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内容分析及教学策略

2023-01-02张文婷

语文天地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复句介词副词

张文婷

目前,全国范围内使用的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中的语法知识以“补白”形式呈现,大大地弥补了之前教学内容缺乏的情况,重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对语法知识的讲授也有相应的要求与准则。这些都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教授依据和内容材料。下面笔者从编排和内容方面对统编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进行分析,以期通过两方面的梳理,提供一些语法教学策略。

一、语文语法知识重要性的再认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法知识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特点。对语文的工具性的认识,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对语法知识的工具性方面的认识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语文课堂重视语法教学;②80年代,语法教学成为一种流行;③90年代,因其教学等各方面弊端受到抨击与批评;④2001年,课程标准提出语法知识以随文教学的方式纳入中学课堂,教科书不再呈现具体语法知识;⑤2016年,颁发并使用的统编版语文教材体系中,语法知识以“补白”形式在初中教材呈现。

通过上述认识的梳理,可以得出,对语文语法的认识呈波段起伏状。在新课标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的,其“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丰富语言积累,熟练掌握语言技能。加之语法知识重新以具体文本形式出现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这也意味着一线教师要敏锐地察觉语法知识在教科书中的变化,转化原有的认知,重新认识到语法知识的重要性——语法知识不应该被弱化,应该以动态的、发展的、有机的眼光来看待新版本教科书中的语法知识。

二、统编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内容分析

自2016年起,教育部统一编写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初高中教材的衔接性进一步加强。以下是对2016年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语法编排特点和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得出的认识。

(一)统编版教材语法知识分布较为均衡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语法知识大部分位于教科书的课后补白处(一般是指位于某篇课文的最后部分,用于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和拓展),包括词、短语、单句、复句等不同语法知识内容。需要注意的是,语法知识除了在初中语文统编版教科书课后补白处有所提及外,还分布在课下注释、课后习题、写作模块、单元说明和预习提示等部分。

为使研究具有针对性,这里是指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补白处”的语法知识。 通过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补白处语法知识编排分布进行梳理与归纳,发现语法知识分布始终贯穿于初中语文学习阶段的每个学年:词与短语的知识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初一各个单元并穿插在具体每一篇课文后面;初二的语法知识只出现在两个单元内;初三上册的语法知识的分布较为分散,在初三下册停止学习语法知识。 从这一分布情况来看,是较为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的,在编排上也较为合理。初一和初二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基础阶段和主要阶段,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对语法进行学习、接受和消化。而初三阶段中考学习压力增大,在内容的编排上减少许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巩固。

(二)不同语法内容范围和地位存在差异

在编排内容方面,就词类来说,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包含名词、动词、同义词、形容词、反义词、数词和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等。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副词、叹词和拟声词、助词不仅介绍种类还介绍具体语法特征,而代词、介词、连词只介绍所包含的种类。可见,在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词类学习中,不是所有“词”都具有同等地位。就短语来说,除偏正短语和补充短语提供分类外,其他短语只讲授其定义,这容易导致学生对短语部分掌握情况相对较弱。 进入初二学习阶段后,要求学生学习句子成分、语气、语序和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熟悉正确的语法结构,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进行自我纠正,降低学生语法错误,提高正确使用语言规律的频率。进入了初三,语法知识主要呈现在初三上册。初三关于语法知识的内容主要为:学习单句与复句,复句包括递进复句、并列复句、转折复句、假设复句和使用关联词,涉及到其他复句类型不多,而课后补白处也没有进行举例来对语法知识加以解释与阐明。

(三)语法知识难度呈螺旋式上升

语法知识内容难度方面,呈螺旋式上升趋势。课后补白处的语法知识类属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呈现顺序为词、短语、单句、复句,具体体现为学习词类、短语的定义、种类和作用、词义和语境、单句、复句,体会句子语气和修改病句(包括语序不当、成分残余、句式杂糅、关联词搭配不当)。可以归纳绘制表格如下:

学段语法知识类型具体内容初一上册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初一下册词、短语副词、介词、并列短语、偏正短语等初二上册句子句子成分、句子语气等初二下册句子语病类型语序要合理、结构完整等初三上册复句递进复句、并列复句、转折复句等初三下册无

