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应用
2023-01-03贤超毅
贤超毅
(广西岑溪水汶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岑溪 543204)
脱贫攻坚是我党“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非常重要的战略计划之一,“十四五”是巩固脱贫攻坚非常关键的衔接时期。2022年两年会上,农业科技再次成了脱贫攻坚工作发展的重要议题。农业科技作为其非常重要的内驱动力,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引擎作用,对带动脱贫攻坚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面对新的时代挑战和全新的乡村发展规划,必须深刻认识到农业科技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找准发力点,全面提升创新技术水平,促使其带动脱贫攻坚实现转化发展,形成源头驱动和原始创新,改善农业发展“重心”整体创新不够,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1.农业科技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撑作用
1.1 为脱贫攻坚提供衔接基础优势
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格局表现出较为突出的集群化发展特征,产业特色优势区逐渐形成,全国各地都纷纷加快了农业科技重心建设,产业集群高地持续涌现,并基于此农业科技中心形成了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域,并在全国各个地区形成了127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295个国家科技园,此外,全国各个城市还分布着各种创业园、农业产业园等农业园区形式,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带动资源要素、创新力量都逐步向集群高地靠近,促使产业集聚区成了成果转化以及科技创新非常重要的基地,带动产业和农业科技不断融合。早在2007年,财政部、原农业部纷纷打造起了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体系,结合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形成了“环环紧扣”的全新产业链格局,并给予持续且稳定的经费供给。其余省份也纷纷参与到了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发展上,并作为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重要补充与延伸。目前,我国所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体系,已经成功载入了800多家科研单位,为农业科技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力量,并且构建起了全新的科技创新整合力量,极大程度上推动了脱贫攻坚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
1.2 为脱贫攻坚积累宝贵经验
在经历长达数年的持续发力,我国目前已经完成了脱贫攻坚的初步时代任务。在农业科技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积累了非常丰富且宝贵的“科技支农”经验,对后期脱贫攻坚工作的衔接奠定了基础。例如:脱贫攻坚发展以来,我国推行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这是21世纪以来我国在科技扶贫工作上的制度突破,带动科技人才下沉到乡村,实现科技下乡,带动脱贫工作发展。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全国共有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参与到了科技下乡工作中,成了脱贫攻坚工作非常重要的技术力量支撑。又如: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建设了全国首座科技小院,此后该模式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运用,中国农技协会还因此专门成立了科技小院联盟。科技小院是现代背景下科技助农的重要方式,其通过校地联合发展的模式,不仅为高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实习基地,同时也为脱贫攻坚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全新发展路径。除此之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科技支农还发展出了星创天地、农业科技托管、专家工作站等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应用于脱贫攻坚的农业经验。
1.3 为脱贫攻坚提供丰富科技储备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农业科技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技术成果,涉农科技成果也在持续丰富,是全球最大的农业专利和科技论文产出国。根据《2021 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报告》中统计结果显示,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中国农业科技论文竞争力已经达到了全球首位,同时环境科学、农艺学、兽医学等13个领域也成功占据了全球首位。针对农业方面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同样达到了全球首位,在动植物营养两大领域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占据了80%以上。现目前,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量已经达到了52万份以上,成功跃居世界第二,设计总量达到了150万份之多。这些丰富的科技储备,为脱贫攻坚工作带去了力量,同时也为后期发展储备了丰富的技术支援。
2.农业科技对接脱贫攻坚工作的应用策略
2.1 深入推进农业科技服务和农业生产“双产”同步,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在脱贫攻坚农业科技运用期间,服务产业是贯穿于整个脱贫攻坚工作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脱贫攻坚实现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的发展的关键纽带。为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必须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促使其服务于脱贫攻坚的效能得到增强。首先,构建起涉农科技信息供给服务平台,将动植物品种、国家发明专利等各方面信息囊括其中,促使农业科技的供需双方均能够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更好地实现技术转移转化。其次,打造覆盖整个脱贫攻坚过程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其中包含共享、交易、交流、服务等多个方面。大力培育具有较高专业技术力量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促使农业科技能够与农业市场发展形成对接,推动农业科技从以往的无偿服务转变为有偿服务,以市场竞争和调节来帮助农业科技更好地融入脱贫攻坚工作。
