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及其经验启示
2023-01-03李琳琳
李 琳 琳
(黑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8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1]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始终遵循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把握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人民立场,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理论发展与实践经验等方面,深入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观的理论与实践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的历史演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在社会变革中的决定性和主体性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实践中积极推动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提出“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断丰富和创新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行革命,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特点,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充分发动人民,凝聚人民的革命力量,建立起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起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将一切爱国的、不愿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民团结在无产阶级战线周围,从而逐步依靠人民力量在根本上改变了敌强我弱的革命态势,巩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带领人民最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夺取了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开辟了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独创道路。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建立在正确分析人民内部矛盾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当时社会各阶级革命特点,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人民路线,确立和巩固了人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主体地位,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并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主张。党的七大最早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的人民立场及其观点,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的领导者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为新的历史使命。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2],极大地加强了人民团结,将人民力量集中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随着社会主义改造任务逐步完成,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基本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矛盾。毛泽东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确立了一套系统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对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深化人民立场提供了重要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这一矛盾在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是一致性的、非对抗性的。运用人民立场,毛泽东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重心建立在人民立场的基础上,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创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科学地回应了人民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以独创性的人民路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理论的思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民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关键阶段,人民立场为“中国向何处去”确立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探索,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以人民立场为根本立足点创造性地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此带领中国人民踏上富强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人民的贡献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成为一条主线贯穿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成熟发展之中。中国共产党正确运用人民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趋势、把握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规律,深刻回应了人民发展需求,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人民谋求独立和发展提供了经验与启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思想理论与实践。此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不断深化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提升了对人民是国家主人这一观点的认识。我国在改革开放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显著成就基础上,抓住新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渐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强调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将人民群众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求发展、促进发展,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新时代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处历史阶段的依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中,人民作为整体性存在,以历史合力的方式,凝聚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以实践合力的方式,耦合为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在此意义上,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开启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中,在“五位一体”的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中深化发展,体现为:在经济建设方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建设方面,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文化建设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品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聚民心、育新人,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在社会建设方面,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生态建设方面,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十大宝贵经验之一,彰显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基本价值理念。当前,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发展的积极性,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人民合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人民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主体、动力和归宿,将人民的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彰显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唯物主义主张。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理论嬗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超越了西方人本主义学说,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实际、历史方位,在谋求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基础,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超越了西方人本主义,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作用,实现了对唯物史观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理论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理论嬗变,要立足“两个结合”的逻辑起点,全面系统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特别是深刻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在批判西方人本主义“抽象的人”的过程中,从“现实的人”出发阐明了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基于对人类解放理论的认识和发展,立足于中国历史发展实际,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丰富人类解放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不是由一个个抽象的个人构成的集合概念,也不是某些特定的阶级和阶层,而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各阶层劳动者所构成的社会主体,是现实的历史主体。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主体性、整体性的理论导向,表现为将人理解为“现实的人”,克服了西方人本主义学说对人的抽象理解。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摒弃了历史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相对主义和理性主义关于人的主体认识的弊端,以“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原则,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得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而人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西方现代化语境下,作为西方理性启蒙运动的文化模式和现代化国家治理的运行机理,现代化依托理性的精神内核,不断“袪魅”,以自由、平等和公正为价值取向,由此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有其独特的历史逻辑,与西方现代化历史演进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革命、发展中建立了社会主义,其始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语境中展开,选择了秉持开放、包容、共赢理念的和平发展式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始终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全面回应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促进了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协调统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中,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是互为依赖、互为发展的。具体而言,社会现代化是社会各领域全方位的现代化过程,而人的现代化则是置身于由社会现代化构成的整体环境中,在不断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新形势、汲取社会实践新知识新经验的过程中,全面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和发展的过程。人的现代化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展现为公民素质的提高、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发展、人民意志得到更为集中的体现、人民智慧得到广泛的汇聚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人民实现自我表达的意识、维护个人权利的意识逐步提升,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方位推进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强调人的现代化是“每一个个人”的现代化,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其创造能力的充分实现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用人民的逻辑超越资本的逻辑,以共同利益来优化个体利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快速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路径选择。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及其理论发展,不可忽视其文化背景、文化传统及其所传承的文化精神。