由此可以看出,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语法知识是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难度依次分布,难度呈螺旋式上升趋势,语法知识之间衔接十分紧密,体现了知识的循序渐进、系统性原则。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四)语法内容大多与已学课文相联系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语法知识大多与课文相联系。例如初一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后补白知识为“动词”,它首先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动词,以此解释动词的含义,再列举动词的特殊分类,向学生阐述特殊动词用法,最后以课文的句子加以辅助解释。

再比如初一下册关于“副词”的语法知识,课文不仅介绍副词的功能与作用,还补充了20个常用副词,并用课文中含有副词的两个句子加以举例,要求学生读一读和分析其不同作用。这有利于学生将语法理论知识与实际句子相联系,使学生在具体语境下学习语法知识,加深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运用与掌握,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当然,补白处的语法知识并不都与课文内容相联系,也有单纯补充语法知识的内容。例如,初一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课后补白处关于“介词”的介绍,文中对介词的功能与作用进行说明,并列举了22个常用介词对知识点进行扩展。但在这里,并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更没有举出相关的例子进行阐述说明。

三、统编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策略

通过上述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语法知识的梳理,发现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分布均衡,内容范围和地位不一,难度呈螺旋式上升和与已学课文相联系。因此,教师可以依据这些特点,并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与认知水平,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母语知识的热爱,树立起母语自信,也帮助他们为以后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提升随文教学意识,有机渗透语法知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而且通过上文的分析,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语法知识都是围绕课文的需要进行编排的,这种编排意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到必要的语法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在阅读过程中更为准确地把握文意。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初中语文课本中涉及的最基本的语法,并形成初中教材语法知识体系,用动态的视角提升随文教学的意识,既不过分强调语法的重要性,也不完全放弃语法教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语法知识教授给学生。比如,教师在学生赏析诗歌的时候,抓住句子成分或者词语词性进行分析,这样更容易抓住语言的精髓所在。如在赏析《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时,引导学生抓住词性,思考诗中仅用名词性词语叠加的妙处,以及这种纯粹的名词构成为何会流传千古,能不能在中间添加助词、介词等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体验语言魅力,感受语法之妙。

(二)进行专题讲解,增设相应课时设计

语言归根到底是一套符号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内部结构和规律,所以要学好语文知识,要用好语文工具,除了积累基础的语音、词汇之外,更要懂得包括构词法、句子成分、修辞、逻辑关系以及文体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法知识纳入到课时计划中去,使语法内容在每一学期中具有一定课时量。比如,利用1—2课时的专题形式进行讲解,并辅之以简单且少量的基础习题进行巩固。在讲解语法知识过程中,举的例子和习题可以采用日常常见或与学生有关的例子,帮助学生接受枯燥乏味的语法知识,有效地补充学生在各个阶段语法知识方面的缺失,逐渐在初中三学年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语法知识脉络和语法体系。

此外,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没有专门的语法习题,在进行课时讲解时,可以整理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以小组形式探究出语法知识的规律,并辅之以课外资料和中考试题的语法题进行训练,以此达到对语法知识熟练理解与运用的目的。

(三)统筹兼顾,多种方式齐头并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法知识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教材中的语法知识点,更应该看到,学一点语法能让学生深入认识母语规律,更好地使用母语,学一点植根于母语的“形而上”语言分析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思维品质。教师应改变原有忽视或避开语法的态度,重新重视语法知识,积极主动地改变自身的语法知识讲授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语法知识教学真正有效地落实下去,使语法知识深深地扎根在学生心中。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语法不规范现象、互相评改作文、交流名人作品语言修改艺术心得等,让学生在开发课程资源中学语法、用语法,通过多样的体验方式,加深对语法知识的领悟与理解。

再如,可以联系外语的习得方法,助推汉语语法知识的学习。一线语文教师可以与英语教师交流教学方法,利用英语的语法现象助力语法知识教授。比如可以利用英汉互译存在的异曲同工之妙,英语中存在定语从句情况“There is a girl who sitting on the tree.”与文言文中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翻译成现代汉语,即能够日行千里的马,颇为相似,讲解起来也有意思,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双语语言学习的相互促进,帮助学生体会不同语言之间的微妙关系。

猜你喜欢

复句介词副词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充要条件复句的缺类与条件复句体系重构
介词和介词短语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哈汉复合句对比
短句—副词+谓语
介词不能这样用
副词和副词词组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