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医科大学的教学生产及其启示*
2023-01-02黄会奇韩雨杉韩继明
黄会奇,韩雨杉,韩继明
(1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陕西 延安 716000;2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18;3 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中国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31年在江西瑞金由中国共产党所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之后,以这所军医学校为基础,1932年初在江西雩都创办了第一所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跟随中共中央从江西瑞金进入陕北,全面抗战爆发后更名为八路军卫生学校。1940年3月,八路军卫生学校从张村驿迁到了延安市东边的柳树店。
1940年秋,毛泽东来到喜迁新址的学校,并向全校师生作了报告,对之前卫生学校在医疗卫生方面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讲道:“你们在党的领导下,从江西中央苏区的‘卫生小学’,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锻炼,现在成长为‘卫生中学’了。我们的革命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因为我们能为群众谋利益,为全国广大工农群众所拥护,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敌人,建设一个新中国。你们卫生学校也是这样,将来一定会发展成为一个‘卫生大学’”[1]23。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性质的卫生学校扩建和提升为医学专业高等教育大学,使其成为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医学卫生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这是党中央和毛泽东根据革命形势,适应军队医疗工作和人民卫生事业的迫切需要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不但能够为抗战军队提供更好的医疗救护工作,而且能够为保护各根据地人民的生命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同时,也为新中国的医疗卫生工作培养大批的优秀干部。饶正锡政委在讲话中说:“卫生学校命名为医科大学,正如人们穿单衣时就穿单衣,如果该穿棉衣时仍穿单衣就会冻死。”[1]191他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中国医科大学扩建和提升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党中央和毛泽东希望八路军卫生学校有质的发展,从扩大师生人数、完善基础设施和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入手,将其提升到一所专门医科大学的层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各根据地迅猛发展的形势,也才能更好地满足为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根据地人民治病救人的需要。毛泽东的报告对卫生学校的广大师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在毛泽东的提议下,卫生学校加快了向正规化、科学化大学迈进的步伐。
1940年9月,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批准,卫生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仍由王斌担任校长,饶正锡任政委。王斌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长期担任中国医科大学的校长,他为中国医科大学的发展倾注了极大的心血[2]。
本文从师资、设施、教学和生产等方面来论述延安时期中国医科大学的发展,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医疗卫生干部。同时,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高等医学教育的伟大实践,对现今的医学教育事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1 吸引高水平的师资和建设完善的设施
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完善的基础教学设施,是将中国医科大学提升为一所规范化、科学化医科大学的基础,也是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德才兼备的育人方针的基础,为实现“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奋斗目标提供基本的保障。为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广泛地从国内外吸引优秀的师资队伍,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学和试验设施,从各个方面优先保障中国医科大学的顺利发展。
学校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之后,为了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一时期,从敌占区和国统区来了一大批医学人才,迅速地扩大了医科大学的教员队伍。他们中有不少人是从国外留学回国的医生,如史书翰、曲正、鲁之俊、黄树则、季钟朴、薛公绰等。从国内来的有魏一斋、金茂岳、侯建存和李治中等。这些医学人才,具有追求光明进步的坚定决心,有着济世救人的仁爱之心,有着精湛丰富的诊疗技术,有着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也有着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政治课教员如郝人初、秦德远等都是具有一定马列主义理论水平的教师。他们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红色医生和医务工作者,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延安各个医院工作的一些国际友人也兼职到中国医科大学上课和指导学生实习,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对各种疾病的诊疗知识,也增强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如在中央医院工作的苏联医生阿洛夫,经常来学校讲授野战外科的技术[3]。此外,还有印度的医生巴苏华、德国的医生米勒、奥地利的医生傅莱和朝鲜的医生方禹镛等,都曾经在中国医科大学教授过理论或者实习课程。至于早在1936年红军西征时就与斯诺一起来到苏区并坚定地选择留在苏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马海德医生,更是经常到中国医科大学来讲课。
