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游戏化开展的幼儿园课程建设研究

2023-01-03宦丽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糖果育儿幼儿教师

宦丽萍

(宜兴市丁蜀镇中心幼儿园,江苏 宜兴 214200)

1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重要性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进行首先可以实现游戏化育儿资源的整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游戏化育儿资源能被幼儿教师所运用。结合育儿主题及目的等资源,能促进幼儿园游戏组织及实施效率的提高,并以此确保游戏化育儿质量,掌握育儿成本,推动幼儿园游戏化育儿活动得以稳定、有序开展。其次,有助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脉络的梳理。游戏化幼儿园课程的建设离不开大量实践经验作为基础。通过课程的建设,能降低幼儿教师的出错率,提高育儿质量及效率。通过课程把握游戏化育儿活动的整体方向,实现育儿行为有根据可循,从而在游戏中完成幼儿综合素质的培育,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内容

幼儿时期,对于儿童来说,是极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幼儿教育能为幼儿之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作用不容小觑。这也说明了幼儿游戏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能为之后的课程教育改革明确方向。爱玩游戏是幼儿的本性,在游戏中进行教学正是契合了幼儿这一特点。而在一个个成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更可发现这一点。在幼儿教学课程中,提高游戏元素的占比,让幼儿喜欢上学习存在的魅力,从而爱上学习,由此为培养他们勤奋好学打下基础。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建设是需要目标化、计划化的教学模式支持,跟一般的游戏有着诸多不同,但使课程又不似传统般的死板,能解决幼儿学习逆反的心理。因此,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建设,是达到系统性的要求。

幼儿游戏化课程核心所在就是深度教学,何为深度教学,主要指的是不同于传统教学中所呈现的表层现象,是实现表层及深层的完全统一。这也反映了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关注此,达到课程深层及表层的教学统一。

基于深度教学模式,表层与深层结合,就需要教学教育两手抓。在当下幼儿教学环境中,很多幼儿教师都没有意识到深度教学存在的重要性,对于游戏化课程中的深度教学认识停留在浅层。在他们看来,课程游戏化的存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环节。这种理解跟应用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尽管说这对幼儿是无害的,但却对整个教学模式极为不利,更无法促进幼儿教学改革的发展。

3 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建设现状

3.1 忽视幼儿个性需求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其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就是幼儿教师开展教学前做了过多的预设,从而忽视了幼儿个性真实所需。开展课程教学,教师的课程设计重点总是课程内容及一些课程要求,没有真正地关注到幼儿心理特点及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无法激发出幼儿对课程的兴趣。即便在整个教学中,幼儿的兴趣陡然激起,也会因为教师开展游戏的重点不在幼儿身上而逐渐丧失。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游戏精神”,能让幼儿个性发展所需得到满足。将成人的课程思维模式强加在幼儿身上,就无法得到和谐的课程与游戏,并且可能会让幼儿承受心理上的负担。

3.2 违背幼儿发展规律

落实课程游戏化建设,是为了让幼儿有更多跟外界事物接触的契机,完成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从幼儿发展的规律上可以看到,因为身心发展处于待成熟状态,无论是认知能力还是理解能力,幼儿都处于较低水平,需要在周围环境以及人物沟通中完成感知力的提升。从当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状况看,幼儿园课程在空间布置上,未成功地引起幼儿关注,所提供的游戏设施有限,幼儿能享受的游戏空间不大。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束缚于教学既定思维模式中,开展游戏的环境是一样的,开展的游戏也是千篇一律。幼儿在此情况无法获得创新灵感,课程创新性无法得以表现。另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为偏重说理,经常地会在幼儿开展游戏中进行介入,要求幼儿端坐静听,这对幼儿的多种器官调动学习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3.3 难以体现园本特色

