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实践

2023-01-03刘焱银陈诗豪叶建查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院感科室资源

刘焱银,陈诗豪,叶建,查梅

1.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41;2.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100;3.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四川成都 610031

医院是各种患者集中的场所,也是各病原菌聚集的场所,若不加强院感管理,医疗器械、物体表面、空气中会受到病原菌感染,而增加患者医疗费用支出与病死率,严重时还会波及社会安定。随着各医改政策的落实,现有的院感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医院需求[1]。因此,医院纷纷转型升级,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理念,例如“项目化管理”,以便有效提升院感管理水平,促进医疗事业稳步发展。项目化管理属于长期性的一种组织管理模式,从实际工作出发,将出现的问题作为项目活动与任务,促使实践与标准一体化,具有成熟的工具方法与理论,以往广泛应用在各企业中,近年逐渐应用在院感管理中。为此,该文就项目化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实践进行阐述,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1 项目化管理现状

项目化管理是指将企业项目化理论应用到院感管理中,将院感管理中需要跨科室、跨部门协作完成的工作,以项目形式由某个科室或部门牵头,并利用项目化管理工具与方法实施管理,配置与计划相关资源,再通过多科室、多部门间相互协作顺利完成项目的一种管理模式。其管理模式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其有计划、组织、目的、控制地管理有限资源,实现预先制订的项目管理目标。在医院管理方面,国外伊斯兰国家最早将项目化管理应用在改变人口结构、改善儿童及孕产妇的健康状况中[2]。在国内,项目化管理最早被应用在医院重点学科建设问题上,医学工作者从分析问题着手,尝试应用项目化管理方法、观点、思维、工具等处理学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是优化学科建设管理的一种最佳思维。此后,又有学者将项目化管理应用在院内某个部门的管理中,例如行政后勤部,根据项目化管理进行启动与计划、执行、收尾,能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细化[3]。还有学者将项目化管理应用在医院软件开发中,证实其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软件项目开发风险,可对质量、进度、时间等进行最佳管理控制,进而保障顺利完成预计目标。

随着医院管理模式的不断转变,项目化管理也被应用在院感管理中,其为院感管理提供先进、新型的管理方法,将复杂的院感管理转变成各个条理清晰的管理,对项目进度控制、质量保证等更加有效,是提升院感管理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2 院感管理融入项目化管理的过程

2.1 理念转变

项目化管理能将各个部门的界限打破,促使不直接连接的部门相互紧密合作。与此同时,项目化管理还重新分配了职能部门主任、分管领导的权利,让项目负责人有了部分决策权。因此,项目化管理执行中易遭到原有组织结构的排斥与抵制[4]。所以,融入项目化管理前,院内各领导必须对该管理模式达成共识,积极配合相关人员开展项目化管理,并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学习、参观学习,以了解该管理模式在院感管理中的作用、地位,以及项目化管理的方法、基本知识、解决冲突的方式、沟通方式、风险管理等,继而转变院内各领导的管理理念,增强其落实项目化管理的信心与决心。

2.2 探索实践

医院可以就当前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院感问题、紧迫任务,尝试性地应用项目化管理,组织院感管理人员,将问题或任务项目化,然后根据项目化管理要求实施相应操作。通过小范围的探索实践,可帮助院感管理人员掌握项目化管理在院感管理中的适用性与利弊,对后续大范围应用进行可行性评估[5]。

2.3 建立制度

为保障院感管理中顺利开展项目化管理,院内还需制订并完善相关制度,以便将项目化管理取得的成果固定下来,并明确该管理模式的决策机制、推进机制、督查与跟踪机制以及考核机制,进而保证项目化管理在院感管理中的全面实施。

2.4 全面实施

在院感管理中运行项目化管理,可不断提高院内各领导、职工对该管理实践与理念的认识,会促使各领导将项目化管理模式应用到各个部门与项目中,成为医院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3 项目化管理在院感管理中的应用

3.1 项目计划

计划是项目化管理的出发点与基础,只有制订好项目计划,才能有效缩短完成各个项目的用时,进而降低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项目计划期间,各项目负责人要积极组织团队编写各项目执行计划,并详细分析项目特点与目标,确定项目团队、资源需求,然后组织项目团队制订可行、科学地执行计划,包括组织计划、范围计划、资源计划、风险计划及进度计划等,待项目计划书被批准后,将其作为考核评估、监督的依据[6]。

