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分析
2023-01-03陈剑波
陈剑波
云浮市人民医院质量控制科,广东 云浮 527300
相关资料显示,在美国各名校已开展大量“互联网+”的模式,建立了网络实验室、感应网络等一系列的有关“互联网+”的应用[1]。 欧盟实行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将管理、隐私及数据保护、“芯片沉默”的权利、潜在危险、关键资源、标准化、研究、公私合作、创新、管理机制、国际对话、环境问题、统计数据和进展监督等14 项计划详细的对未来大数据下的发展景象进行说明[2]。 明确了欧盟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重视。 日本政府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就颁布了多项促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3]。 有力推动了日本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对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韩国在移动通信、信息家电、数字内容等领域领先于世界多数国家,这为韩国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提供了扎实的基础[4]。韩国已将互联网应用于生态工业建设、现代化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中。 中国在1999 年组织2 000 余名科研人员进行与物联网关系密切的传感网研究, 形成包括材料、技术、系统、设备和网络的产业链条[5]。 现在,中国的无线通信网络已全国覆盖。
1 传统医疗质量管理现状
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国医院以践行“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标准进行医院管理服务[6]。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医院对于质量的管理一直以“医疗指标化管理”为主,医院管理过程中缺乏对执行过程的把控[7];医院管理手段过于单一,对不同医院的不同情况缺乏有针对性的管理,管理的内容有限且质量评价指标不规范等一系列的问题[8]。刘炜等人[9]在对医疗质量管理控制的实际研究中指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工作的永恒主题。现医院大多为传统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其管理内容多为简单的统计工作量、财务收入等指标。有学者指出,传统的医院质量管理主要是将终末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而对执行医疗服务的过程质量没有较好的管理指标[10]。 这种事后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无法对不良事件进行超前干预,无法有效预防避免患者即将发生的不良事件。在传统的医疗质量管理中,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往往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指标有所差异。
2 医疗质量提高的必要性
医疗质量不仅关乎医院的发展还与千家万户的群众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保障[1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医疗体制也在进行逐渐的改革。 国家对外资与民资进入医疗行业的行为进行鼓励,且对公立医院的扶持有所降低。 医疗领域的竞争日渐增长。 对医院管理质量的提升与加强是医院立院之本,是提升医院总体竞争力的核心力量[12]。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于自身健康问题的重视,患者的就医需求增加。 且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大量新设备、新技术被用于临床患者的诊疗中。 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负担过重,因此在不降低患者治疗护理安全性、有效性的基础上,如何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创造出安全有序的医疗卫生环境是必要的。
3 大数据时代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3.1 电子挂号系统方面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通过对患者挂号方式和程序的改变,引入网络挂号体系,可有效改善患者就诊速度与就诊体验,使患者就医过程中更加便捷。 患者可使用医院专属APP、医院微信小程序以及其他相关软件进行相关信息填写并进行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会通过微信消息、短信等方式向患者推送就诊时间、排号数和提醒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 杨歌等人[13]在门诊自主预约挂号系统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评价的研究中,将按照系统引入时间为界限进行分组,即引入前患者和引入后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门诊服务满意度情况以及患者候诊时间,其研究结果显示,引入系统后患者的门诊满意度为95%较引入系统前满意度70%提高; 引入系统后患者的候诊时间为(25.68±6.35)min较引入系统前(65.25±10.25)min 缩短。 提示对门诊挂号引入电子挂号系统可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显著提升患者的门诊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价值。 陈琨等人[14]在医院门诊电子挂号系统的调查研究中结果显示门诊电子挂号系统使用率为20.4%;使用电子挂号系统患者的挂号花费时间低于门诊挂号患者, 满意率高于门诊挂号患者。 说明门诊电子挂号系统有助于缩短患者挂号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但使用率较低,需加强对电子挂号系统的宣传使用。
3.2 诊前化验流程方面的应用
传统的就医化验流程为预检评估、付费挂号、候诊、就诊、持医生开具的化验单、收费、候诊(等待化验结果)、取得报告、二次就诊、开要收费取药、离院等一系到流程,患者在此流程中往往需多次往返各个科室和检验室排队,所耗费时间较长。 对此为有效缩短患者在医院就诊等候时间,使多次往返各个科室和检验室排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将互联网技术与诊前化验流程相结合对诊前化验流程进行优化,从而缩短整体的就诊时间。 孙静敏等人[15]将“诊前化验“在优化儿童专科医院门急诊服务流程中进行应用,其候诊时间由原来的4~5 h 缩短为2 h, 减少了排队支付化验费和拿到化验报告再次排队就诊的环节。 同时解决了极易让患者家属产生烦躁、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的过长的等候时间,使患者家属对就诊流程满意度、就诊环境满意度和对护士满意度都提升2%~3%。 陈春梅[16]的研究中在门诊发热患儿就诊流程中应用“诊前化验“,其结果显示诊前化验对门诊发热患儿的就诊流程具有优化的作用,可帮助患儿缩短平均就诊时间,提高家属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3.3 在电子病历构建方面的应用
通过物联网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电子病历可将患者相关信息进行快速的检索,并可在多个终端进行访问,使患者的信息可进行及时多方获取、共享。李冬梅等[17]在对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门诊医疗质量管理研究中得出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对门诊就诊流程各环节医疗质量管控由传统人工终末抽查升级为信息系统全程管控的实现。 门诊不合格病历比率由7.79%降至1.90%,门诊处方合格率由91.75%升至98.56%,门诊医师准点开诊率由58.20%升至96.01%。 其结果说明电子病历系统在门诊医疗质量全程闭环管理的应用中门诊医疗质量、服务品质及管理效率均有促进的作用。
3.4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应用
基于互联网的医疗质量管理是一种实时控制技术,其将决策技术、预测技术和模拟技术与无线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个闭环的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系统[18]。 其与传统的医疗质量管理相比,基于互联网的医疗质量管理实现提前纠正质量管理的缺陷,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廖生武[12]将互联网应用于区域医联体医疗质量管理中, 其结果显示互联网+区域医联体医疗质量管理具有医疗质量监管实时可控、医疗服务流程快捷安全、医疗数据信息共享等优点。 潘立[19]的研究结果示,通过应用“互联网+”与医疗质量管理相结合可构建医嘱知识库,方便医生规范开具医嘱,从而降低医疗安全事故问题的出现,达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3.5 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应用
通过“互联网+”与护理质量管理联合的应用,可构建患者关系管理系统。 该系统在服务中心、呼叫中心和短信平台进行统一的调度。 也可建立护理质量管控平台, 应用医疗手持终端和二维码实现护理质量全程把控,并可对护理过程进行全程追溯。 度娟等[20]将“互联网+“下的5A 护理模式对2 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 背景下的5A 护理模式能改善T2DM 患者不良情绪, 规范其疾病自我管理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夏冬云等[21]的研究中结果显示“互联网+护理服务“可明确护理服务过程中管理的重点,再进行科学的人力分配,保障了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实施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4 小结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可通过“互联网+”医疗信息技术的应用于电子挂号系统、诊前化验流程、电子病历、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和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可进一步促进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