2.2 深入推进农业成果产业化和转化“双化”并重,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农业科技技术在脱贫攻坚中所能够取得如何的成效,关键之处在于成果的推广情况。在新阶段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之处,就是必须积极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首先,必须建设期基于企业为领头羊的产学研合作共赢模式,形成以市场为主导,联合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涉农企业等关键主体的农业科技应用联合体,促使“产”、“用”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效增强,更好的展现市场对农业科技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路线、方向、配置的引导功能。
其次,打造适用于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通过对新型经营主体需求进行了解,构建起结合经营主体、农业体系、配套生产体系为一体的全新推广体系,更好的给予脱贫攻坚高效、精准的农业科技支持。第三,打造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展示数据库,确保脱贫攻坚能够按需选配,增强农业科技应用于脱贫攻坚的精准性。
2.3 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双向”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在过去的时间里,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果,昭示着一个道理,即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够百业共强,才能够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实现增产增收,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产业发展是其经济基石,必须与农业科技实现“双向”融合,才能够带动乡村产业实现快速转型升级。
2.3.1 产业融合发展,适势助力六次产业
六次产业主要是指在第一、二、三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新的产业,即1×2×3=6。六次产业要求一、二、三基础产业的全新融合,并通过这种融合式发展来实现对产业链的延长和价值链的全面提升,这也是带动农村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措施。要带动脱贫攻坚实现六次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大量丰富的科技理论知识、规划引领,还需要基于农业科技来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品质质量,真正意义上做到产业链延伸、创新链优化、价值链提升,促使整个产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就基于大学园区打造了实际上最大的菊花种植基因库,在经过持续数年的研发和建设,收集了多达3000余种的菊花种基因,同时充分发挥科技作用,结合江苏、贵州等各地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了新品种推广,带动脱贫攻坚走上了菊花口红、菊花酒、菊花面膜等系列加工产业链的发展,同时基于菊花品种实现地区旅游业开发。正是由于农业科技力量的参与,才使得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产销链建设、农文旅发展,成功为麻江地区带去了2亿元以上的综合收益,并且在麻江建设起了以菊花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为地方脱贫攻坚灌输了科技力量。
2.3.2 加强科学研究和产业培育,引导农业向绿色优质和品牌化发展
在以往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全国各地农村均纷纷奠定了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但在全新的时代要求下和现代化产业发展要求下,仍然必须借助农业科技的力量坚持提质增效。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通过对土壤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当地土壤中含有非常丰富的锌硒等微量元素,故盛产的大米中含有丰富的锌硒,但因收到品种质量、栽培技术以及种植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下,导致锌硒米的产量始终无法跟上地方发展要求,为此,学校结合脱贫攻坚的发展要求,加强作物研究,最终成功研发出了“宁梗8号”以及“宁香梗9号”等科技新品种,并在当地进行全面推广,配合优质栽培技术指导后,当年将锌硒米的整体产量提升了大约660kg,并且相较于以往的稻米,新品种中含有的锌、硒含量提升了3倍作用,且色香味俱佳,售卖价格也提升到了20元/kg,获得了市场的一直喜爱,为地方贫困户带去了3500元的收入,为传统农业产业带去了全新的活力。
2.3.3 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
现阶段脱贫攻坚在发展的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经营方式与生产方式表现出较为典型的粗放特征,产品的附加值与产业附加值均普遍偏低。为此,在脱贫攻坚中,农业科技的应用,应当重视起对产业、科技“两张皮”问题的改善,促使产业链与科技链能够快速融合,推动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持续增强农业产业的整体科技含量,以现代科学技术来实现对农业产业的改进和升级。
例如:我国最大的南方蓝莓种植基地,为了更好地帮助地方农民增加收入,在脱贫攻坚推进期间,就积极组织地方学校骨干科研力量,全程嵌入式探索现代化科技生产链,提出了以猪粪为主要原料有机肥料种植模式,并基于此形成了全新的生态环保种植体系,同时构建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蓝梦谷”产业园区,为产业链增加了附加价值。
除此之外,蓝莓产业建设期间,积极引入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加强蓝莓病虫害问题的防治;配合食品学科打造了集合蓝莓果酱、蓝莓汁、蓝莓果干等精加工产业;另基于人文科学力量,为蓝莓进行了形象标识设计和产品包装设计,成功推出考虑“麻小莓”品牌形象。在农业科技的合理搭配与科学运用下,蓝莓产业实现了多方面、多途径的全面发展。借助科技链的强化,带动了地方产业链的不断优化,增强了产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地方产业兴旺发展。
3.结束语
在“十四五”脱贫攻坚决胜的关键时期,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必然能够为农业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促使农业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而在农业发展中,农业科技是提供动力、支撑的重要力量。但只有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的现状以及农业技术的局限,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补齐短板,潜力挖掘,强化优势,构建起全新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才能够带动脱贫攻坚实现深化发展。为此,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必须加快农业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服务体系与推广体系建设,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全新要求,带动农业实现飞速发展,为2035年中国成功飞越新台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