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产业学院治理逻辑与路径
2023-01-03谢芷欣龚兰芳
谢芷欣,龚兰芳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1.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2.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5)
产业学院是深化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由于目前关于混合所有制的相关顶层设计和制度尚未完善,产业学院在法律地位、产权界定、现代治理结构、运营机制等方面普遍存在问题:产业学院的法人属性尚未能确认,行业企业参与公办高职办学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机制保障,适应双主体办学的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价值目标和利益诉求的不同也挫伤了社会参与高职办学的积极性。以产业学院为抓手重塑校企内外部关系和治理机制,是完善职业教育类型制度体系、加快职教现代治理体系构建的有益探索。
一、高职产业学院的实践基础
国内职教界对产业学院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联合体”说,如徐秋儿认为产业学院是为了有效实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由高职院校和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在理念、机制、模式、条件上形成的产学研一体化深度合作、互动双赢的校企联合体[1];二是“属性关系”说,如邵庆祥认为产业学院指一所独立的高职院校基于服务对象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整体属性,即学院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开发等方面具有明确的产业服务面向,在办学过程中与该产业的龙头企业有着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产学深度合作关系[2];三是“办学机构”说,如李宝银等人认为产业学院是以行业专门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科技研发、文化传承等为共同目标指向而构建的全程融入行业、企业元素的二级学院或以二级学院机制运作的办学机构[3]。
学界对产业学院的定义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规模、不同制度环境下产业学院政策和实践发展历程。21世纪初,部分高职院校开启了学校依托大型企业集团建设产业学院的探索,之后逐渐转向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与企业深度合作组建的产业学院。2014年以来随着《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案》相继出台,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培训机构得以探索发展。2020年《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强化“产学研用”体系化设计。随着教育与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入,产业学院组织形式呈现新的发展态势,例如对接产业链上中下游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对接产业链模式、面向产业/科技/创新园(区)产业群组建产业学院的校园(区)融合模式、与企业合办企业大学的 “双主体模式”[4]等,“政产学研用”协同的新型校企合作关系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组织机制的类型决定了其治理制度框架、治理过程和治理效度。产业学院多主体办学格局和校企协同的组织逻辑,是职业教育跨界特征的集中反映,使产业学院治理模式天然拥有多元性、兼容性基因。
从组织类型来看,产业学院同时具备教育与产业的双重属性。从学校的角度看,产业学院是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组织,既是学生实习实践和创新创业基地,也是校企人员培训基地,通过对学习者开展教育与培训,满足多方关于人才培养的共同需求,教育性是产业学院的本质属性。就企业而言,面向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向高职院校投入产业、企业、社会资源,使产业学院成为企业的技术研发、产品推广、员工储备的重要平台,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规律性、周期性、政策性、资源性等问题会同步影响产业学院发展,相应地,成熟的产业发展理论和方法也适用于产业学院发展,产业优势可以加快产业学院的转型升级。产业性是产业学院的特征属性。
二、高职产业学院治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协同治理理论
协同治理理论是跨学科协同学和社会科学治理理论交差融合的产物。协同学基于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的“协同”概念,旨在描述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的一种普遍规律。协同学认为,“子系统总是存在自发的无规则的独立运动, 同时又受到其他子系统对它的共同作用——存在着子系统之间关联而形成的协同运动……当系统靠近临界点时, 子系统之间所形成的关联便逐渐增强, 当控制参量达到‘阈值’时……在系统中便出现了由关联所决定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运动,出现了宏观的结构或类型”[5]。简言之,整个世界是一个协同系统,各部分(子系统)之间存在相互竞争和协同关系,当各子系统的关联不断加强,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运动最终会产生一种新的宏观有序状态。以协同学理论和方法引入治理,意味着“处于同一治理网络中的多元主体间通过协调合作, 形成彼此啮合、相互依存、共同行动、共担风险的局面, 产生有序的治理结构”[6]。治理主体多元、治理过程持续且动态、治理行为主动和治理功能互补构成了协同治理主体、过程、行为、功能上的若干特征[7]。
在高职产业学院组建运行中,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参与到治理中,政府管理、市场机制、社会资本和高职院校共同发挥作用,多主体参与治理、权责共担,激活并整合各类资源,构成了主体多元、相互协同发展的动态系统,高职院校自身不是、也不应是产业学院唯一的治理核心,同样面临跨组织和系统性治理挑战。高职产业学院协同治理,要突破单向的“一中心”治理模式,建立多维度多向度的系统治理网络,以多主体协商治理模式处理政府、社会、企业等组织的主体关系问题,协同治理理论对于构建高职产业学院主体关系和协同治理机制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者被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所影响的个人和群体[8]。有关理论认为,应通过契约的方式,让利益相关者有机会参与组织管理,“治理是指各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决策,实现权力共享和互动合作的结构与过程”[9]。利益相关者理论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美国学者科森率先提出大学治理“决策过程涉及学生、教师、管理者、董事会与校外的个体和机构参与制定政策与规章以及合作将其付诸实践”[10]。学界将大学治理视为大学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决策的结构和过程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决策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于大学治理内涵的共识。
