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水成就了古代中国的辉煌

2023-01-03梁贞堂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运河黄河

韩 梅,梁贞堂

(1.黑龙江大学 水利电力学院,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水是生命之源,治水是文明源头之一;世界4大文明古国均发祥于河流之滨,就是用水、治水的典型例证。中国古代先圣,通过与水旱灾害英勇奋斗,创造出了亘古不灭的农业文明,泽被古今;中国5 000 a文明史就是一部治水的历史[1-2]。

1 治水成就了国家形态的形成

通常,中国历史社会被划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5个社会层次;前3个社会的转型与治水熙熙相关。

1.1 大禹治水创造了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形态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由领土、人民和政府3个要素组成[3]。原始社会是氏族公社,不是国家形态。

4 000 a前,华夏大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4]。”考古与古地理研究也证实华夏大地在此时发生过大洪水[5-7]。此时,正是尧舜原始社会时代。尧命鲧治水,采用“堵”的方法,9 a不成,陨命羽山。舜命禹治水,采用“疏”的方法,经过13 a的努力终获成功。

“禹沐浴霪雨,栉扶风,决江疏河,凿龙门,辟伊阙,修彭蠡之防;乘四载,随山刊木,平治水土,定千八百国[8]。”“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9]。”“禹娶于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10]。”“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民为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11]。”歌颂禹治水方式、成效、功绩的记载在古文献中比比皆是。

禹治水成功后,部族首领变成了“世袭制”[12],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古代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从此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因此,禹不但是伟大的治水英雄,而且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祖。

除了由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外,能说明治水与国家形成有关系的还有6件事。

(1)按地域划分部落。治水需要将部落组织起来,而组织起来的部落又促进了治水的成功。“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13]。”(2)管理体系的建立。治理水患,工程浩大,需要强大的管理体系与权威的决策机构。“夏后氏官百。……,率百官若帝之初[13]。”(3)权威体系的建立。治水需要统一的号令,需要强力的执行。“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13]。”(4)都城皇宫的形成。治水形成了人群工作与居住的聚集,相应地形成了都城与皇宫。“鲧作城郭。……,禹作宫室[14]。”考古证明,二里头宫殿遗址、王城岗遗址均是夏时城邑,王城岗就是“禹都阳城”[15]。这也是国家形成的典型标志。(5)技术的发明。治水活动促进了诸多科学与技术的发明,生产力得以提高,领导者各个方面得以加强。“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撵。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16]。”(6)农业生产的发展。防洪除涝是治水的法宝,客观上促进了农业生产、促进了百姓安居乐业。“(禹)尽力呼沟洫[17]。”“(禹)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锺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汨九川,陂鄣九泽,丰殖九薮,汨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18]。”

禹的人格魅力、攻坚克难力、技术创新力和吃苦耐劳力,经过治水实践升华到了无与伦比的境界,成为了领袖与楷模的标志,追随与膜拜的对象,形成国家的基础。

1.2 秦国(朝)治水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奠定了中国版图

秦朝结束了自战国起250 a以上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秦国向秦朝转制的过程中,有两个水利工程厥功至伟;秦朝建立后,建设的一座水利工程,奠定了中国现在的版图。

都江堰。成都平原,曾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19]。”经过商鞅变法改革后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公元前316年秦举兵巴蜀,蜀地纳入秦国版图[20]。公元前272年委任李冰为郡守。公元前256年,世界水利史上的惊世之作,延绵2 300 a至今仍在使用的无坝取水枢纽——都江堰工程建成竣工。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3大工程组成,集防洪、灌溉、航运于一体;巧妙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量、消除水患等难题;灌溉数百万亩农田。“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皆溉稻田,膏润稼穑;是以蜀人称郫、繁膏腴,绵、洛为浸沃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天下谓之天府也[20]。”

郑国渠。关中平原,秦国之根本;风多雨少,连年干旱;土带卤性,粮产极低[21-23]。公元前246年,韩桓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师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建设大型灌溉工程。“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24]。”这一年是秦王政元年,采纳了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24]。”

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郑国渠建成后6 a,秦国灭掉了韩国;至公元前221年相继灭掉了赵、魏、楚、燕、齐;黄河、长江一带并入秦朝版图。从此,中国进入了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秦王政也成为了秦朝的始皇帝。

灵渠。公元前221年,为了统一岭南的百越之地,始皇帝一声令下,50万秦兵起程南下。因山路崎岖,行军困难,粮草不济,3 a不成。公元前219年,始皇帝采纳了监御史禄的建议,建设了一条沟通湘江与漓江的运河[21-23]。它通过铧嘴分流海洋河(兴安县东面,湘江源头,由南向北流)水,经大、小天平(砌石坝)拦蓄,将水引入通往海洋河的4 km北渠和通往大溶江(兴安县西面,漓江源头,由北向南流)的33 km南渠。公元前214年,运河建成,当年即统一了岭南;随即设立了桂林、象、南海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朝的版图。到了唐朝时,人们感叹这条运河设计的巧夺天工、技术完美,称它为灵渠[21]。目前,灵渠的航运功能已经消失,但灌溉功能仍在发挥效益,造福于岭南大地。

