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及植物养护方法分析

2023-01-03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8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现场水分

杨 旭

(北京市丰台园林绿化局,北京 100072)

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不仅能够使当代社会发展以及人们追求自然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而且还能确保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具有的重要性得到突出呈现。在全面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园林绿化工程凭借自身具有的多元化优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在钢筋水泥建造的城市中提升绿化效率,为人们带来更多新鲜空气,确保城市市容得到美化。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以及植物养护工作中存在众多问题,不仅使建筑工程难以满足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标准要求,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施工进度产生一定阻碍,而且还会对城市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无法充分发挥美观和观赏效果,甚至还会使大量社会资源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被严重浪费。因此,在开展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以及后期植物养护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结合现阶段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多元化角度入手,积极探寻导致具体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凭借扎实基础知识以及丰富工作经验,制定对应解决措施,为我国园林绿化工程的有序发展提供积极帮助。

1.园林绿化工程的内涵和特征

园林绿化工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人文情况和生态建设,不仅能够对人们的生活环境进行美化,而且还能对城市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通常情况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围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为核心,涉及绿植移栽、铺路、水井建设、土方等多元化内容,希望人们能够在这些人造绿化工程的营造下,生活在一个清静自然和适合生活娱乐的环境中。在城市园林建设体系中,然后绿化工程是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因此,在开展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其具有的艺术效果给予高度关注。良好的绿化工程不仅能够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能使城市与自然之间实现和谐相处,使人们在绿色、舒适的环境中自在生活。园林绿化工程的重点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前期植物种植以及后期植物养护,园林施工单位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将当地土壤环境设计要求与艺术效果充分整合,确保选择的植物种类能够满足二者结合要求,始终跟随植物生长环境和生长规律。在后期对植物进行养护的过程中,要对植物的水分供给、养分供给、病虫害防治等问题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园林绿化工程具有的作用与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到城市建设相关工作中。

2.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有效开展途径

2.1 加强对施工管理各环节工作的深入落实

在对园林绿化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应该始终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施工理念,通过与科学发展观念的紧密结合,确保制定的各项管理措施具有较高针对性,并且能够将自身具有的作用与价值全面渗透到施工现场各个管理环节。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要积极响应绿色施工理念以及环境保护号召,对防风固沙以及水土保护等内容给予高度重视,确保园林绿化效果能够与施工目标高度契合。

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各项措施不仅要始终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而且还要尽可能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较高丰富性和多元化特色,确保种植的绿色植被能够与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环境特点相适应,使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类更加丰富,提高生态防治工作成效和生态隔离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后期植物养护工作难度,为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2 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对园林绿化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每个施工细节都可能对工程整体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工作人员自身是否具有较高专业性,直接决定了现场管理质量是否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相关单位必须采取多元化有效措施,加强对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定期组织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鼓励工作人员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不断强化,并且坚决杜绝园林绿化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出现滥用员工的情况发生;根据实际调查研究能够知道,目前一部分园林单位在开展绿化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具有的专业水平与行业标准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对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质量产生了消极影响。

园林单位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对专业培训课程的重要性给予高度重视,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鼓励工作人员主动参与到专业培训中,使工作人员在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将自身的价值充分发挥到园林绿化施工建设中,为园林绿化工程整体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人才支持。

2.3 加强对监督管理机制的积极建立与完善

在落实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各项措施的过程中,通过对具体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能够使园林绿化工程整体质量在规范管理手段的加持下得到保障。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众多、体系复杂、规模庞大,无法单纯依靠工程监督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保障,而是要求每一名施工人员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否具有较高质量,也能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园林单位应该提高对施工材料的严格管控,设置专门部门和专职技术人员,采取科学手段对绿化施工材料质量进行管理与评估,确保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施工作业有序开展,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园林单位管理人员应该对现场施工作业内容进行详细划分,指派专门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确保每项工作责任都能找到对应人员承担,加强对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排查,确保采取的补救措施和预防方案具有较高及时性、有效性。与专业质检部门积极合作,对园林施工现场管理质量进行全面评估与客观评价,为管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2.4 确保采取的施工理念与措施科学、合理

通过对园林工程与建筑工程的对比分析能够知道,在开展园林绿化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技巧并未像建筑工程一样提出严格要求,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管理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施工技巧的不断调整与优化,进一步提高各项施工作业质量。

在运用园林绿化施工技巧的过程中,园林施工单位应该提前制定一套具有较高完善性、可行性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并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与步骤开展施工作业。比如,园林单位应该提高施工顺序和配置要求的合理性,为植物的品质提供保证;由于园林绿化工程所涉及的植物种类具有多元化特征,管理人员在购买植物的过程中,必须选择正确渠道和途径,并且加强对运输过程中植物质量的严格管控。对于不同种类的植物,具有的生长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应该结合植物特征选择对应种植方式,确保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大幅度提升,对成本支出进行有效控制。