学校的基础设施也有了大的改善,设立了基本的教学实验室,有“解剖实验室、病理实验室、各科材料室、化学实验室、生理实验室、微生物、药物、物理实验室”等[4]。学校解剖、生理和细菌各门课程都有较好的实习设备。解剖实验室中动物解剖实验的条件相比以前有较大提高,这对于提高野战外科手术的水平,更好地救治战场伤病员有着直接的帮助。又如细菌学系有较大的实验室20多间,设有接种室、血清制备室和动物室,既可以用来教学,也可以用来制作疫苗以供边区人民和军队接种,从而预防传染病和流行病。
在图书方面,学校有规模较大的图书馆,藏有种类相对齐全的医学类图书。如有《军医外科学》《战场救护法》《止血法》《病理与治疗》《抗战新药集》《实用解剖学》《如何防疫》,以及蔡翘生理学、格雷和康尼汉姆解剖学、波依德病理学、卡罗氏外科学、西赛尔内科学等专业书籍[5]。
教学仪器和设备也有了很大的增加。《新华日报》对学校图书仪器的情况进行了报道,说:“凡普通医学院中应有的各种仪器、图书、组织片,在这个西北高原荒芜的山谷中以完备着。”[6]这些教学仪器和设备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提倡自力更生,发动全校师生自制了大量的教学模型、标本和图表。如为了解决药材和药品切片困难的问题,教员麻旭自制了木质的切片机,并且效果良好。季钟朴自制的神经传导模型直观形象,用于课题教学中,很受学员们的欢迎。曲正教员自制了白金耳、镜检用玻片等教学实验器材。为了解决挂图缺乏的问题,王斌校长亲自组织大家绘制外科手术挂图和生理解剖挂图,共绘制了这两类挂图三百余幅,为第十四期学员及以后各期学员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方便[2]185。 二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学校派人在香港、上海和重庆采购了一批仪器和图书。如在1939年派出薛公绰到成都和重庆去选购教学医疗仪器,除了大量必需的教学仪器之外,他还带回来一批图书、纸张和学员记笔记的变色铅笔、绘图用的白布等,使学校的教学条件大为改善。又如陈应谦教员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捐给了学校,用于购买试验用标本和器材。他还将自己的两个金戒指卖掉,在西安购买了病理标本、寄生虫片及其他的试验器材。这些标本和器材加深了学员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习的效果[2]194。
其他方面的完善。在机构设置方面,扩大和充实了管理和教学机构。学校设校部来统一管理全校的各项工作,并加强了校部的政治处、教育处和总务处三个职能机构的建设。除了在学科方面加强建设之外,还对各期学制进行了延长,与国内外的高等医学教育接轨。如从第十四期起军医系改为四年,即理论基础课三年,临床实习一年。其他各专业的学制也都有所延长,如制药系改为三年,调剂系为一年。此外,学员每日上课3小时,试验实习3小时,自习2小时,使理论和实习能够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2 中国医科大学的教学医疗活动
教学医疗是医科院校的中心活动。中国医科大学坚持了德才兼备的育人方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专业课教育与医德医风教育,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参加了社会的医疗实践活动。所有这些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为把学员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新型革命医务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 坚持德才兼备的育人方针
新成立的中国医科大学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在1940年制定的《校章》中规定,学校性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事培养技术人才的学校”;工作目标是“培养革命的技术优良的卫生干部,适应抗战和新中国成立的需要,为民族解放与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教育方针是“养成政治坚定,思想正确,忠于职责,贯彻始终的卫生工作者”[1]23。
这充分说明了学校对未来红色医生在“德”与“才”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政治思想方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要有正确的革命思想。二是在专业技术方面,要求技术优良、业务精湛,能够完成党所赋予的救死扶伤的光荣任务,将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落到实处。为新中国成立和将来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中国医科大学成立后由王斌校长作词,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谱曲,创作了《中国医科大学校歌》。歌词是这样说的:“站在卫生工作的最前线,我们是新医学的技术工作者,我们是新中国救护的先锋。”在艰苦的斗争中,学习紧张、朴素、仁慈、谨慎的作风,创造了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干部。为革命工作,为大众服务。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医科大学的创立、兴办,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力扩建,中国医科大学一直秉承歌词中所要求的内容。这就是:要培养新型的无产阶级的医务工作者,要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开拓创新的勇气,对待患者要有仁爱仁慈之心和细心谨慎的态度,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精益求精的诊疗技术。
1941年,即将毕业的红军卫生学校第十四期学员,也就是更名后的中国医科大学后的第一期毕业生都热切地希望毛主席能题词留念,他们找到王斌校长,王校长向上级请示后,毛泽东欣然同意,写下了“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1]25的题词,这既是对毕业学员的期望,更指出了医务工作者的目标和方向。这对全校师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学校将题词挂到了大礼堂上;同时,把题词印到了第十四期及以后各期的毕业证书的正面,并套印了中国医科大学的校训“团结、紧张、仁慈、谨慎”[2]202。
从此,“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要求就成为广大革命医务工作者的思想指南和奋斗目标,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医护人员为了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而努力奋斗。
