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母编队远海作战弹药补给装备发展分析

2023-01-02赵建忠许宜贺

中国修船 2022年2期
关键词:远海弹药舰船

宋 强,赵建忠,许宜贺,周 建

(1.海军工程大学,湖北 武汉 430033;2.海军航空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1;3.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0)

海上补给保障是现代海上作战必不可少的保障方式,它不仅是现代化海军必不可少的海上战术手段,也是衡量海军作战能力的重要标志。现代条件下的远海作战,弹药补给保障是航母编队战斗力生成、巩固和提高的重要依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未来远海作战的过程和结局,弹药远海补给保障性能的优劣在衡量航母编队海上持久作战和机动作战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地位[1-2]。我国航母事业起步较晚,航母编队对弹药海上补给保障的依赖度更高、更迫切。

1 航母编队远海作战弹药补给保障特点

航母编队远海作战弹药补给保障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弹药种类多、数量大。航母编队弹药不仅有舰艇武器系统使用的舰载弹药,还涉及舰载机作战使用的机载弹药,而且弹药贮存、吊运、转载具有特殊要求,对补给装备要求较高。

2)编队保障空间广。根据海军使命任务的要求,航母编队的活动范围将由近海走向远海,空间十分广阔,这就决定了航母编队弹药保障将要拓展至远海(远洋)保障。

3)补给技术难度大。航母海上补给区域远离海岸,在高海况下进行航行横向补给,补给作业难度大,要求补给装置性能高、可靠性好。同时,由于作战持续时间长,海上补给量大,尤其是受海上保障手段的制约,都增加了弹药海上补给的难度。

4)补给保障时效性要求高。航母编队出航准备时间短,而所需保障的弹药类型多、数量大、保障任务重和作业要求时间紧的矛盾十分突出。未来海上作战突发性强,弹药补给保障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

2 航母编队远海作战弹药补给保障需求

航母编队远海作战对弹药补给保障的依赖程度更高、更迫切,对弹药补给保障的规模、速度和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航母编队作战运用范围远近交织,必须适应保障空间拓展延伸的需求。航母编队具有机动范围大、速度快、频度高、弹药消耗巨大且补给困难等特点,弹药保障必须适应远海广阔海域空间的保障需求,根据不同保障对象和保障空间的需求,编组多种形式的弹药保障力量,做到固定保障与机动保障紧密结合,对编队实施多方向、多区域的机动保障,大力提升编队海上伴随保障和机动保障能力,具备应对远海多种复杂情况的适应性。

2)航母编队作战运用对象组成多元,必须适应保障对象复杂多样的需求。航母编队主要由航母、航空兵、攻击型核潜艇和驱护舰等海军主战兵力组成,参战兵种多,保障对象涉及舰载和机载弹药,而且弹药的重量、尺寸不同,种类复杂多样。因此,航母编队弹药保障必须适应保障对象复杂多样的需求,才能满足编队各种作战任务需要。

3)航母编队作战运用模式多样,必须适应保障任务多元化的需求。随着我国海外利益拓展,我国海军需要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因此,可以预测远海防卫作战以及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是未来航母编队运用的主要活动样式。这就要求航母编队既要具有综合保障能力,也要具有机动保障能力,才能适应保障任务多元化的需求。

4)航母编队作战保障任务繁重,必须适应弹药保障快速安全的需求。航母机载弹药类型多、数量大,且要完成在舰上的存储、输转、装卸等工作;保障人员少、保障程序复杂,时间紧,保障任务十分繁重。同时,海上高温、高湿和高盐雾的特殊保障环境,复杂海况条件下航母的摇摆、升降运动等自身条件,都对弹药保障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弹药远海保障必须适应弹药保障快速、安全、可靠的需求,构建齐全完善的保障手段,才能有效满足航母编队的作战需求。

3 航母编队海上补给保障装备发展现状

3.1 补给舰船

根据补给任务的特点、装载品种和装载量的大小,补给舰船可分为综合补给船、战斗支援舰、单功能勤务船。纵观国外海军补给船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性能先进,保障功能多样;②舰船种类齐全,吨位较大;③保障手段多,保障能力强;④配备武备,防卫能力极强;⑤航速高,续航能力强;⑥具有较大的运载能力。

未来,补给舰船将朝综合化、大型化、通用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航速和自卫能力,更多的为多用途补给舰船[3-4]。

