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改革热后的冷思考
2023-01-03冉力文
冉力文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在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的当下,如何能够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完成信息技术与思政课的高度融合,是新时代思政工作亟需面临的挑战亦或机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进行思政课教学,扩展和丰富了教学过程,便利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后互动,但也因为其内容浅表化、格式标准化和数据量化等特征,容易使思政课的整体思想性和价值塑造性遭到破坏。信息技术在重塑建构新型教学生态的同时,也能解构原有传统的教学环境,容易产生信息技术手段遮蔽思政课价值的问题。本文认为破题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灵魂,推动思政课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去不断超越和实践发展,使学生在面对思政课信息化时真正完成从“指尖抵心尖”的高度融合。
二、信息技术与思政课二者融合的内生问题
本文认为信息技术与思政课融合的问题根本,在于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特殊性质与信息技术以数据量化为基础逻辑之间的差异性。信息化的教育浪潮一方面扩大了传统教育资源的应用条件和覆盖范围,另一方面适应了现代教育教学的新需求,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突破口。一般而言,借助新载体而发展的课程和不同学科的内生特性之间往往有着密切联系。但思政课不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承载着价值引导、立德树人的根本功能。在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等方面,思政课作为德育类课程和知识性课程也不完全一致。在教学内容上,思政课教师更注重从情感入手,以教师的经验观察和切身感受为最基本的逻辑基础,从而推演出使学生能够认识并在实施过程中内化为自身价值的行动准则,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教育目标上,思政课主要影响学生的内心,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思政课的独特性质决定了需要有一定的课堂形式与之相配合,所以如果只是为了改革创新而去简单套用新颖的教学形式,看似跟上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浪潮,实际只是将信息技术与思政课进行了简单结合,并没能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所强调的深度融合,没有真正完成二者不同性质差异性的对立统一。
三、思政课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三重困境
(一)教学内容的失衡:思政课本体价值深度与技术景观流于表层
从教学内容来看,思政课本体价值的深度与信息技术使用时所带来的华丽炫目甚至喧宾夺主之间的失衡造成了第一重矛盾困境。思政课的内容具有价值观引导和意识形态性,注重教育的整体性,当互联网作为载体,学生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但这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打乱了思政教育的循序渐进性,知识的获取变得碎片化和离散化。比如在某些混合式课程中,有些学生因流连于网络课堂教学内容的层层链接中,而拒绝深入研读与反思经典文本内容。于是在信息技术所带来华丽炫目的课堂背后是学生熟练地使用线上教育平台、能够快速地完成简短精悍的网课,却只是将知识点进行了简单的罗列,并不能明白知识点背后的深层价值意蕴。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只局限于技术景观时,就易于关注技术表象,仅停留在知识或技能层面的掌握,而很难进入深度思考的境界,不能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真正理解,最终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最重要的“内容为王”在纷繁复杂的技术中被稀释。
(二)教学过程的失温:思政课主体间性温度与信息技术格式标准化
从教学过程来看,思政课作为一门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课程,需要教师从情感出发,教师和学生是主体间性的互动关系。信息技术具有的标准格式化特性易导致师生的双向交流弱化为人机单向的被动接受,学生自我的主动性也被减弱。如果教师和学生的面对面接触被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全替代,就恰好将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温度的情感互动这一优点给消解了。在真实面对面的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上,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往往会运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充满感情地讲授,逻辑清晰地答疑解惑,并结合当下的实事热点、个人经历等多种方式充分挖掘和打造“大思政课”的魅力,从而让学生真正爱上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互联网微课的形式,固定化的标准格式意味着教师必须要在简短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讲授完限定的内容,很容易演变为单纯教材的复述和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并不能真正让学生在消化吸收时从“指尖”直抵“心尖”,思政课堂上主体间性的温度与使用信息技术套用的标准格式之间的矛盾最终会造成教学过程的“失温”。
(三)教学评估的失效:信息技术数据量化与思政课成效难评价
从教学评估来看,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融合,能够形成大量体现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原始数据,依靠基础的数字信息,通常可以完成在知识层面的考核检验。这些数据能为思政课的精细治理提供基础和前提,但在思政课所具有的价值层面则很难做出准确的教学评估和决定。各高校普遍缺乏大数据分析的收集途径和分析模型,教师的数据意识不强,同时也缺乏信息素养,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并未达到和教学载体信息数据量化同步的技术素养,因此容易出现拥有大量数据却不知该如何使用的情况,或者仅仅依靠数据所带来的部分考核结果作为思政课整体考核的根据,易造成思政课考核评估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对象必须是有思想情感、有意志力、有理性的人,这就注定很难通过一个规范的、定量的体制评价标准对立德树人的德育成效进行评价。由此思政课成效的难以检测与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评估出现的简单量化之间的矛盾容易导致出现教学评估失效的困境。
四、问题意识导向下具体实践路径探析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认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所提出的要求,高校应当规避思政课与信息技术融合中内在的不一致性,针对上述三重困境逐一进行优化路径探索。
(一)教学内容:突出理论价值引领与思想涵育
要拥有宽广的视野,就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由此,突破点在于坚持思政课的“内容为王”,始终牢记思政课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思政课教学中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要关注对主流价值的引导,注意充分结合实事热点,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信息化时代的背景恰好为更全面准确获得最新知识、新理论提供了良好机遇。由此当思政课遇上信息技术,首先要求教师通过充分学习新型媒介环境下学习者思维特征与学习习惯,将思政课对信息技术的客观需要,真正改变为思政课立德树人服务的需要。同时以互联网为载体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一方面要注重紧密贴合教材本身,深入挖掘教材本身内容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结合和教材内容有关的国内外实事热点,让学生展开自主讨论并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利用好新媒体等载体导入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音视频,结合弹幕互动等方式,解决好信息技术易碎片化的学习问题。把知识有机分解和创新性地整合与重构,并指导学习者深入浅出地进行理论复习与逻辑思维练习。以教材为基点,以时代为背景,以技术为手段,以内容为根本,完成思政教学的理论价值引领与思想涵育,从深度和广度双重维度不断加深自身理论素养的提升,真正落实思政课“内容为王”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过程:建立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教学模式