其次,学习白求恩精神。对白求恩精神的学习在中国医科大学的发展史上,以及在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宗旨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白求恩曾经在陕甘宁边区和晋察冀边区工作和生活过,并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白求恩正是德才兼备的医护人员的典范,他的事迹和精神也都是真实存在、可以感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白求恩精神是对德才兼备育人方针的具体、形象和深化。
1940年年底,学校召开了纪念白求恩逝世一周年的大会,毛泽东为全校师生做了讲演,其主题就是“为人民服务”[2]14。他号召大家要好好学习白求恩对病人极端负责的精神,在治疗工作中要尽心尽力,处处为病人着想。这次报告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在说到白求恩的事迹时,毛泽东语调很慢,并且充满了感情,这给所有的师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再一次被白求恩无私献身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精神所感染,坚定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1941年7月15日,学校建校十周年纪念大会,同时,第十四期学员,也就是中国医科大学更名后的第一届学生的毕业典礼在新建成的大礼堂内举行,王斌校长和饶正锡政委分别发表了讲话。他们总结了从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的诞生、发展直到命名为中国医科大学的不断壮大的过程,回顾了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指出学校更名后,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教学水平大大地提高了,取得的教育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希望第十四期的学员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要向白求恩大夫学习,要发扬白求恩精神;要遵照毛泽东题词的要求,积极的解救病人的痛苦,成为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2]203。
1942年,第十五期学员毕业,在学校礼堂进行了毕业典礼。朱德勉励学员们,要树立为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服务的精神,才能把医务工作做好;要努力地学习,不断地锻炼,才能把技术提高。要做到这两点,白求恩就是最好的榜样,每位医务工作者都要向他学习。
1945年2月的一天晚上,毛泽东再次来到医科大学,为师生们讲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要求大家为工农兵服务、与工农相结合,要学习白求恩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精神。
中国医科大学更名的前后,一直把德才兼备作为育人方针,要求学员们在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的同时,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毛泽东的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对这一方向的具体概括,而大力倡导的白求恩精神则为广大师生树立了努力学习的现实典型。从此以后,德才兼备、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和学习白求恩精神也具有了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所有医学教育和医务工作者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2.2 专业与德育并重的教学活动
师资的充实和教学设施的完善为学校的教学医疗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更为丰富和合理;在思政德育工作上注重政治方向和政治品德的培育;同时,也积极地开展了为社会培训医护人员和下乡免费诊治活动。
第一,专业技术教育。从第十四期起,医学专业教育走向正规化,课程设置更为合理和科学,这一期的课程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课程更为丰富,为学生以后的医疗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在预科时期主要学习基础的理科课程,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前期课时期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如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微生物学、药物药理学和诊断学;而在最后的临床课时期,则学习各专科课程,如内科、外科、腹部外科(这个在战地医院中抢救伤病员最具有实用价值),以及专门的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还有妇婴类的儿科、妇科、产科等。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除了专业课的种类更为丰富和齐全之外,学校也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各学期都设置有政治教育的课程,将培养德才兼备医学人才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政治课主要是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政治、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重点学习毛泽东的《中国革命问题》《论持久战》《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共产党人〉发刊词》等文章。通过这些政治课程的学习,学员们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了解了中国现实的具体国情,把握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开阔了眼界,更提升了思想境界。
正是通过政治课的教育,学员们的政治思想更为积极和上进,有许多学员正是在这期间主动要求加入党组织并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这些思政课帮助他们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起远大的为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奋斗终身的远大目标。这对于医科大学的学员们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砥砺品德,为他们在以后的医疗工作中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奠定了基础。