正是这3大水利工程以及秦国当时的直道工程、长城工程,造就了秦国的强大,完成了古代中国的第一次真正的统一,而现在广袤的国土就是秦朝的延续。

2 治水促进了国家稳定与统一

秦朝以后的古代中国3件大事时刻摆在皇帝面前,即:治理黄河、抗旱救灾与治理运河。

2.1 治理黄河

黄河源远流长,河长5 464 km,因河水浑浊色黄而得名。黄河流域横贯中国北方,流域面积达7.5×105km2,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曾经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黄河以多泥沙,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于世;下游河道是典型的地上悬河。黄河下游河道自有记载决口以来的2 000多年间,改道26次,入海口从天津到上海均留下过遗迹;最近一次改道发生在1855年的河南铜瓦厢决口。有记载的2 200多年来,河南省发生水灾717次,相当于3年1次;陕西省发生水灾407次,相当于5年1次;水灾之频繁,十分惊人。灾害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流域性大洪水也不断出现,在最近的14个世纪中,流域性大洪水发生110次;其中,17世纪15次,19世纪25次。“河溢数丈;民人流没,浮尸遍野;……,水入城,漂没禾稼人畜;……,大雨四十日,水决盐池;……,黄河涨溢至上河头街,河神庙淹没[25]。”记载无其数。

黄河的每一次决口和大洪水,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人们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稳定,甚至是战争的起因;因此,历朝皇帝高度重视对黄河的治理与管理。秦朝,始皇帝“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西汉,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并亲监堵口现场,指挥随行官员背柴草参加施工;公元前1年,汉哀帝下诏举能治河者,治黄史上第一个规划“贾让三策”出世。东汉,公元69年,汉明帝“遣(王)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明年夏,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团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25]。”北宋,河道决、溢、徙创造了新的记录,北宋存在的162 a,黄河决溢记录66次;大改道2次;“河为中国患,二千岁矣。自古竭天下之力以事河者,莫如本朝[25]。”元朝,黄河南下夺淮河入海,决溢更加频繁;95 a,黄河决溢达40次以上。明朝,治理黄河分为两个阶段,从洪武元年(1368年)到弘治十八年(1505年);河患多发生在开封上下,决溢极为频繁,达59次;河道乱,变迁多,忽南忽北,极不稳定;治理原则为重北轻南,以保运河通航为主。从正德元年(1506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河患移至山东和南直隶境内,决溢53次;此冲彼淤,多道分流;治河活动大为增加,治河机构大为增强,治河名人辈出;“保运”仍为最高指导原则,后期又增加了“护陵”任务,即保护凤阳皇陵。清朝,决溢甚为频繁;康熙皇帝“听政以来,以三潘及河务、漕运为3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25]。”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向东北横穿运河,在山东利津县注入渤海[25]。

2.2 抗旱救灾

自公元前206—1949年的2 155 a,较大旱灾发生1 056次,平均每2年发生1次。自14世纪至19世纪的400 a,发生受旱范围超过200多县的大旱有8次[26]。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河南省“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此后陕北连年大旱,流民激增,引发大起义,明朝终结[27]。”1876-1879年,晋冀鲁豫4省连续大旱,死亡人数达1 300多万,最高估计2 000余万人[28]。

从空间上看,旱灾涉及的范围远大于其它灾害,“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从时间上看,旱灾可持续数月、数年,一旦成灾,难以挽回。从破坏程度看,对农作物造成的破坏比其它灾害更加严重、彻底。

面对如此严重的水旱灾害,古代中国已形成了防灾救灾相结合的灾害救济制度体系[29]。防灾体系主要包括:雨雪粮价的监测,“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每月旬,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体系完备的仓储制度,“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系统的水利工程建设;农业抗灾技术与救灾农作物的推广。救济制度主要包括:灾害的赈济;赋税的蠲免;移民就食之策;禁遏籴制度;民间救济制度。

2.3 运河畅通

古代中国有两大运河系统——灵渠和大运河,形成了联结全国主要地区的水运交通网络。

历史上中国的繁华地带有两处:①东南,以杭州为中心;②南方,以广州为中心。政治中心大部分时间在北方,早期的西安-洛阳-开封中心,晚期的北京中心。东南方的物产如何运送到北方?中央的政令如何最快到达四方?这个联结就是运河!

