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机制研究

2023-01-02于自珍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0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德育工作

于自珍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1 “互联网+”时代的内涵与特征

2007年,我国出现了“互联网化”的概念;2012年,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不仅成为社会热点词汇,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2]。所谓“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1]。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社会已经与互联网结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对传统的产业模式发起冲击和挑战,用互联网思维对其进行改造,创造出互联网生态圈,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新特征:

(1)跨界的融合性。

(2)创新的驱动性。

(3)结构的重塑性。

(4)用户的主体性。

(5)平台的开放性。

(6)世界的整体性[1-2]。

2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内涵与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深化教育改革,以德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育人的重中之重,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高职院校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育人的重要任务[2]。

进入新时代,在国内外政治环境复杂多变、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量和质的双重需求扩大、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呈现出新态势、新局面和新挑战[5]。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4]。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7]2018年9月10日至 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明确强调把立德树人融入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我国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培养新时代德、技兼备的高技能人才,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因此,积极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路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8-9]。

高职院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客观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培育高职学生的远大理想;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生动实践,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情怀;用国兴我兴,国衰我耻的高度自觉,培养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用砥砺奋斗不负芳华的奋进姿态,培养高职学生的奋斗精神;用谱写新时代华章的主动学习,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过硬本领;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锤炼高职学生的优秀品德,从这六个方面切实加强高职院校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助力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高质量发展[10]。

3 “互联网+”时代对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挑战

(1)网络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空间的原住民和最广泛的应用人群,已经习惯于从网络上搜集和获取信息,网络已然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比较活跃和发散的时期,对网络信息的主动关注度很高,再加上网络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大学生可以不出家门而知晓天下事。但是,基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不可见性等特点,也使得网络信息五花八门、真假难辨,甚至于成为一些不良信息蔓延的温床。比如以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为代表的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对大学生价值观和思想观的形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增加了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难度。为了减少甚至消除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需要高职院校时刻关注网络信息的传播动态,将不良信息扼杀在萌芽状态[12]。

(2)立德树人方法有待提高。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工作方法也比较落后。高职院校普遍习惯性采用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的宣讲和传授,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还会与德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此外,德育实践环节的缺失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网络上看到不良信息或是在实际生活中面临道德困境时,缺乏足够的思辨能力,无法灵活地运用道德理论去辨别是非、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中,德育理论的传播固然重要,但单纯的理论讲解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不够,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理念和手段,对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13-14]。

(3)大学生的德育参与意识较为薄弱。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对象和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于学生。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资源更多、领域更广,个人的自我主体意识也不断增强。经过中小学的德育学习,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德育知识,对大学阶段学校开展的立德树人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产生“重专业、轻德育”的认知,这使得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困难重重。再加上,互联网上的娱乐资源十分丰富,部分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薄弱,高职院校中学生沉迷游戏、沉迷网络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增加了在学生中推进德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如何做到立德树人和寓教于乐的平衡,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也是当前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12]。

4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互联网应用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要充分地认识它、利用它,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针对高职院校:首先,要加大对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力度[13],构建“互联网+”德育平台,创新德育的方式方法。可以适当将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引入到互联网德育体系之中,通过评选、树立优秀典型等方式激发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宽德育的广度和深度[15]。其次,学校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举办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如各种比赛和第二课堂等,以此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德育工作之中来,通过亲身实践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16]。再次,学校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对德育的评估工作,打造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的评价系统,及时认识到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家校联动,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学校要加强同学生家长的联系,帮助他们做好学生使用网络的引导工作,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筛选信息的能力[15]。最后,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和审查,在校园内部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明确身份定位,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深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学校要加强网络信息平台的舆论监测和治理,对学生发布的不实和不良舆论进行及时的处理,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也非法外之地,营造良好的网络德育氛围[12]。

(2)针对教师:首先,要加强对立德树人工作重要性的认知。立德树人并不仅仅是辅导员和思政教师的专属职责,专业教师、教辅人员等都肩负着这一使命。教职人员必须认识到人才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授,更是要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更好地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该在高职院校内部形成全方位立德树人的合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17]。其次,要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能力,以更好地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和挑战。教师应正视互联网技术对立德树人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的多重影响,积极参加校内外的互联网技术培训,转变传统思维,利用网络进行持续的德育宣传,比如问卷调查、录制微课、开发软件等形式。此外,在思政教学和课程思政过程中,要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更好地发挥德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13]。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状况,适当增加思政元素的考核比重,提高学生对德育的认同感和重视度[17]。

(3)针对学生:学生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对象,也是受益者。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特别是依靠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激发学生群体自身对德育的需求,使得德育从外在鞭策变为内部驱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学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自发地接受、参与进来,也能大大提高德育的效果[12]。

5 结语

“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技术手段高速发展,传统文化和新兴资源相互交织。我们既要正视其对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冲击,也要抓住其中蕴藏的机遇和创新点,充分依靠互联网技术开辟立德树人工作的新格局。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德育工作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严以修身”先立德