1)高速海运轻载船。主要用于运输人员和轻型装备,包括弹药。如美军的“联合高速船”(JHSV),被称为“战区内连接器”,其使命任务是将前沿基地或中间基地的补给物资、弹药和人员运送至作战前方。

2)高速海运重载船。是一种运输重型装备,显著特点是运载量大,其载重量相当于现有的大型中速滚装船和快速海运船的承载量之和。

3)高速双体船。可作为多任务平台,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它采用先进的船体结构和复合材料技术建造,可在大洋中高速航行,能以40 kn航速在4级海况条件下执行任务。如美国海军的T-AOE(X)型新型快速战斗支援舰,采用了双层船壳机构,航速将近30 kn,满载排水量约5.5万 t。

4)新型干货/弹药运输补给船。用于高效执行特定任务,如美国海军的T-AKE级干货/弹药运输补给船,航速20 kn,满载排水量为40 539 t,每侧配有3个海上补给站,可搭载2架海王直升机或CH 60型海鹰直升机,能够装载干货近7 000 t、舰船燃料及航空燃料23 500桶,是美军“海上力量21”全球作战概念的核心。

5)海上预置船。具备较强的战略投送能力、战场集结能力、攻防兼备的抗打击能力,简称为“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是美军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它能满足执行不同任务时的货物装、卸载的基本需求,具有对舰船和飞机实施装备、车辆、人员及补给品的装载、卸载、撤收等能力,且正在由传统的运输型海上预置力量向攻防一体的“海上基地”性质的“战略投送舰”转变。

6)机动式海上基地。相当于移动式保障基地,规模更大、功能更多、能力更强,可在恶劣的海况下执行多种任务。美国海军提出了“三体船式海上基地”概念,“三体船”由一个主船体平台和与其连接在一起的2个半潜式浮船组成,长度为360 m,宽度为199 m,甲板作业面积52万 m2,甲板下机库面积14万m2。其航速达12~15 kn,尺寸可根据任务需求的不同而变化。它可作为一个指挥控制中心,也可作为只用于存储货物的海上仓库。“三体船”可容纳42架大型直升机,6 500个货运集装箱,近2 000台车辆以及1万名士兵。

3.2 海上补给装备

1)并靠补给装备。并靠补给装置是采用补给船上的通用固定设备,主要以起重机和吊杆为主,进行干液货补给。俄罗斯海军补给船上采用被动式波浪补偿起重机实施并靠补给,可有效补偿两船相对运动,从而补给大型精密武器弹药;英国皇家海军的“维多利亚堡”级综合补给船,安装了具有波浪补偿能力的电动液压起重机,工作半径大于16 m,吊运能力大于25 t,能在锚泊并靠的情况下补给大型武器;美国大型供应舰“海神”号安装的桥式起重机,能在3级海况下为锚泊并靠的潜艇补给北极星导弹[5]。

2)横向补给装备。当前,各国海军实施海上横向补给的方法包括高架索法、吊杆近距离法、吊杆跨索法、通索法等[6]。横向补给方法的不同,采用的补给装置也不一样。典型的横向补给装置有美国海军使用的“标准横向补给系统”“高速自动传送系统”“重型海上补给系统”等。

3)垂直补给装备。目前垂直补给大都通过直升机。美国海军垂直补给装备已实现了标准化,航母编队接受垂直补给的物品重量占海上补给总量的30%~40%。我国海军尚无专门用于补给的舰载直升机,且现有兼用补给的勤务直升机数量偏少。

纵观国内外海军海上补给装备的未来发展,主要有4大趋势。

1)提出内部补给综合集成概念,重视舱内物资的快速传输。大力发展应用综合化、集成化技术,实现物资安全高效补给,提升物资补给效能。在物资输转设备配套上,配备有快速补给系统及在轨道上行走的铲车、皮带输送机、升降机等机械化搬运设备,实现补给物资的垂直和水平2个方向输送;在内部布置和货舱设计上,开发自动化舰船物资储存、运输、装卸系统,实现补给物资在船内迅速提取和移动;在自动化和集成化技术应用上,采用自动仓库技术,使用计算机控制与管理传送装置和补给物资,能够将一枚箱式导弹从补给船的储存舱直接补给到接收舰的接收舱[7]。

2)充分利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将其融合在海上补给装备发展之中。综合运用卫星导航定位、物资自动识别、网络化、可视化等技术,构建指挥管理系统,对海上补给保障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补给保障活动的实时指挥和控制;通过研制或配备自动跟踪、自动装载、自动输送、自动堆码等系统,不断提高物资补给和输转的自动化程度。