产业学院是典型的多元利益相关共治组织。从横向看,利益相关者包含政府管理部门、产业协会、学校或二级学院、师生员工等对产业学院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群体或个人。从纵向看利益相关者按职权分工又分为产业学院理事会或董事会、产业链企业、二级学院管理层、下属分支机构、一线人员等。各相关者从各自利益点出发,力求利益相关者价值(利益)最大化。应当关注不同价值取向的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制定利益相关方多元治理机制,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进行内部权力再分配,构建利益相关者治理生态共同体,推动多元利益主体分权制衡、协同治理,凝聚创造共同价值,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三、高职产业学院治理策略
随着高职产业学院发展演进,一个“多主体+利益共同体+协同机制”的产业学院治理模式正在形成。在这一模式下,要重塑多主体协同体系下新型主体关系,厘清各利益相关者基本权责,构建运行框架,建立协同保障机制,从机制、组织、法律、技术、文化等各方面推动从战略到执行的实现。
(一)构建产业学院治理主体新型关系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单独一个企业以至单独一个产业很难保持竞争优势,只有上下游产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使产业竞争优势持久发展。如产业下游竞争力提升,就会对产业上游提出更高的要求,形成提升效应,一定程度上成为产业创新的外部动力。
虽然政府、学校、企业、师生各方角色定位不同,当他们同属于一个产业学院的利益相关方,就构成了钻石模式中的相关与支持性产业要素:二级学院、师生、企业是产业学院治理体制的直接参与者;地方政府是产业学院建设的宏观调控者,引导和监督其他各方利益相关者;高职院校、产业组织是技术支持和资源投入方,同时要平衡政府、企业、教师、员工与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必要对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师生等多元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重构,提供政策支持的地方政府视为上游,提供技术和资源的产业企业和学校视为中游,参与教育服务的二级学院、师生视为下游,上中下游共同构成了产业学院竞争力的重要部分。以合作发展为纽带,构建学校、政府、行业、 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相互信任的合作、参与、学习关系,推动实现人财物资源流动、技术与信息共享,形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
(二)推动产业学院相关立法实施
产业学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缺乏国家层面的立法,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仍然存在。应以产业学院为突破口推动职业教育法律体制建设,坚持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明确产业学院法人地位,加大政府简政放权的力度,加快建立健全混合制办学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尤其在涉及人财物管理、准入与退出、激励与约束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梳理社会资本准入的负面清单,完善行业指导规章和政策,提升行业指导能力,共同破解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体制变革困惑。
(三)加强产业学院内部治理顶层设计
产业学院作为新的办学形式,具有混合式所有制和现代法人治理特征,内部体系的设计应打破以行政为主导的封闭式治理结构,构建由行业、企业、第三方组织、专家学者、教师、学生、校友等各方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开放式多元治理结构。由学校、企业、行业、政府等多方代表组成产业学院董事会或理事会,由行业协会领导、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企业领导、学院内部专家组成董事/理事成员,由行业企业专家、企业集团高管、企业一线研发人员、专业负责人等产生代表,通过下设专项工作团队实施专业发展、产学合作、团队建设等工作。
通过建立董事会/理事会设计决策、管理层实施执行、各团队分工协助的运行机制,实现多元主体共建共管协同治理。董事会/理事会对产业学院办学中有关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新技术研发、招生就业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发挥审议、督导、咨询、协调作用。企业作为办学主体之一,拥有和校方一致的发言和决策权,在专业发展方向、资源配置等重大问题决策上具有决定性作用。院长向董事会/理事会负责,负责组织实施产业学院专业设置、专业群和专业建设、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行业企业专兼职教师选派、校内外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各项事务。产业学院要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人、事、财、物应放权到位,在人员聘用、机构设置、资源调配方面可相对独立。
(四)优化高职产业学院运行机制
产业学院作为校企利益共享的重要载体,与产业的兴衰休戚与共,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招生规模等方面做到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快速响应产业和市场变化,产业学院内部治理要借鉴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建立精简高效的内部流程、竞争性分配激励制度和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在校企双方制度基础上构建全新的管理模式,兼顾公平性和效率性、公益性和盈利性,推动办学各方从业务融合向经验融合、文化融合的转变。
1. 构建跨界管理组织和建设机制
矩阵式管理是现代企业中最常见的管理架构。矩阵式管理也称系统式或多维式管理,包含两种分工体系:一种是由上至下的职能分工体系,即传统的上下层级;一种是同一层级不同的条线分工体系,即业务单元。同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可能来自几个不同部门,一个员工可能同时属于几个不同的团队。这种管理架构实现了快速信息交换和资源流动,极大地促进了业务创新和差异化变革,已经被证明可以显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变化。
产业学院内实施矩阵式管理,校企双方人员组建结构化的项目团队,以条线业务管理为主、层级管理为辅,纵横交汇关联运行。矩阵内以项目为单位,实施开放竞争的项目化建设,开展项目化评价。基于业务分工基础,形成竞争性配套与合作机制、共享共用的动态运作机制,各单元相对独立、灵活分工、交互合作,优化资源整合度和利用率。同时发挥各种业务单元的专业优势,强化个人能力发挥和团队集成效应,推动产业学院内多学科交叉和新技术应用,提升内部竞争力。
2.建立与企业接轨的人力资源制度
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产业学院应建立起一套与企业管理接轨的薪酬、绩效、素质测评、培训及招聘等人事管理体系。要针对教学、科研、管理及并重型人才类型特点,制定多元化评价方法,以成果为导向研制开放型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对能力、业绩、增量、特色和对学院、产业及区域社会贡献度的考核,突出关键成效、高端成效在评价体系中的优势,以工作成果和实际业绩为依据进行分配。要建立灵活的人员流动机制,促进校企双方人才合理有序流动,让处于产业不同环节上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员工,通过人才流动,促进理念、技术和工作方式全面融合,锻炼形成一批兼具教学、科研、管理能力的多面手,打造学习型团队,培养和选拔复合型人才,增强产业学院人力资源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