3.2 项目实施

(1)建立监督与预警机制。在院内信息系统中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建立预警与监测系统,每科设立2名目标监测员,由受过院感管理相关培训的医务人员负责填报,针对高发感染部位、高危人群、高发科室、危险因素等进行密切监测。监测内容有患者入院时间、感染诊断、感染日期、院感培养标本名称、有哪些侵入性操作、检出的病原菌名称及药敏结果。此外,每月院感科还需对目标监测资料进行仔细分析,并在会议上公布相关结果。(2)加强手卫生。据报道,加强院内医务人员手卫生,可将院感发生率降低30%~40%。手是各病原菌传播的重要媒介,所以,要想提升院感管理质量,需加强陪护人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安装感应式(脚踏式)水龙头、粘贴七步洗手法图片、病房门口配置速干手消毒液等项目进行干预。与此同时,每月院感科还需统计各个科室手部消毒液的使用量,并根据各个科室就诊的患者量计算手部消毒液的使用量,以评估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对于手卫生管理不达标的科室在会议上通报,以起到督促目的。除此之外,院感科还需采取多种方式对陪护人员、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培训、考核与监督,例如日常查房、讲座、手卫生专项检查等,以便有效提升相关人员的手卫生习惯与依从性。(3)严格执行相关消毒隔离制度。①对于检测出多重耐药菌的患者,根据相关制度对其隔离,并在其床头、病房门口等醒目的位置悬挂警示牌,待患者症状好转,其连续3 次病原菌培养结果都是阴性后才能解除隔离。此外,隔离的患者床旁配置手消毒液,且室内要放置带盖的垃圾桶。对于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需做到一用一消毒。②限制探视人员,且医务人员对患者做检查与治疗时,普通患者优先,然后再对感染患者进行处理,且和感染患者接触时要穿戴好防护服。此外,感染患者要外出检查或者转科时,要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隔离工作与转运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做好保洁人员与陪护人员的管理,用医用黄色垃圾袋装患者的污染服,并在垃圾袋外面粘贴标识。③每日用含氯消毒液对地面消毒。此外,对确需陪护患者,执行一对一陪护制度,且教育陪护人员接触患者后需对手部进行消毒处理,严禁串门串房间。

3.3 项目验收

医院每年定期对年度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以保证项目化管理在院感管理中顺利开展。对于项目负责人、年度项目,优秀的给予奖励,不合格的给予通报批评,责令相关人员整改,并将其纳入下个年度项目化管理中,直至其合格为止[7]。

4 院感管理中应用项目化管理的注意事项

4.1 注重管理的协调性与系统性

院感管理任务比较庞大,其不仅涉及各个职能部门,还涉及各科室的人力与资源[8]。所以,院感管理中最为困难的是各部门与人力的配合与协调。为此,院感管理中应用项目化管理时需注重管理的协调性与系统性,整合人力、物力等资源,利用有限资源来完成项目目标。除此之外,要做到管理的协调性与系统性,还需加强沟通管理,积极建立科学的沟通管理体系,进而确保项目化管理的顺利实施。

4.2 注重管理的知识领域

项目方案的制订与执行,以及控制中涉及多方面管理,例如项目集成管理、费用管理、范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等。所以,院感管理也要从上述各个知识领域进行管理。

4.3 积极发挥领导作用

项目执行中,项目领导是主体,其起到带头与指导作用,影响着项目的进展[9]。所以,项目是否能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和项目领导的能力息息相关。为此,项目领导不仅要适应复杂环境,还要随着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的领导反应,以便成功完成每个项目。

4.4 有效利用组织资源

项目化管理中要想有效解决院感相关问题,还需有效整合与利用组织资源,包括各个职能科室与部门的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促使其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积极进行控制与调配,进而完成项目目标[10-11]。

5 结语

项目化管理在院感管理中的应用,需多个科室、多个部门相互配合,以项目的方式在一个部门的带领下开展工作,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整合,进而达到预期管理目标。项目化管理使院感管理更具有协调性与系统性。院感管理中很多一次性工作需要协调各科室、各职能部门的人力与资源,而该配合与协调却是院感管理中效率最低、困难最大的活动。采取传统方式进行管理,无法游刃有余地应对此类工作,难以获得预期的管理目的[12]。而将项目化管理的方式、理论、观点融入院感管理中,不仅让院感管理具有临时性、创新性,还能明确预算、目标、各进度需求,在原有的工作流程中将复杂任务分离出来,组织跨部门的项目化管理团队,根据项目化管理方法与技术进行科学管理,进而提升院感管理有效性。此外,项目化管理还能让院感管理资源得到合理的、有效的利用,该管理模式实施中会合理分配、有效调动各科室、职能部门的资源,做到有效资源下完成既定目标,无闲置人力,可使每位工作人员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也无闲置的物力,能让各个物品发挥其应有的价值[13]。

项目化管理还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常规院感管理中,每位工作人员均有各自独立的任务,仅处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尤其是职能部门领导,没有机会参与到整个院感管理中,无法独立处理某些整体性的问题,而在院感管理中融入项目化管理,在有限资源制约下,项目负责人能运用系统的理论、方法、观点,对整个项目进行组织、协调、计划、指挥与评价,是提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思维能力的一个良好机会,也是培养复合型院感管理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项目化管理能突出院感管理中的每个任务目标,让每项工作做到了管理团队化、任务明确化、计划系统化[14-15]。与此同时,项目化管理围绕任务开展工作,重新分配院内资源,并有效整合院内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以及时间,合理优化每个工作流程,让院感管理更加高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避免医院内暴发流行性传染病。

猜你喜欢

院感科室资源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预警效果及评价研究
感进化控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