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2023-01-03李娜
李 娜
(1.广西艺术学院 教务处,广西 南宁 530022;2.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1]回望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征程,诸多教育家秉持扎根本土的民族精神,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建设基础。雷沛鸿先生(1888-1967)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著名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家,也是广西民族教育体系的奠基人。他学贯中西、胸怀教育救国理想,广泛开展教育体制革新,创建了一整套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特点的民族教育体系[2]34。高等教育办学思想作为雷沛鸿民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践国民基础教育、国民中学教育基础上进行的第三阶段实验[3],集中呈现了他根植本土的民族意识、融汇世界的国际视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对实现社会改造、推动建国大业要图产生了颇广的影响力,也为地方高等教育现代化和赓续历史文脉作出了卓越贡献。
二、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溯源
雷沛鸿作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培养的知识分子,学贯中西、文理兼备、学术并重,具备宽广的文化视野、深厚的知识底蕴和通达的思维品质[4]。其知识构成的主要渠道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和社会本土文化的理解,为其以教育改造推动社会改造、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奠定重要思想基础。他幼年时期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继承了中国古代教育注重民族意识、爱国精神的优良传统。青少年时期受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影响,阅读了如邹容《革命军》、卢梭《民约论》、亚当斯密《原富》等大量政治书刊,积淀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基础。1913—1921年初,雷沛鸿到英国、美国留学,先后入柏林大学、哈佛大学研究院分别完成学士、硕士学位。海外求学经历,深刻体会到政治民主化和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意义。他将西方大学重视人文主义的文化思想与注重人的道德价值的中国传统人文主义文化思想相融合,创新为一种中西合璧的新型科学人文主义文化思想[5]。基于此,形成了教育权利人人平等、教育为民众所共享的教育思想和为穷而失教之劳苦大众教育事业而奋斗的教育理想。
高等学校任教与执“长”经历是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雷沛鸿学成回国之后,陆续执教于国立暨南大学、中央大学、江苏教育学院、上海法政大学、大夏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十余年,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高等教育教学经验。在此期间,雷沛鸿担任有教育行政职务,曾经四度任广西教育厅厅长,先后担任过广东高等甲种工业学校校长、广西省立医学院(代)院长、广西大学校长、西江学院院长,并多次到欧美考察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积累了不少高等教育管理经验。他崇尚科学、自由、民主精神,并矢志不渝地投身于办学实践,为广西构筑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做出重大贡献,推动了广西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既了解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忧患得失,又熟悉国外教育的成败利钝;既知民族教育全局概况,也晓本土教育局限实际[2]92-93。能较敏锐地评判国内当时教育弊端,探索出切合中国国情和省情的高等教育制度,形成先进教育思想,指导教育实践。
三、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
雷沛鸿对高等教育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大学是民族的灵魂,大学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文化渊源。他亲自主持了广西大学、广西省立医学院、南宁农专、西江学院等四所高校的筹办和管理,曾在暨南大学、江苏教育学院担任教务主任,参与上海法政大学的筹建,对高等教育功能、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学风建设以及大学治理等方面积累了独特的教育思想,覆盖了大学、学院、专科三个办学层次。基于历史回顾,现主要从广西大学、西江学院、南宁农专三所高校办学实践考察其高等教育思想。
(一)创办广西大学,施行民主自由的治校理念
1927年雷沛鸿第一次出任广西省政府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厅厅长期间,认识到广西因尚未设立一所大学,人才流失和断层问题严重,为此,《筹设广西中山大学草案》便应运而生,以“慰本省民众展望”。
