社会信息交换途径变“窄”,“安全无接触”的网络媒介成为更适宜社会信息传播与交换的载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道德治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化信息交换与传播能力亟待提升。

其三,社会风气和社会心态发生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风气和社会心态的变化弱化了道德治理的社会心态调节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还会导致人们生活空间缩小、活动自由受限。短时间内加剧了行为与情绪的双重压抑,极易触发人的自我敏感情绪以及外界抵触情绪,形成怀疑、紧张、焦虑等不良的社会心态。紧张局势下,个体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将变得复杂,道德治理很可能会出现“失效”的情况。部分社会成员出于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可能产生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引发社会乱象。此时,如果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公共卫生管理主体出现道德失范问题,将进一步降低社会成员对公共危机应对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对社会风气与社会心态造成更大破坏,极大地增加道德治理的工作难度。

尽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给道德治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但从另一维度来看,公共危机时期人民群众对恢复良善秩序的必然需求,凸显了道德治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丰富了道德治理的工作目标,指明了道德治理工作的提升方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要求道德治理,首先以提高社会道德共识为目标,使人们既能够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又能够积极帮助处于危难中的他人;同时以维护法治正义为目标,让人们既能够拥有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又能够积极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还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目标,使人们在危机应对过程中既能够坚守道德原则与法治原则,又能够认同适度原则与理性原则。

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挑战,应当从两个方面厘正道德治理的工作思路。

一方面,必须从教育观念上重新认识并重视道德治理。因为在危机应对期间,人们更容易依赖单一的行政管理功能而忽视道德治理功能,造成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效果的减弱。因此,必须重视并发挥道德治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价值引导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伦理德性没有一种是自然生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存在的东西能够被习惯改变[5]。显然,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思想教化的结果。《礼记·学记》有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只有借助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思想改造作用,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我们必须加大道德治理力度,增进道德治理强度,创新道德治理方法,提高公民道德与法治素养。

另一方面,道德治理应当注意避免落入形式主义窠臼,防止教育手段的工具化与教育效果的形式化。因此,必须避免教条主义地使用道德舆论宣传方法和法律强制约束方法,使德治成为说教,令法治成为术治的现象。在传导正确道德观念的同时,必须发挥道德的公共示范功能与价值引领作用;在法律制裁与惩戒的背后,应当注重法治观念的浸润与法治意识的培养。同时,应当促成道德价值与法律手段的融合,避免法律沦为临时性的约束工具。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只有在道德治理过程中坚持道德教育与法律规范相结合,才能发挥更优异的作用。愈是危机时期,愈要做到德法相济,以道德教化为体,维护非常时期的良善价值,以法律规范为用,为社会秩序稳定提供实践保障。实际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凝聚人心、宣扬良善价值、开展道德治理的良机。因此,应当积极推动道德治理理论、治理内容与治理方法创新,化危机为转机,变逆境为顺境。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道德治理逻辑

道德治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重要任务,在于尽快恢复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发展,彰显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伦理价值。因此,道德治理必须深度结合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以提高公民应对危机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为导向,对相关内容与要求进行“分类指导”与“精准施策”,提高治理实效。

首先,道德治理应坚定正确政治立场。在社会道德引领与实施方向上,应针对道德治理的内容与要求设立总纲目。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决拥护并积极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配合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公共伦理精神,通过价值观教育涵养广大人民群众崇德守法的良好意识;营造理性的社会舆论环境,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方式,将生命教育、亲情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融入道德治理工作之中,引导社会成员由内到外、由表及里,从热爱家人到热爱他人,从珍视自己生命到珍视他人生命,以实际行动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的人;广泛开展与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相关的公共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依法管理和依法治理水平。此外,对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失德和违法事件,必须予以道德谴责和法律惩戒,切实坚守社会道德与法律底线。

其次,道德治理应结合大局意识教育。道德治理应阐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协助形成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强化、人人参与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局面。当面临风险社会中的公共卫生危机时,能否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凝聚力,对危机应对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社会成员缺乏公共意识而极度自利,将会使社会陷入负面的道德境况。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生的关系网络,每一个人都是网络中的纽节,只有人人明德守法、自强自爱,彼此间互帮互助,社会关系网络才会更牢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需要医疗、科研、社区、群众等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如何通过道德治理切实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必须充分发挥道德治理的思想改造作用,增强社会成员对国家长远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的认识,自觉将个体利益放置在全局利益中思考,积极服从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努力促进社会资源高效的集中调配、信息的广泛收集和决策的精准实施,确保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科学有序。

再次,道德治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道德治理要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守人民至上的最高价值准则与人民战争的基本制胜战略,于细微处下功夫,立足个体、由点及面,做好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工作。以人为本的道德治理要求,即通过思想锻造,使人从意识到行为规范起来,从个体到整体动员起来,做到道德意义上的“见贤思齐”和法治意义上的“见不贤而内自省”,保证道德治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持久性与有效性。坚持以人为本的道德治理原则,就是将决策部署扎根于人民,服务好人民,使“硬核”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办法与“温情”的人文关怀措施有效结合起来。在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方面,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良好党风带动社会风气改善。在医疗服务工作方面,深度融合“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医学人文精神,不断提高医疗卫生职业道德素养和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只有从“人”的难题出发,从人民群众角度想问题,以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态度办事情,努力提高每一位社会成员的道德与法治素养,道德治理才能够产生更真实、更有力的正能量。