第三,医疗卫生实践。学校除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之外,还注重学用结合,为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卫生事业服务。首先,办了不少的短期医务、护理培训班,帮助边区培养了许多医生和护理人才;其次,经常派出医疗队到边区各个农村进行免费诊治活动,宣传和普及卫生知识,帮助预防流行疾病和地方病;最后,救治伤病员,师生都曾为病人输过血[7]。
1941年7月,在建校十周年和第十四期学生毕业之际,学校举行了建校十周年及医药卫生展览会,这是十年来学校发展的展示,也是反映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事业取得成就的卫生展览会。医科大学的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展品,共展出挂图302件、教学模型119件、标本108件、生药标本200件。毛泽东也来学校参观,他对学校在教学育人、卫生防疫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非常满意,高兴地在马兰纸上题写了“办得很好”[2]213四个大字,这不仅是对展览会的赞扬,更是对医科大学十年工作的肯定,鼓舞了全校师生办好医科大学的信心。之后,展览会又移到延安东门外的军人俱乐部进行展出,朱德总司令等也来参观并题词“埋头苦干”[2]203,既是对学校以往成就的表扬,也是激励广大师生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人民的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3 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针
医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学员们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操作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医科大学更为注重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员们诊断和治疗的实际动手能力;在课程编排上也贯穿了由理论到实践逐步深入的原则;同时,中国医科大学和延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紧密结合,双方在人员的兼职和交流,在教学和医疗的合作和配合方面,都做得非常好。
首先,在教学中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鲁之俊老师在教授外科学时,完全按照正常的诊断流程来实地讲解。他经常把患者请到课堂上来,按照看病的程序,讲解如何询问病状、诊断病情、拟定治疗方案、撰写病历等,做到理论和临床的紧密结合。这种以实际患者诊疗过程为主的现场教学方法,可以让学员们现场感受为患者诊治的完整过程,掌握技术要点,对他们即将开始的医疗实践工作无疑具有巨大的影响。黄树则老师讲诊断学时,让学员们互相在自己身体上练习视、触、扣、听的能力,熟悉正常与非正常的心音、呼吸音的区别。
王斌老校长在上外科手术课时,为了提高学员们的兴趣,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就指导学员们利用动物做试验,每组分一条狗,亲自指导大家进行阑尾切除和胃肠吻合的手术。
史书翰副校长带领学员们练习静脉注射时,也是先以兔子为试验,然后以人体进行练习,由学员们相互找到彼此的手臂静脉和臀部的大臀肌,再互相练习注射技术。这种相互注射练习的效果很快得到了验证,如在临床实习中吕坚学员给患者腰椎手术做麻醉的时候,一次注射就获得了成功,受到了实习指导医生的表扬。曲正老师组织学员们通过多次试验学会了制作牛痘疫苗的技术后,学员们互相练习接种疫苗,来预防天花。后来,医科大学可以大规模地生产牛痘疫苗,可供全延安的军民接种预防使用。曲正老师讲微生物课时,重视学员们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讲培养基和细菌染色等内容的时候,都由学员们自己亲自操作完成。
在中央医院工作的苏联医生阿洛夫也是学校的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野战外科经验。对如何从火线上抢救伤员,如何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有着一整套的专业技术和知识。他将这些丰富的经验和完整的知识贯穿到为医科大学学员的教学中,使学员们野战外科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于主要是为军队培养医务人员的医科大学来说,更是具有重要的价值[4]。
当时医科大学标本缺乏,师生们想方设法制作标本,尽量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使课程讲解形象生动。因为学校没有人体骨骼标本,所以上解剖课时就无法结合实物进行形象地讲解,学员们也无法获得直观的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卫生部和学校还想方设法找来尸体,进行解剖,用实物教学来加深学员们的理解,加强记忆;更主要的是加强了学员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他们以后的手术操作打下了基础。
其次,在课程编排上注重由理论到实践的深入。在课程的编排和内容的选择上也能充分反映出医科大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良好传统。如第十五期课程的编排,是按照从基础到临床的原则编排的。第一年除了有数理化、政治和外语等基础课外,还有生理、生物、微生物、解剖等专业基础课。第二年则是医学专业知识的课程较多,教学重点更为突出,有药理、病理、诊断等。第三年则侧重于专门科室的课程,如内科、外科、妇产、小儿、五官、口腔、皮肤等[2]209。基于特殊的战争环境以及医科大学军队医学院校的性质,学校对于战地外科伤病,以及其他常见的多发病讲解得全面而深入,这些课程内容多、学时多,是教学的重点。每一门课程也有讲述的重点,如对于临床课,特别重视鉴别和诊断;外科特别重视技术操作;部队的防疫卫生则是必修的课程。所有这些,都为学员们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地医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加强学校与医院的紧密合作。最能体现中国医科大学理论结合实践特色的是它与延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紧密关系。前者名为八路军卫生学校的时候,后者是八路军医院,虽然二者分别侧重于军队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军队实际医疗卫生工作,但在本质和目标上是都为八路军及人民群众的卫生医疗工作服务,这也就决定了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1940年八路军卫生学校从鄜县张村驿迁到延安东北的柳树店不久,八路军医院也从更北边的拐茆村搬到了八路军卫生学校的隔壁,成了卫生学校的附属实习医院。医院紧邻学校,学员来往实习都非常方便。二者分别改名之后,其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更为密切,和平医院担负着医科大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实习等繁重的任务。《新中华报》曾以《医大同学实习临床课》为题对学员们分内、外、手术、门诊等六组实习的情况进行了报道[8]。医院主治医生以上的医务人员如鲁之俊、黄树则、李亭植、谭壮等担任了学校临床课的讲授,其他医护人员如马荔、李润诗、王抗搏、王祖北、周伯其、徐诚等也担任了学校临床课的教学和实习指导。