1.筹设省立广西大学
雷沛鸿主持创办广西中山大学,在《筹设广西中山大学草案》中指出广西大学之使命,即“研究学术,培植专门人才,提高民间文化及沟通中外文明而协助新中华民族文明之创造”[6]。为解决人员、经费等筹备难题,拟定四条准规:第一,在办学思想上,广西省政府和人民大众要群策群力共建广西中山大学;第二,在学科建设上,实行分科分年设立;第三,调整学制,将中学与大学衔接,以解决人才不足困难;第四,根据省财政状况,量力逐步增加办学经费。同时,还拟定《广西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组织大纲》,成立广西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负责决议相关经费、机构等行政事宜。是年11月,雷沛鸿兼南洋及欧洲特派员,负责对国外高等教育进行调查研究,重点考察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丹麦、挪威、瑞典的庶民高等学校、瑞典的劳动大学,为办好广西大学做了充分的学术准备。1928年10月,雷沛鸿如期参加了省立广西大学开学典礼。
2.出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
1940年,第四次担任广西教育厅厅长的雷沛鸿授命接任广西大学校长。就任后,雷沛鸿结合战时之需办学,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民主自由,刊布《国立广西大学手册》,明确大学教育鹄的——“指引迷津的活动”,倡导学生自发研究、自由发展。雷沛鸿推行“兼收并蓄”治学理念,广纳社会名流,聘请专家学者到学校执教、任职或者讲学,如聘请童润之为农学院院长,邀请李济深、蒋经国、李四光为理工学院院长,邀请梁漱溟、陶行之、晏阳初等专家学者到校做演讲。这一时期,广西大学充满民主自由、奋发向上、团结抗日的精神,迎来广西大学初创阶段的繁荣时期,迅速成为全国知名大学。
(二)创办西江学院,构建完整系统的大学理想
广西大学改为国立大学后,雷沛鸿深感地方高等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我的自白》中,他曾提到:“一面深感我国大学教育,须加调整,以适应新社会要求,一面认定本省高等教育,须谋继续发展,而策进各级教育之发展。”于是,便有了理想的新型大学雏形——西江学院。
1.筹办西江学院的“六重目的”
1944年初,雷沛鸿等人草拟《发展国民大学教育计划大纲草案》,提出国民大学教育总体构想,联立各县财力及社会各界筹款,于1945年2月在百色创办了西江学院。在《创设西江学院建议书》中雷沛鸿曾阐述了创办西江学院六点理由:一是受抗战影响,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体察民族抗战带来的经验和教训;二是通过发挥教育功能,完成建国大业;三是适应国家、地方建设的需要,担负起培养专才之责;四是适应教育改造、社会改造的需要,通过发展国民大学以启发青年思想,造就建设人才;五是推动科学与文明,促进生产技术服务民间,改善民众生活;六是加强地方大学建设,以进一步完善民族教育体系,推动边疆文化发展。
2.西江学院办学的“三层目标”
西江学院的建立是雷沛鸿高等教育办学思想的核心载体,他设想将西江学院发展为西江大学,这是一个以文理科教育为基础及中心,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包罗万象的大学,其结构多元而又完整。“在纵的方面,将由农业、工业、商业、法律、医学……专科,构成农工医院、医学院、教育学院等教育组织以及图书馆、科学馆、博物馆、艺术馆、天文台、农场、工场、畜牧场、植物园等教育组织;在横的方面,将有教育研究院、文理科研究院等设置”(摘自《创设西江学院建议书》)[7]。办学层次上包括了预科教育、大学教育、专科教育三个层次,针对不同群体的情况,设定入学条件,办学机制灵活,适应个体差异。西江学院的教育目标,包括三个层次:为地方建设服务,侧重地方建设人才的培养和训练,尤其是地方中等教育师资的培养;为国家服务,强调建国人才的培养和训练,重视研究学术和科技专门人才的培养;认识世界民主趋势,参与世界文化的研究与建设(摘自《西江学院之教育实施方针》)[8]347-350。这三个层次集中反映了雷沛鸿的高等教育功能观,即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并开发智力、研究高深学术、传播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明确了大学任务在于结合民众促进自由思考、学问造诣、追求科学真理,实现社会改造。
3.西江学院特有的“本土模式”
西江学院办学模式既不拘于欧美大学模式,也不囿于固有文化,具体可以呈现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以解决国计民生问题和地方经济发展问题为依据,将教育扎根于民众生活。一方面通过实施文科、理科教育,加强学理性博通教育,另一方面实施术科专业教育,应用学理于农、工、商、矿、渔等寻常生活,服务民众。在教育内容上,强调“以群性的标准”“以人生观、世界观及宇宙观”为主,重在培养学生适应世界变化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活得教育,而非死的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辅导,做到训练与自由并重;倡导“互教共学”和批判精神,认为只有遵循了自我批判、大度包容、尊重理性的原则,才能实现师生互教共学的作用(摘自《发扬理性的批判精神》)[6]455-457。教学管理上,他主张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根据实际采用“活用学分制、辅以学年制”;重视学风建设,主张实事求是学术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科学方法,善于激发学生自主性、积极性。
