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在课本研读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路径

2023-01-03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卓越中学语文红色

宋 珊

(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课程思政即课程思政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规律的深刻认识与把握,旨在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课程思政的全局性为培养卓越中学语文教师的师德师风要求奠定了基础,红色文化资源的适时引入,将会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贯穿、对卓越中学语文教师的思想培养提供了实践的路径。

1 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的价值意义体现

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中,主要在于红色文化具有的价值引导作用、精神调节作用和社会评价的功能作用,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步骤,充分考量了社会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精神价值,对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引领、传播、传承中华文化精神有借鉴作用。

从红色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导向作用来看,它通过有效的传播路径,在培养卓越中学语文教师认识、接受、认同其内涵的过程中,帮助卓越中学语文教师从情感体悟、精神升华中树立责任和担当意识。红色文化中所包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对国家民族自豪感、人民幸福安康、奋斗创造价值等社会精神的高度认识,可以从思想精神、哲学思辨的角度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这对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在日后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大有裨益。

从红色文化所具有的精神调节作用来看,它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用。红色文化资源经历了社会历史的洗礼,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观客观分析问题,从社会现实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可以帮助大众真实地认识社会;它同时具有创新性和凝聚性,其精神内核向世人告知中国人民可以克服艰难险阻创造中国奇迹,这种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会让人油然而生;另外,红色文化资源也无可辩驳地向世人说明,人生的追求并不狭隘的定义为个体价值的实现,而在于社会集体价值的实现,生活在这其中的个人自然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它是一个以集体利益至上、甘于让人奉献、敢于让人担当、给予人以希望的社会精神。

最后,从红色文化所具有的社会评价功能来看,其中弘扬的“主人翁”意识在当下依然具有生生不竭的动力,这是对国家、民族、社会的一种深深认同感,从根本上是个人植根于社会的使命感,这是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是“主我与客我的身份一致认同。”[2]在对卓越中学语文教师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从红色文化中不断提升思想认识,以此作为价值判断标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家国意识,做有担当、有使命的当代青年。

2 研读文本: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路径

文学文化教育是一个融情、融心的过程,在这其中,对教材、文学作品等文本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研读,可以帮助卓越中学语文教师潜移默化地吸收、理解、认可社会价值观,但应该如何研读文本,并如何去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红色文化内核,并对课程思政的精神贯穿其中,需要从三个角度去进行思考。

首先,选择研读的文本不是随意的,是经过甄别之后,可以用来进行与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进行融合的。高校教师在培养卓越中学语文教师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教师技能训练的环节,对文本进行指导的同时,渗透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显得十分重要。以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的课本为例,整本书直接以红色文化内容为主的只有《纪念白求恩》,这是必读篇目,再看其他文本,更多的是从真善美的角度对社会、自然、人性的讴歌,在设计本学期的课程时,学生可以《纪念白求恩》来整体把握框架,以白求恩“无国界”的奉献精神、人道主义救赎情怀来统摄整个大框架,在讲解诸如《再塑生命的人》时,强调奋斗的价值;在讲解《济南的冬天》时,可以讲出以景衬托出对祖国山河的爱,这种爱是藏在文字的美之中的;在讲解《植树的牧羊人》时刻抓住“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创造”这一关键语句,强调毅力、奉献、坚持的价值。按照这个思路,文本解读的题眼一定是要和大的情感框架统摄相一致的,这样的教学设计才会圆满,深入。

其次,文本的研读需要体现红色文化内涵时,要注重提炼文本的主题,这个主题是在文本中可感可知,学生可以通过具象的事物去理解的。这个认知主要是基于在对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容易陷入概念、内涵的无边界性,无法准确地传递出题旨,从而不能有效地对文本进行有效解读。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目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题眼——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围绕于此,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黄河颂》《最后一课》《土地的誓言》《木兰诗》《卖油翁》《太空一日》等,涵盖了人文、历史、科技、诗词歌赋等丰富的内容,如果把这些都放在“天下国家”的视域中来解读,都可以说得通,但不是每篇文章概念和内涵的指向都是相同,也不是所有的解读都拿一种模式就可以厘清,教师此时必须进入文本的特定环境去解读文本,以此来阐发相同视域中的不同解读,这样针对作品本身的价值与意义也就有了其独特的魅力。

最后,可以根据文本的特定性,在表达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时,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演绎,也就是用“课本剧”的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一方面活跃了班级气氛,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研读文本的能力,这对课程内容的讲读也是十分有益的。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在编排“课本剧”时,与真正的初高中生编排“课本剧”还是有很大认知上的区别。此时,要求卓越班教师在进行课本剧编排时,突出的内涵的发掘,将来初高中学生编排课本剧再现文本的同时,对精神方向的引领。在此基础上,借助于多样的剧本演绎角度、编排方式,从多方面展示文本的精神内核。

3 对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卓越中学语文教师的培养,可以尝试案例教学,以供研讨、学习,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案例教学,注重案例的特定性,也就是所要建立的案例是有指向的,在这其中,学生参与了讨论,结合学生认知、接受的程度,并使用一定的理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并使完成的教学目的性十分明确,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对红色文化资源进入卓越中学语文教师的培养过程,其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结合是值得借鉴的。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的案例教学来说,在接入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第一,不能忽略文本本身的文体特征和思想主题,这是把握作品最基本的要求。《回延安》这部作品以诗歌的形式,夹杂了陕北信天游,诗歌直抒胸怀,感情真挚而热烈,充分表达出诗人对延安的思念与再次相见的激动之情。第二,在接入红色文化资源时,不能过分生硬,会割裂文本整体的美感。《回延安》这部作品可以被列为案例教学,就在于其文本的第二部分有专门的战斗生活追忆,这样的接入是并不生硬的,但在给卓越中学语文教师解读这部分内容时不可过于缠绕去讲战斗生活的点滴,最好的办法是以诗人自身的经历作为主线,以诗人的眼光去追忆故去的岁月,这样既能突出主旨,又能使整体的文本解读显得十分圆满。第三,在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核时,要体现其当下的价值和意义,也即是经过时间和岁月洗礼所能沉淀的经典的内涵,这样更容易形成共识,启迪心灵。《回延安》在提升主题时,要关注延安新与旧的变化,诗人因变化而产生的心理波动,以此引导出诗人坚定的革命信念,以及对祖国、人民从心底生发的热爱之情。

以卓越中学语文教师的培养,接入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旨在培养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有传承精神、有奋斗理想的教师,在未来的文化教育中,可以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但现在高校对卓越中学语文教师的思想教育,以红色文化资源引导还不够系统,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但它必定会在培养卓越教师的道路上生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卓越中学语文红色
红色是什么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红色在哪里?
大作为 走向卓越
追忆红色浪漫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卓越之梦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