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史视界认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课题
——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海良教授
2023-01-02顾伟伟
文/本刊记者 顾伟伟
本刊记者:顾老师,您好!我注意到,您最近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课题”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并有研究成果奉献给了读者。今天,围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这一话题,请您谈一谈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课题是如何实现历史转换的。
顾海良:自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是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其诞生的重要标志的。《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著名的“两个不可避免”的论断。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又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是著名的“两个决不会”的论断。这两个论断,可以说包含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理解的全部内容,也使唯物史观精髓得以集中体现。马克思、恩格斯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现实较量与历史前景。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或者说,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尤其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在其日趋“成熟”的资本生产体系将要实现生产要素的“最大限度”的合理分配,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之前,它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尚未完全成熟,资本主义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唯有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斗争,否则不可能轻轻松松地实现。
总的来说,资本主义只是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在它之后人类将步入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准备阶段或者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必然优越于资本主义,因而必将取代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继起的人类生产形式与社会制度体系。但是,现实中不仅仅是时间继起性的问题,更重要的还存在一个空间并存性的问题。时间继起性是根本是前提,是总体大势,而空间并存性则是时间继起性的过程形式。空间并存性不仅没有否定时间继起性,恰恰相反,它很好地阐释了时间继起性的丰富内涵和实现形式。俄国十月革命结束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大势,成就了人类历史发展新阶段的起点,而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主题作出深刻的、创造性的回答。为这一世纪作出卓越理论贡献,并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一并存性理论问题的是中国的社会实践。因此,我们可以说,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完整的世纪,也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多种形式涌起的一个世纪。
列宁把握了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新变化,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课题的转换作出科学判断,开创了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的社会历史进程。20世纪初,列宁基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现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探索。这种探索,把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必然取代”的时代课题,提升到“如何取代”的时代课题新高度,首次提出和回答了社会主义在一国、特别是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革命胜利并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何取代”的时代课题是“必然取代”的时代课题的赓续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发展的最显著标志。
立足中国实际,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时代课题,进一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的课题。中国共产党开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毛泽东思想也由此成为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与此相适应,它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的时代课题——社会主义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的中国方式和中国道路的课题。在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并存”格局中,如何认识和处理好两种制度之间既有交流和合作同时又有对抗和冲突这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既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主要内容和重要特征。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世界格局大致始于20世纪50年代,鉴于二战后冷战的大环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斗争较之于“并存”成为显性特征。到了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涌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特征,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成为显性的。没有两种制度并存的格局和态势,没有在斗争中求得合作的大智慧和大方略,改革开放何以开展。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一度遭受重大挫折。20世纪80-90年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正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中对抗和冲突这一基本事实,甚至掩盖和消解这一事实,使得他们的社会主义改革遭受了失败,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大胆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切文明成果,又坚决防止和抵制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切弊端和灾难性后果。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并存”的辩证关系视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主题,以科学、认真、严肃的态度回答这一理论问题。破解“并存”格局,就要站立时代潮头,在处理好合作和交流同对抗和冲突关系中,坚持“必然取代”的最终目标,探寻“如何取代”的新的时机。
本刊记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对马克思主义重大时代课题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中,实现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新的飞跃,也是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需要回答的新的时代课题为根本要求和理论需要的。
顾海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的历史方位的变化为根本依据,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需要回答的新的时代课题为根本要求和理论需要,对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的判断、对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主题和理论特征作出了新的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的新的飞跃。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时代课题发生了重要变化,演进为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课题。这些课题不仅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方向,而且为解决时代课题的方法和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可以从八个方面来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主题和理论特征所作出的新的探索。
首先,是对时代课题变化的新特征的探索。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要统筹“战略全局”和“大变局”,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辩证分析和全面理解国内外大势,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其次,是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安全问题在“大变局”中变得更加突出。再次,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经受各种风险考验,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着伟大社会革命。第四,是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在基本内涵和特征上,不仅仅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更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它显著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第五,是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意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新发展阶段“量变”向“部分质变”的转变过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特征的深刻概括。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开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的道路和新的方向,向世界展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样式和中国智慧。第六,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聚焦点,全心全意实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根本要求,彰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智慧。第七,是增强更加开放的底气和底蕴。第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在核心要义上的新的阐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的实际体现,同时也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和理论特征的实际体现。
本刊记者: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观作出了重要论述。您阐释一下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论述马克思主义观的。
顾海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第二年,正值《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在这两个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节点上,习近平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观作出了重要论述,特别是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和理论意蕴作出深刻探讨,赋予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
2018年4月,在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习近平以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为主题,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首要的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全局性战略问题、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2018年5月,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又概述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境界。一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在于“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创造,要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追求,就在于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就在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在回顾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时,对“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问题作出阐释:一是要“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二是要善于“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三是要“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四是要“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2016年7月和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100周年大会讲话中,习近平都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课题作出阐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在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开辟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课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2021年9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历史意义”的总结,以及对“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作出深刻阐释,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和思想主旨。
第一,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问题。在对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艰辛探索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时代化”,是面向整个世界的时代性问题和特征,在“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鲜亮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底色。《决议》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密切相连,它们面临着共同的时代课题、承当着共同的时代任务,具有共同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第二,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及其特征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历程证明,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在21世纪发展的新的实践,深入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盎然生机,精心擘画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世界发展的辉煌前景,创立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方向,成就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态。
第三,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关系。《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探索中的伟大成就和经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确立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向。
第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路向上的理论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同层面上,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路向和演进形态问题上作出科学探索。此外,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立场。《决议》以“坚持胸怀天下”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作出阐释。
本刊记者:最后,请您简略谈一谈,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不同层面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路向和演进形态问题做出了哪些科学探索。
顾海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以更加鲜亮的中国特色,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更加显著的中国底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目标内涵上,拓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总体发展中,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课题;在战略规划中,升华了社会全面文明发展“新形态”的境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认识的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的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这一“历史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思想精粹和理论主题。
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决议》这样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和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既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力量和思想智慧的显著标志,也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标识。
再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的现实的科学判断,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格局所作的历史判断,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决议》指出:“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本刊记者:感谢顾老师就“从发展史视界认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课题”与大家分享了理论知识,也感谢您对《新视野》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