据统计,西江学院开办两年后,学生总规模达到千余人,学院专业设置涵盖了中国文学、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史地、法律、经济、政治、教育、农业、土木等系,扩展到教育研究院等机构。学院基于国情和省情教育、文化、经济的实际而创设,实事求是地从专科教育做起,形成特有的办学模式。新中国成立后,省政府根据办学需要,将西江学院一部分师生转到广西大学就读,为广西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一部分并入广西人民革命大学(今广西职业师范学院),西江学院的原址变成广西革命大学的校本部,为广西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创办南宁农专,发挥服务民众的教育职能
雷沛鸿于1941年组织创办私立南宁农业专科学校,该校后并入西江学院,其办学经验为西江学院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实践基础,是其国民高等教育思想的初期成果。雷沛鸿曾在《私立南宁农业专科学校之教育旨趣》一文中解读该校办学宗旨:“通过实施农业教育,培养农业专门人才,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推动新社会秩序建设,以实现大有效率的服务公众。”虽然南宁农专是私立学校,但其办学宗旨秉承了天下为公的社会本位理念,希冀改造农村生活、创造新文明,为创办理想的新型大学夯实了社会基础。雷沛鸿认为南宁农专要培养社会专门技术人才,应以博通教育为其基础,以实用教育为支柱,要在学校、农场的集体生活和集体探讨中,紧跟产业发展和现代文明的进步。该校在办学过程中,以大公为立校精神,以生产为施教方针,以劳动为发展农业教育基本条件,强调课程以生活为中心,以自然与社会为基础,以科学与技术为其内容,以作习、工作、修养、服务等活动为其历程[9]。其教育鹄的即在于服务公众,推动社会改造。
四、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的价值蕴涵
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反映了他既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又有系统科学的教育理论做指导,并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弊端进行客观分析与大胆创新,这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独创性[10],彰显了一位教育家仰望星空的教育理想和躬身实践的教育情怀,为构建完整的中国特色民族教育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探索做出了重大贡献,富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教育大众化的大学价值取向
雷沛鸿先生是中国近代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其知识结构既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思想文化,也继承了中国古代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在中西思想并蓄的融通下引发对中国教育等级和特权问题的思考。雷沛鸿在考察丹麦、英国、苏联等高等学府后,民众教育运动给予较大的启发,他认为,教育是人民的权利,而非人民的义务,每一个民众都应当受到教育。因此,教育大众化便成为救国复兴、启发民智、提升民族自信的指导思想,并贯穿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始终。大众化的特性可以从社会理想与实践两个方面来体现。首先,在三“公”社会理想层面——即“教育为公、学术为公、天下为公”,雷沛鸿从教育史的考察认为“教育原为公”,教育对象是公众,教育性质趋为公(摘自《西江学院是什么》)[8]359-368;“实现教育大众化,各期由教育为公而做到学术为公,由学术为公而做到天下为公。整体社会都要动员、朝着天下为公的鹄的奋斗(摘自《西江学院的世界文化基础》)”[6]514-522。他创办大学教育,不论是国立、省立、私立,都秉承了以公行心、以公行事的态度服务民众。其次,大众化的实践路径即与民众结合,这也是构成大学“大”的首要要素。所谓与民众结合,从雷沛鸿创办西江学院和南宁农专的实践可以理解为,一是依靠民众力量办校,二是扎根民众生活治学,三是服务社会民众三层内涵。
(二)社会本位的大学教育功能观
雷沛鸿教育思想与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他始终将大学教育置于国家、民族、社会的全局考虑,把创办国民大学作为启发青年思想、造就建设人才、服务民众生活、推动社会改造的一项大计,这与将教育作为“抗战建国、开发民智”的要图相辅相成,反映了雷沛鸿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功能观,认为大学教育要适应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需求,强调了社会服务功能。西江学院创办动机及目的,既是抗战建国开发民智之需,也是地方建设培养专才之责,又是塑造边疆文化新文明之盼,体现了大学教育是促进国家建设、地方发展、文化发明的重要途径。但同时,雷沛鸿也理性指出教育并非万能,“教育不能包办其他社会事宜,教育本身之发展尚赖社会政治、经济力量之推动”[11]。因此,大学教育功能在于研究高深学问、培养专门人才以及传承发扬文化,既要结合社会需求,又受到社会制约,客观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以建立社会新秩序,实现社会改造之目的。
(三)民主自由的大学治理观