春秋至魏晋时期的运河。公元前613年,楚国在其国都郢(今湖北江陵)附近建设了连接荆江与汉水的荆汉运河,其后建设了沟通巢湖和肥水的巢肥运河。公元前486年,吴国建设了今扬州至淮安沟通长江与淮河的运河——邗沟,其后(公元前484年)又建设了沟通济水(黄河支流)与泗水的荷水运河。公元前360年,魏国建设了鸿沟运河,它西自荥阳以下引黄河水为源,向东流经开封,折而南下,入颍河通淮河;把黄河与淮河之间的济、濮、汴、睢、颍、涡、汝、泗、菏等主要河道连接起来。它向南通淮河、邗沟与长江贯通;向北通黄河,溯黄河西向,与洛河、渭水相连;向东北可沿济水到齐都临淄;从此,通过鸿沟水系大梁(今开封)成为了魏国水路交通的核心。秦统一后,建设了沟通湘江与漓江的灵渠(兴安运河)。汉朝汉武帝时建设了从长安至潼关的运河。东汉末年,曹操在河北平原建设了白沟、平虏河、新河等运河;此后,曹魏政权还在黄淮平原建设了睢阳渠、讨虏渠等运河。经春秋至魏晋近千年的建设,古代中国的水运交通网基本形成,西至关中,东抵海滨,北接滦河,南跨五岭,沟通了海、黄、淮、江、珠五大水系。运河成为了政治、军事、经济强盛的发展工程,也成为了南方诸侯争霸中原的主要措施之一[30]。

隋唐以后的运河。“隋朝584年建设了大兴(西安)至潼关的广通渠。605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杨子入江。609年,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县。611年,疏通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30]。”形成了以长安、洛阳为轴心,向东北、东南辐射的水运网,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2 000 km,沟通了黄、江、海、淮、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北宋都城开封,地处平原,修复了汴河(通济渠),建设了由开封通往山东的五丈河、通往南方的惠民河及作为五丈河水源的金水河,合称漕运四渠[30];“东京(开封)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25]。” 从元朝开始,国都变迁到北京;虽然元朝仅存在了98 a,仍建成了举世瞩目的京杭大运河。1281年建设济州河,连接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1289年建设会通河,自济州河向北经寿张、聊城至临清,连接卫河。因为会通河位于海河和淮河之间的分水脊上,还修建了插板门船闸26座,并在淮安设水柜,南北分流,控制运河水位。1291年建设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建闸20座,东出至通州入白河。至1293年,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船可由杭州、扬州、淮安、徐州、济宁、聊城、临清抵达北京[25]。明、清两朝的600多年间,大运河成为了维持国家运转的生命线,保(漕)运治黄成为了各级政府的重大工作,直至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在山东境内中断。当前,大运河济宁南部河段航运功能仍在发挥作用;黄河以北河段成为了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主要河道,也算是古老运河重获新生吧!

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大地的南北,通过天然河道又沟通了东西,极大拓宽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将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再加上灵渠沟通的长江与珠江;中国境内形成了一个相互连通的大水网。

2.4 治水促进了国家稳定与统一

治理水患需要国家的稳定与统一。黄河的超大性、多沙性,决定了下游的多灾性;黄河流域的降水特性、温度特性,决定了下游的人口密集与经济繁荣性;两性相加,必然引起最高领导的高度重视。治理黄河水患,上级领导决策必须果断有力,下级群众必须执行坚决;防汛抢险物资必须集中保障,参与人员设备必须多地调济;上下齐心,共同努力;调度有序,各尽其能;方得成功。

抗旱救灾需要国家的稳定与统一。自然灾害使国家处于特殊的危机时期,再加上古代中国经济的农本性、分散性、脆弱性,民众力量的有限性、生产力的低下性;只有国家才能够集中人力物力应对灾害造成的冲击。只有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才能维持灾害期间的生产和再生产,才能采取多种措施抗灾救灾。战胜旱灾最得力的措施就是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灌溉农业。对此,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地方政府积极实施,“有条件的州县农田水利建设普遍展开,初步形成网系布局;国家制订了统一的水利设施修缮使用管理制度[31]。”从而形成了世界的“灌溉农业核心区”和东方的“治水社会”。

运河保障了漕运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统一。漕运是仓储和运河的总称。由于古代中国的粮食等物资生产的不平衡性,经济繁荣地带与政治人口中心的不对称性,灾害的频繁发生性,急需对粮食等物资运输与储备,漕运应运而生。历朝历代,沿运河建设了大量粮仓,皇帝委任亲信人员专职管理漕运;既要保障运河的畅通,又要保证粮仓的安全;漕运成为了古代中国政府的一个特殊的部门与景象。

运河方便了对地方政治军事的管制,保证了国家的稳定与统一。运河的建设使古代中国形成了以水运为主的交通网络,并且延伸至国家的大部分地区。正是这个水路交通网将中国的重要地区完整地纳入了中央政府控制的范围,使政令能够及时下达,使军队能够及时到达,使物资能够及时转运,使灾情能够及时上报。北方少数民族更是利用大运河将北京从地方政治、军事中心推向中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同时也将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了深度融合,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32]。

3 结 语

中国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季风气候特征,决定了旱灾、洪灾、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多发;从古至今,一直如此。历史告诉我们,防洪治水、抗旱救灾是历代政府的主要责任,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利器。今天,应当更加深入研究水利工程、研究水问题,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保障。

猜你喜欢

运河黄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黄河娃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黄河,我爱你
银河哪比运河乡——《诗咏运河》读后感
如泰运河谣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