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单位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安全管理

2023-01-03陈春晓厦门市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12

化工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废液科研单位危化品

陈春晓(厦门市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12)

0 引言

易制毒化学品是指国家规定管制的可用于制造毒品的前体、原料和化学助剂等物质[1]。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的规定,截至2021年,易制毒化学品共分三类,38个品种。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如:麻黄素、1-苯基-2-丙酮;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如乙醚、醋酸酐、三氯甲烷等属于第二类,丙酮、高锰酸钾、硫酸等属于第三类。易制爆是指化学品可以作为原料或辅料而制成爆炸品的性质[2]。

易制爆化学品通常包括:强氧化剂,可/易燃物,强还原剂,部分有机物。根据公安部的《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共分为九大类,74个品种。科研单位的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使用具有使用品种较多,使用量较少、使用较为频繁等特点,这也使得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变得较为复杂[3]。因此,优化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更精细化的管理,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科研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1 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管理现状

1.1 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主体责任不明确

很多科研单位只是简单的生搬硬套《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没有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缺乏切实有效的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导致安全管理体系在实际运行中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另外,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不够明确,没有将主体责任分归到人,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低下等问题。有的实验室虽有实验室责任人和安全柜保管员,但是存在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各实验室负责人安全管理疏忽懈怠,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自己科室使用的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量较小,不会出现问题。

1.2 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管理不够精细

科研单位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管理涉及购买、存储、领用、回收等多个环节[4]。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造成极大的危害。

(1)采购主体混乱,浪费现象频发。部分科研单位没有专门负责人来负责采购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而是采用“谁使用,谁采购”的方式,各科室间缺乏沟通,导致许多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重复购买,而这些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使用量往往又较少,保质期较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也给后续的存储和回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2)存储条件未达标,存在安全隐患。国家对于易制毒、制爆化学品的存储,有着明确的规定和标准,然而部分科研单位未按相关的规定进行易制毒、易制爆危险品仓库和储存场所的设计,导致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存储的混乱,风险较大。例如有些单位没有按照危化品的化学性质进行合理分类,按类存放,容易导致不同化学品发生反应;库房内、外未配备监控,未对危化品库实行24小时全监控,未安排人员定期对存储场所进行巡逻;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和安全防控设施建设滞后。

(3)领用台账不清,领用流程混乱。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管理不当不仅危及实验室人员的人身安全,还会导致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流出实验室,对社会造成危害。没有及时建立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出入库台账或台账信息不完善,实际数量与台账无法一一对应,没有制定规范的领用流程,未及时对领用和回收的数量进行登记等情况都会增加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流出的风险。

(4)回收制度缺乏,危险操作频现。实验室缺乏完善的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回收管理制度,导致实验人员安全意识不强,随意处理实验废液,有的甚至将废液直接往水槽中随意倾倒。废液未实行分类回收,直接将不同来源废液倾入同一废液桶中。回收完的废液大量囤积在实验室各个角落,未及时通知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1.3 安全意识淡薄,危化品使用不规范

科研单位的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教育工作存在过于形式化、应付性等问题。从管理人员方面来看,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既需要有较为专业的化学知识和相关的实验室专业技能,又需要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许多科研单位的危化品管理人员都是职能科室的相关人员,缺乏专业性,也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不具备危险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从使用人员方面来看,首先,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在实验区随意饮食,不穿戴防护装备,实验药品随意摆放等危险行为屡有发生;其次,实验人员操作上没有全面掌握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存放条件,对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购买、领取、使用、退库等流程和注意事项知之甚少,敷衍应付单位开展的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管理培训[5]。

2 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管理对策

2.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成立专门的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方安全主体责任,根据“谁监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6],将主体责任分归到科室,分归到人,形成单位领导统筹管理-主管部门直接管理-检测科室分级管理三位一体的易制毒、易制爆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这种三位一体的分级管理体系,明确每一层级的主体责任人和相关职责,以保障单位相关规章制度的落实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建立健全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切实推进长效管理机制。科研单位应认真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办法》等国家相关规定,制定符合单位实际情况,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单位易制毒、易制爆管理规章制度,并张贴上墙。从制度上划分各个科室的职责、工作任务,确保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提高科研单位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构建高效、安全的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是实现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全程溯源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信息共享,避免重复购买、库存积压、随意废弃等现象有效方法。将构建的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与当地的公安局等主管部门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对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联合监管,截断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出渠道。既完善了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管理体系,也提高了管理和使用的效率。

2.2 规范和优化安全管理环节

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涉及方面较多,情况较为复杂,因此需对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购买、存储、领用、回收等各个环节进行更加详细的规范和优化。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管理人员对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存储、统一管理,并按法定流程向管辖地的公安部门备案[7-11]。

(1)购买环节。各科室需采购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时,应在采购系统上填写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采购需求,经院领导以及主管部门审批后,分配给专门的管理人员汇总后进行统一采购,并及时将采购回的试剂在系统上登记录入。管理人员应定期核对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库的台账和库存,对采购需求进行严格审核,避免造成积压和浪费。严禁各个科室或个人私自购买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

(2)存储环节。各科研单位应认真对比国家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现有的存储库房和场所进行整改和验收,确保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存储场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根据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化学性质进行分库存放、分类存放并张贴标识标明所存放的试剂的分类、注意事项、危险特性等信息。库房内外配备专业的监控设备对危化品库实施24小时全监控,并安排人员定期对存储场所进行巡逻。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安全防控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消除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存储隐患。

(3)领用环节。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出入库应严格落实“双人收发、双人记帐、双人双锁、双人运输、双人使用”的“五双”管理制度。制定统一的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管理出入库台账,包括入库品种、入库规格、入库数量、生产批号、入库日期、出库品种、出库数量、出库时间、剩余数量、领用人、保管人员等。实验人员在领用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时应事先做好估算,做到不多领用,确实有剩余应及时归还入库,并做好相关登记。管理人员应当及时、详细记录易制毒、易制毒危化品的出入库信息,并定期进行账物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不超量购买和贮存。

(4)回收环节。建立和完善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废弃物回收管理制度,完善废弃物回收流程,并根据危化品的性质实行分类回收。配备专门的废液回收容器并张贴好标识和注意事项,定点存放,专人管理,定期通知具有资质的废液处理公司对集中回收的废液进行处理。各科室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回收管理制度,严禁随意倾倒废液或将不同类型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回收容器中。

2.3 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安全意识

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培训必须切实落到实处,避免走形式化。可以采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讲座、微博、知识竞赛等多样化的方式来加深管理和实验人员对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的了解,提高使用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认知。可邀请当地公安主管部门不定期对单位全体相关人员开展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加大安全知识的宣讲力度,不断强化相关安全知识教育。定期组织单位管理和实验人员认真学习《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并定期组织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开展相关工作。安排管理和实验人员外出参加相关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增强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安全使用意识,真正使大家把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摆在第一位。

3 结语

科研单位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关系到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的公共安全。各单位都应该将各项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安全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到位,树立强烈的红线意识,不断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规范和优化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增强管理人员和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社会与人员的安全,使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能够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下开展。

猜你喜欢

废液科研单位危化品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海上危化品运输船舶紧急过驳应急处置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节能环保要求下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研究
改良废液倾倒方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CRRT治疗期的应用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第三方化学检测实验室废液处置探究
“互联网+”赋能危化品仓储物流安全
科研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