3)设计和研制新一代海上补给系统。采用增大负载传输能力、降低系统复杂程度、优化操纵方法等技术途径,以便提高补给效率和补给能力,是未来海上补给装备发展的重要方向。西方发达国家海军已开始研制新一代海上补给系统,通过改善补给缆索操纵方法、减少补给索具、增大负载传输能力。如美海军的重型海上补给系统,可以实现货物快速运送到补给站、快速连接到输送索具、快速跨海输送及卸下,不仅能适应重型物资传输需要,还可通过减少补给站及索具数量而减少操作人员,单位补给量大大提升[8]。

4)研究新型航行并靠物资传输技术。主要包括波浪补偿起重机、新型防撞材料、舰对舰安全技术、通信及补给阵位辅助等技术。美国海军研究的新型航行并靠物资传输技术,主要指在开放的海洋环境中舰船航行时进行并靠物资传输。

4 加快我国航母编队远海作战弹药补给装备发展的建议

补给装备已经成为提高航母编队作战效能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由于海上补给、接收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究其发展规律和装备技术。

1)发展巡航速度较快的大型综合补给舰船以及高速、高效的快速战斗支援舰,提升运输补给能力,是我军未来海上补给发展的主要方向。

2)发展专门补给弹药的弹药补给舰,提升弹药快速补给能力。弹药补给舰排水量不是太重要,但因为要存放和转运大型弹药,所以其空间的大小是一个重要性能指标。配备大型起重和输送设备,最好能够将大型弹药直接输送到发射架上,有效提高补给工作的效率。

3)采用船舱内部补给综合集成的理念,统筹设计、优化补给船装备贮存舱室设置和设备配置,满足编队完成各种作战任务的弹药贮存需求。对现有弹药贮运设备进行功能集成与结构简化设计,注重发展舱内物资输转设备,研制出一系列简便易用的舱内物资输转设备,优化转运流程,提高航空弹药舰上转运能力和接受补给的能力,大大提高航母编队舰船补给效率。

4)深入研究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发展占用资源少、作业效率高、适应海况能力强的舱内输转和贮存设备,并力求在实装运用上取得突破,以便解决保障任务重、可用资源少、作业效率要求高的矛盾。我们可以借鉴应用自动识别、存取、控制等技术,研发弹药自动出入库系统,通过齿轮条导轨和三维自动导引车,实现弹药快速出入库和实时提取。

5)广泛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配套研制相应的海上横向、垂直和并靠补给装设备,尤其是全程自动航行横向补给装备、重载高速航行横向补给装备、高海况海上并靠补给装备,以满足在复杂海况下高效组织实施海上弹药补给的能力。我们可以借鉴应用自动对接技术和恒张力控制技术,研发大型弹药海上横向补给装置,使其在保持恒定张力的条件下,通过补给舰船的主动臂(或传送架)和战斗舰艇的固定臂(或舷侧平台)的实时无缝对接,以实现大型弹药及其它干货的快速平稳横向传送,完成航母编队航行中的快速补给。

6)尽快研发舰载专用垂直补给装备。可在现有航母舰载勤务直升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研究建造专门用于海上垂直补给的高航速、大航程、重载荷的舰载直升机。借鉴参考美国海军的吊运装置、附属设备等垂直补给装置技术经验,研究大型弹药台架车,其框架可采用钢管制成,车上设有人力控制器、减震器和保险杆等装置,并可配备载荷指示器、锁紧感应报警器、万向节和应急解脱装置等设备,以实现单次输转量大、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的弹药垂直补给需求。

5 结束语

未来航母编队远海作战,需要强有力的海上弹药补给能力,海上弹药补给作为航母编队远海作战补给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作战保障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持续性,进而影响航母编队的作战范围与持续作战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航母编队远海作战的全局。我国海军远海补给保障工作起步较晚,还需持续深入地研究补给装备及其相关技术,为我国航母编队远海作战弹药补给保障能力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远海弹药舰船
舰船通信中的噪声消除研究
大口径舰炮弹药储供系统可靠性研究
美国狼弹药公司A16.5mm卡宾枪
打不完的弹药
舰船测风传感器安装位置数值仿真
舰船腐蚀预防与控制系统工程
台日舰船对峙内幕曝光
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