3.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措施有效落实途径

3.1 加强对植物水分的合理供给

对于大部分植物而言,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加强对植物水分的合理供给,对提高园林绿化植物养护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开展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从水分供给层面入手,对养护工作的质量进行全面优化,根据不同植物对水分具有的不同需求,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水分供给管理。养护人员不仅要对园林绿化过程中所种植的各类植物生长特性充分掌握,而且还要确保制定的水分供给方案具有较高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对植物进行水分养护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采取科学监督手段对植物的灌溉行为进行管理,尽可能避免在夏季气温较高的中午时间对植物开展水分养护,而是应该选择上午10点或下午4点,此时的环境温度较为适中,能够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在此过程中,养护人员不仅要采取根部浇灌方式,而且还要结合植物特征,选择叶面喷水养护方式。

针对花卉类和草类植物而言,应该采取根系浇水养护方式,由于此类植物的根部入土较浅,因此,在向植物根部浇水的过程中,养护人员应该对地表湿度实时掌控,合理提高水分供给量;针对乔灌木类植物而言,在进行水分养护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对当地的气候环境充分了解,在种植初期将水分一次性浇透,并且在后续养护过程中,对土壤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为植物补充水分。

3.2 加强对土壤排水的合理控制

在开展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水分供给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结合植物生长特性,合理开展浇水作业,能够促进植物健康生长。但是,如果工作人员对职务的水分供给次数过于频繁、补给量过大以及雨季集中降水量过高时,反而会对植物的健康生长产生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在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后期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对土壤所含有的营养成分给予高度关注,严格把控土壤含水量的同时,采取多样化措施,将地面积水问题妥善解决,为园林绿化植物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在对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土壤进行排水时,工作人员首先要对排水区植物的实际生长状态充分了解,然后在保证植物种植土壤平整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将存在的死角或坑洼位置铲平,为后续设计排水系统奠定良好基础。比如,当雨季降水量明显增加时,为了避免种植土壤存在积水问题,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开挖明沟帮助植物减水排涝。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植物的生长情况时时关注,尽可能避免以上这些操作对原有植物产生破坏。

3.3 加强对植物供肥的科学管理

根据实际调查研究能够知道,对于大部分种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地被植物而言,具有的应用范围较广,尤其是在城市道路美化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地被植物。但是地被植物的生存环境与城市道路环境之间存在明显矛盾,不适合地被植物的健康生长,甚至会导致地被植物死亡,而园林环境却能与地被植物的生长需求高度契合,因此,极适合地被植物的种植。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种植具有较强观赏性的植物时,要对植物的营养供给给予重点关注,避免植物由于缺水和缺氧问题而导致生长缓慢、生长异常、缓慢枯萎、快速死亡等情况发生。在对园林植物进行后期养护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结合植物生长情况,定期开展除草与施肥;在施肥工作结束之后,还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追肥,为植物健康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3.4 定期开展植物修剪工作

在落实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各项措施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植物的枝叶进行修剪,确保根茎部的营养能够充分供给到枝叶部位,使植物始终保持良好的生长势态;工作人员还要对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所栽种的苗木进行定期修剪,结合相关植物具有的不同生长特性,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修剪。正常情况下,修剪工作都会集中到植物休眠期开展,对观赏类植物进行修剪时,要将嫩芽全部保留。对于已经出现病虫害问题的植物而言,必须将感染病虫害的位置全部减除。当修剪工作结束之后,还应该对植物的伤口进行有效处理,避免伤口对植物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3.5 加强对植物病虫害的科学管理

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被病虫害感染而导致生长势态颓废,甚至死亡,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对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在病虫害的高发时节对植物做好预防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植物具有的生长特性,工作人员要对园林植物的具体生长状态进行定期观察,将可能出现的病虫害作为目标,对介壳虫、炭疽病、白粉病等众多能够对植物正常生长造成影响的病虫害迹象及时发现;特别是当植物修剪工作完成之后,此时植物自身具有的抗病虫害能力较差,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将烂枝清理干净,并且喷洒化学药物或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开展通风和透光管理,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4.结束语

在开展园林绿化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园林施工以及园林养护的具体内容明确掌握,在思想层面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给予高度重视,始终遵循自然法则和生态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对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建立监管机构,使施工人员的养护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对植物水分、供肥、病虫害问题进行科学管理,有效提高园林绿化单位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以及对植物养护工作的重视力度,促进监管机构的建立健全。从而在工作人员的专业养护下,提高植物栽种时间的合理性,有效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提升外来品种的种植成活率。长此以往,必然能够使我国城市环境在园林绿化工程管理与养护水平不断提高的带动下变得更好,使人们的生活幸福感以及居住舒适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施工现场水分
苯中水分的检验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优化探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探讨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晾掉自身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