幼儿游戏化课程的建设,并不是依照字面意思简单、盲目地推进幼儿游戏,而是结合游戏,完成知识及技能上的融合,让幼儿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做到创新,彰显出“游戏精神”。在了解幼儿年龄及心理特征的情况,课程游戏化建设还需要幼儿园在课程资源上加大挖掘力度,显现出游戏这一教育特点,实现别具特色的游戏课程设置。但在当下,大部分幼儿园中的游戏活动往往都是分散在每个时间段,没有将游戏跟音乐、美术等相关课程进行结合,更没有体现出园区的特色。因为这一因素产生的影响,幼儿园游戏活动里人文价值就无法体现出,活动内容更是达不到多元化的条件。在日常的幼儿园活动中,幼儿无法获得启发思维及灵感创造的环境,更别提激发起幼儿创造动力,这让游戏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游戏化课程建设的推进更是难上加难。

4 幼儿课程游戏化建设对策

4.1 提高课程中幼儿主体地位

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首先需要体现游戏的自由精神。从课程游戏设计开始,体现幼儿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自主完成活动材料的准备,使幼儿的主体性得到真正体现。例如,在“自然角”创设中,教师容易出现凭借自身审美进行区角设计的问题。但从本质上来讲,“自然角”的设计是为了给幼儿提供观察自然的空间,应由幼儿决定想要观察的内容,因此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区角创设,讨论“在区角布置什么植物?”等问题,促使幼儿主动思考,从中感受到无限趣味。而在课程游戏组织方面,还应结合主题进行细化、分解,体现游戏活动的多样性,确保幼儿可以根据各自需求进行选择,获得良好的个性体验。在对幼儿开展生活和科学教育时,围绕幼儿喜欢糖果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设计“糖果宝宝”的主题,完成“糖果铺”“糖果辩论会”“糖纸乐园”等不同游戏设计,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开展“糖果铺”游戏时,可以由幼儿自行分组,分别扮演老板、客人等不同角色,由幼儿自行决定如何分派糖果。幼儿根据兴趣,可以选择向同伴推荐自己喜欢的糖果,也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客人”说明糖果的食用方法。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体会游戏乐趣,也能学会分享和养成尊重同伴的习惯。开展“糖果辩论会”游戏时,幼儿可以围绕平时“为什么父母不让孩子吃糖?”等问题进行讨论,使幼儿通过自主分析和思考认识到过度食用糖果将给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从而得到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开展“糖纸乐园”游戏时,幼儿可以把平时积攒的糖纸当成素材,通过手工制作装饰物、玩具等,学会用废物点缀生活,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在确定课程主题后,完全由幼儿进行自主安排,使幼儿的天性得到彻底释放,全身心投入课程游戏中,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始终对课程保持浓厚的兴趣。

4.2 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创设特色课程

幼儿园在网络设施上需要加大配备强度,要让每个班级都有标准的电脑配置,便于教师开展资料的查询,方便幼儿教师相互间的交流。此外,幼儿园还应该不断增加新的藏书,要及时更新跟幼儿教育相关的数据书籍。除了保障幼儿园教学有足够的实时教学资料辅助,还能督促幼儿教师养成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这类教学设备的投入,对于幼儿文化建设而言,意义非凡,同时也能促进幼儿园文化先进性及时效性的提升。

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建设及开展,同样需要强大的硬件设施作为支撑,教学模型及教学道具都是离不开的。在这类辅助性设施中,有一些可能需要教师制作,但大部分是需要幼儿园进行采购的。幼儿游戏化课程的建设,除了需要营造相应的文化氛围,还需要齐全的硬件设施,让幼儿园文化不只是具备知识型,同时也要兼具趣味性。游戏化课程的设置,旨在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让幼儿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在此阶段为之后的发展打下基础,以便在智力及性格上获得更好的开发。所以,加大硬件设置建设,创设特色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游戏进行中还是知识类教学里,硬件设施的存在始终都是必需的。例如游戏化课程中的滑梯、跷跷板等。此外,针对积木及模型之类的设施,还需要不断加强优化,需要跟得上时代发展要求,有助于幼儿更好地了解现实社会,帮助智力的开发与提升,同时还能吸引幼儿的关注。

猜你喜欢

糖果育儿幼儿教师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偷偷摸摸育儿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雨季里的糖果湖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