面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技术和思政教学的问题冲突,必须明确要把信息技术当做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知识工具和情感激发的工具,而不只是把计算机技术当做辅助课堂教学的信息工具,把技术呈现与知识传递、价值导向、情感体验与能力训练充分融合,才有可能真正将实践观点运用到现实教学中。基于此本文试图提出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双主课堂构建模式。一方面,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起到引领与主导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完成从被动接受教育到自主学习思考的翻转,充分彰显出学生主动的特性,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实践活动来破解思政课信息化的矛盾,从而构建出新型有效的互动方式。
1.教师主导的具体优化路径
第一,提高教师的技术素养与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与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展现正面价值的重要环节,思政课教师应该具有清晰了解信息技术优缺点的能力,包括使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与学生网络交流能力、舆论导向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技术的积极效应。同时要强化教师对现代网络信息化产品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增强教师对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课深度融合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更为合理地运用现代网络信息化手段。
第二,以人格魅力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对思政课教师而言,亲和力并非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不可或缺的问题。学生往往是通过接受教师这个人而接受教师的观点,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恶其师,则会拒其道。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更不能让冰冷屏幕消解思政教育的亲和力,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培养除了和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的提高有关,更与其能否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讲课的独特风格密切相关。只有当教师掌握了思政教育亲和力的钥匙,才有可能创造出教师和学生之间主体间性的平等关系、打造与学生的双向沟通,真正俯下身来进入学生心中,重新找回思政课蕴含的温度。
2.学生主动的具体优化路径:实践活动参与
学生主动就意味着在思政课上学生必须要真正参与进来,真正在实践中去感悟。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思政课是影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和思政课能否深入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必须要着力寻求学生在教育环节和形式上有效参与的方式办法,并争取以学生实践的积极参与程度来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进而克服学生学习中倦怠与被动的状况。要意识到学生不仅仅是思政课的参与主体,更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思政课程内容的关键动力。作为和信息技术同步生长的一代人,新时代的学生们更了解信息技术的使用。而以互联网为载体,用同学们熟悉的方式进行教育也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实践教育形式,借助互联网为载体,利用新型的表现手法展开实践服务课的教学。比如充分结合当下短视频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在假期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红色资源,采用“我来讲党史”的形式重走红色之路,让学生充分利用本地的红色资源录制一个讲解党史的小视频,让更多人了解党史的同时,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在实践中体悟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身上的使命与担当,在情感、理论和政治层面加强对党的认同。从上述的举例来看,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参与度。通过构建主动的教学环境,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与形式,也真正体现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内核。
(三)教学评估:标准量化与实践评估的结合
思政教学工作除了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外,更主要的任务就是立德树人,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和观念去武装学生的大脑。所以考核评价体系也必须适应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的需要,通过标准量化与实践评估的结合将知识和价值层面结合起来进行评价考核。
第一,知识检验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平台,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包括了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能够以此来分析学生的学习偏好,同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可以使用互联网教育平台开展过程性考试,也可以在统计学生出勤情况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第二,价值考核要注重实践过程。由于思政课担负着价值导向与信念确立的特殊功用,所以仅依靠数字统计来评价显然是不够的,更需要注重平日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和实践层面的考核。在具体的检测评估程序中应该注意指标体系的清晰易懂,权重系数指标等级的设定科学合理等。比如教师应该注意除了知识层面上的检测,在德性层面的评估可以通过对德性进行多维度合理的划分,如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再通过不同维度学生的显性呈现来评判是否真正落实了思政课的内核。其中在德性方面的道德行为层面的考核便可通过将社会实践学分、劳动时长等纳入过程性评价的参考指标,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政课以社会问题意识为引导的教育能力,真正关注学生主动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的意愿。思政课的教学评估除了教材知识内容的检验,更要注重学生平日课堂内外隐性思想政治意识的渗透教育,让学生将接受的知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与习惯。这样的考核就更强调思政课需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作出评价和被评价的都不能仅仅依靠一个个冰冷的数字,更需要通过实践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考核。同时对思政课的评价体系设计应该注意整套反馈调节机制的过程可监控、结果可评估,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程度和信度进行有效的测量,再根据评估反馈的结果来评价教育主体的学习成效,并基于此不断修正完善原有的思政课教育方式,从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不断否定、不断超越、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让思政课的评价考核机制真正落到实处并行之有效。
五、结语
通过梳理思政课信息化改革的实践路径我们可以发现,真正想要破解二者融合矛盾和三重困境的关键,使学生在思政课信息化中的学习真正完成从“指尖”到“心尖”的超越,就需要从以人为本出发,坚持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核心。正确处理好在思想政治教学和信息融合中变与不变、主体与载体、部分与整个之间的关系,在借用信息化手段为载体的基础上更要有思考的深度和价值引领融入心中。
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由教师提高自身理论整合能力,突出教学的理论价值引领与思想涵育,还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模式建构彰显教师和学生的双主地位,亦或是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的过程性评价与数字统计的有机结合,均是立足以人为本,由人发起、推动、超越的。信息技术永远只是手段工具,最终仍要以人作为主体,将思政课改革对信息技术的需要转变成真正为思政课服务,推动思政课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去不断超越、否定和实践发展,只有以此出发,才能真正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