1942年初,第十五期军医班的学员毕业之后,组织上决定分配这期最优秀的毕业生涂通今和徐根竹到和平医院工作,分别担任外科主治医生和内科主治医生,来充实医院的医疗力量。二人都很愉快地服从了组织的分配[9]。
3 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的紧密结合
毛泽东说,大生产运动与整风运动是革命的两个环子,一个侧重于物质生产,一个侧重于思想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生产运动与整风运动在中国医科大学也很快开展起来,对于实现学校的自给自足和改造各种小资产阶级思想,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从物资保障和思想指引两个方面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3.1 大生产运动
在中共中央的大力倡导下,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在边区经济落后的大环境下,学校养成了注重发展物质生产,以保障正常教学活动的优良传统。早在平型关战役和阳明堡战役之后,卫生学校返回陕甘宁边区的鄜县时,学校广大师生就积极地开荒种地,有效地保障了基本的生活供给。
1939年,八路军卫生学校在张村驿度过了一年多的稳定发展时期。学校的师生在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积极地参加了第一次大生产运动。教员们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教员刘绍九、史书翰、李广训都不怕脏、不怕累,他们卷起裤脚、赤着双脚跳进了茅坑淘粪,深深地感动了学员们。
《新中华报》对卫生学校当时的生产情况及取得的成绩作了专门的报道。粮食方面,“计糜子127.81石,小米9.36石,稻子108石,玉米9石, 黄豆6石”[12];菜蔬方面,“干菜250石,洋芋2 020斤。南瓜330斤,白菜1 600斤,萝卜4 500斤”[10]。今年打下的粮食可供全校师生吃五个月,种的菜蔬可供吃一年还有剩余,其他的柴火、肉食均可自给自足。
学校迁到延安并改名为医科大学之后,师生的生活比之前在张村驿办学时有所好转,但因为1940年之后国民党的封锁日趋严重,学员们的生活仍然非常艰苦[2]198-199。为了改变物资匮乏的现状,打破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以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学校号召广大师生再次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生产运动。除了自己动手,建造了校舍、制作了仪器和设备之外,学校广大师生都参加了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在1943年,医科大学的师生又开荒两千多亩,挖了许多眼井,将一块块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水地,种上了粮食和蔬菜,并养殖了猪、羊等家畜,实现了粮食的半自给、蔬菜的全部自给、肉食的基本自给。师生们还利用闲暇时间纺线织布、打草鞋和编箩筐。
1944年,学校派出第十八期的部分学员到甘泉西山区烧炭,既是为了冬季的取暖,也是为了支援边区炼铁。从1944年3月到6月的三个月时间内,他们共烧炭8万斤,超额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奖励。
医科大学师生们的这些生产自给活动,既为自己改善了生活,也为学校增加了收入。更为重要的是,使许多从未参加过劳动的知识分子转变了思想观念,懂得了劳动创造一切的唯物主义理论,对于工农劳动群众也有了自发的亲近感,对医疗工作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3.2 整风运动
自1938年以来,大批知识青年投奔到延安,党员的数量也有了迅猛的发展,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和作风,主要表现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和散漫主义、无组织观念和无纪律的观念、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等错误的思想和作风,这严重影响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也不利于集中全党的力量来完成各项艰巨的革命任务。所以,必须要在全党进行整风运动,来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
1942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做了整风运动的报告,医科大学也派代表参加了动员会。之后,原总政治部派出以傅钟为主任的工作组进驻学校,医科大学的整风运动也正式开始。广大师生学习以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章为代表的二十二个整风文件,以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哲学基础,以无产阶级的党性要求作为参照标准,来对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了认识,改正了错误。在整风期间,陈云来学校做了《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2]13的报告,对于医科大学的师生党员来说,明确了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加强了他们的组织纪律性,有利于纯洁他们的思想,增强他们的党性。通过这次整风,全校师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变得更为团结,为更好地完成党的医学高等教育工作和发展党的医疗卫生事业在思想上做好了准备。
4 对现今医学教育的启示
中国医科大学在教学医疗和生产整风的实践和经验对于现今的医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救死扶伤的价值取向、德才兼备的育人方向等多个方面。
4.1 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
