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森文园林论文集》首发仪式
——施奠东讲话稿
2023-01-03施奠东
各位同仁,大家早上好!
刚才胡厅长对余老的经历、理论、实践及人品,满怀深情地作了全面的回顾、诠释和评价。余老确实如胡厅长所说,是我们的骄傲、旗帜和导师。余老的一生,是满篇故事、诗意缤纷的一生。他的前半生,从一个民族民主主义革命者转变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为人民解放事业机智奋斗、充满传奇色彩的45年;他的后半生,是为美丽的人间天堂竭尽心力,奋发有为、清廉自守、功绩卓著的43年,晚年虽经磨难矢志不渝,对党、对社会主义充满热爱,直至临终,仍义薄云天,笑谈人生。
今天我们聚集一堂,参加余老论文集的首发式,这是对余老最好的纪念。论文集的正式出版可以告慰余老的在天之灵了。作为晚辈,我们也了却了其30多年的心愿。
这本文集的19篇文章,主要记录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湖保护发展的历程和造园理论,反映了余老在70年前,面对当时湖山破碎的严酷现实,作为一位理性的当政者和学术大家的大局观和大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他站在那个时代风景园林的前列,为我们谋划了一个充满美好的家园。论文集是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富遗产。
我想,余老的理论和业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西湖山光湖塞的恶劣环境,首先着眼于治理湖山,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改善和修复西湖的生态环境,从1950年开始,在西湖的6万亩山区和环湖地区,实施造林绿化,植树近3 000万株,同时进行封山育林。1952—1958年,西湖疏浚淤泥720万m3,使西湖的水深从平均0.55m疏浚至1.8m,泱泱湖光山色得于重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第一个如此大规模的生态实践,取得了世界风景园林史上罕见的成果。
2)传承西湖的历史文化,保护修复历史文物古迹,濒于坍塌危险中的灵隐寺、六和塔、虎跑泉等古建筑得以保存,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彰显了民族的文化自信,使西湖自然和文化共融的特色更为鲜明。
3)以西湖十景为核心,把传承和发展有机结合,守正创新,创建了很多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意义的风景园林经典作品,开创了中国风景园林的一代新风。
4)大力倡导以自然为师、尊重自然、向自然学习、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诗意栖居,这既体现了中国风景园林的优秀传统,又符合时代的需求。在生态理念朦胧时期,体现了一个超越时代的风景园林先行者的智慧,完全契合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
5)余老特别重视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重要作用,他的论文《园林植物配置艺术》是他的理论体系的经典之作,是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正是在这个思想体系指导下,能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筹建了中国第一个公园面貌、科学内涵的城市植物园和开放式花圃,率先在湖环开辟30~50m的绿化带。这种超前的思想和实践,是他博古通今、阅历中外、胸有丘壑、把控未来的结果。
6)他在50年代初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环湖建成开放式公园绿地,使西湖林绕花环,成为自然大公园,环湖路以内不得新建扩建与风景园林无关的建筑物,为以后形成保护西湖的基本法规和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做了铺垫。直至今天,西湖的保护仍然遵循这个基本原则。可以说,这对杭州、西湖的久远保护和发展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深远影响。
7)重视科学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重要作用,特别重视培养和使用科技人才,使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杭州形成了国内具有影响的科学技术力量,为西湖的科学、有序、健康的保护发展做了人才的准备。
总之,余森文老先生不仅是杭州、浙江,也是中国当代的风景园林先驱者,两院院士、原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同志每每提及余老,总是满怀敬重的深情。他曾当面交代我,要为余老在植物园建立标志性纪念物。我认为余老的阅历在当代中国风景园林界可谓无出其右。
他的学术理论和实践业绩,我们宣传得太少了,以致一些年青人根本不了解余老其人,他的成就被低估了。因此本书的出版,可以帮助年青一代的风景园林工作者更好地了解余森文先生,同时也为我们这一代提供了再次学习余老理论思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