雷沛鸿的大学教育方针坚持自由民主、兼容并蓄。在接任广西大学校长之后,他广纳社会名流,聘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来校任教和演讲,认为不同的专家立场、观点和见解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给学生以思想锻炼,提高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雷沛鸿强调,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要成为真正的大学,须要“自由思考”,切实培成自由思考的环境,发扬自由思考的传统 ,这也是大学之“大”的第二个特性。在教育方法上,也是基于民主自由的师生关系和对学生自主性的重视,雷沛鸿提倡“互教共学”教学理念,倡导以启发为主的教育与训练并重,激励学生自发研究、自由发展。
(四)通专结合的人才培育观
在雷沛鸿的人才培养理念中,理想的新型大学涵盖了不同层次的教育,既包括了普通教育,也包括了职业教育,既要培养专门人才,也要培养博通人才,以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提升社会生产力。西江学院的文理科教育,是一种“通博教育”,是构筑西江大学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与中心。职业教育是建立在学科门类多样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如以适应地方建设之需而培养的专门技能人才,为国家研究学术、培养科技专门人才等。但专门人才必须也是在博通教育基础上培养的人才,雷沛鸿曾在南宁农专的教育旨趣中提出“应以博通教育为其基础,以实用教育为支柱”,为地方建设培养实际有用的专业人才。这也反映出他既认同博通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专业教育在特定时期对国家、地方建设培养专才的必要性,体现了通专兼顾的人才培养理念。
(五)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观
科学方法是大学之“大”的第三个特性。雷沛鸿指出中国传统虽讲究格物致知、有学问工夫,但缺失科学方法支撑。他从实验求真理的方法中寻求启发,认为大学应重视科学精神的涵养、科学方法的正确运用、科学真理的追求,如此才能帮助人类解放于自然与社会的束缚。值得肯定的是,雷沛鸿的科学教育观并不是一味学习西方,而是长期扎根在中国大地的教育试验田里滋养浸润形成的。早在1933年他就设立了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这是广西第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以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为主要任务的新型学术研究机构,倡导“教学做合一”理念[12]。正是基于本土教育科研经验的积淀,雷沛鸿高度重视行以求知、追求真理的大学学风建设,主张实验法与观察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坚持躬行实践在教育田野,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办高等教育。
五、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启示
雷沛鸿的高等教育改革虽然仅存于实验园地性质,但在三四十年代的旧中国,在边陲经济落后地区开展如此整体性的教育运动是中外教育史所罕有的,为开拓地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学者曾誉他为“近代中国教育园地里开出的一朵光色不褪、历久常新的国花”[13]。雷沛鸿高等教育思想,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生长性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时代与地域的局限,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失其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秉持爱国主义教育,赓续民族伟大复兴使命
爱国主义精神是雷沛鸿民族教育体系一以贯之的思想灵魂,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具体体现在启发民智的人民立场、抗战救国的政治抱负、服务地方的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是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作为教育家,雷沛鸿摆脱教育本位主义的束缚,将民族复兴视为高等教育的时代职责,从国家、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遵照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充分发挥大学职能,切实把教育改造与社会改造统一进行。这反映出在特定时代教育家对高等教育价值和功能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识。因此,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应赓续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把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同国家社会发展特殊需求紧密相连,充分发挥大学育人、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构筑与基础教育一脉相承、上下联动、内外联通的民族教育共同体。
(二)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创建特色化本土模式
