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3-01-03河南省济源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李环霞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6期
关键词:机化丘陵山区

○河南省济源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 李环霞

济源丘陵山区面积占到80.8%,全区耕地总面积49.9万亩,山区五镇20.9万亩,占比41.9%,加上轵城镇南部、承留镇西南部、克井五龙口两镇北部丘陵山区耕地,丘陵山区耕地总面积远远超过全区耕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在全区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济源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在河南省一直居于领先水平,是全国首批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示范市。但济源农业机械化发展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全区农机综合作业水平稳定保持在91%以上,其中平原区已经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在95%以上,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与平原区相比差距较大,成为全域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为进一步摸清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探索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之路,我们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开展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济源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进行了调研。

一、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1.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跨越发展,但与平原区机械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拉动下,充分调动了广大丘陵山区农民购买农机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实现了“铁牛上岗,黄牛下岗”。

据济源统计年鉴,2020年山区五镇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到20.64万千瓦,各类拖拉机拥有量达3411台,占全区总量的42.9%;联合收割机达到286台,占全区总量的20.5%。但中小型农业机械居多,以拖拉机为例,小型拖拉机拥有量2920台占全区的60.8%,中型的2920台,占比16.7%,大型的只有20台,占6.1%。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机耕、机播率均超过90%,小麦机收率达到88.69%,玉米机收率74.28%,极大地提高了山区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但与平原区小麦、玉米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同样是机耕,平原区主要是大型拖拉机深耕深松,丘陵山区则多数是中小型拖拉机浅耕旋耕,无论从生产效率方面,还是耕作质量、稳产增产效果都无法与平原区相比。

2.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较快,但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截至2020年底,山区五镇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5家,正常运转的8家,达到市级以上规范化合作社标准的的却只有坡头镇的恒鑫、下冶镇的金城、邵原镇的利民三家农机合作社,多数合作社存在规模小,运行不规范,服务能力有限,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丘陵山区特色农业产业机械化有所突破,但整体机械化水平不高。近年来,济源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脱贫攻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烟叶、蔬菜制种、核桃、小辣椒、冬凌草、中药材种植等这些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目前耕整地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其它多数环节仍然以人工为主,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费工费时,制约了产业发展,农民群众对机械化的需求非常迫切,亟待解决。

总之,济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平原区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发展相对滞后,仍旧是济源市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二、造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

根据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现状的调查分析,造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自然条件的影响。丘陵山区自然环境恶劣,受地形地理环境影响,土地零散,地块小,坡度大,缺少机耕道路,不适宜机械化作业,大型高效农业机械无法进地作业,没有施展空间。

二是经济条件的影响。丘陵山区经济发展较慢,农民群众经济实力差,一方面对农业机械购买力不足,面对动辄几万、几十万的大型农机只能望机兴叹,农机拥有量不能满足农机作业需求;另一方面山区农民还要承担较高的作业成本。丘陵山区产量比平原低,全区亩均粮食单产为362.5公斤,山区五镇亩均粮食单产为294.3公斤,比全区平均单产低18.8%,但农机作业收费反而比平原高,同样的机械作业,丘陵山区因为作业条件差,作业效率低,收费比平原区高10~20%。

三是缺少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先进适用机械不足,尤其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所需机械缺乏,农民买不到先进适用的机械。主要原因是特色农业机械非通用机械,需求量小,大的生产厂家不愿意投入资金研发,小的生产厂家又缺乏研发实力,满足不了特色农业所需。即使企业研发出了产品,也因为销售量小,很多产品过不了农机推广鉴定关,进不了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不能享受农机购置补贴。

四是政策资金支持不够。政策资金对丘陵山区发展农业机械化扶持不足,政策倾斜力度不够,缺少专项扶持资金支持。

五是丘陵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滞后。丘陵山区农机服务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农机服务零散无序,不适应农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三、对加快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思路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机适地”,即适应丘陵山区耕地的地块细碎、土地不平整等现状,从改变农机的角度去适应土地和作业环境,推广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中小型机械,替代人力畜力;二是“以地适机”或称“改地适机”,即通过对丘陵山区耕地进行“宜机化”改造,推动农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修建机耕道路,为先进高效的大型农业机械使用提供条件。

长期以来我们主要采取“以机适地”的模式,致力于推广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中小型农业机械。山区从推广手扶拖拉机到微耕机,确实实现了对人力和畜力耕作的替代,但同时牺牲了大型复式农业机械的高效性。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一味为了适应小地块而追求小型化,将意味着即使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也是极为不经济的。小型化是在损失功能、性能和效率基础上实现的,过小的地块没有经济价值,过小的农业机械没有开发推广意义。同时丘陵山区地块的复杂性也是农机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丘陵山区田间地头翻车造成机毁人伤事故年年都有发生,教训深刻。丘陵山区机械化特殊性就在于丘陵山区地形地貌条件恶劣,通过土地平整、机耕道路建设,实施宜机化改造,为农机作业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符合现代农业高效、规模化发展的规律,才能一劳永逸解决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问题。我们建议一手抓农田宜机化改造,改善农机作业条件;一手抓与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推广应用。

1.大力支持丘陵山区开展土地宜机化改造。贯彻落实国务院、河南省政府和示范区管委会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整合国土资源部门的土地整理和农业农村部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统筹中央和地方及社会资本各类相关资金,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作为十四五期间农机化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作为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全力推进,加快实施。一方面积极争取省级试点,另一方面组织到重庆等地考察学习成熟经验,尽快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试验示范,继而在全区全面实施。

2.加快推广山区特色农业生产急需先进适用机械。针对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产业(比如以1万亩为标准),分别建立相应的农机化推广课题组,建立与农业机械生产厂家、科研院所的联络机制,注重解决瓶颈问题,选准人工、物力耗费大,劳动强度高,精细化要求程度高的关键生产环节,考察、引进、试验示范一批先进适用机械,一个一个环节、一个一个产业实现突破。

3.加大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一是对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进行专项补助;二是对丘陵山区购买特色农业急需但尚未列入省级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农业机械安排专项资金进行补助;三是在丘陵山区试行农机作业补贴,降低作业成本,让丘陵山区群众用得起农业机械。

4.大力扶持丘陵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扶持丘陵山区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能力,实现农机社会化服务丘陵山区全覆盖,让更多的丘陵山区群众享受到机械化带来的便利。

猜你喜欢

机化丘陵山区
基于“脾胃内伤”辨治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重庆: 2025年宜机化农田面积力争达到1000万亩
农田宜机化改造专家工作室专家深入酉阳县车田乡开展宜机化技术扶贫
重庆市农机总站召开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培训暨工作推进座谈会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
适宜丘陵山区发展板栗生产的关键措施
胡丘陵《栽树》
西部丘陵地区传统农业村的现代农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