人的现代化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始终围绕人的生存活动而不断展开,人是全部历史运动所围绕的核心价值,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成为文化转型的根本驱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的价值体系建构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表现为中华民族普遍的感知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样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程中不断丰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呈现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表现为自我精神塑造与民族精神凝聚的统一。“中国梦”将人民幸福的美好要求同人的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相结合,展示了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描绘了人的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并赋予人的现代化以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梦”的提出赋予了人的现代化更为明确、清晰的内涵,将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个人幸福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将个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有机统一起来。“中国梦”的最终价值诠释是人民幸福,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就的展望,其提出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提供了发展方向,“中国梦”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联系在一起,提升了人民的文化自信,也向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与活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来说,人民立场的价值基础来源于中华民族的生存价值和发展价值的统一,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血脉传承”的时代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和”的理念始终传达着普遍的秩序原则,尽管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制度发展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自由等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解释力的传统文化的气质和生命力绽放出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成果,积极推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共创共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为核心理念的中华新文明逐渐成熟,展示出“文明互鉴”“互利普惠”的天下情怀。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立场的时代主题,其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推进国家现代化治理中,突出强调依靠人民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增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真正实现了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路径选择。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新文明形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明秩序,这种秩序不仅以民族共同体为目标,而且能够超越民族共同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用“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起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普遍性,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还有利于不同道路的国家提升对人民立场价值的认同,促使世界各民族在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发展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中来,为积极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提供了开放性、包容性的探索。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经验启示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在人类社会实践和认识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思想结晶。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历史发展,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6],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在这一维度上,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对人民主体性价值的追求,在于实现了人民主体性与社会发展性的有机统一。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活动的归纳和总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首先必须解决好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正是由于人民群众这种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才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掌握和运用这种规律,为人民群众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提供了基本方法,为人民群众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并不是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在实践中进行创造性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其理论的科学性。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从根本上回答了“发展为了谁”的问题,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的全新判断中创新着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社会发展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理论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上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必须践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为一个重大实践创新整体地提出来,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党的前途命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的深刻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始终强调人民是发展的主体,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政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国家治理体系,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性更为全面丰富的涵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可以说,在百年实践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重要密码;人民至上,是我们伟大征程的永恒坐标。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历史性实践的内在结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历史主体思想在特定民族国家具体社会历史阶段的实践逻辑的展开。“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必然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构现实基础,这一根本立场体现在党对群众路线的具体化贯彻与始终坚持等方面。历史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传入中国至今,能够落地生根、丰富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其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正确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立场的实践证明,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根本性、一致性,要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也需要我们更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当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从根本上回答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创造性、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群众,激发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一往无前、不断胜利的根本动力,更是我们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深厚的力量基础和取之不竭的智慧源泉。进入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紧围绕着发展目标为了人民、发展过程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主线,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全面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这一战略判断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新发展阶段改革成果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不同于一般政党的显见之处就是:其始终遵循唯物史观中群众是历史活动创造者和主体的基本观点,坚持做到“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蕴含着一个深刻道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完成的所有活动,最终都是指向一个归宿——通过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面对错综复杂的改革发展形势和攻坚克难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需要进一步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集中民智、凝聚民心、反映民意、激活民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尊重群众创造、回应群众期待、满足群众关切,为改革发展夯实坚实的群众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基于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在世界罕见、历史罕见的风险挑战背景下,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展示出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立场的先进治理经验。当前,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阶段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举措。我国经济发展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又面临世界经济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不利局面。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应继续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选择的战略转向,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这一战略判断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新发展阶段改革成果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始终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与团结精神,不断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夯实人民基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表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要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就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实践证明,越是面对错综复杂的改革发展形势和利益格局,越是面对攻坚克难的改革发展任务,越是面对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就越需要集中民智、凝聚民心、反映民意、激活民力,就越要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尊重群众创造、回应群众期待、满足群众关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坚实的人民基础。
结 语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最高要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不断实现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飞跃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丰富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在其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内化为理论品格,将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导向。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前行的道路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具有强大的历史引领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全方位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强大的发展动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立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展示出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丰富治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