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能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3-01-03郭巧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病区实习生评估

陈 瑶,陈 利,郭巧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现如今,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人口年龄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社会大众的健康观念和对健康的需求也出现了根本的变化。为能够更好地顺应当下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寻求更加科学、有效地医学护理模式,确保护理人员具备牢固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1]。基于此,护理教育必须与这一要求同步发展,不断改进和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能够满足患者身心需求,且能够独立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优质护理人才。文章以能力为核心,探究如何构建起有效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及该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1 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

1.1 组建临床护理教学小组

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组建临床护理教学小组,组员有:护理部主任、各科室护士长、内外妇儿科教学总带教,每个病房区域则设立教学督导教师和跟班带教老师。

1.2 编制《临床护理教学手册》

临床护理教学小组共同讨论和编制《临床护理教学手册》,该手册中明确教学管理组织架构、带教教师资格认定规范、各级教师工作内容、护理教学计划、学生技术操作考核规范等。

1.3 制订分阶段目标教学方案

在医院儿科、妇科、内外科都选择分阶段目标教学方法,将实习划分成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整体护理这三个阶段。在医院的门诊、急诊及手术室等,则选择以周为目标的一带一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案中,把实习目标划分成知识、技能及态度目标,再依据阶段目标来编制出科学合理的实习方案。

1.4 构建临床护理能力评估机制

关于实习生临床护理能力的评估,主要由教师进行评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各科笔试,待实习生实习结束后,为其安排相应的笔试考试;(2)各科临床技能考核,待实习生实习结束后,对其各科的基础护理技术、专业护理技术的掌握水平进行考核,并对其护理病历的书写能力进行考核[2];(3)综合素质评估,由教学督导教师与一带一教师对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的整体表现情况进行评估。在这一评估过程中,总分100分,其中平时成绩占20%,综合素质评分占20%,出科考核(笔试和各科临床技能考核)占60%,实习生总分高于90分,则判定为优秀,总分在80至89分之间,则判定为良好,总分在70-79分之间,则判定为中等,总分在60-69分之间,则判定为及格,总分低于60分,则判定为不及格。

关于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评估,主要由实习生进行评估,待实习结束后,教学总带教可向实习生发放《病区教学质量评价表》,以此来让实习生评估带教病区,涉及病区护士长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带教教师教学能力及专业能力等,待实习生填写完后,再由教学总带教负责回收,并对本次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

关于临床护理教学开展的动态评价,主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待各科室实习结束后,组织全体教师和实习生开展小结会,广泛征求两者对本次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临床护理教学小组需编制出《病区行政教学查房评价表》,要求教师和实习生定期对各科室教学病区加以行政查房,及时发现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加以有效指导和充分分析。

2 以能力为核心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2.1 建立高素质的临床师资队伍

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所有参与本次教学工作的带教教师,医院必须规范其准入资格,由各科室推荐、临床护理教学小组综合考核等,从中选出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责任心、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且热爱临床教学工作的带教人员。同时,医院需定期组织带教教师开展专业的培训和教育,使之及时掌握最新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健康评估和护理程序,并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实习管理水平,丰富其临床教学经验,进而确保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3]。

2.2 分阶段目标教学的实践

首先,关于知识目标的实践,可采取情景案例结合BOPPPS教学模式[4],具体步骤如下:(1)导引:教师在开展相应授课章节前2周告知学生教学内容、学习计划,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目的和意义,基于基础护理知识,提出与此次教学核心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重点内容教学环节;同时,成立5~6人学习小组,并选取小组长,老师课前预留与教学相关的问题,要求小组对预留问题进行资料收集与学习。根据课程特点,由小组长负责组织课前讨论、任务分配、资料查询与整合等工作,同时成立微信群,以便于学习交流和案例共享。(2)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授课章节的相关内容。(3)前测:在每次学习之前,对学生进行一次前测理论考试,对学生的理论水平进行摸底。(4)参与式学习:以学生为主导地位,以实际案例及病例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在案例基础上引出相关知识点。让学生采集病史、并做好病史及查体汇报,其他学生予以补充及纠错;同时根据患者既往情况、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予以分组讨论,各组给出初步诊断及拟定治疗方案;根据每组的汇报结果,各组间相互提问,带教老师予以引导。(5)后测:在学习结束后进行测试与反馈式评估。(6)总结:学生结合病例讨论发言,对护理措施和观察要点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上课情况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将课堂教学病例及护理观察要点整理发给学生,学生可利用碎片时间自行复习,加深记忆。

其次,关于技能目标的实践,可采用微格教学法[5],具体步骤如下:①教学前准备:分小组进行培训,分角色扮演护士、患者,组内成员间轮流扮演,全程录像。②授课练习:带教老师对指导老师进行授课练习,通过录像回放,指导老师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找出授课期间的问题,给予示范、指导,带教老师也通过录像回放进行自我分析,查看自我不足。③正式授课:带教老师进行正式授课,听众为科室学生及指导老师,全程录像。课后共同看录像回放,提出意见,发现问题,带教老师总结问题,不断优化教学课件。

最后,关于态度目标的实践,主要是在各实习病区成立“学生病房”,带教教师指导每位实习生管理1至2张病床,给予患者整体护理[6],提升实习生整体护理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实习生而言,其即将走出学校而进入到医院中工作,为能够确保医院整个护理队伍的素质和护理质量,医院必须将能力作为核心,构建有效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并对这一模式加以有效实施,从而有效提升实习生的临床工作能力。

猜你喜欢

病区实习生评估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评估依据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
最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