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安全生产及质量控制

2023-01-03何玉龙

化工设计通讯 2022年7期
关键词:化工生产质量

何玉龙

(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2660)

在如今的化工生产中,应当将安全及质量控制作为一项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一方面既要客观认识到化工生产安全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策略,切实保障化工生产安全,确保化工生产质量。

1 化工生产安全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现代的工业化进程和模式下,化工生产处在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或者说处在靠前的、基础性的环节,其他各个行业、领域的生产,都不同程度依赖于化工产品的供给,将化工产品作为原材料[1]。但化工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经过化学反应将相关物质转变成产品,影响化学反应和生产质量的因素较多,难以控制,而且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有毒物质释放、燃烧、爆炸等各种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引起负面的社会舆论[2]。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对化工生产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生产安全控制和生产质量控制,规范生产规程,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同时保证化工生产质量,在产品种类和产品质量标准上,全面满足社会需求。如此,才能增强化工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2 化工生产安全及质量控制策略

2.1 安全控制策略

2.1.1 科学规划生产安全设计

化工生产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安全风险大,安全隐患多,生产实践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造成财产、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为了落实其安全控制,防范、规避安全事故,首先应当科学规划生产安全设计,如在化工生产线的建设中,应全面收集同类型化工生产装置运行情况信息和相关资料,掌握国内国际同类型装置运行过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优化工艺流程,科学选择生产设备,合理布局生产装置,利用危险及可操作性研究等技术科学研判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规避设计缺陷给化工生产留下缺陷[3]。这方面的工作是相当重要的,而且在实践中,除了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外,还应当有一线工作人员参与,因为一线工作人员对于化工生产的实际现状往往更加了解,如对什么地方存在危险什么地方可能存在隐患等,他们都更加熟悉,工作经验更加丰富,不会脱离实际。在一线工作人员的参与、配合下,才能真正提出切实、可行且科学、有效的安全设计,不会使得安全设计沦为理论上的空谈。

2.1.2 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国家对于安全生产问题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先后出台了多项法律、政策,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宏观上的规范与指导。化工生产是国家安全生产所关注的重点领域,作为化工企业而言,应当基于国家在安全生产方面出台的法律、政策,结合自身的生产实际,制定更加详细、更加具有操作性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各个生产环节、生产岗位、生产操作,予以明确而具体的安全规范说明。同时要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推行“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等原则、要求,根据各个岗位合理划分安全生产责权,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标准,进行严格、公平、公正的安全生产考核,促使企业所有成员都深入地参与到生产安全控制中来。不过,在考核中也应当引入申辩机制,要允许被考核人员针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和说明,对合理的解释可以撤销考核,这样才能让工作人员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相关工作开展。

2.1.3 推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

在化工生产的安全控制中,应当将风险管控放在隐患治理之前,将隐患治理放在事故预防和处理之前,通过对事故风险采取消减措施降低风险达到可接受范围之内,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整改消除,就能有效杜绝事故发生。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掌握危险及可操作性研究、定量风险评估、工作危险性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检查表、检维修作业RAP 等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发动全体员工选取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企业应定期组织涵盖一线职工、班组长以及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安全意识和作业行为的风险辨识、研判和评估,确保风险评估工作覆盖全面,评估准确,管控措施准确有效,各类风险管控可控可接受。

2.1.4 加强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

要对企业从上到下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强化企业领导、管理人员、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责任意识,在企业中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特别是对于一线工作人员,除了思想政治、法律、政策方面的安全教育之外,还应当对其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操作实践考核,提高其对安全生产的胜任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准确、敏锐地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规避安全风险,确保自身及他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3 质量控制策略

3.1 强化生产质量管理审核

质量控制与安全控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化工生产领域当中,如果生产质量控制不到位,可能对当前的生产带来安全隐患,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或是下一供应链环节之后,还可能造成更大的人员财产伤亡。为此,应在化工生产企业中,建立并强化生产质量管理审核体系,将PDCA质量管理循环应用到化工生产质量管理审核中来,动态地、持续地关注于化工生产质量控制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潜在的隐患,进行不断的修复和弥补,达成目标后,进行下一质量控制循环,消除所有的质量影响因素。

3.2 加强化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与监督

化工生产的核心原理与过程,是复杂的化学反应,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为特殊。从原材料的配料,再到生产过程以及成品的完成,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参与,并且在生产中,化工产品需要经过高温、高压等特殊的生产环境,所以化工产品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2020年2月11日,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烯草酮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数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 200万元。发生原因是,烯草酮工段操作人员未对物料进行复核确认、错误地将丙酰三酮加入到氯代胺储罐内,导致丙酰三酮和氯代胺在储罐内发生反应,放热并积累热量,物料温度逐渐升高,最终导致物料分解、爆炸。为了防范和规避这类安全事故,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强化工企业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与监督工作。通常在质量控制中,依据5M1E 分析法对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制定对应的质量管控方式,可以避免化工生产中发生质量事故。除加强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外,化工企业还需要结合市场的需求,制定出对应的生产策略,通过全面控制生产过程,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3 更新化工生产技术、生产设备

化工生产的技术、工艺复杂,其生产质量受所用技术、所用设备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质量控制工作当中,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生产部署等,适时地更新化工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将一些更加成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应用到化工生产中。借助其功能、优势,更加精准地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这不仅可以对生产质量起到更为有效的控制作用,使化工产品达到更高的品质要求标准,同时还有助于消除老旧技术、设备中可能存在的生产安全漏洞、安全隐患,促进安全生产。当然,在实践当中,对于设备的选择和更新,不能一味地追求性能、功能,也需要考虑实际的生产需求和经济性,只要设备安全可靠,则应当在成本支出许可的范围之内,对设备进行更新。

3.4 将信息化物联网技术引入化工生产质量控制

化工生产的过程、化学反应、影响因素、品质标准复杂,在传统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及时地、全面地发现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可能造成一整批化工产品出现质量缺陷。而当前可以将信息化物联网技术引入化工生产质量控制,借助各种前端的分析设备、感知设备,对一线生产过程进行全天候、全环节的监控,如其可以对化工生产过程当中的温度、湿度、压力以及其他各种参数进行敏锐、动态地采集,并将监控数据及时反馈到信息化的质量管理控制平台,由平台对数据作出进一步的分析,看其是否存在异常会导致生产质量、安全问题。一旦发现可能的质量问题,便可立即进行生产调整,防止大批的质量缺陷产品出现。

4 结语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安全及质量控制是最为重要的两项工作,必须要得到高度的重视和严格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化工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保障化工生产安全,确保化工生产质量,增强化工生产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化工生产质量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质量”知识巩固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