最后,道德治理应积极配合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要求。道德治理需强化参与公共卫生危机应对的不同主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在道德治理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提高公民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在面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时保持诚实态度,在面对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问题时保持负责态度。严厉惩戒以故意逃避、恶意阻挠、暴力威胁等方法拒绝、阻挠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行为,明确警示违反卫生防疫相关法律法规的后果,依法追究故意隐瞒或传播疫情等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行为。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等医疗卫生服务主体,应当加强医疗卫生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树立科学、理性、敬业的医德观念,避免流于形式、转移责任、计较得失的不良现象。此外,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卫生事业管理主体,要加强行政伦理教育和行政法规教育,发扬“敬事而信”的政治伦理精神,妥善安排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决策部署。各级卫生事业管理主体要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开展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在危机应对中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管理与依法行政水平。

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道德治理路径创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危机也是考验,如何培养全体社会成员修身明理的道德情怀和自强自律的法治精神,并在危机应对中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是道德治理必须面对的“必答题”和“新考题”。对此,必须在道德治理建设中坚持激励教育与惩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常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从价值与导向、资源与方法、技术与载体、策略与手段等方面促动新时期道德治理路径创新。

首先,加强道德治理价值导向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为价值依据,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导向,让道德治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在价值依据方面,道德治理要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服务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为中心,以服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为重心。治理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优秀道德文化和时代精神,充分展现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勇于同不道德行为作斗争,增强舆论积极正向引导,促进社会团结稳定,避免负面效应造成恶劣影响;在全社会讲公德、讲品格、讲责任,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引导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道德共识与法治共识。在实践导向方面,道德治理要对照《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指导性文件精神与要求实施,做到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同时,大力推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相关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条例建设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与法治体系的价值内涵,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其次,促进道德治理资源与方法创新。坚持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以道德教化为本,以传统文化为源,以关怀教育为用。立足道德治理的价值立场,充分发掘传统思想文化的处世智慧,积极发挥伦理关怀的心理疏导作用,为道德治理资源与方法创新提供支撑。第一,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包含的“仁民爱物”的生命哲学思想、“忠孝并序”的亲情伦理思想、“明德修身”的人文教育思想,为道德治理提供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第二,有效利用“经权”思想、“中庸”之道等儒家处世智慧,指导道德治理实践采取因事制宜、宽猛相济的教育方法。既不能纵容破坏疫情防控的极端行为,也不能滋长“一刀切”的形式主义观念,坚持适度原则,为科学治理提供理论借鉴;第三,要注意在道德治理实践中凸显伦理关怀,做到以情动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共识基础上疏浚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障碍。通过道德同理心与情感共鸣感的共同作用,增强道德治理的人情味、亲和力与感染力,将受教育者思想与行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一系列的关怀行动,逐步消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紧张情绪与消极观念,将社会心理的关注点转移到对他人的关怀与同情上来。

再次,加速道德治理技术与载体创新。数据化、智能化和智慧化是道德治理转型内在要求[6]。紧紧围绕“科技赋能”优化道德决策、提供道德善策、保障道德施策,智慧构筑社会伦理规范。越是在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关键时期,越需要克服突发风险的阻碍,着力疏通道德治理的技术难点,为解决道德难题开辟新通道、应用新技术、探索新方法。全力构建新时期道德教育信息传播创新体系,搭建基层网格化道德教育服务与管理平台,以家庭、社区、村镇等社会基本单位为依托,根据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讲堂”专题讲座、“警示教育展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线上或线下活动,并在基层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加强道德传播工作。同时,道德治理要充分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优势。一方面,加强与道德治理相关的公民道德资源与道德信息数据库建设,为完善道德决策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同时,充分利用手机、电脑等日常信息接收设备,在先进典型推广、道德舆论建设、道德规范监督等道德治理实践环节,发挥网络传播的高效性和广泛性并做好远端管理;另一方面,加大道德治理载体的开发力度,提供更多的道德文化教育产品,做好配套技术支持。开发网络新媒体、在线教育等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全时段、全空间、全覆盖优势,助力实现道德的全过程治理。

最后,深化道德治理策略与手段创新。深入挖掘社会公共领域道德治理资源,及时改进宣传教育策略,全面整合新闻传媒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公共人物道德影响力,提高道德治理的规模与效果。建立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集中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道德宣传教育统一战线,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力求达到多方参与、同频共振的效应。同时,道德宣传教育要做到客观理性,体现人文关怀。充分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道德治理措施及成效,生动讲述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及时将“抗疫精神”等能够深刻体现中华民族坚定道德信仰、顽强道德品格、强大道德力量的新时代中国精神融入道德宣传教育之中,真实有效地增强道德感染力与号召力,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此外,应当积极调动社会力量,特别是发动文艺工作者、知识分子、“网络大V”等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公共人物,带头进行道德与法治宣传,积极发挥行为示范带动效应。此外,还应鼓励当代文艺界积极产出道德与法治宣教题材优秀作品,批驳失德违法现象,赞颂明礼守法现象,生动展现社会良心,体现危难中的责任担当,引领社会思想舆论正向发展。

总而言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危机应对能力不仅受到现实的人力和物资条件的制约,还受到全体社会成员在危机中展现出的政治立场、思维意识、道德状况与法治意识的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需要“逆行者”,更需要具备道德良心的普通人。因此,必须积极推动道德治理实践与创新,落实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道德问题的教育和治理,让道德力量转化为参与化解危机的决心与底气,才能够在危机应对中切实做到管理有效、组织有序、保障有力,真正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道德治理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法治道德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