雷沛鸿留学西方、调研西方,但并未一味模仿西方教育模式,而是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平衡好国际视野、时代精神、本土意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适应国情、省情、民情实际,推动本土高等教育变革。他主张“到田间去、到市井中去,到工肆中去”,替代“到欧洲去、到美洲去,或到日本去”;主张向地域文化的缺点挑战,以地方文化的教育特性做整个教育对象,努力创造新文化;为实现地方高等教育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积累宝贵经验,也是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本土化办学模式的典范,赢得众多学者的肯定与赞誉。有学者称其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位倡导高等教育地方化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14]。可见,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同时也要立足时代,面向世界和未来,积极融通中外、兼收并蓄;地方高等教育必须扎根本土实际,结合区域发展需求和特色,积极为创新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服务。
(三)加强通专融合教育,促进大学生全人发展
博通自由是雷沛鸿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观的核心,蕴含了三层关系的理解,值得当代大学生通识教育的思考。第一,博通教育以“理性开发”为目的,是实现大学生思想自由的教育方式。雷沛鸿借鉴哈佛大学办学经验,强调高等教育以文理博通教育为基础,重视大学生思想自由和批判精神的培育,并将知识传授与人格培养紧密相结合。第二,博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专业教育不应游离博通教育之外,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当下“通专融合”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早期实践经验。第三,博通教育不能脱离现实,要与时代诉求和社会分工相适用,必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大学生成为理性与专业和谐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新时代的大学教育应深刻理解博通教育的本质,将教育与训练并重、教育与生产结合,积极培成自由思考的环境,鼓励导师与学生互学。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中寻找最佳的结合点,使之既能有助于学生自觉努力地增长理性,又能满足学生为职业作准备的渴望[15];共同服务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达到1+1>2的教育目的[16]。
(四)秉承科学民主精神,提升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
科学与民主是雷沛鸿在高等教育治理过程中坚持的两个重要原则。一方面,雷沛鸿善于运用科学理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来处理高等教育体制机制问题,在制定教育制度、培养方案时,常从调查研究入手,强调决策的科学化,概言之即实事求是。这种科学治理的原则对我国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仍具有现实意义。作为高等教育治理主体,要秉承科学精神,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客观解决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保障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17]。另一方面,雷沛鸿提倡民主作风。在宏观治理上,推动政府、社会、高校参与办学,吸纳不同主体的智慧和经验,集思广益、民主决策;成立民主治理组织机制,明确机构性质、职责与工作规程。在微观治理上,尊重师生主体,主张“互教共学、互助共信”,呼吁自由教育,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化,发挥学生聪明才智。这一民主治理原则对提升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启发性。因此,强化治理意识,健全体制机制,构建和谐共生关系是提高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必然选择。
六、结语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也是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工程。雷沛鸿以心系民众、根植本土、融汇世界的改革精神,探索了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所需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为构建本土化办学思想做出贡献,对我国新时期实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同样具有可资借鉴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从雷沛鸿高等教育办学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协调发展,赓续民族伟大复兴使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塑造社会满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