党中央进入延安之后,迅速地致力于改变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落后的现状。毛泽东提出了:“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医药卫生事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政府也很重视边区人民的卫生保健工作。1939年1月在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通过了《建立边区卫生工作保障人民康健案》的重要提案,提出 “提高人民卫生知识,实行清洁运动,注意工人与公共的卫生”“在各县城及较大区镇,设立医药房,以从事预防疫及治疗”等具体的办法。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明确指示:“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这是党的医疗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根本宗旨。这说明我们党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在历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都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2020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指导思想,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这是对延安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医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在我们的医学教育中,要以这次疫情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以这些鲜活的、感人的事例来教育医学生,使他们确立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坚定信念,在以后的医疗卫生职业生涯中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国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人民性是我们党的根本属性。所以,在我们党的医学教育事业中也始终贯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的教学理念,帮助医学生确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信念。
4.2 救死扶伤的价值取向
延安时期我党所确立“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展。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扬了“救死扶伤、敬畏生命”的崇高信念和价值取向,他们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尽一切努力来抢救患者,充分体现了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延安红医精神中“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的内涵,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4.3 德才兼备的育人方针
延安时期红医精神和中国医科大学的教学医疗活动,都证实了德才兼备的育人方针对于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医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必须学习好自己的专业技术,这是他们将来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立身之本。没有这个基础,他们也就失去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另一方面,一定要在强调专业技术的基础上,做到良好医德医风与精湛医疗技术的紧密结合,并使二者能够相互促进。
首先,在现代医学教育中,要求学生具备优良的技术并不断地精益求精。技术优良是延安时期中国医科大学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延安时期红医精神的一个内涵。对于医学生以及医疗工作者来说,专业技能是一个特有的考察维度,医学是一项通过从业者的精湛医疗技术,来为患者解除痛苦,使其恢复健康的职业。如果技术不精,甚至误诊误治,贻误患者,则所谓的救死扶伤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其次,要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目标。对于医学教育来说,就是要使医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课程同向而行,相互促进,形成合力。笔者所在团队认为,基于医学生的专业特征,除了公共的思政课之外,还要进行红医文化和红医精神的教育。突出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对于医学生来说,更为熟悉,更容易接受,因而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比如,讲好以延安时期中国医科大学为代表的红医故事、讲清楚这一时期的红医历史,学生们既学习了医药卫生知识,同时也接受了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的教育,增强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因此,延安时期的红医精神能够在专业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使两者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
5 小结
延安时期,中国医科大学培养了大批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新型医务人员,为人民和军队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它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创高等医学教育实践的伟大尝试,在其教育方针和扩建提升、教学、生产、整风中取得了可以为后来所遵循的原则和经验。如党中央和毛泽东所指示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1]25的指导思想,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的教育方针,集中力量创办高等医学教育,选拔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在医学教育中注重专业技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等原则,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医学高等教育中都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对当前的医学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在新的时期,无论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或者医学教育工作者,都需要继承延安时期的“红医”精神,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11]为理念,为新时代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